《金刚经》讲解(二)

四、成佛的大原则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我听说是这样的:当时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中,同他的大弟子与其他听众共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一天中午吃饭时,释迦牟尼佛穿上袈裟,手拿饭钵,走进了舍卫城去要饭。他在城中挨家挨户要饭,然后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吃完饭,收起了袈裟和饭钵,洗脚并摆好座位坐了下来。

“如是我闻”:这句文言文是倒装句,即“我闻如是”,“我听到的(内容)是象这样的”。几乎所有的佛经都是这样开头。这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当时印度还没有文字,或者说文字还很落后,我们现在所读的佛经都是后人记录;另一原因就是佛的弟子阿难曾经问佛主,以后所记录的内容如何使后人相信,佛主便让他以后统一加上“如是我闻”,表明这是佛主所说。

“舍卫国”:当时的印度是一个很大的范围,其中有很多国家,那些国家的大小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城市。舍卫国便是位于古印度北部的侨罗萨国,首都在舍卫城,当地居民习惯以城名代替国名。

“祇树给孤独园”:舍卫国有一大善人,经常接济孤寡之人,被人尊称为“给孤独长者”,他将舍卫城南的一个十里花园买下后送给了释迦牟尼。这个园子原来的主人是一个王子,听说了这件事后,也将园中的花草树木送给了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便用这两人的名字命名,称为“祇树给孤独园”,并在此传道达25年之久。

“比丘”:出家受戒的和尚。

“佛、世尊、如来”:三个名称都是指释迦牟尼,“佛”是音译,一般在描述中使用。“世尊”是意译,即世上最尊敬的意思,是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如来”释迦牟尼称呼自己,或弟子对他人描述时用的称呼。

有人会问:“释迦牟尼为什么要出去行乞?”佛教界人士多数会回答,佛佗有无边法力,能将万物化为食物,他行乞并不是因为饥饿,而是借此传道。这种说法小雅向来不信,这是将释迦牟尼神化,也可以说是妖魔化。当时他是人不是神,他在传法中有时会说到一些神奇现象,这本来是一种解释的手法或比喻,我们不可以当作真的超凡入圣的功夫来看。

释迦牟尼行乞在中国好象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可是在印度即使今天仍是很普遍的事情。古印度将人分成4个等级,释迦牟尼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与下等人为伍,行乞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中国许多传教人士,因不了解当地情况,也仿效释迦牟尼出去行乞化缘,多少有点东施效颦的味道。

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到,释迦牟尼所传授的佛法,并不是高深莫测,而是平民化的思想。他的所作所为与常人无异,我们现在学习《金刚经》也不能故作神秘姿态,也不能故意懈怠,要保持一颗严肃、认真、崇敬的心来学习。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当时听众中有一位年长望重的和尚,名叫须菩堤。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裸一露着右肩,右腿膝盖跪在地上,双手合掌致敬,对释迦牟尼佛说:“少有的世尊,如来佛善于关怀一爱一护诸位菩萨,善于吧佛法交给诸位菩萨,[希望他们把佛法一代一代传下去]。世尊![现在有]善良的男子与善良的女人们,发誓愿心,要求取无上正等正觉[这种智慧],他们应当把自己的心念安放在什么地方,有如何降伏他的迷妄之心呢?”

释迦牟尼佛说:“问得好!问得好!须菩堤,正如你所说的,如来佛善于关怀一爱一护诸位菩萨,善于把佛法传给诸位菩萨,[希望他们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你现在仔细听着,我给你讲。善良的男子和善良的女人们,发誓愿心,要求取无上正等正觉[这种佛的智慧],应当将心放在这个地方,象这样来降伏他的迷妄之心。”

[须菩堤说:]“好的,世尊,我们很希望听您讲下去。”

“长老”:对年长望重的和尚的尊称。

“须菩堤”: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以论“诸法一性一空”著称,被称为“解空第一”。《西游记》中教孙悟空本事的师父就是这个名字。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这本是当地一种很普遍的礼节,我们今人没有必要也保持这个礼节,只要懂得有一颗虔诚、尊敬的心就可以了。

“菩萨”:全称为“菩堤萨埵”,“菩堤”的意思是“觉悟”;“萨埵”的意思是“众生”。所以“菩萨”意思为“有觉悟的众生”,以智慧上求菩堤,以慈悲下救众生的人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只有佛才有这样的智慧。

到这儿为止,须菩堤先是赞扬佛陀之后,开始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要想达到佛的智慧,应该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如何端正自己的思想?”

