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五征漠北 霸道永乐大帝横扫整个草原!

五征漠北,霸道永乐大帝横扫了整个草原

从执政风格上说,明成祖朱棣,也堪称是位创业皇帝。

他一个公认贡献,便是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特别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之间,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紧密联系。期间他在西域设立哈密卫,行使中央主权,在西南推动“改土归流”政策,同时建立贵州省。在东北设立努尔干都司,在西藏封赠乌斯藏,甚至借郑和下西洋的机会,对南海诸岛屿也进行勘测,并且重新命名,著名的“永乐群岛”即由此而来,如上种种,都是影响深远的好事。

而在巩固维护国家统一这件事上,朱棣一辈子操心最大的,便是与蒙古草原的关系问题。

一:鞑靼来个下马威

自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将蓝玉在捕鱼儿海大战中全歼北元主力后,蒙古草原的格局,接连出现了骤变。

先是在捕鱼儿海大战中捡回命的元益宗脱古思帖木儿,没死在明军手里,却被宗室也速迭儿杀死,之后经过多年内讧,最终由非“黄金家族”的贵利赤篡夺大权。而贵利赤也取消了“元”的称号,恢复了蒙古部落的古称“鞑靼”。 被很多“专家”认定又延续了近三百年的北元王朝,其实已不复存在。

而这时的蒙古部落,也分成了三大部分,除了贵利赤控制的“鞑靼”外,还有卫拉特蒙古,即鞑靼部。以及早在洪武年间就得到明朝册封,并曾帮助朱棣“靖难”的兀良哈部。

而论起和明朝的关系,这三大势力,在当时也各有不同。

最亲的当属兀良哈,即“靖难之役”时期的“朵颜三卫”,开始就是宁王的护卫,后来又成了朱棣的急先锋,等着朱棣登基后,为了表示感谢,更把原先属于宁王的大宁卫封赏给他们,且允许他们在开原,广宁俩地与明朝互市。就连三卫中的各级大小头目,也都给予了官职,朱棣每年更厚赐稻种农具,关系好得不行。

而日益变得亲密的,却是瓦剌。明初的瓦剌,定居在今阿尔泰山山麓至色愣格河一带,共分为三大部,分别是辉特部及其首领秃孛罗,绰罗斯部及其首领马哈木,客列亦锡部及其首领太平。

这时的瓦剌,虽然实力蒸蒸日上,但比起有黄金家族背景的鞑靼来,却还是弱势,俩大的仇怨,更早就结得深,常年相互攻打不休。跟明朝的关系,也越走越近,朱棣登基伊始,就派使者来朝贺,到了永乐六年(1408年)冬天,瓦剌三大部落的首领,即马哈木,秃悖罗,太平,更一道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分别受爵“顺宁王”“太平王”“贤义王”。至此,瓦剌也与兀良哈一样,成为接受明王朝册封的地方势力。

而在朱棣登基早期,一直和明王朝敌对的,却是鞑靼。

这时的鞑靼,实力在蒙古部落中最强大,内部矛盾也最大,鬼利赤篡权没几年,又被另一大将阿鲁台打败。阿鲁台杀掉鬼利赤后,把一直在帖木儿帝国逃难的“黄金家族”后裔本雅失里接回来做傀儡可汗,其实自己掌握大权。

无论是谁掌权,鞑靼对明朝的态度,都是一贯强硬。特别是阿鲁台掌权后,本来朱棣还想一心争取,不但在边境开设互市,以经济手段拉拢,更划拨土地,招抚归降的蒙古人。甚至还多次派使者出使,阿鲁台起初只是虚与委蛇,而随着对瓦剌战争的节节胜利,他胆子也壮了。永乐七年(1409年)三月,朱棣再次派使者出使,更做出友好表示,释放大批先前俘虏的鞑靼军官,不料阿鲁台胆大包天,竟然将明朝使者郭骥杀害。这下惹恼了朱棣:开战!

