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有情命运差别与业力

第五卷 十善业道经 有情命运差别与业力

【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耀,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汝今常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从这段经文开始,讲第四个问题,即有情命运差别与业力的问题。“智者知已”,智者,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跟没有智慧的人差别在哪呢?有智慧的人,是具有洞彻宇宙人生真相能力的人,能够正确地了解人生,正确地了解宇宙。反之,假若没有洞察宇宙人生的能力,虽然有很多的学问,有很多的知识,乃至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那只能说你有世间的知识,有生存的技能,有文化修养,而不能说明你是一个智者。所以学习佛法的人,不是为了增长一些文化知识,而是通过学习佛法后,能知道人生是怎么回事,知道因果,知道无常,知道现在种了什么样的因,将来就会有什么样的果。

因为知道了无常,就知道人生的一切都不是固定的,都是无常变化的。所以,就有能力去规划自己生命未来的前景。要修善业,只有通过修善业之后,才能“以是所生蕴、处、界,皆悉端正,见者无厌”。这就是说,现世种了善业之后,将来才能招感身心世界都是清净庄严的。蕴、处、界是佛教对世界的归纳说明,世界上的现象虽然千差万别,但考察其构成元素是由哪些成份组成的?在佛教里有三种简单的归纳方法,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或五蕴、六处、六界。

五蕴,主要是对心理的详细分析。五蕴指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一精一神现象,属于心理状态。世间的一切法虽然很多,都不外乎物质现象和一精一神现象。

处,指十二处,即六根六尘。六根,指生理上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有情认识世界的六个渠道,主要是通过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嗅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一体感觉到的、意识思维到的来认识世界。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以及能认识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他的六根。譬如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眼睛,就失去了被眼睛所认识的颜色世界;如果耳聋了,就缺少被耳朵所听的音声世界。六根所认识的世界是六尘。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眼睛见色,耳朵闻声,鼻子嗅气味,舌头尝饮食,身一体接触环境,意识思维法尘。

六根对世间的认识就象六个仪器一样。如果仪器一精一密,对世界的认识就很深刻;如果仪器粗糙,对世界的认识也就很肤浅。学佛修行,是要对这六种“仪器”进行加工,把“仪器”加工好了之后,将来才能够真正地洞察世界的真实。所以六根、六尘包含了能认识的和所认识的世界,由能认识的和所认识的相应,就产生了六识,构成我们的思维世界。

界,是十八界。十八界,指六根、六尘、再加上六识。六根是生理世界,六尘是物理世界,六识是心理世界。整个世界不外乎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我们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认识。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招感什么样的世界;具有什么样的认识,就能对世界认识到什么样的程度。所以,佛教认为主体认识能力的提升和改造,是改造世界的前提。其实,这是非常有道理的。“皆悉端正,见者无厌”,人类造了善业之后,将来招感清净庄严的世界,大家看了之后喜欢。譬如你长得很庄严,人家见了就生欢喜心。

“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耀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从这段经文开始,佛陀根据这次法会的现场情况,举例说明业力对人生、对生命的影响。首先举的是佛身。在一切有情生命现象中,佛陀是最庄严的,福德是最大的。平常讲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法身是不可以看见的,法身无相。报身,是佛陀为大菩萨示现的,有八万四千种相好,清净庄严,这也不是一般人所能见到的。化身、应身,为应化之身,是佛陀为二乘人及凡夫示现的丈六金身,和一般人的形象长得大体一样。但佛陀具有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种好,在人类的相貌中,是最圆满的、最清净的、也是最庄严的。

佛陀为什么长得这么清净庄严呢?“从百千亿福德所生”,佛陀之所以有这样的相貌,那是因为他在三大阿僧祗劫,漫长时间的修行,普渡众生,才获得这样大的福德!佛陀是福智两足尊,福德、智慧都已经达到圆满了。佛经里说佛陀的任何一种相好,都是经过了长时间修行的结果,才招感了“诸相庄严,光明显耀”。诸相,是三十二相,佛陀的金身任何一个部位都是无比的庄严,众生见了都生欢喜心。“光明显耀”,佛陀不仅庄严清净,而且还时常放光动地。佛陀放出的光能照得很远很远,比太陽光不知要强多少倍呢!“蔽诸大众”,佛陀放出的光照到大家的身上。“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梵王,是色界二禅天的天主,叫大自在天、大梵天。印度人认为:大梵王是人世间最高的神,他的福报很大,人的命运都是由他决定的。梵王能放出具大的光明,但佛陀一放光,即使有无量亿梵王身上放出的光都不见了。

