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

解说

本论由五大部分构成:第一、(本地分)前五十卷:第二、(摄决择分),五十卷王八十卷:第三、(摄释分),八十一卷至八十二卷;第四、(摄异门分),八十三卷至八十四卷;第五、(摄事分),後十六卷。全部共计百卷。

(本地分)是本论的基干,分别论述十七地。十七地又概分为境、行、果。

境即三乘行人所观的境,又分为境体、境相、境用。由於境心相应,诸法以识为体,所以第一五识身相应地、第二意地为境体;此二地内容是唯识论展开的理论基础,所以为历代学者所重视。由於心识缘境的上下粗细各异而呈不同境相,所以第三有寻有伺地、第四无寻唯伺地、第五无寻无伺地为境相。由於修行中心缘境持用各异而有定与散、隐与显的不同,所以第六三摩咽多地、第七非三摩晒多地、第八有心地、第九无心地为境用。

行即三乘修行人与理相应的修一习一 历程,又分为通行和别行。通行即三乘者都必须修一习一 的三种慧行,一切修行人都必须具备的智慧,包括第十闻所成地、第十一思所成地、第十二修所成地。别行即三乘按各自教法理义随机修行获得各自的成就,包括第十三声闻地、第十四独觉地、第十五菩萨地。前十五地中,菩萨地也为历代学者所重视。

果即三乘者修行人与各自功德相应获得的圣果,即涅槃境界诸相,包括第十六有余依地、第十七无余依地。

第二部分(摄决择分),则对(本地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对十七地论中的要义进一步展开论述,重点仍放在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共七卷篇幅)、菩萨地(共八卷半篇幅)。其中在抉择五识身相应地、意地部分,以略义十门立论阿赖耶识,从而阐明了唯识义:以广义六门述六善巧,从而阐明了法相义,是本论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

第三部分(摄释分),解释了与十七地有关的各种经的说法,敍明解释的仪则,即五分、六义。

第四部分(摄异门分),概略地解释了群经与十七地论关於诸法的名义差别。

第五部分(摄事分),敍述与十七地有关的三藏诸事,即契经者、调伏事、本母事。

总之,(本地分)为论,即十七地论;後四分统为释,是对十七论及有关诸经(主要是《阿含经》)内容的阐释。

本注译上卷选了本地分五识身相应地、意地绝大部分内容。由於唯识学认定万有诸法依识生起,种一子变现,心所识境皆唯心变,离心外别无境物;因而一切皆以识为体,即境体,所以识法是本论的重要理论基础,特重点选录。

二地六识身也就是八识,二地内境可概括为「五门六识身转」①,即六识均有五涸方面(自陆、所依、所缘、助伴、作业)相应运转流动,另意与五识运转流动也相应。五识的五门,自性即依五根了别五境;所依,即俱有依五根、无间依意、种一子依阿赖耶识:所缘,即五境;助伴,即俱有相应的心所法:作业,即了别各自境及随意发业。意识五门颇异,自性是心、意、识:所依是意及种一子阿赖耶识:所缘是一切法如其所应;相伴是俱有相应心所法:作业是和前五识相共或不共一切作业,其中胜作业有十五相。又五识及意识的五事(五门)都由五处统摄,即色聚诸法处、心心所处、无为处。

下卷节选了(本地分)其他十五地的主要内容及(摄决择分)(摄事分)的主要段落。

所选的後十五地内容,主要讲述了各地的基本涵义和各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又重点选取了有寻有伺等三地、闻所成地、声闻地、菩萨地。

有寻有伺等三地作为境相,实际上重在论述思惟的一精一粗形式和方法,所选的部分突出了这方面的内容。其中不如理部分,是通过驳斥外道思惟的谬误来反证佛家思惟的正确。

闻所成地讲五明处听闻解了,主要讲述生活和修学所应学习 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智慧。内明、医方明、因明、声明、工业明等五明中,因明即讲述思惟、立学、辩论中的逻辑、论证、论辩的方法、慧巧。

声闻地虽然只选了初瑜伽处,但已述明了唯识论基本义理中的种性论,即人之成佛道虽然决定於先天既有的菩提种一子,然而必须修一习一 趣入、出离才能使种一子发萌成就菩提。

菩萨地全面论述求取无上正等正觉普度一切有情众生的菩萨境界大乘一精一义,本注译除选了种性品外,著重选取了真实义品。真实义品论述了佛家关於宇宙人生本元实体的一精一深理义,重点阐释了以远离二边的中道胜解性空成就无上正等菩提,通由善取空成熟一切佛法和众有情,实现菩萨自利利人的理想境界。

(摄决择分)仅选取了阿赖耶识种一子论即唯识论中最基本的义理部分,这部分论述了阿赖耶识存在的必然性,进一步使八本地分)中未能显了的唯识思想及阿赖耶识的本体性显了明白,并将理论基点由种一子识变现转移到分别识变现:并论述了从杂染到还灭的转依机制。