打仗这事,朱棣一向效率高,阿鲁台三月份杀明使,是年七月,朱棣爱将丘福率领的北伐大军就出征,谁知欲速则不达,这丘福早在“靖难之役”时,就出名的有勇无谋,这次更轻敌冒进,七月出兵,八月就中了埋伏,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不说,丘福及麾下五位大将更全数战死。

败报传来,一生所向披靡的朱棣愤恨不已:打一辈子仗哪吃过这么大亏?于是一个更大规模的战争计划迅速启动:御驾亲征。

二:御驾亲征破胡虏

在对待鞑靼的问题上,朱棣真是铁了心,丘福不行,就干脆自己来,接到败报的当月就下令,命长江以北所有精锐部队,都要限期集合,一共集结五十万人,非要打服鞑靼不可。

洪武皇帝朱元璋,三十年苦心治国的成果,这次更是完美呈现,大明帝国的战争机器,以高速到惊人的效率恐怖开动。仅运输粮食的武刚车,就准备了三万多辆。军队规模更是空前庞大。以同期名臣金幼孜的赞叹说:这次大明军队的兵甲之威武,车马之雄壮,都堪称历史空前。大军行进所过之处,隆隆的声音,连山谷都感到震撼。

如果从动员人力上说,这次北征更创造了中国历史的记录:作战部队高达五十万人,运送后勤给养的护卫军队和民夫,更有近六十万人。这种动员人力超过百万的大规模征讨,堪称整个中国古代史上最为强大的远程军事作业。就像一只恐怖的魔兽,正发出惊雷般的嘶吼一样,整个草原,都感受到了大明虎师坚硬脚步的震颤声。

这种空前规模的战争准备,也彰显了朱棣必胜的决心。决心这么大,还是跟当时草原的局势有关。虽然草原三大势力,兀良哈和瓦剌都相继归附明朝,但之间的关系并不牢靠,鞑靼代表“黄金家族”,素来威望高,只要打服了鞑靼,才能真正威慑草原。更何况丘福战败,影响恶劣,如果不能扳回局面,瓦剌和兀良哈的叛变,只怕是时间问题。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打赢。

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十日,这支必须胜利的北伐大军,在朱棣的率领下正式出发。职业军人出身的朱棣,这次更兴奋无比,一路上除了给群臣灌输必胜信念外,还忙里偷闲,时常闹些游乐项目,要么是拉大家赏雪,要么时常给路上所见的山川河流命名,甚至还常弯弓搭箭,追逐野兔。这支武装到牙齿,声势浩大的大军,在朱棣的这番引导下,更像是个欢乐的旅行团。

这种轻松愉快的表现,更说明了朱棣必胜的信心。就像他不断告诉部下的那样,这次出征,大明有五条理由必胜:以大击小,以顺收逆,以治攻乱,以逸待劳,以悦吊怨。有这五大优势,胜利必然属于大明。

但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军事奇才,朱棣并非盲目乐观,反而深知此战的艰巨:深入漠北,后勤补给面临极大考验,面对具备机动力优势,战斗力凶悍的鞑靼骑兵。即将到来的,将是一场严峻的恶战。

可也正是因为恶战,朱棣才这么兴奋。他骨子里流淌的就是军人的血液。一个优秀的军人,渴望迎接一切挑战,面对最强大对手。因此在这场中国古代史上规模空前的深入远征中,军人朱棣十分享受这个过程。

五月,苦苦寻找敌人的朱棣经过严密搜索,终于有了斩获,原来闻听朱棣大军压境,鞑靼可汗本雅失里与太师阿鲁台,竟然双双脚底抹油,分头逃窜。其中本雅失里倒霉,本以为逃到翰难河该安全,谁知朱棣横下一条心,率领轻骑兵死追,追到这里逮个正着。

其实遭遇本雅失里的时候,朱棣的抉择也十分冒险。当时明军大部队并未跟进。只是朱棣带着护卫精锐,每人携二十日口粮在急追。等着遭遇本雅失里的时候,后续的火器和步兵部队还在路上,以朱棣带领的卫队数目,对比本雅失里毫无优势。