人的心态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积极进取,有的人消极悲观,有的人碌碌无为,有的人忙忙碌碌,有的人一生做好事,有的人专门做损人不利己的事,这一切都是属于个人现有的状态。摆正自己的心态是指如何对内。

人活在世上,不可能不与外界发生信息交换。当外界的变化影响了自己,必然与内心的思想发生共振,从而产生自己的反应。端正自己的思想就是如何对外。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一卵一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释迦牟尼佛告诉须菩堤:“诸位菩萨、大士,应当这样来降伏你的迷妄之心:所有的一切众生,无论它是一卵一生、胎生、湿气中所生、物体变化中所生;无论是物质的,还是一精一神的;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无论是非有意识的,还是非无意识的,我都要让它们脱离生死轮回、绝对寂灭的涅槃境界,达到理想的彼岸。”

“摩诃萨”:“摩诃”是“大”的意思;“萨”是上面介绍的“萨埵”的简称,意思是众生。“摩诃萨”按意思翻译就是“大士”的意思。

“众生”:佛教里并非指有生命的东西,(这儿似乎也包括无生命的东西,)一抽一象的东西、形而上的东西。其中“一卵一生、胎生、湿生、化生”大多指有生命的东西,“有色、无色”指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东西,“有想、无想”是指有思想意识和无思想意识的东西。“非有想、非无想”是指超出了物质意识形态之外的东西,语言所无法表达的东西。

“有想、无想”:有感觉、有思想的东西为“有想”;虽有感觉、却没有思想的东西为“无想”。

“非有想、非无想”:介于感觉与思想之间,既不算感觉,也不算思想,既可以说是感觉,也可以说成思想的一种模糊状态称之为“非有想、非无想”。

“涅槃”,这是音译,意译为“灭度、圆寂”,是佛教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脱离生死轮回、断灭一切烦恼的一精一神境界。按意思翻译就是“寂灭”。

“度”为“度脱”,指到达了彼岸世界,也就是“波罗密”的意思。

大家注意:“灭”和“死”的意思是不同的,人死了一尸一体还在,而“灭”是指连一尸一体也不存在了。一尸一体有可能被地上的小虫吃了,被土地吸收了。这个组成一人的细胞仍然转移到了其它事物之中,从而还可以轮回。佛家所说的“涅槃”是指人死后的那些细胞完全不存在了,永远也不可能轮回了。

也就是说,涅槃将物质转化为非物质的东西,那么,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普通人所不能想象的东西,这涉及到宇宙的起源,没有大智慧的人不宜深究这个问题。因为这已经超出了人的认知范围,借用道家的名词,这就是无极,是太极的更原始状态。

这时,一陰一陽一完全平衡从而就不存在一陰一陽一,连物质的基础也不存在了,所以不可能再进入轮回。那么,人是否真得能涅槃吗?小雅认为,这只能是思想上、理论上达到,连释迦牟尼本人也达不到真身涅槃。如果真的涅槃世上就不可能还流传舍利子了。

所以,学习金刚经要区别这些经文,哪些是物质的?哪些是意识层次的?不要相信许多佛教人士所说的神奇现象。但如果由此而认为金刚经不值得学习,这就又跨入了另外一个极端。

到这儿为止,佛主终于告诉了我们如何对待内部的心态、外部的干扰,就是让我们的心进入“无余涅槃的境界”,使自己的身心圆融,这样就可以不生妄念,不存妄想。那么,如何进入这样的境界呢?如果是一句话就能明白,也就不需要学习《金刚经》了,所以释迦牟尼继续打比方来解释。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释迦牟尼继续说:“这样度脱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真实存在的众生得到度脱。

须菩堤不解地问:“为什么呢?

佛告诉他说:“须菩堤,如果菩萨的心中有自己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一切生灭事物的相状,那么他就不能成为菩萨。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相为事物的相状,一般是指已经反映到思想中的相状。我、人、众生、寿者是逐步扩大的四个概念,即“我”代表个人、我自己;“人”代表人类;“众生”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寿者”指一切有寿命、有生有灭的东西。

这时,释迦牟尼说了一句自相矛盾的话,即一方面说灭度了无数众生,另一方面又说实际上什么也没有灭度。这样让须菩堤完全听不明白了。可见,释迦牟尼的徒弟和我们常人是一样,并没有拈花一笑那么神奇,他同样和我们一样听不明白,于是就问为什么。

释迦牟尼这才说出了整个《金刚经》的核心:“不执着于相”。如果心中还有各种事物的相状,那么他就没有觉悟、不是菩萨。

这个话好象很难理解,其实并不难理解,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功成而不居”、“为而弗恃”等思想。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去教堂礼拜时唱赞美歌,歌声清彻嘹亮,可牧士却批评她不是真心赞美上帝。因为她用声音在赞美自己的歌喉,而不是用心去赞美上帝。

同样,汶川地震,有许多明星去赞助,他们并不是为了帮助受灾的百姓,而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名声。一个人帮助朋友,并借给朋友一百元钱,一直便惦记着朋友什么时间还,这些都属于心中有相,虽然不能说做法不对,但一定不是佛主所说的大智慧。这种大智慧一定是做事不留名,心中不留任何得失好坏等是非念头。

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成佛大原则,以后将用各种方法来解释这一大原则。

《白话金刚经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