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祭奠黄帝陵有何用意?为求“正统”身份

朱元璋祭奠黄帝陵有何用意?在轩辕庙的碑亭里保存着一篇明太祖朱元璋祭奠黄帝陵的“御制祝文”,全文如下:

“朕生后世,为民于草野之间;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佑,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四年矣。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涿裰鳎,神功圣德,垂法至今。朕兴百神之祀,考君陵墓於此,然相去年岁极远;观经典所载,虽切慕於心,奈禀生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圣神,万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

这篇祭文写得非常诚恳,在今天读起来,仍很感人。那么,为什么朱元璋当年要写这样一篇祭文呢?他祭奠黄帝陵的用意何在?

朱元璋自幼非常贫苦,父母兄长都是被饿死的。孤苦无依的他为了活命只好到皇觉寺当了僧人,在庙里充任杂役。后来因为大饥荒,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元璋出了寺院只得以乞讨为生。他25岁时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由于在军事和政治上所表现出来的杰出才干,他在郭子兴死后成为这支队伍的领袖。公元1356年,朱元璋军队攻占了集庆,改名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并在那里建立政权。他采纳了儒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发展农业生产,扩充军队,经过几年战斗,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明太祖,年号洪武。

由于出身贫寒,没有多少文化知识,朱元璋对于历代帝王无不祭祀黄帝有所不知,但是作为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朱元璋对于祭祀黄帝的意义却是非常清楚的。因此朱元璋登基四年后,当他听到身边谋臣谈论起历代帝王祭祖先一事时,便提出要祭拜始祖——轩辕黄帝。这引起了朝廷内一些人背地里的悄悄议论:“朱重八(朱元璋小名)还懂得轩辕黄帝!”议论是议论,却没有一个人敢公开讲。

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朱元璋遣派中书管勾甘,前往陕西中部祭黄帝陵。大臣们事先替他拟写了一份“御制祝文”(即祭文),朱元璋看后很不满意。他觉得称帝四年才想起祭扫黄帝祖先,是一件非常没有面子的事情,深恐后人因此耻笑他无知,所以,要求“御制祝文”一定要写清他的功绩,并把他称帝四年没有祭黄帝陵的主要原因说清楚。在按照他的意思改写的祭文中,他非常诚恳地说:作为一个起于草莽,却主宰天下的幸运儿,自己对于祖先的功德一直是感恩铭记,十分仰慕的,但是由于年深日久,一时找不到黄帝陵的地址,后来通过考据经典著作才发现了轩辕黄帝的陵地。耽误了四年,没有能够及时祭奠,但他心里却一直惦记着先祖。希望先祖能够接受自己的一片挚诚之心。

当然,朱元璋这样做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他要通过祭祀黄帝表现他的“正统”身份,但这件事也同样证明了黄帝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崇高地位。

在明太祖之前和之后,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祭祀黄帝陵。到今天,这项活动的规模更是大大超过从前。祭祀黄帝陵,其实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仪式。现在,这个庄严的活动已经不仅仅属于帝王所有,散布在地球各个角落的华夏子孙都越来越多地参与进来。大家用这种方式追溯着中华民族的血脉源流,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让中华大地在人文初祖的光辉照耀下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