但朱棣毅然决定:打!这是在成吉思汗起家的翰难河上,明朝皇帝与蒙古可汗之间,一次真正面对面的血拼。不打埋伏,不耍诡计,狭路相逢,就看谁更勇更硬。

迅烈如风的攻击,就这样猝不及防的打响了。朱棣亲自登高布阵,命令进攻。追击而来的明军似烈火燎原一般,发起了汹涌的攻势。气都还没喘匀的本雅失里顿时傻了:这是一群怎样的怪物。一路追杀,毫不停歇的就要打。完全没有准备的蒙古军,一个回合交手下来,就立刻被打崩溃。本雅失里惊慌失措,才一个照面,就带着七人七骑仓皇逃窜。

这就好比一个勇士憋足了劲,要给老对手致命一击。没想到对手已经吓破了胆,才给揍了两拳,就脚底抹油仓皇逃窜。

翰难河大战,朱棣出奇制胜,赢得干净利索,心情也格外开朗。顺便还给战场上的河流改了名,起名叫清尘河。这个颇有情怀的名字,也伴着这场霸道的胜利传扬出去,以至于仗刚打完,大批蒙古部落就组团来表忠心投奔。《明实录》上的“降附者甚众”,正是真实写照。

但朱棣却也深知,真正的考验却还没到:鞑靼的主力部队,都掌握在阿鲁台手里。而后朱棣做出了另一个勇敢的决定,一面发布诏书,宣布班师回朝,命大部队南归,摆出回家休息的样子。他却亲自率领精锐部队,继续向东搜索,不找到阿鲁台决不罢休。

功夫不负有心人,六月八日行军路上,途经飞云堑时,朱棣却正遇到藏身山中的阿鲁台。而作为一个享誉草原的名将,阿鲁台的反应也十分迅速,立刻利用山地掩护且战且退,与朱棣相持。

面对狡诈的阿鲁台,朱棣命令明军结成严整军阵,步步紧逼碾压。将阿鲁台逐步压制在飞云堑的九龙口。在经过三天僵持后,战斗终于打响,朱棣这次来个引蛇出洞,先派几百骑兵挑衅,被逼急眼的阿鲁台,果然大兵杀出。这下明军来了精神,朱棣仅带着千人精锐,奋勇冲进鞑靼军阵中,紧接着明军三军用命,终将敌人打得崩溃,随后明军追杀,阿鲁台仓皇逃窜。

特别搞笑的是,兵败如山倒的阿鲁台,第一反应不是骂朱棣,而是冲身边人骂娘。本来对这仗打不打,他一直就纠结,是身边一批猛将拍胸脯保证,说鞑靼战斗力必胜明军,这才壮着胆子打一把,谁知一打就被明军打花。而且比起本雅失里七人七骑轻松逃窜的潇洒。阿鲁台却格外狼狈,还曾经一度被明军咬住,惨遭明军火器暴力轰炸。吓得又一批部下慌忙投降。

至于阿鲁台本人,则是一边逃一边哭骂部下:叫你们当初不让我投降,现在跑都跑不及了。

比起悲戚戚的阿鲁台,朱棣却是心情大好,回师的路上,还兴高采烈的拉着部下游览沿途名山大川,捎带写了一票诗文,碰到好看的景物,更命令刻石纪念。胜利的滋味着实美好。但真实的过程,却格外艰辛,明军回师路上粮草匮乏,甚至好些士兵缺粮饿死。胜利,其实艰难无比。

而这场艰难的胜利,意义却非常重大:虽然跑了本雅失里,也没逮着阿鲁台。但此后不久,本雅失里就被瓦剌杀死,阿鲁台则乖乖向明朝臣服,并于永乐十二年(1413年)七月,受封为明朝“和宁王”。此举意义非同一般,以历史学者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中的话说,这意味着“蒙古族统治者的政权便成为明朝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政权。”

三:忽兰失温真凶险

自从被朱棣狠打一顿后,阿鲁台在明朝面前,暂时老实了。不但频繁遣使入贡,更寻机会时常挑唆,拼命离间明朝和瓦剌的关系。每次给明朝汇报工作,内容也千篇一律,不是说瓦剌欺负他,就是说瓦剌心怀不轨。

