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国家干部》是一部现实小说,一部政治小说,或者一部有关政治的现实题材小说。

《国家干部》是一部近七十万字的小说,同编辑商量后,为了把书价压下来,决定将这近七十万字的小说纳入一本书中。既然是一部有关政治的现实题材小说,你面对的就是普通读者,基层读者,工薪读者,或者收入相对较低的读者,因为只有这些读者,才会真正关注政治,关注现实。

许多朋友说,包括一直在大学教书的一些朋友说,现在的大学和大学生已经不大关心政治,关心现实。至少有一大部分不再关心政治、关心现实。并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有益现象。我不了解现在的大学和大学生,也不了解这种现象是否真的是一种正常现象,有益现象。我曾在不少大学做过报告,从现场的反应来看,并没有明显地感受到这种现象。而且,让我感到矛盾的是,大学和大学生究竟应该不应该关心政治,关心现实?不关心现实,这可以么?做得到么?行得通么?这真的正常吗?真的有益吗?正常在哪里?有益在何处?

一晃过去了二十多年。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计划经济逐步转为市场经济,民营经济越来越平等于国有经济,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在市场繁荣,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体制的不完善和法制的不健全,也出现了一系列危及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触目惊心的腐败现象,丑恶现象,思想道德滑坡现象,同时也包括牵涉到所有公民利益的国有资产问题,分配不公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下岗问题,就业问题,三农问题等等一切与政治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但学术界知识界,面对这纷繁的社会现实和政治现状,却异口同声地只谈经济,不谈政治。或者只关心经济,很少关心政治。以至于把大学和大学生的不关心政治看作是一种有益现象,正常现象。文学界也同样,面对着社会的巨大变迁,文学却离政治越来越远,离现实也越来越远。即使是现实题材的作品,也只关心经济,关心与经济密切相关的话题,而绝少关心政治,甚至对政治表现出一种公开的疏远和冷漠。

于是,当文学发展到今天,面对着今天这样的社会和政治现实,人们对文学的认识已经同过去完全不同了,特别是那些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庭,从七八岁开始读书一直读到学士、硕士、博士、而后再出国留学的那些到三十岁时还在读书的学术、文化、知识界的学者们、大学教师们,对文学的观念更是同过去完全不同了。他们已经具有了一整套全新的政治理念,社会理念,文学理念。包括从他们中间催生出来的新一代作家,理论家,他们确实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尤其是对西方的那些理论和观念极其熟悉。但是,他们对他们脚下这块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却越来越疏远,越来越冷漠。他们除了用西方的那些观念,或者书本上的那些知识对当今的现实进行生搬硬套外,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他们并不真正熟悉,对当今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的政治运作也并不真正了解。老百姓正在想什么,老百姓中间正在发生着什么,社会和政治正在发生着什么变化,人与人之间正在发生着什么变化,他们并不真正清楚,他们甚至连当今的政治架构和政治模式也知之甚少。其实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发生在新生代的作家中,即使是在老一代,中年一代作家中也有类似的情形。

不了解政治,不了解社会,自然也就无法描写政治,描写社会。恶性循环的结果,只能距离政治越来越远,距离现实越来越远。令人畏惧的是,总有一些人,一再指出这样的现象是社会的进步,由此而带来的文学边缘化,也同样认为是历史的必然。于是,文学的不关注政治,不关注现实,同大学和大学生们的不关心政治、不关心现实,都成了正常现象,有益现象。

政治是什么?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能脱离政治吗?作为人学的文学,能远离政治吗?这些话题,在学术界,知识界,文学界一直急论到今天,似乎仍然没有定论。

具体到文学来说,真的可以没有政治?再具体到当今中国的现实文学,确实可以游离于政治之外?

作为小说家,能不能写出一部不带任何社会和政治背景的世外桃源之作?即使能写出来,这种想象中的世外桃源,本身是不是也还是一种政治理念?生死爱恨,四大永恒主题,哪一个又可以离开社会和政治背景?有人把在文革中发生的爱情写得那么缠绵温馨,一尘不染,这可能吗?真实吗?还有,《红楼梦》有没有政治?博尔赫斯有没有政治?诺贝尔文学奖有没有政治?

当然,离不开政治和关注政治根本是两回事,关注政治和描写政治,也同样根本是两回事。让所有的作家都去关注政治,关注现实,那肯定是一种谬误。但所有的作家都远离政治,远离现实,那也注定是文学的不幸。

关注政治,关注现实,就是关注最广大的社会公众利益。所以关注政治,关注现实,也就要求当代文学创作应该具有读者意识,市场意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让当代的作家们,特别是让那些从计划经济时代生活过来的作家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所适从。面对着急剧变化的市场,作家们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信念和固守,也曾有过各种各样的观点和立场。文学的市场化、世俗化对文学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但拒绝市场,逃避市场也一样是文学的灾难。

曾几何时,作家们的集体固守和抗争,让文学市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白,在这个巨大的空白中,鱼龙混杂,浊流滚滚。当那些并不属于真正的作家却以作家的名义涌入这个市场时,在这个巨大的市场空白中所产生出来的那些所谓的文学,而那些所谓的文学产生出来的腐臭和毒气,让真正的作家们目瞪口呆,椎心泣血。面对着这样的一个局面,真正的作家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拒绝文学的市场化绝不是、也绝不等同于让文学拒绝市场。文学失去了市场,也就等于失去了读者,失去了阵地,最终也就等于失去了真正的文学。

市场是最大的政治。我赞成这样的观点。

改革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一个更新更深的层次。改革带来的结构性调整,其实是利益的重新调整。改革正在过大关!

在这样的一个改革时代,文学不应缺席,也不能缺席!

面对着那些真正的改革者,开拓者,面对着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奋不顾身的志士仁人,要有我们义无反顾的支持和声援;面对着社会上的那些丑行和腐恶,要有我们毫不掩饰的愤怒和勇气;面对着社会的不公和非正义,要有我们旗帜鲜明的呼吁和呐喊!文学缺少了对政治的关注,对现实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等于让文学失去了正义感和是非感,我们的当代文学创作,应该有一批关注政治关注现实的作者,或者我们的作家们应该拿出自己的一部分精力去关注政治,关注现实,显示出真正社会的人格力量,表现出应有的批判精神,这既是文学的职责,也同样是对社会发展中出现危机的警示。当知识分子不再为真理而奋斗,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当知识分子隐入沉默不再进行文化思想批判和探索,民主精神就难以存在。同理,在发生着巨大社会变迁的当今社会,作家的沉默和缺席,必然会让当代文学和当代作家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严重受损,对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也必然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作家是时代的见证者,也应该是时代进步的支持者和推动者。

我以前说过的话,我现在还想再说一遍。作为现实社会中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群中的一分子,放弃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就等于放弃了对民众利益和自身利益的关注。现代政治是自由和民主的产物,思想自由和政治民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对政治的冷漠,也就是对思想自由和科学民主的冷漠。

在天翻地覆,瞬息万变的改革大潮中,你的心中真的可以放得下一张平静的课桌吗?青年学子,真的可以那样务实而世故吗?真的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吗?你在大三的时候或者就已经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和求职的困惑了,你怎么可以做得到不关心政治,不关心现实?

十一

不管是现实小说,还是政治小说,抑或是关注政治的现实小说,但《国家干部》终究还是一部小说。

《国家干部》是一部真正的小说。

十二

《国家干部》是我写作时间最长的一部作品。我喜欢《国家干部》,也希望读者能喜欢。

《国家干部(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