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华令人生畏的废太子胤礽 康熙为何最宠爱胤礽

出类拔萃的嫡子

康熙皇帝宠爱自己的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他们感情深厚。赫舍里氏很慈祥,她先后为康熙皇帝生育过两个儿子,但两个儿子都情况不妙。第一个儿子叫承,一直身体不好,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夭折。一年后,皇后再次怀孕,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三日,在坤宁宫产下了她和康熙皇帝的第二个儿子胤礽。这本来是大喜之事,可没料到,皇后因为产后出现的危症,当天就离开了人世。这个儿子的降生,给康熙皇帝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康熙皇帝怀着喜悦和悲痛的双重心情,徘徊在皇后产房坤宁宫暖阁中。这是康熙皇帝与自己心爱的皇后所见的最后一面。他看着虚弱的皇后生命渐渐耗尽,也看到了襁褓中粉红娇嫩的婴儿,一个混沌无知的幼小生命,十分可爱地依靠着皇后渐渐冰冷的身子。他万分悲痛,静静地站在那里,泪如雨下,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凄苦、伤感和悲悯。

皇子胤礽是皇后所生,他一出生,母后就离开了人世。不过,这位皇子却得到了年轻的父亲的特别关爱。康熙皇帝将胤礽留在自己的身边,一起在宫中生活。他亲自照看这个幼小的孩子,看着他一天天成长。康熙皇帝对自己不幸的幼年时光记忆犹新,他自幼就很寂寞,极少得到父皇顺治的关爱和照顾。幼年时代的生活十分凄冷,印象真是太深刻了。所以,康熙皇帝深切知道,虽为一个衣食无忧的皇子也同样渴望着父爱,一个孩子完美的幼年生活是离不开父亲的呵护的。因此,他对皇后所生的胤礽充满爱怜,倍加体贴、照顾和呵护。

其实,从皇子的年龄排序上讲,胤礽当时不是皇长子,而是康熙皇帝的次子,在他之上,还有一位地位较低的嫔妃所生的皇子,也就是皇长子胤褆。但是,胤礽是皇帝与皇后所生,按照中国古礼所规定就是嫡子。胤褆虽然年长,但却是庶子。中国古代皇位的继承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是:立嫡、立长。就是说,先立嫡子,再立长子。康熙皇帝坚定地信守皇位继承法的原则,遵守中国帝制继位的礼法,选择皇后所生的胤礽作为自己的皇位继承人。

皇次子胤礽十分聪明,才智超出了常人,他的气质、风度和相貌,都是十分出众的,令康熙皇帝非常满意。康熙皇帝为了名正言顺地培养他,就决定早早地确立他的太子身份,养育在身边,重点进行全面地培养和训导。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二月,他就发布诏书,立虚龄只有两岁的胤礽为太子。

幼年胤礽的聪慧,表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之中,令康熙皇帝爱怜不已。他四五岁的时候,康熙皇帝就开始教导他识字、习字和读书。因为,康熙皇帝知道,幼年读书,如日出之光,他本人就是从五岁的时候就开始读书的。太子胤礽开始他的读书生活之时,勤奋的康熙皇帝依然在深入研究和探讨儒学典和理论,同时,他一直在有意识地引导幼年的胤礽接触这些圣贤书,喜爱这些内可修养身心、外可治国平天下的典。

可喜的是聪明过人的太子胤礽,十分喜爱父亲,非常愿意接受父皇的调教,令康熙皇帝感觉幸福。太子不仅聪明听话,而且悟性极好,并有超人的读书能力。康熙皇帝十分惊讶地发现,太子的颖慧,超过了他本人年少之时。太子的出类拔萃,使他深感欣慰和鼓舞。

可以理解,在太子胤礽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身为父亲、以读书为一生事业追求的康熙皇帝十分自豪,面对这样一个天使一样的又是心爱皇后留下的嫡子,作为父亲的康熙皇帝很有成就感,对于王朝的光明未来也很有信心。康熙皇帝常感谢上苍,赐给他大好河山,还赐给他好儿子。他相信,按照古来圣贤的教诲方法,借助儒家典的学习熏陶,不仅可以使自己成为一个时代引为骄傲的圣明之君,也可以由自己亲手栽培一个充满希望、掌握辉煌未来的太平天子。

在太子胤礽少年岁月里,康熙皇帝过得非常幸福和充实。每次出行狩猎、巡游,康熙总要把他带在身边,让他跟随在自己的左右,形影相随。康熙乘辇出行的时候,太子总是跟随在御辇之旁。在出行的路上,康熙依然手不释卷,当他读到史子集之中关系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裨益身心的地方之时,都要认真仔细地讲解给太子听,非常耐心地引据典,讲解其本意和微言大义,又是比喻,又是引申,又是论证,直到聪明的太子透彻理解并能举一反三为止。

