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天降大任

  宋谦想了想,禀道:“天地万物,秉气运而生。气运差,则贫寒病苦交加、庸庸碌碌一生;气运强,则出身王侯之家,非富即贵……”
    万历皇帝闻言,身子缓缓转过来,深深地看着:“一般人学不会望气术,唯有那些怀有官命之人才能,因为他们要为国谋气运、谋未来。看来这件事,非要你来做不可了。”
    “什么事?”宋谦问道,同时对于皇帝的信赖感到了喜悦,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这本是人生中的大喜事。可在他刚刚经历了这两件喜事之后,马上被赶出京师,做了秦始皇以来到现在第一个御任的典史,要说他心里一点不满也没有,那是骗鬼的。
    “这先不说,你且听朕给你说一说这天下。”万历皇帝道。
    宋谦唯有洗耳恭听。
    “父皇晚年犯了多数的皇帝的毛病,那就是不理朝政,由此致使朝中内外一片混乱,全国各地时有反叛者,幸我朝气运仍在,他们难以撼动,不过逞一时之勇。但不论何若,我朝气运终究有所失损,人心不再稳如磐石,历史上一个大王朝,往往是从这里开始走下坡的路,直到王朝彻底地灭亡。
    朕不愿看我明朝重蹈历史的覆辙,即便改变不了这世间兴亡生衰的铁律,但愿朕以一己之力做到最好,不能让我朝千秋万世,也要令我朝再续十载、百载!所以,朕登极以来,大刀阔斧改革,因此一些流血事件时有发生,虽然朕是好意,但这毕竟影响了王朝的气运。一些地方上偶尔动荡不安,灵异事件也有发生,据钦天监的监正夜观天象,发现东南方向有一位福星,只要他出世就能帮朕平天下,再兴我朝!”
    万历皇帝说罢,目有异彩,一眨不眨地看着宋谦,宋谦自然知道皇帝的意思,但他没有立刻给出答复。
    只要新皇上任,不管在哪朝哪代,都会给朝局带来影响,地方有所动荡,因为新皇登基,将宣告上一个皇帝的谢幕。而前任的臣子也要跟着退出,但那些尝到了权力美味的臣子怎可能轻易放权?所以一场皇帝与臣子的博弈就这样的展开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最后胜出的往往皇帝,一些臣子只能黯然落幕。这样一来,必然会有血光,但凡血光发生,或多或少影响一个王朝的气运,人心不再那么凝聚。所以,一个王朝或帝王接替的时候,天下总有所动荡。但如果剪除了动荡,人心将能再次凝聚,逐步建立盛世王朝。
    宋谦通晓历史,自然知道历史的规律,大明王朝自建国以来已有233年的时间,曾经历过兴盛,曾经历过动乱,更有燕王夺位之事,也有皇帝无后,找来堂兄弟继位。到了今天实属不易,他知道大明王朝历经了种种,差不多到了日落的地步,要想再起中兴,难!
    世事兴衰,天地间没有永恒的存在,王朝如斯。
    万历皇帝给他的任务太重了,说是大任,毫不夸张,但是他又怎能拒绝,否则就不是那个愿让天下“人人如龙,人人自不息”的宋谦了。
    “臣愿意接受此任!”宋谦郑声道。虽然明知此事艰难,但他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做。
    万历皇帝龙颜大悦,上前一把扶住宋谦的手,道:“此事关系江山社稷,待卿归来,朕必有重赏!”
    宋谦受宠若惊。
    “朕曾观你气运,知你是个非凡的人物,今日果然不让朕失望啊!”万历皇帝感叹道。
    宋谦闻言一惊,道:“天子望气?”
    “不错。”万历皇帝心照不宣地点了点头,“天子望气!”
