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作为操盘大清帝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她之所以能长期占据权力的巅峰,将整个天下玩弄于股掌之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个女人非常善于权谋,善于在各种势力之间搞手段,借力打力。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皇帝突然驾崩于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咸丰在临终前,安排了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集团,作为日后辅佐新君的核心团队。然而,颇有才干,又独力一人在北京苦撑危局,与英法联军周旋的恭亲王奕却被排除在“顾命体制”之外。咸丰帝这样的安排,让乃弟奕感到寒心。同样对这个安排失望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新君载淳的生母,昔日的懿贵妃,如今的圣母皇太后——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不是一个一般的女人,仅仅是后宫的富贵,甄嬛式的成功,不可能让她满足,她期待的是掌控权力的成就感,是武媚娘式的那种成功。不安分的慈禧,联络了失落的奕,又加上没有主见的母后皇太后——慈安太后,又得到了握有兵权的胜保支持,几人联手,发动了政变,以雷霆之势,搞掉了顾命八大臣集团。一代权臣肃顺,最终落得个问斩菜市口的下场。

在历史上,这次政变被称为“辛酉政变”,因其发生在辛酉年。政变之后,新君载淳的年号也从八大臣拟定的“祺祥”为“同治”。“同治”,意味着两宫太后与新君同治天下,也意味着恭亲王与太后分享权力。恭亲王奕,从此被加了一个“议政王”的头衔,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和总理衙门大臣,内政外交一把抓。“议政王”仅仅是在太祖努尔哈赤时代出现过,彼时有所谓“八王议政”的故事,“议政王”的存在意味着君权的软弱。恭亲王奕,此时已经登上权力的高点。

恭王奕是个有能力的人,也是一个傲慢的人。在他眼中,慈禧太后不过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妇人而已,屈居其下,不过是名分尊卑所限而已。奕的傲慢不是没有资本的,毕竟作为道光皇帝的第六子,他差一点就成了皇帝。慈禧太后需要的不是一个有主见有能力的权力分享者,而是一个有能力办差的奴才。

借力打力,慈禧再次祭起这个法宝。同治四年(1865年)三月,慈禧太后授意朝中言官发动了一场弹劾奕的风潮。言官御史是慈禧经常利用的工具,昔日搞掉肃顺集团,御史们也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这场风潮中,翰林院编修蔡寿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弹劾奏折中指责奕“揽权纳贿,徇私骄盈,目无君上”。这个奏折中除了“纳贿”一项是无中生有之外,其他的大抵都是实情,奕掌控朝廷内政外交一切大权,自然是大权独揽,在奕眼中太后是个没有见识的妇人,骄盈也是正常,新君同治不过一孺子而已,奕自然不会放在眼中,“目无君上”确实也有点。

褫夺“议政王”头衔是太后对付奕的第一步,也仅仅是一个惩戒而已,太后不会操之过急,何况恭王在朝中的势力也不容小觑。不再是“议政王”的恭王奕仍然手握大权,掌控大清内政外交。中枪之后的奕并没有服软,他在等待回敬的机会。同治八年(1869年),慈禧太后宠信的内廷总管太监安德海打着奉旨采办的名义,穿州过府,招摇跋扈。最后,到了山东德州,被地方官拿下,报到山东巡抚丁宝桢那里。按照当时的《钦定宫中现行则例》规定:太监级不过四品,非奉差遣,不许擅自出皇城,违者杀无赦。安德海当时只是六品蓝翎太监,仗着慈禧太后的宠爱,在未知会任何官方衙门的情况下,便违反祖制、擅出宫禁。丁宝桢将此事写成密折,呈给军机处,军机处领班大臣正是奕。

奕当即指示,将安德海那阉贼斩首。安德海是慈禧的宠信太监,杀了他就是向慈禧示威,但是奕这一刀杀的是有理有据,太后也莫能奈何。从此之后,这叔嫂二人的梁子是越结越深。同治十二年(1874年),朝中有人为了迎合慈禧太后,奏请重修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这个提议正中了素喜奢华的慈禧太后下怀。慈禧将此事交给朝臣讨论,以奕为领班的军机处当即反对,理由就是国家财政困难,不应该耗费巨资重修园子,当以国计民生为重。奕反对的理由也是正当,慈禧又是没有办法。

从奕与慈禧几次交锋来看,奕似乎占了上风。不过,慈禧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人,她在等待更好的时机,更何况她对于政治尚且在学习的阶段。在奕和慈禧的政争中,朝廷官员各自站队,有人归附在“贤王”麾下,也有人成为太后死党。尚未显赫的奕劻呢?他选择的是埋头干活儿,不介入任何斗争,多磕头少说话。对于奕劻而言,他的选择是正确的,轻易站队对他来说都是太危险的,他没有资本冒险。

隐忍了将近十年,其间慈安太后暴毙了,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都已经患梅毒病死了,皇位换成了外甥兼侄子,醇亲王府的载湉来坐了,是为光绪皇帝。光绪十年(1884年),这一年是甲申年,太后对付奕的机会来了。

