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就任于危难之间

  在办理县令孟晓雨的丧事期间,宋谦就和当地的有声望、有影响的乡绅商议一件事,那就是县令职位的问题。
    国不可一日无君,一县亦是如此。尤其,淄川县正处于暴风雨前的平静之时,一场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若无一人主持大局,届时定然人心散乱,群魔乱舞,好端端一座城很可能成为一座鬼城。
    宋谦在站了出来,他想要当这个县令,这么做对于尸骨未寒的孟晓雨有些不当,但非常时期要有非常手段,现在不是讲究谦让这些个的时候,当仁不让才是正道。
    那些当地有名望的人,一看如此,便欣然应允了。对于他们来说,谁当县令并不重要,在这个地方换县令跟跑马灯似的,这个争夺县令职位小子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死了。既然你愿意当,那就当吧。
    在之前宋谦已问过姬忠情的意见,姬忠情没有异议,宋谦的能力他是见过的,一身正气,躯邪降魔,无往不利,又头脑清明,这样的人不当官实在委屈了。而且,从皇上任他典史来看,似乎大有深意,不然皇上才不会写出这样的旨意来。
    县令之事商议妥协之后,宋谦立即穿上了已故县令孟晓雨穿过的知县官服,非常时期则要非常手段。同时,文书已经上交,相信上头会同意的,宋谦有这个把握。
    一是他太特殊了,新皇继位的第一批天子门生,当朝探花任了有史以来最低级的典史,这事将传遍朝野。就算没有传得满世界都知道,但山东行省这边肯定有所耳闻,万历皇帝下的旨意让他当典史,谁会真的认为是这样?
    二是这个地方的县令死得快,换得也快,主管这片区域的上司头都快要痛死了,经常为了安排一个县令而头痛好久,现在有一个人愿意替上,那感激还来不及呢,那里会拒绝?这事宋谦是从当地的乡绅口里听说的。
    …………
    前任县令孟晓雨已经入土为安,姬忠情却常常闷闷不乐,在没人注意的时候会默默地流下眼泪。宋谦也能理解,毕竟死的是人家的义父,姬忠情虽然伤心,但他化悲痛为力量,他继续做师爷这个职位,要配合好宋谦,让淄川度过眼下危机的时期,算是为泉下的义父做一点事情。若是义父泉下有知,定然很是高兴。
    通过姬忠情之口,宋谦知道了孟晓雨以前的一些事。孟晓雨,字刚峰,名晓雨。晓雨之名,是他的母亲取的,缘由很简单,生他的那天天气阴沉沉的,像要下雨,于是母亲灵机一动,就取了晓雨之名。孟晓雨长大后,想要当官做大事,对于这么通俗,又有点女性化的名字很不满意,于是给自己取了刚峰的字。熟悉他的人,只能叫他刚峰,否则他就跟谁急。
    孟晓雨很早就轻松考过了院试和乡试,当时他的夫子和乡里让为这孩子定然,是做官的命。可到了会试,他屡试不中,这样的反差让他一时间成了笑柄,比他晚的人都成了贡士。
    因为年轻时大家认为他前途无量,所以很多姑娘小姐愿意嫁给他。因此,孟晓雨很容易就娶到一位千金小姐,她可是当地出了名的美女。他对此也非常满意,常常引以为傲。没想到的是,在屡次落榜之后,结发妻子竟然与别的男人好上了,常给他戴绿帽子。他气愤之下将发妻杀死,因女人勾结男人属于七出罪行之一,而他家又有财,所以他杀了妻子也没收到什么惩罚。
    妻子死后,他对女人便产生了怀疑,以后也没有再娶。后来在一次外出途中,捡到了被抛弃的婴儿,那襁褓之中就留有姬忠情的名字,想来是他的父母无力抚养,才不得抛弃。从此以后他便将姬忠情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
    会试虽然屡次不中,但孟晓雨有决心,不肯放弃,终于后天不负有心人,让他中了贡士。而后为了当官,几乎花尽了所有钱,不想竟被安排到了淄川县这么个鬼地方。孟晓雨虽有怨言,但来到这里也能施展他的抱负,所以他也认了,便一心一意地为百姓排忧解难。
    直到赵佳佳状告杨攀峰,因他对于丽质女人的不相信,所以误判了赵佳佳,使她绝望的在牢中自尽。孟晓雨对于此事,一直愧疚在心,常常一个人半夜醒来叹息不止。来到淄川虽是被骗,他却一直没有放弃对百姓关怀,但这是这么一个人,最终被厉鬼赵佳佳想方设法谋杀。世事难料,果非人能预测!
    宋谦听闻孟晓雨的经历后,惋惜不已。
    …………
    在孟晓雨下葬后不几日,任命诏书就下来了,上面大意说,宋谦在任典史期间大有功劳,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的有益的事,上下都说他能力强,应任更大职位,为更多的百姓谋利。接着,又是一番述说,最后写下,任命宋谦为山东行省济南府淄川县知县。
    从接到任命诏书的这一刻起,宋谦预感到自己的官路人生算是正式开始了,一种豪情油然而生。
    愿天下人人如龙,人人如君子,虽然他不一定能做到,但他要为实现这一宏愿而付出所有的努力,让百世之后的人们能无忧无虑的生活!
    自宋谦提前穿上县令的官服之时,他便下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应对即将到来的的灾厄。
    同时,他不断翻阅书籍,希望能了解到更多关于淄川的事,可惜的是,那些古籍志异什么的,多少有所缺漏,很难完全纪录当时的事,何况,如他这样没头没脑地翻阅,也发现不了什么实在有用的信息。
    于是,宋谦去寻访当地有见识的人,希望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与县衙有关的事,因为那恐怖的存在既然埋葬在县衙之下,那就应该寻找与县衙有关的消息。在他没了解清楚事情来源之前,他不想贸然触动下面的存在,若因此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就得不偿失了。
    可惜寻访了几日,没有收获有用的线索,这让事情的发展一下陷入了僵局,就在宋谦等人大为头痛的时候,一个瞎了眼睛的老人,扶着竹竿走进了县衙,他一入县衙便摇了摇头,叹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大明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