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岳飞是否因主张迎还钦宗而遭到赵构毒手?

之前我在《岳飞被害真的是因为违背上意执意要迎回二圣?》这篇文章列出诸多史料,反驳了岳飞执意“迎二圣”这个谣言。

现在,再来补充一下,归结有以下三点:

一, 喊“迎二圣”的都有谁?

很多人以为,“恢复中原,迎还二圣”这个口号是岳飞提出来的,大错!这口号是赵构最早提出的。当时岳飞还仅仅是一名九品小武官,他有什么资格提出这个事关赵家皇朝政治军事路线和家族伦理的国策性口号?这个口号只有宋高宗赵构才有资格提,并且是不得不提,不提就是背义忘亲,是为大不孝,要遭天下人唾骂的。千万不要小看“孝悌之道”在古代的重要性。

所以,赵构在即位诏书中就有“同徯两宫之复”之语,这就是“迎二圣”口号的前身。后来,赵构仍不忘时时提起,举例:

“戊午,辅臣进呈曲赦淮南事目,帝曰:‘敌虽远去,然南北之民,皆吾赤子,当事兼爱并容之意。中原未复,二圣未还,赦文不可夸大,第使实惠加于两淮百姓,乃朕指也。’”

“壬申,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入辞,尚书右仆射赵鼎、知柩密院事张浚、参知政事沈与求、签书枢密院事胡松年侍。帝命光世等升殿,谕曰:‘敌南侵,盖有窥江、浙之意,赖卿等戮力捍敌,使其失律而去,朕甚嘉之。然中原未复,二圣未还,朕心歉然,卿等其勉之!’”

“时世忠与刘光世、张俊相继入觐,世忠奏:‘金人退兵,陛下必喜。’帝曰:‘此不足喜,惟复中原,还二圣, 乃可喜耳。’”

既然皇帝口口声声说“迎二圣”,那么底下的文武大臣也都纷纷响应,都有谁喊呢?举例:

建炎初,岳飞的伯乐宗泽老元帅镇守汴京时,曾多次上表,请赵构还京,他说:“臣奉迎銮舆还都而后,即当身率诸道之兵,直趋两河之外,亲迎二圣,雪靖康一再之耻。”

绍兴二年(1132),盐官进士张九成殿上召对时,对赵构说:“每感时遇物,想惟圣心雷厉,天泪雨流,思扫清蛮帐以迎二圣之车。”

“兀术穷蹙,求会语,祈请甚哀。世忠曰:‘还我两宫,复我疆土,则可以相全。’”兀术语塞。”是说建炎四年(1130),金兀术困在黄天荡,愁眉苦脸没办法了,就向韩世忠请求谈判。韩世忠说,想谈判,先把我国二圣送回来,再把被你们侵占的大宋国土还回来再说!”

绍兴十一年(1141)岳飞下狱,赵氏宗室赵士褭谏劝赵构,说:“中原未靖,祸及忠义,是忘二圣,不欲复中原也。”

还有一个大臣叫连南夫的,“于此朝群臣,则问以迎二圣之策;于此见将士,则问以回二圣之谋。”太上皇帝为之感动。”念念不忘迎二圣,可把赵构感动的。

甚至为迎二圣,寻求与高丽连结的。建炎二年(1128),武官杨应诚上言“尝随其父任边吏,熟知敌情。若自高丽至女真,其路甚径,请身使三韩,结鸡林以图迎二圣。”于是赵构命杨应诚为大金高丽国信使,出使高丽。

所以,“迎二圣”这个口号,在当时就是赵构带头喊,时时喊,朝中文武大臣人人跟着喊的全国性政治口号。而岳飞喊就是找死?简直无稽之谈!

二, 岳飞眼中的“二圣”是只不过是皇帝的亲戚,并且最先停止喊“迎还二圣”。

岳飞早年是跟着赵构喊过几次“迎二圣”,但是,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岳飞敏锐地察觉到这个口号的提法不妥,加上金人老是威胁赵构,要立钦宗在中原做傀儡皇帝,跟他南北朝对立。所以,从绍兴六年(1136)起,岳飞无论在任何场合,都不再提起“二圣”、 “渊圣”之类的字样。例如,绍兴七年(1137)春,岳飞的奏折《乞出帅札子》中,写道“异时迎还太上皇帝、宁德皇后梓宫,奉邀天眷以归故园,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陛下高枕无北顾之忧,臣之志愿毕矣。”

文中的“太上皇帝”是指徽宗(其实已经死在金国,但金人隐瞒了这个消息两年),而被称为“渊圣”的钦宗,岳飞则把他跟其他被掳的皇亲国戚一股脑儿划归到“天眷”里头了。“渊圣”这个称呼至少还承认了钦宗曾经的皇帝身份,而“天眷”呢?只不过是皇帝的某个亲戚而已,都不认你这个旧皇帝了。岳飞是最先停止喊这个口号的大臣之一,到他被害时,他已整整五年没有喊过“迎二圣”这个口号了。他眼中的二圣(特别钦宗),仅仅是金国的俘虏、已失法统的亡国之君、老被金人拿来做政治威胁的麻烦精、当今皇帝的两个倒霉亲戚而已。