这一年,侵略越南已久的法国人加紧了步伐,大有吞并这个大清藩属的架势。中法之间,战端一触即发。主持帝国外交工作的奕及其军机处对西洋人的坚船利炮有着深刻的记忆和恐惧,当年在北京留守的奕对这一点的认识更为深切。“绝不轻启战端”,这是奕定下的对法交涉的大原则。面对咄咄逼人的法国人,奕的态度惹怒了朝中“爱国”的御史们,他们纷纷上奏折弹劾军机处和奕,指责他们因循懦弱,贻误战机,似乎在他们眼中法国是不堪一击的。尽管奕不想打仗,最终中法之间还是兵戎相见了。战争初期,大清军队一触即溃。败绩传来,朝廷震怒。

前方的败绩成为太后收拾恭王的机会!还是扶持一部分人,打压一部分人。这一次,慈禧选择的盟友是醇亲王奕譞,他是光绪皇帝的生父。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皇七子,四哥咸丰登基之时,他才十岁,封为“醇郡王”。在辛酉政变中,奕譞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肃顺就是被他带兵亲自拿获的。此外,他的嫡福晋正是慈禧太后的胞妹,有了这层关系,奕譞与慈禧之间的关系是更亲近了。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加亲王衔”。 同治十一年(1872年)晋封亲王。同治死后无子,慈禧为了继续垂帘听政,挑了奕譞的儿子载湉兼祧咸丰,继承大统,成为光绪皇帝。作为皇帝的生父,奕譞又被加封亲王“世袭罔替”,跻身于“铁帽子王”序列。奕譞的性格不同于六哥奕,他为人谨慎小心,对太后则是惟命是从,他知道这位大姨子兼嫂子的厉害,尤其是经历了同治帝后之死、慈安太后暴卒后,更加谨小慎微,兢兢业业,把取信讨好慈禧,看做是他惟一的本分。

选择扶持奕譞,除了因为关系亲近,更为重要的就是醇亲王是个驯服工具。越战失利确实是个好由头,日讲起居注官、左庶子盛昱给太后上了一道奏折,名为《疆事败坏请将军机大臣交部严议》,这个矛头直指军机处,不过盛昱攻击的目标是李鸿藻,此人官居吏部尚书,亦充军机大臣,越战前线的统兵将领是此人提拔的。

当然,首席军机大臣恭亲王奕自然也是难逃责任的。既有言官弹劾,太后动手也是合乎情理了。五日以后,太后绕过各位军机大臣,召见领班军机章京(相当于军机处“秘书长”),颁下旨意:将以奕为领班大臣的军机处全班人马全部罢黜,说奕是“爵禄日崇,因循日甚”,就是地位越高,就越不思进取,其他几位军机大臣则是“委蛇保荣”,也就是混日子,不作为的意思。恭王奕被取消亲王双俸,被“居家养疾”,也就是休假式治疗奕班子中的宝鋆原品休致,也就是在任上被勒令退休;李鸿藻、景廉降二级调用。只有一个帝师翁同龢革职留任,但也被赶出了军机处,仍在毓庆宫行走。

搞掉了奕一班人马之后,慈禧太后扶持了另外帮人取代原先的军机处班子。同一天,又颁发上谕:“礼亲王世铎著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毋庸学习御前大臣,亦毋庸带领豹尾枪。

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均著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工部侍郎孙毓汶著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命世铎主持军机处,庆郡王奕劻主持总理衙门,并命遇有重大事件,先与醇亲王商办。

从表面上看,这次军机处大换血之后,军机处的首席大臣是礼亲王世铎,其实这位礼亲王是清初第一代礼亲王代善后人,也是大清“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之一,不过到了光绪朝,礼亲王家族离皇帝的血缘是越来越远了。把礼亲王排在前面仅仅是个面子活儿,关键信息是后面的“与醇亲王商办”。

醇亲王奕譞是幼帝光绪的生父,按照大清制度是不能直接主政的,所以给了个“商办”的名义。这次改组之后,分解了原先被奕一人把持的权力:军机处交给了礼亲王世铎,总理衙门则交给了庆郡王奕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有郡王衔的奕劻被正式册封为庆郡王。

在诸位王公大臣中,真正总揽大权的是醇亲王奕譞,不过奕譞是个绝对服从慈禧太后的人,他也就成了慈禧控制政局的白手套而已。

这次权力更迭发生在甲申年,史称“甲申易枢”。奕劻、奕譞、世铎的行政能力远不如奕,所以时人把这次中枢机构的大换班比喻为:易中枢以驽马,代芦服以柴胡。

驽马即笨马,柴胡是比芦苇价高的一味中药,以讽刺这些新进王公的庸懦。新军机处的组成人员,在识见、威望、能力和人品上,与原军机处相比,相差甚远。他们是一些不谙国际事务、不懂国内政情的官僚,新军机处的特点是对太后惟命是从。所以,“甲申易枢”后,太后的权势进一步扩大,实际标志着她专权统治的确立。

《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