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重臣左宗棠抬棺西征新疆 收复七分之一国土

大清末期,在与外强交战中,清政府几乎每次都是以议和,然后割地赔款结束。不过,有一个人却被时人称赞为:“绝口不谈和议事,千秋唯有左文襄。”

这个人就是左宗棠,文襄公是清廷赐给他的谥号。

1865年初,盘踞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浩罕国头目阿古柏,率军入侵新疆。阿古柏先后侵占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阿克苏等城,于1867年悍然宣布成立“洪福汗国”,自封为“洪福之王”。在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阿古柏又侵占乌鲁木齐,至此,新疆的大部分地区落入阿古柏手中。

新疆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部,面积166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6,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区。周边与八个国家为邻,边境线长达5400多公里,是我国边境线最长、对外口岸最多的一个省区。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

1872年(同治十一年)7月,关于是否讨伐阿古柏,清政府内部出现激烈争论争论。以李鸿章为首的官员主张放弃新疆,而左宗棠认为“既事关君国,兼涉中外,不能将就了局,且索性干去而已”。

由于左宗棠以理据争,感动了慈禧太后,1875年,清政府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876年4月7日,左宗棠从兰州移营肃州(今酒泉),准备发起进攻,制定了“缓进速战”、“先北后南”的作战方针。西征军包括原在新疆各个据点的清军,共有马、步、炮军150余营,兵力总数近8万人,不过,真正开往前线作战的只有50余营,2万多人。

左宗棠命道员刘锦棠率湘军25营主攻乌鲁木齐;提督徐占彪和张曜各率所部驻守巴里坤至哈密一线,防敌北窜东逃。

6月21日,左宗棠率军夜袭黄田,开始收复新疆战役,继而攻克古牧地、乌鲁木齐。三个月后,清军收复玛纳斯,北疆平定。

翌年3月,清军顺势南下,先后攻克达坂、吐鲁番等城,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

1878年(光绪三年)1月4日,清军击败和田之敌,除伊犁以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取得初步胜利。

左宗棠晋为二等恪靖侯。

为收复伊犁,左宗棠请求朝廷先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如达不到目的,再采取武力,得到爱国人士的赞扬。

1880年初,清政府派曾纪泽赴俄国谈判收复伊犁。

俄国想获得更多利益,蛮不讲理,曾纪泽坚持原则,据理力争。

为配合曾纪泽的谈判桌,左宗棠亲自率军前往哈密,并在那里设立抗俄司令部。

征途中,他让士兵抬着自己的棺材在前面走,发誓抗击俄国、收复伊犁!

翌年正月,曾纪泽签署《中俄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上游两岸领土。

左宗棠在治疆期间,为保证军粮供给,发展地方经济,大力兴办屯垦业,建议以新疆建省,意义深远。

《左宗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