对阿鲁台的用意,朱棣心知肚明。虽然挑唆不上当,对阿鲁台也尽量拉拢,除了给爵位,不断厚赏外,连阿鲁台失散在中原的哥哥妹妹,也一并找到送回,令他们一家团圆。

但随着与鞑靼关系的不断升温,明朝和瓦剌的关系,却日益降温。

鞑靼败于明朝后,实力大为削弱,瓦剌则趁机崛起,在马哈木的率领下,屡屡痛击鞑靼,抢占了不少人口地盘。

马哈木的腰杆子,也逐渐硬气起来,竟然连明朝的账,也越发的不买。每次马哈木暴打阿鲁台,明朝出面阻拦,马哈木都充耳不闻,这还不算,到了永乐十一年(1413年),马哈木更干脆停止向明朝进贡,甚至放话说要一统漠北草原。眼里不揉沙子的朱棣,哪受得了这个,在精心准备之后,决定大举进攻瓦剌。

这次的出征,从永乐十二年(1414年)三月二十三日开始,而且跟上次出征比,这次朱棣还有一个额外目的:带着当时的皇太孙,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一路随行,打算好好锻炼下这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大军一路向西北进发,与上次不同的是,比起鞑靼人当时的惊慌失措来,这次瓦剌人却极为镇定,虽然也是一路撤退,却井然有序,完全是计划中的坚壁清野。而以马哈木不服输的性格,撤退必然是个圈套,一个巨大的埋伏圈,正在前方等着明军。

瓦剌人的镇定,也是有原因的。自从北元覆灭,蒙古草原分裂后,瓦剌虽然在经济与人口方面,距离鞑靼差太远,但一直笑傲蒙古草原的,就是骑兵战斗素质。早在元朝年代,瓦剌骑兵就是最可靠的兵源。其战斗素质之精良,这时更冠绝草原。

而且更重要的理由是,瓦剌首领马哈木,认定自己已经找到了胜利的钥匙。在他看来,鞑靼上次之所以被朱棣暴打,不是因为朱棣很能打,而是因为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太蠢。

《黄金史》里对此记录说,马哈木曾对瓦剌的另俩个首领太平和秃悖罗,有过细致的分析,认为鞑靼当时失败,关键是战术错误,还是采取传统方式,想着一路撤退,等拖垮了明军后再反击。但大明的后勤补给和国力,都到了空前恐怖的地步,这样做非但拖不跨大明,反而先拖垮了自己。于是才有了本雅失里的崩溃和阿鲁台的脆败。

综合国力强大的大明,已非昔日印象中的对手。对付这个对手,靠拖字诀是不够的,必须要精心设计一个圈套,在这个圈套里,用草原骑兵最熟悉的模式战胜他。

六月七日,朱棣的大军,抵达了这个圈套的袋口上:忽兰失温。

这次马哈木的算计,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先有计划的节节撤退,引诱明军追击,然后集结精锐骑兵,埋伏在忽兰失温的高山上,利用骑兵优势发动反扑,一举击溃师老兵疲的明军。

为了完成这最后且最关键的一环,马哈木更是下了血本。囤积在忽兰失温山岗上的三万铁骑,全是优中选优的老兵,都是之前参加过于鞑靼战斗甚至西征亦力把里战斗的勇士,堪称百战精锐。更在这山中养精蓄锐多日,昂扬的战意,更似蓄满的洪水,时刻等着疯狂倾泻的一刻。为了保证给明军迅猛剧烈的打击,马哈木更为这支骑兵,准备了超过十万匹的精良战马,保证每个战士都有三匹以上的马可换用。这是一场赌上瓦剌所有战争储备的生死决战。

而对马哈木的算计,朱棣不是不清楚,清楚还要跳进来,因为这是一场不能输,甚至不能退的战争,必须要赢的目标下,刀山火海也要闯,最重要的是他相信,这关他闯得过去。

当日战斗打响,马哈木就先吃了一惊:明军阵容严整,兵甲鲜亮,排成钢铁包裹的大阵,隆隆碾压而来。他起初打算,趁明军大阵移动的时候,发动突然袭击,可眼前无懈可击的军阵,让他只有正面冲锋一条路。

但马哈木很得意的是,明军到底还是犯下一个大错误:在山下的平地上摆开阵势,而且还是迎风列阵,朝着高山上的瓦剌骑兵仰攻。一旦瓦剌骑兵发起冲锋,必然会像山洪倾泻一般,绕是你兵甲坚硬,照样给冲的七零八落。于是自信的马哈木,放松发出了进攻的号令。三万早已准备就绪的瓦剌骑兵呼啸而出,以迅烈的速度和磅礴呼啸的气势,直扑向明军大阵。