中国佛教里有一个故事:说唐朝的道宣律师在终南山里修行,由于持戒很严,感得天人送供,他自己是不煮饭的,到吃饭的时候,天人就主动地把饭送来。有一天,唯识宗的祖师窥基去看道宣律师,道宣律师留窥基大师住一宿。到吃饭的时候,天人没有来送供。道宣律师想,本来想请窥基大师吃天人送来的饭,怎么今天天人不来送供呢?道宣律师感到很奇怪。窥基大师住了一宿,第二天就走了。到了中午,天人又来送供,道宣律师就问天人,您昨天怎么没来送供?天人回答说,昨天由于白茫茫的光明太大了,怎么也找不到路,所以没来送供。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暂且不去追究,但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大的光明能掩蔽小的光明。“其有瞻仰如来者,莫不目眩”,只要看到如来光明的人,都会感觉到如来光明的殊胜。

“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现在再看一看诸大菩萨,像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这些大菩萨,他们在福德和地位上,已经接近佛了,但是比起佛陀来,他们还是要差一点。这些大菩萨虽然比不上佛,但在福德方面也是非常圆满。如果说佛陀的功德象十五的月亮一样圆满,这些大菩萨就象十三、十四的月亮一样,比起十五的月光当然要暗一点。这些大菩萨都长得“妙色严净”,也是十分清净庄严。为什么会长得清净庄严呢?是不是天生就是这样的呢?不是的。“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这些大菩萨也是由于过去修集善业的缘故。当然,这里说到善业的范围非常的广泛,不仅仅指的是十善业。佛法所有的修行,五乘所修的法门,从十善到三十七道品,六度、四摄,大慈大悲,所有的一切都称为善业。大菩萨们由于修各种各样的善业,所以,才成就了福德庄严。

“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看完了菩萨,再转过来看看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也很有威德,那些天人、龙王、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达婆、紧那罗、摩睺罗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福德威势呢?也是因为他们在过去生种了善因,通过修布施、修禅定,种下了各种各样的福德,所以他们的福德威势都很大。比起一般的众生,他们的福报显然要大得多了,但这些福报并不是上帝决定的,而是他们在过去生修善业招感的。

“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再看看海里这些众生,鲸鱼、鲨鱼、螃蟹、乌龟、蛤蟆等等,这些众生比起天龙八部又差多了;再和佛菩萨的威德庄严相比,那就简直差得太远了。这些众生“形色粗鄙”长得很难看,“或大或小”,有的长得很大,有的长得很校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它们心里的念头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所以造的业力也不一样。由于众生造下各种各样的不善业,所以才堕一落到三恶道中。“是故随业各自受报。汝今常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通过对前面的观察之后,看到佛菩萨的相好庄严,看到天龙八部的威德,我们应该深思一下,希望自己的未来拥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那么,现在就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心念,造什么样的业力。

我想佛陀讲经的法会跟这次法会一样。这次讲经法会里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在家的、出家的。就在家众而言,每一个人的生活处境都不一样,福报也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千差万别呢?其实也就是业力不同。所以我们要记住:各有因缘。希望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样的结果,现在就要种什么样的因。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所以佛陀说“是故随业,各自受报”,随着过去各种不同的业力,现在接受不同的人生结果。