    传言,真正的天子会“天子望气”。一个天子,站立在皇宫高台之中,看着自己的社稷江山,举目四望,哪里有怨气产生,立刻就派钦差大臣前去查看。这是保障自己国家的安危与长久的根本,唯真命天子才有这样的能耐,像那种一个小地方称王称帝的人,是没有这种能力,因为他们不被天地认可。同时,昏庸的君主也没有这种能力,即便清正的时候拥有,一旦昏庸,便自动消失了。
    现在万历皇帝能望气,那说明他是个真命天子,这样的君主自然会为江山社稷做出贡献,让百姓享受安乐。
    “宋谦。”万历皇帝突然叫了一声。
    宋谦看着,见万历皇帝的脸渐渐严肃起来,忽闻得他声如神雷,仿佛要做出震古烁今的伟大决定。果然,听他隆隆宣道:“山东行省提刑宋谦何在?”
    “臣在!”宋谦朗声应道,而后跪了下来。
    万历皇帝望着宋谦,郑声道:“朕现在任你为钦差大臣,从济南往出发往南,代朕巡游天下各地,遇乱平乱,见灾解灾。所到之处,如朕亲临,杀生之权,调令之便可任你使用!
    你将是朕的代言人,须知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朕,切不可利用职权之便任意妄为,否则斩灭九族,家乡所在之地赋税十倍!”说罢,他亲自上前把宋谦扶起,向着他点了点头,又将尚方宝剑递到他的手里。
    两人接下来又谈起来,一直到了黎明时宋谦才走出万历皇帝的房间,这一夜里到底谈了什么,除了他和万历皇帝两人之外,再无他人知晓。其他人只知宋谦从皇帝屋子出来之后,便摇身一变成了钦差大臣,但他的这个钦差大臣又比历朝历代的钦差大臣的权要大,因为他要代皇帝巡游天下!
    …………
    十天的休整之后,宋谦一行人从济南城出发了,出来相送的人将大街都挤满了,整条街道的路也不再通畅。
    休整期间,妹妹宋佳与城中一个普通家的公子完婚,这是宋佳在踏春时结识的,两人很快就坠入了爱河。本来要过一段时间再完婚的,但没有想到宋谦要代替皇帝巡游天下,这一去再归来已不知何年,所以宋佳便提前完婚了。母亲萧氏是盲人,自然留在女儿的身边,她见儿子生不了孙子,现在女儿结婚了,可以盼外孙,这也是件乐事。
    此次跟随宋谦的,除了原来的慕容湘儿、刀逍遥、姬忠情三人,还有提刑司衙门的一些衙役们。宋谦在任期间,爱民如子,经常无私地帮助贫困的百姓,所以对他很是爱戴,今见他要出门做大事,所以说什么也要干着。宋谦见他们如此倔强,也只好答应了。
    万历皇帝在任命宋谦为钦差之后,便匆匆地赶回京城了,他这次出来就是为了寻找东南方的那颗福星。既然现在已经找到了,自然要早点回去管理朝廷,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
    这天相送的除了当地的百姓之外,还有山东行省各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哪怕不是济南城的也赶了过来,要见识见识这位代皇帝巡游天下的特级钦差,短短一年不到的探花郎,先是经历了被贬,又临危当了县令,政绩好升了提刑,提刑任上不过几个月,再升迁已是钦差大臣。这种巨大的变化,着实令人吃惊和羡慕!
    现在他是钦差,那当他巡游回归时呢?众官员不敢再想,各个下了决心,一定要跟宋谦交好,现在宋谦本人在外自然不能了,但他的母亲和妹妹还在……
    知府朱潮平站在宋谦的马车前,他看着宋谦颇有感慨,宋谦还是他打通关系将其弄到济南的,不想,才几个月的时间,就从他的下级,一下跳到了比他还高的位置。
    “一路保重!”千言万语,只化作了这一声祝福,朱潮平在心底默默感叹。
    宋谦点了点头,随即又与前来相送的众人挥了挥手,而上了马车。
    他们这一行队伍,在众人的视线中渐行渐远,最终化成了一个模糊的点,消失在天涯。
    …………
    少年游
    靖潮千里远岚宁,举目浪沧平。一襟年少,放歌云起,天许晓风青。
    唤花燕语朝时景,指与伴游听。共尔相逢,与君联袂,同向陌边行。
《大明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