岳飞的立场十分明确:就算从金人手里迎二回徽宗和钦宗,也不能以旧皇帝的身份迎回来,而是让他们以皇室家族成员的身份回来,特别是还活着的钦宗。所谓“天眷”,就是否定了钦宗的法统,完全支持赵构统治的合法性。岳飞的政治头脑,在当时的大臣里已属出类拔萃。再加上他的军事天才,所以,赵构对他极其器重,短短几年,“位至将相”,武官至最高(太尉),文官到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最后任枢密副使,地位相当于副宰相。

三,赵构的皇位具有合法性,钦宗是才是失去法统的那个。

有人说赵构最怕二圣回来,回来他就得退位,因为其位不正,这种说法不成立。赵构的皇位,在法统上,完全没有问题。首先他所有兄弟全被掳往金国,仅剩他一个皇子了,他是最具继位资格的。并且赵构十分精明,他找来了他六伯宋哲宗的原皇后孟氏,尊为太后,再由孟太后主持,把皇位传给他。然后再借孟太后之手,为钦宗办了退位手续和议式,并遥尊其为太上皇。钦宗降敌而亡国,这是宗法重罪,所以,钦宗就算归宋,也没有重归帝位的合法性,等待他的,多半是惨淡的软禁生涯,就如同徽宗退位后曾被钦宗软禁,唐玄宗退位后被儿子唐肃宗软禁至死一样。更何况钦宗归宋也已是朝中无人,手中无兵,民心尽失。

所以,钦宗归宋对赵构造不成任何威胁。而岳飞对钦宗非但不同情,反而还明确提醒赵构,对金人操控下的钦宗及其儿子要提高警惕和防范。例如,赵构不育且没有立太子,金人抓住这一点,放话要放钦宗的儿子,原太子赵谌归宋,岳飞就第一时间站出来阻挠,不承认赵谌这个太子,建议赵构立自己的养子建国公赵瑗为太子,以加强赵构皇权的稳定性,挫败金人的乱政的阴谋。(这是岳飞的另一个颇受争议的事件,即所谓干政“立太子”,我已在文章《岳飞“建议立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何朱熹对此赞赏有加?》中有过详细解释,在此就不多说了。)

不管赵构在最初提出“迎还二圣”这个口号时,是真心还是假意,可以肯定的是,他是真真实实地这样做了。原因,就不说什么“孝悌之道”之类的堂而皇之类的理由了,只一点,钦宗在金国手里,对他造成政治威胁,他就必须这么做。一个金人扶植的刘豫“伪齐”都给赵构造成极大麻烦,他要灭之而后快,更何况金人放话,要放钦宗中原做傀儡皇帝,跟他南北朝对立,这事绝对不可以发生!所以,赵构多年来一直在跟金人谈判,迎回二圣,关键是迎回钦宗。宋金的两次和议,归还徽宗梓棺和钦宗,都是宋朝开的最重要的条件,之后又进行了多次谈判。但是金人看得清,钦宗捏自己手里才对赵构造成威胁,所以坚决不放人。

对于岳飞,他最大的理想是“恢复中原”,而“迎还二圣”对他来说,只是战利果实之一,顺便接回来而已(说起来金人被打急了二圣被撕票的可能性更大)。对于赵构,作为一国之君,“恢复中原”和“迎还二圣”,都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只是一味跟金人谈判“迎还二圣”,而无心“恢复中原”,因为前者比后者操作起来简单得多,也省心得多,对赵构来说,更重要得多——中原被侵占了没关系,数以百万的百姓沦为亡国奴也没关系,军队在收复中原的过程中势力扩张才是大麻烦,而眼下父兄在金人手里,对自己造成的政治威胁才是首先要解决的,一定要求爷爷告奶奶让金国放回来,把“二圣”掌控在自己手中!

综述以上,有谁还会说岳飞“迎二圣”是违背了赵构意愿?有谁还会说赵构因“迎二圣”杀了岳飞?更可笑的是,这些人还总把“迎二圣”和“立太子”这两件事放在一起说,说岳飞没头脑犯大忌自找死死不冤,可他们自相矛盾的是,“迎二圣”是支持钦宗威胁赵构的(他们口中),而“立太子”却是反对钦宗(之子)支持赵构的,这一来,他们到底是想说岳飞精分,还是他们自己精分?

所以,以宋史研究会前会长邓广铭先生在《南宋初年对金斗争中的几个问题》关于岳飞“迎二圣”段落中的最后一句作为本文结语:以为岳飞因主张迎还钦宗而遭赵构毒手之说,是完全昧于史实者的一种无稽之谈!

《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