以战后朱棣在回师路上,给孙儿朱瞻基说过的话:他戎马一生,第一次见到这样凶悍强硬的角色,冲锋不怕死,作战速度极快,而且不同于传统游牧骑兵的是,他们团队作战能力极强,无论骑射还是搏杀,都懂得相互掩护配合,如果说骑兵冲击似洪水汹涌,那么眼前这支瓦剌军,更似怒涛巨浪。

但饶是如此,朱棣也毫不慌张,这样强大的对手,才有资格享受下大明军事革命的最新成果:神机营。

神机营,便是朱棣自靖难之役以后,吸取自己险些在内战中被火器打死的教训,苦心练就的一支全新火器部队。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全火器装备的部队。其实早在九龙口血战阿鲁台的时候,这支部队就发挥过作用。但阿鲁台太过怂包,一听枪声就跑,因此虽打死了不少鞑靼兵,名声却还低调。

而为了应对这场与瓦剌的血战,朱棣更做足了神机营的军事功课。配备的武器,都是堪称领先全球的高科技产品:除了洪武时代曾暴打元军的手铳碗口炮神机箭等老牌火器外,更有神机炮和神枪等新产品。不但保证一旦开火,就能把敌人笼罩在密集轰炸下。更还给火器开发了防风火门,保证这支恐怖部队,即使遇到暴风雨雪极端天气,也能霸气正常战斗。

而自成立之后,首次面对如此残暴骑兵冲锋的神机营,表现也十分正常:冷静的结阵轰击,第一轮交手,就轻松打掉数百瓦剌骑兵。一看攻击受挫,瓦剌骑兵立刻暂停冲击,结阵后撤。

一看战机到来,朱棣毫不犹豫,立刻下令反扑,但瓦剌骑兵的强硬,却着实让他吃了一惊,明军骑兵凶暴杀出,却被不慌不忙且战且退的瓦剌骑兵,猛然又反咬了一口。连带兵的武安侯郑亨一个不留神,都给打成重伤。然后宁阳侯陈懋又拼命冲击瓦剌军右翼,也同样被拼命打退。

而这时的瓦剌骑兵,也体现出他有别于鞑靼骑兵的强悍之处:不但行动迅烈,而且能攻善守,进攻时如怒涛倾泻,防御时则阵容严整配合默契,是个难啃的硬骨头。

关键时刻,又是强悍的神机营顶了上来,连续的逼近齐射,终于打开一个口子。朱棣这次也豁出去了,亲自提兵冲锋,明军群情激昂,呐喊着冲杀上来。遭遇连番打击的瓦剌军,终于彻底撑不住了。明军更是杀的兴起,都督刘江甚至抛下战马,率领战士们爬山步行冲击,又在侧面撕开瓦剌军一个口子。至此仿佛大堤崩决一般,明军的反扑汹涌而上,喊杀声响彻山谷。号称草原骑兵无敌的马哈木,败了!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瓦剌骑兵依然显示出极高的素质,与明军轮番缠斗不休,训练有素的瓦剌精锐,交替冲锋掩护,连续与追击明军纠缠了两个山谷。在付出了被斩首数千伤亡上万的惨重代价后,不但悲壮脱离了明军的追击,甚至还一度组织战场逆袭,把冲在最前面的朱棣爱孙朱瞻基包了饺子,这位后来开创仁宣之治的一代明君,差点血沃沙场。

虽然战事曲折,但整个战役的结局,对于瓦剌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最精锐强大的骑兵军团,几乎被朱棣一战打废。以至于之后多年与鞑靼的争锋中,基本处于下风。就像上次被朱棣痛打的本雅失里,最后死在马哈木手里一样,这次剧情逆转,被朱棣打过的马哈木,于永乐十六年,死于阿鲁台手中。

