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高力士 武艺高强不失为唐明皇的忠臣宠臣

【武艺高强的一级太监】

高力士原名冯元一,今广东高州人,是名臣之后,因为牵连到谋反案件被阉入宫。后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从此易姓为高。二十四岁那年,他认识了唐玄宗李隆基,从此便与李隆基挂了钩。玄宗初期,高力士立下了不少功劳。他身高六尺五寸,文武精通,其真实的个人形象,也应该称得上是飒爽英姿。但因为种种原因,他被定格为一个奸佞猥琐、谄言媚上、恃宠弄权、小丑一般的人物。

高力士的一生,从贵族家公子到死囚犯,再到小太监,先后历武则天、玄宗、肃宗、代宗等四朝皇帝,亲历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过程,算得上是一段传奇。他的政治手段十分高明,能取得玄宗的信任,几十年间呼风唤雨,也需要很高的谋略。对于开元天宝时期的政治生活,乃至有唐一代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遭遇悲惨的贵公子】

高力士的曾祖冯盎曾经担任高州总督,被封为耿国公,是朝廷的封疆大吏。他的父亲冯君衡就比较差劲了,不过做了个小小的潘州刺史,还是依靠祖上的军功世袭来的。后来牵连到一桩谋反案里面,冯家被抄,高力士(当时还叫冯元一)也差点没命,因年幼而被阉成了太监,当时他刚刚十岁。

入宫之后,冯元一的命运好了一点,武则天喜欢他长相清秀、聪明伶俐,因此让人专门教育他。冯元一便在武则天左右服侍,但或因仍不习惯下人的身分,犯了小错,被武则天赶出了宫。幸亏另一个太监高延福把他收为养子,从此改叫高力士。高延福是武三思的人,高力士经常在武三思家来往,武则天见了,又把他招进宫。

经过一番挫折的高力士变得更加乖巧谨慎,也更会说话,更懂得察言观色,他的谋略也就在宫廷之中培养而成了。

虽是太监,但高力士却是个勇猛过人的人,完全没有因丧失了男性性征而变得懦弱。他不但弓马娴熟,在三军阵前也毫不胆怯,这或许正是玄宗后来屡次封他为将军的原因之一吧!

【真实版的"韦小宝"】

高力士与唐玄宗李隆基的关系,颇似《鹿鼎记》中的韦小宝与康熙。不过高力士比韦小宝更有政治眼光。当李隆基还是临淄王时,高力士即看好他的政治前途,而李隆基也很欣赏高力士的能力,把他当成心腹。高力士便一心巴结李隆基。

当时韦皇后弄权,李隆基发动政变,杀掉韦皇后,高力士立下了功劳。政变之后,睿宗复位,李隆基成了太子,高力士也跟着升官,做了朝散大夫、内给事,掌管宫内百事,这可不止是一个太监的职责了。

其后三年,高力士又帮助李隆基发动政变,杀死太平公主及其党羽。事件之后,高力士又升了官。不但如此,高力士还很受玄宗信任,玄宗直接称呼他将军,而且一些不太重要的奏表,都让高力士处理。

与韦小宝不同的是,高力士并非不学无术,而且他真是个太监,皇帝不用担心他有什么不轨。高力士的地位相当于《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只要巴结好唐玄宗一人,便可以逍遥自在。实际上高力士也很像唐玄宗的家人,而且是个掌握实权的家人。各个公主,甚至太子对他都恭敬有加。据说太子曾呼其为"二兄",公主、驸马辈的人物则以"爷"、"翁"来称呼他。

而作为太监的高力士也娶了一个吕姓女子做老婆,他岳母去世的时候,王公大臣纷纷来祭奠,葬礼场面异常庞大,可见高力士的影响力。

【不走政治路线,改打感情牌】

虽然政治触觉很敏感,但在玄宗面前,他却打起了感情牌。这一手,与他的身分十分契合。作为太监,高力士再有才华,也不可能出任宰相,而且天下也少见永远得到信任和宠幸的宰相。打感情牌,反可更长久地得到皇帝的欣赏和信任。高力士情感投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杨贵妃。

