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即位后是怎样杀掉自己弟弟和侄子的

976年,38岁的赵光义登基称帝,史称宋太宗。而太平兴国的年号,可谓太宗一生的追求,而太宗即位之后的种种行为,却给这四个字蒙上了一层阴影。

宋太宗一生挥之不去的就是夺位之后的疑虑,他致力于开创自己的天下,即位之后等不到第二年,立刻改元,就是极端不自信,努力造成既成事实。又把自己的名字赵光义改为赵炅,炅,和光同义,明亮的意思,可是没有了原来的排行意义,看或许太宗心中不想让世人把自己仅仅看成是赵匡胤的弟弟,而希望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君王。可惜后人还是称其为赵光义,真是徒劳呢。

夺位的事情就不赘述了,在夺位之后,如何缓和矛盾,坐稳龙椅,是赵光义考虑的第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赵光义解决的很不错,太宗继位后,大封群臣,尤其对赵匡胤的儿女和赵廷美特别优待,安抚自己的敌对派。毕竟秦王赵廷美手握重权,而宋皇后和赵德昭等人也有一大批自己的人马。太宗还罢黜了一批元老宿将如赵普、向拱、高怀德、冯继业和张美等,将他们调到京师附近做官,以防和赵德昭等人勾结。而当时的宰相卢多逊等人,和太宗关系密切,早在藩邸,太宗就刻意结交,卢多逊也成为太宗朝的第一位宰相,风光了好几年。太宗又把自己的心腹如程羽、贾琰、陈从信、张平等人都陆续进入朝廷担任要职,慢慢替换太祖朝的大臣。

而赵普因为权力过大,在太祖晚年已经罢相,赵普和太宗关系不和,据传是太祖问起皇位继承问题时,赵普说了太宗的一些坏话。在两人和好之后,赵普当然说一切都是谣传,自己怎么会说太宗坏话,肯定是政敌卢多逊造谣。而太宗也不再深究。事实呢,我想,在当初赵普追随宋太祖的时候,自然一切围绕太祖考虑,而赵光义正是太祖晚年最大的政治对手,也是威胁到太祖皇子赵德昭继承皇位的最大障碍,说一些“坏话”完全合理。

不过,安抚只是第一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斩草除根,让赵廷美、赵德昭兄弟从眼前彻底消失。而恰在太宗苦无良策的时候,赵普上书,表示自己曾经在杜太后临终之时参与“金匮预盟”,是现在唯一的最好的证人。于是太宗把赵普调回京师,两人密谋,一拍即合,以往的种种分歧,风流云散。赵普一生追求权力,在权力边缘的日子是危险的也是他不能容忍的。而赵普的加盟,也让太宗对太祖的众多旧臣有了最有号召力的旗帜,而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自己得位不正的尴尬局面。

于是两人合谋出台了“金匮预盟”,说杜太后临终之时,考虑到五代尤其是后周失去王位世因为国无长君,因此遗命赵匡胤百年之后传位其弟赵光义,赵光义传赵廷美,赵廷美再传赵德昭、赵德芳。金匮预盟使太宗朝初年蠢蠢欲动的反对派暂时的平静下来,给了他们一个美好的希望。

几年之后,太宗权势稳固,就深感“金匮预盟”是自己百年之后最大的祸患,群臣以为太宗皇帝百年之后会传位给赵廷美、赵德昭等,两位的势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更加强大,成为威胁到太宗统治的主要力量。“金匮预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兄终弟及的弊端,太宗比谁都清楚,而发生在赵德昭身上的一件事情更加深了太宗的忧虑。

太宗征辽时,赵德昭从征幽州。高梁河之战,宋军惨败,太宗只身逃脱,不知所踪。这时有人商议立德昭为帝。后来,太宗生还,此事便作罢。班师回京后,太宗以此次北伐不利,对之前平定北汉的功臣也不进行封赏,将士们不免议论纷纷。德昭便为将士们请赏,认为即使与辽作战失败了,还是应该赏赐平北汉有功的将领。太宗听后很不高兴,就说:“待你做了皇帝再赏赐也不迟。”此言一出,赵德昭惶恐万分,低头垂泪,默然而出。

众将拥立赵德昭称帝,成为太宗皇帝心头无法忍受的刺痛,而太宗的话语也撕裂了两人表面的和睦。在不久之后,赵德昭莫名死亡,是自杀?是他杀?无论赵德昭具体如何死的,太宗都难辞其咎。而在两年之后,赵德芳又莫名死去。

毕竟赵德昭和赵德芳仅仅是少年皇子,和一些手握重兵的将军,手握大权的宰辅没有密切的联系,除去不会有太大的波动,而赵廷美就不同了。赵廷美多年为官,身居高位,而且在太宗即位之后担任开封府尹要职,身边有一大群中枢要员。

而赵普的加入让太宗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赵普和卢多逊素来不和,刚好查到卢多逊和赵廷美的来往信函,宰相和王爷之间的信件来往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但私下往来有违朝廷制度。于是赵普状告卢多逊沟通赵廷美,意图不轨,并且卢多逊在信中说希望太宗皇帝早日晏驾,赵廷美尽早登基,而赵廷美虽然表面斥责,却赠送弓箭以示赏赐。太宗闻言大怒。而太宗的一些心腹也纷纷举报赵廷美意图谋反,一时之间,朝廷上下风声鹤唳。

太宗当然是个明白人,抓住大好时机大做文章,虽然赵廷美谋反最终也没找到切实的证据,但是在朝廷上下已经有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而且和宰辅私下往来确实有违制度,于是罢黜赵廷美开封府尹,迁居西京、房州。赵廷美虽有不满,但自己与大义有亏,只能忍气吞声。而太宗步步紧逼,授意当地官员,加紧监管,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向太宗密奏。984年,赵廷美忧愤成疾,最终病逝。

至此,太宗最终解决了自己的即位问题。

《赵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