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有三丈夫却被评为贞烈之女 让曹操牵肠挂肚

她本是名门之后,却屡遭变故,一生颠沛流离令人感叹。更有坊间传说、影剧作品说她和曹操一直有着一份相近之心。她就是天下名儒蔡邕之女蔡琰。

博学才辨,早年丧夫

蔡琰,字文姬,昭姬。东汉大儒蔡邕之女。早年博学有才辩,又精通音律之色。据刘昭《幼童传》记载:有次蔡邕晚上弹琴,有根琴弦断了。蔡琰光靠声音就分辨出是第二根弦、蔡邕认为女儿是凑巧蒙对,故意弄断第四根,蔡琰也猜对了。

长成的蔡琰嫁给了河东的卫仲道。没多久卫仲道就死了,蔡琰本没有为卫家生过孩子,也就回到长安留在父亲蔡邕身边。

仲道是表字,名已无考,单从“仲”字看,很可能卫仲道是老二,上面有一个大哥。而且能与蔡氏联姻,可见卫氏在河东是大族,又有族人卫固、卫觊都在三国时期留下浓重的笔墨。

祸不单行,没于匈奴

初平年间(190-193年),董卓被王允、吕布所杀。蔡邕因为一声叹息也遭来杀生之祸,蔡家也就走向了衰落。兴平年间(194-195年)李傕、郭汜西北人士专政,天下大乱,羌人一度在冯翊叛乱,胡人也来中原掳掠。蔡文姬很不幸的被胡骑掳去,嫁给了南匈奴左贤王。自此在胡中呆了十二年,为左贤王生了两个儿子。

曹操平定河北后,一方面念及自己与蔡邕故交,蔡邕无子嗣;另一方面天下初步稳定,需要给士人们做做样子,把这位天下闻名的蔡邕之女请回来以此增加名望。于是便遣使者拿着金子和玉器去匈奴赎回了蔡琰。(王粲、路粹等名士皆与蔡邕有“师徒”名分)蔡琰被掳于异族,日日期盼能够回到中原。但已经十二年过去了,现在真得可以回故土了。面对哀叫声裂的“狱友们”,今后不能再见的两个儿子蔡琰本人又显得非常矛盾,正如她的《悲愤诗》所言:“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蓬首救夫,以书抵罪

回到中原后,曹操便把她嫁给了屯田都尉董祀。

蔡琰本以为弃子之痛已经过去,如今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日子。但偏偏丈夫董祀犯法按例当斩,这一刻的蔡琰频临崩溃,隆冬之际不顾礼仪,头发散乱不及穿鞋一路跑到到曹操府上请见。曹操得知后对满座宾客说:“蔡邕女儿在外面求见呢,今日正好让诸位见识一下。”等到蔡琰蓬头垢面的形象出现在堂中,不待曹操说话便叩头请罪,诉说酸苦,宾客无不感叹。可国有国法,曹操也不可为她破例。只得刁难道:“确实如你所说,但文状已经送过去了,怎么办啊?”蔡琰丝毫不给曹操面子:“明公坐拥万马众人,怎么现在不肯遣一骑不肯相救啊!”曹操被蔡琰的言语所感动,赦免了董祀的罪过,并赐头巾鞋袜。

我曹某人破例免了你丈夫死罪,落得了不辨是非的骂名,你也应该将功补过啊。于是借问:“你父亲家中多有藏书,你还能记得吗?”蔡琰对曰:“父亲有四千多余书籍,流离之际几乎都丢失了了,如今我还记得的只有四百多篇。”曹操便命十个人去蔡琰家中听她口述抄录下来。蔡琰则“男女有别,请明公赐纸币就可以了”。据说她校出的书籍并无一点一点错误。

蔡琰此次救夫虽然形象糟糕,但应变时“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使得“众皆改容”;又以“男女之别,礼不亲授”拒绝了曹操,不愧蔡邕后人啊!此才思应变如果是个男儿生,未免不居庙堂之上啊!既是女儿生,早年丧父,颠沛流离,三易其夫,可谓惨烈一生。也正应了“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原文来自三余读书的头条号)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