公元737年,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死,后宫数千宫女,没有一个能使玄宗满意。除了是个睿智的皇帝外,唐玄宗还是个很有才华的音乐人,能自己作曲,他最欣赏的女人也是多才多艺。高力士为了讨唐玄宗的欢心,便向唐玄宗推荐了寿王妃杨玉环。杨玉环懂音律,也很聪明,还擅长歌舞,甚得唐玄宗的倾心。高力士对杨贵妃也是百般讨好。不过等到安史之乱时,高力士在马嵬坡毅然劝唐玄宗赐死杨贵妃。这不但是他政治觉悟高,善于权变,也说明杨贵妃一直是他奉承玄宗的工具。

感情牌打好之后,高力士以家奴的身分处理政治问题,即使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问题,也显得游刃有余,而唐玄宗也乐于听取高力士的意见。当时掌握大权的大臣边将们,比如李林甫、韦坚、杨国忠、安禄山、高仙芝等人,也都懂得与高力士维持和谐关系。对唐玄宗来说,一些事情自己不露头,让高力士去做,更灵活得多。

天宝十一年,李林甫死后,安禄山、哥舒翰、安思顺三个矛盾甚深的人一起来到京师。为了调和矛盾,唐玄宗特意命高力士代为设宴,想使三人和解。虽然未达目的,但由于高力士的出面,哥舒翰对安禄山的怒骂未作回击,才使矛盾没有进一步激化。

【李白戏弄高力士是自取】

高力士在民间的形象很不好,其中最大的原因和大诗人李白有关系。人们几乎都认定,因为高力士的擅权专横,毁坏了李白的大好政治前途。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李白生性洒脱,喜欢击剑,替人打抱不平,他的理想应是做一个游侠。即使在取得唐玄宗欣赏之前,他也从未显露出做个政治家的抱负。从他的诗歌来看,他欣赏的人是旅游文学家谢灵运。对于政治家,他经常提到的是谢安,但看重的不是对方的政治手段,而是他潇洒的行事风格。

李白这样的人,本来很难得到皇帝的赏识。幸亏唐玄宗爱好谱曲,而李白恰是个天才诗人。因此李白没有经过考试,通过朋友关系见到玄宗,马上便混到翰林院了。

李白戏弄高力士的故事也确有其事。根据《新唐书·李白列传》记载:李白在侍奉玄宗的时候喝多了,趁着醉意,让高力士为自己脱靴子,因此得罪了高力士。高力士记恨在心,便在杨贵妃面前挑拨,说李白的诗"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中所用的典故,是在讽刺杨贵妃,因此李白一直难以得到重用。

不过,就实际情形分析,李白并没做好参与政事的准备。最起码,一个政治家如何能够整日喝酒?而且后来李白也是自己请求归隐。然李白虽是浪漫之人,但也有政治抱负,绝非只图做个御用填词的作家。而对于玄宗来说,李白最好的位子就是为他填词。李白在感到绝望的情况下,以此来获得解脱。高力士也许很嫉恨李白,但李白的政治前途却未必是因为前者而断送,李白自己应担负最大的责任。

【皇帝不急,太监也不急】

高力士虽"权倾内外",但并未达到把持朝政的地步。他干预朝政的途径,基本上是以煽风点火、推波助澜的方式来进行的。在唐代,政事基本上由宰相把持。唐玄宗沉湎酒色、陶醉于往昔的文治武功之时,朝政多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唐代迫切的问题是边镇力量过于强大。对于这个情况,唐玄宗不着急,高力士自然也是。

不过,高力士倒是向玄宗反映过几次。据说唐玄宗曾问高力士,让李林甫当宰相是否合适。高力士劝告玄宗莫把权力给别人。不过当他看到玄宗不高兴,马上认错道歉。

玄宗初期,宰相宋环就对边镇力量强大充满忧虑。安史之乱以前,高力士也曾对玄宗提出过。不过大概看到玄宗都不担心,高力士也没放到心上。毕竟,他最大的事情就是让玄宗心情舒畅,除此之外,就是为自己聚敛财富。对于一个太监来说,能做到高力士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

高力士对唐玄宗一直忠心耿耿,因为他的一切都由玄宗而来。他被流放到湖南以后,终于被赦免,在返回长安的路上,一听说两位皇帝都死了,马上精神崩溃,也死在路上,享年七十三岁。他的陵墓,紧挨着玄宗的陵墓。

《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