其实在忽兰失温大捷后,朱棣完全有能力发起继续追击,彻底剿灭瓦剌部。真正让他放弃这念头的,正是后来要了马哈木命的阿鲁台。本来阿鲁台信誓旦旦,要一道来配合朱棣打仗,但直到马哈木被揍得跑路,他也连影子都没露。这自然令朱棣认定:留着瓦剌和阿鲁台继续斗,比彻底灭了瓦剌效果好。

而瓦剌也十分识趣,马哈木第二年就派使者来道歉,还送上良马等礼物,赌咒发誓要做大明忠心不二的臣子。

后来虽然马哈木火速阵亡,但足足三十五年的时间,瓦剌始终未敢与明军发生直接冲突。一直恭恭敬敬。

其实客观说来,瓦剌在这场战斗中,表现出了极其强大的军事素质,之所以落败,除了明军三军用命外,更因明军的新型战术太无解:先是神机营暴力齐射,而且连阵型设计都十分科学,布阵的时候神机营以疏散队形部署在最前面,马队则以密集队形排在最后,作战的时候步兵火器骑兵密切配合,给对方以连绵不断的持续打击。这种强大战术,对整个东方战争史都影响深远。事实也证明,每当明军能够坚决成功执行这套战术时,不管对手是谁,胜利基本没跑。

可惜后来的土木堡边,那位先盲目派出骑兵打阻击,导致失去骑兵保护的明军大部队成为待宰羔羊的明英宗,并不懂这个道理。

四:瓦剌钻了大空子

在经过俩次北征的胜利后,明朝的国威军威,更从此如日中天。瓦剌此后一度老实,从战败的马哈木到其子脱欢,一直都是明朝的乖臣子,虽说和鞑靼间争斗不断,却不敢找大明的麻烦。

而明朝北部边防格局,也在朱棣这两次胜利后,形成了这样的景象:大明王朝好比一杆秤,有中央政府的名义。瓦剌和鞑靼,好比秤杆两边的俩秤砣,还时常较劲不休。边防要想无事,就要弄好平衡。

而这以后朱棣晚年的三次北伐,也和维持这平衡有关系:自从瓦剌战败后,实力大幅度削弱,鞑靼阿鲁台却又起势了,不但多次击败瓦剌,就连马哈木也被打死,马哈木的儿子脱欢更一度被俘。自我感觉良好的阿鲁台,野心也膨胀了,不但拒绝向明朝朝贡,甚至还拉拢兀良哈三卫一道反明,这下朱棣再怒,于永乐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三年连续发动对阿鲁台的讨伐。

但比起前两次北伐的战果丰硕,这三次出兵,都好似拳头砸跳蚤,每次都是一样的情节:阿鲁台惹事,朱棣讨伐,阿鲁台跑,朱棣搜,没搜着班师。明军每次弄得师老兵疲,阿鲁台也不好过,部队被打得七零八落,每次更被瓦剌紧接着追打,实力大为衰弱。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六月,朱棣第五次北伐,一直追到今天俄罗斯境内,却还是没有寻到阿鲁台踪迹。而在班师回朝的路上,打了一辈子仗的朱棣,更是病故于榆木川,享年六十五岁。

侥幸躲过一劫的阿鲁台,此后东躲西藏,却没躲过瓦剌的追击。宣德九年(1434年)九月,瓦剌可汗脱欢在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将阿鲁台击毙。

这件事情发生后,当时的明宣宗也特别高兴,甚至还下旨对瓦剌进行表彰。但松了口气的明朝君臣并不知道,一个多么大的危机,正笼罩在大明头上。

朱棣苦心设计的这个战略平衡,其实是他留给后世帝王最大的礼物。只要操作好这个战略平衡,大明的北方边境,就可以长期太平。可惜对这深谋远虑,从明宣宗起就从未领会。明宣宗只知道消极防御,结果放任了瓦剌的坐大,成了后来明朝的大威胁。而明宣宗的儿子明英宗,却直到瓦剌已经撕破脸皮开打时,还拿对方当边陲部落,牛气哄哄的去亲征,结果反落得兵败被俘,闹出耻辱的土木堡之变。倘不是如于谦郭登等一干文臣武将浴血奋战,且大明边军的战力尤在,明朝的历史,怕是从此就改道了。

看到儿孙们如此糟蹋自己的心血,朱棣若泉下有知,不知该做何感想。

《明成祖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