“汝今常应如是修学”,这是佛陀劝勉我们每一位众生的话,要“如是修学”,要明白因果道理,要修善业。“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也要让一切众生都知道因果的道理,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盲目地去追求些什么。“修习善业”,了达因果的前提就是修习善业。所以这里的善业,不仅仅指十善,而是泛指佛法里的一切修行都属于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对因果的道理要深信不疑。很多人都说相信因果,但是他们对因果的信仰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如果把相信因果的程度订十分为满分,那我们问一问自己,相信因果的程度有几分?是二分、是三分、是五分、是八分、还是十分?日常法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录音带中讲到知、量、次第。对佛法任何一种道理的信仰,是否都应该问一问,这种信仰的程度到底有多深。你说我懂得因果,我懂得缘起,我也懂得无常,我也懂得空,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的烦恼还是依然如故。当我在干坏事的时候还是干得挺带劲的,你说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佛法的道理在相信的量上太浅了,而这种量要通过积累,通过体验,它才会深化。假若没有积累,只是随便听人家讲讲因果,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支配自己的还是故有的观念,而不是佛法的因果,没有把佛法变成自己的观念,没有深信不疑,那么,佛法怎么可能在我们的生命中产生作用呢?!所以说,对佛法任何一种道理的信仰都涉及到深度的问题。为什么要多闻?原因就在这里,多闻具足,多闻薰习,才能深化我们对佛法的认识,才能达到“正见不动”的程度。

“勿复堕在断常见中”,是指不要堕在断见和常见中。断见,认为人死如灯灭,没有因果,干过善事或恶事,干过就没有了。常见,认为什么东西都是永恒的,人永远是人,猪永远是猪。这都是错误的。学习佛法,对因果的相信,是要把因果建立在缘起的基础上来认识,这是一种辩证的因果观,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因果观。像宿命论者的因果观就是一种常见,一种形而上学的因果观。

“于诸福田,欢喜敬养”。知道了因果之后,就要喜欢种福田。福田有三种:一种是敬田,是对三宝的恭敬布施供养;一种是恩田,是对自己有恩的人的供养,像对父母的供养,从这里我们也能得到极大的福报;一种是悲田,悲田是我们悲悯、慈悲的对象,像社会上那些贫穷的人,要去同情他们,帮助他们,这是从悲心中培植福田。“欢喜敬养”,是要我们喜欢做这三方面的事情。

“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如果这样做了之后,就会增长福报、威德,也能像佛菩萨一样,能够得到世间人的尊重。

通过以上经文的学习,我们基本上了解了佛教对宇宙人生的看法,认识到佛法与世间外道所不同的地方,主要是佛教讲缘起因果。佛法因果观的核心是业报轮回理论,业力学说是佛教的特色。佛教的业力学说跟其他宗教的神创说相比,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点,业力学说告诉我们,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自力而非他力。人生的命运都是由自己决定的,不是由外在的力量──神决定的,也不受神的支配。

第二点,在业力面前,人人平等。神教则认为,神创造了人,人与人的差别是天生的。像基督教就认为,有一些人是上帝的选民,而另一些人则是上帝的弃民,如果一个人是选民,就能得到上帝的特殊照顾;如果是弃民的话,就得不到上帝的特殊照顾。又像印度的婆罗门教,把人分成四个种姓,就是婆罗门种姓,刹帝利种姓,吠舍种姓,首陀罗种姓,这四种姓天生就存在着差别。但在佛法看来,人没有天生的差别,人都是一样的,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由自己的业力所决定。人生的一切现实,都是暂时的。你今天有地位还是没有地位,都是暂时的,无常变化的。也就是说,今天你很有地位,明天也有可能就会失去。今天你很有钱,明天也可能就没有了。这些都是没有一定的。

第三点,前途是光明的而不是绝望的。从业力的角度来看,众生随着自己的业力,未来前景总是光明的。为什么说是光明的呢?假若我们相信因果的话,我们就造善业,造了善业之后,就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而神教却认为,一个人做了善事之后,就会永远升到天堂;如果做了恶事之后,就会被打入地狱里去,一旦被打入地狱之后,他就永远没有翻身的可能。可是,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生天堂也好,下地狱也好,其实,这也都是暂时的。因为下地狱道的人,他的罪业一旦结束了,将来还有出头的日子,将来只要肯作善业,照样可以生天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乃至解脱生死。所以一个人的前途不是一锤定音的。

第四点,善恶有报,勿用怀疑。从因果的角度来说,一个人无论是干好事或者是干坏事,都会有报应的,只是时间早和晚的问题。

《十善业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