(摄事分)所选部分甚少,其内容告诉修学者经典种类划分知识,以便相应学习 :告诉修一习一 者关於诠论的总序和广辩的知识,以便在学习 和论述中有效运用。

钜著《瑜伽师地论》作为古代印度佛教思想和人民文化的总结,是智慧的大宝藏,它对现代文化的惠溉也是难以估量、与日俱增的。仅举数端如次:

㈠方法论

近代诸学者不约而同青睐於本论,就是敏感於它的方法论竟与近代新兴分析方法契台。章太炎说得更为直接:「盖近代学术,渐趋实事求是之途,自汉学诸公分条析理,远非明儒所能企及。逮科学萌芽,而用心并缜密矣。是故法相之学,於明代则不宜,於近代则甚适,由学术所趋然也。」②

然而还有更重要的深层次的方法论即辩证法,却是近代学者未能意识到的。《瑜伽》自始至终,无论范畴建立、逻辑推导、表法遮法、立论驳辩无不充满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其瑜伽相应就是具有高度辩证法意识所突出的概念,它对现代文化思想的启迪是很深刻的。

㈡认识论

熊十力在三十年代所说:「今西洋哲学,理智与反理智二派,互不相容,而佛学则可一炉而冶……要之,佛家哲学,持较西洋,别有一种精神,别是一种面目,其於中国,在修证上街有相通之处:其於西洋,在理论上亦自可通,而根本精神,俱不相似也。」③西方文化产生的古典理智型哲学和现代非理智型(实为反理性)哲学都难以解决当代西方的思想危机,迫使西方投视东方,而东方又在努力探求使东方传统焕发现代意识的最佳方略,双方的世界性努力庶几可结束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接触阶段,飞跃至高度圆融的世界大文化阶段。文化圆融的方式、途径、模型未可一概而论,然而在哲学上理智(或理性)与非理智(或非理性,但非反理性)的结合型已被众多学者所共识同趣。於是人们在纷纷从佛藏中寻求借监的同时,不能不对熊十力的超前意识惊叹不已。

㈢心理学

本论在心理学上的突出贡献早已为近现代学者所共识,如梁启超说:「大乘瑜伽家说的百法④,除却说明心理现象外,更有何话?」⑤杨度说:「解剖心理,最近科学者,莫如法相一宗。」⑥然而以上学者大抵是从心理学角度认识《瑜伽》法相学的,所青睐的只是其心理因素及过程分析之一精一微。只有熊十力独具只眼,从哲学方法论上看到法相唯识学的心理研究价值:「以今哲学上术语言之,不妨说为心理主义。所谓心理主义者,非谓是心理学,乃谓其哲学从心理学出发故。」⑦众所周知以心理方法为主的哲学和美学派别是现当代世界学术的重要派别。

本论不仅在一般心理因素、抽象思惟及形象思惟、下意识及潜意识、直感与通感、语言心理及宗教心理、梦幻心理及错乱心理、自我意识及超验意识等等的一精一微分析方面成就卓著,尤其是其对瑜伽相应的研究对当代心理学研究各种心理因素之间,各种意识层次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而阿赖耶识思想对当代心理学研究人内在的理信息及种种文化精神现象的积淀与调控尤多启示。

㈣教育学

相对於顿悟流派特重於追求出世间契证,《瑜伽》的渐进,则是一般社会生活能力和智力的把握,世间技艺、出世间契证并重,强调修学增上,从而为太虚所肯定。

《瑜伽》简直可以说是一部大教育学,从优生优养、感觉、知觉、语言、思惟能力的训练,到生活及佛学等各方面知识技艺的掌握,到观念意识的形成,到三乘修一习一 证悟如理圣谛,直到有依无依究竟涅槃,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对人的总体和整体完善性圆满化育,即使人全智、全能、全美、全善、全真:采取的高度强化型的、完整的、密集型的循序渐进教育方式,颇能有效地造就博学多才、人格完美、威仪堂堂、勇於奉献的学僧。它并不因为系古典教育范畴而完全过时,现代教育在反思自己的种种流弊时可从它得到殊多启示。

《瑜伽师地论》所体现出的大乘精神对现代社会的精神及价值观也有著积极的借监意义,并成为佛教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其利益众生,利益人类的精神下愧为引导众生走向人类和平、幸福理想世界的一盏明灯。

注释:

①参见韩清净《瑜伽师地论敍》卷上二页,金陵刻经处本。

②宝早太炎全集》第四册三七○页,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

③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释》七页。

④《瑜伽师地论》实说六百六十法,见卷三。

⑤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附录二(佛教心理学浅测)。

⑥《杨度集》六七三页,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

⑦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释》六页。

《瑜伽师地论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