令康熙皇帝高兴的是,胤礽不仅总是能够领会父皇的谆谆教诲,而且总能说到要点上,总是用温雅清朗的词语从容不迫地回答,还能将以前讲过的、引用过的和论述过的,巧妙地解答提问,每次答题都是十分圆满。康熙皇帝一天比一天感觉惊讶:这个孩子真是天才?所读书,过目不忘;所有讲解,记得清晰;所有听过的知识,随时引用,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太子的谈吐,让侍立一旁、不大精通文理的侍卫们都听得十分神往,有时还不禁手舞足蹈。更让康熙皇帝欣喜的是,太子胤礽随时奉命所作的诗文,文采斐然,文学功夫不凡。太子的天赋,让康熙皇帝有时感动得热泪盈眶。为了让太子文武兼备,康熙皇帝亲自指导他学习骑射。

太子胤礽六岁(虚龄)时,康熙皇帝出于疼爱,特地为他在紫禁城东部的后宫禁地(乾清门东边、景运门外),建造了一座清代历史上十分重要的建筑,专门用于培养太子、皇子的地方,赐名毓庆宫,供太子胤礽生活起居和读书学习。毓庆宫的地理位置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它紧挨着后宫禁地的乾清宫,还紧邻着皇帝的家庙:它的东墙外是皇室祭祖的奉先殿,西墙外就是斋宫。康熙皇帝选择将毓庆宫建造在这两座供奉着祖先灵位的、肃穆的高大宫殿之间,其本意大概是为了使聪明过人的太子能够体味祖先的艰辛,每天朝乾夕惕,谦虚谨慎,用心去感受列祖列宗对他的期待和重托。

太子胤礽在十三岁以前,都是在康熙皇帝的身边度过的,每天都是按部就班地起居、饮食、读书、学习。康熙皇帝几乎每天都要关心太子的读书学习,教导他功课,听他背诵古文,谈读书心得,临字、作文、写诗。康熙皇帝亲自作太子的文化老师,身体力行,讲读和实践着儒家学说,亲自向他传授儒家典。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康熙皇帝对身边的大臣说,他每天必定要做的,有两件重要的事情:一件是清晨之时,前往太皇太后宫中问安。二是召见太子,亲自为太子讲书。皇帝在万机余暇,亲自为皇太子启蒙读书,教授文化,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似乎也是仅此一例。

太子出阁讲学

检验太子读书成果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出阁讲学。这是中国历代宫廷的传统,这个传统,康熙皇帝不仅要沿续,而且还要发扬光大。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太子十三岁了,康熙皇帝这个年龄时已做了父亲。所以,康熙皇帝决定让太子出阁讲学。在出阁之前,太子已系统地学过四书以及五中的《尚书》,对于这些书的理解和记忆,都是十分准确的。康熙皇帝对于太子的学业,十分满意,甚至有些自豪。这次出阁讲学,让大臣们一睹皇储的风采,更主要的是领略一下这位未来天子的天赋和学业,康熙皇帝感觉很有必要。

他亲自出马,为太子出阁讲学作准备。其实,太子的记忆力出奇惊人,没有什么需要准备的。但康熙皇帝一生谨慎,还是要亲自为太子出阁讲学选定教科书。康熙皇帝怕太子紧张,讲学不能发挥水平,就召见太子,鼓励他学深、讲透。他对讲官们指出四书五讲读的重点,他说:“四书粗解之,则张居正《四书直解》为佳。欲求精意,莫过于《日讲解义》。皇太子诚能通贯此书,自克明晰理,惟视其力行何如耳。不然,徒滋繁言何益。”

康熙皇帝对太子期望很高,虽然知道太子聪颖、好学,但仍然不能满足于太子现有的学业,期望再上一层楼,学业更加精进。他吩咐廷臣们,为太子保举更为合适的辅导官,教授太子的学业。众大臣集议之后,一致举荐博学大臣汤斌。汤斌是当朝的大臣,也是一代硕学鸿儒,曾担任康熙皇帝的筵讲官。康熙皇帝当然知道汤斌的学问、人品,对大臣的一致推荐,自然表示赞许。康熙皇帝对近侍说:“自古帝王谕教太子,必选平和、恭谨、恪守道义之臣,统率东宫僚属,辅翼太子。汤斌在讲筵,素行谨慎,朕甚知之。后来,派他出任督抚,自身廉洁,并率属下实心任事。应重加选用,以为封疆大吏之表率。”于是,授汤斌为礼部尚书兼管詹事府。

汤斌是太子师傅的首领。以汤斌为首的东宫辅导官很快组建完成,其中,关键人物是少詹事耿介,是由汤斌亲自推荐和选用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大臣尹泰,担任东宫詹事。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由钦天监选择吉日,闰四月二十四日,作为皇太子出阁开讲的日期。这一天,康熙皇帝亲临保和殿,隆重地为太子举行出阁读书典礼。

保和殿曾是顺治皇帝的寝宫,也是康熙皇帝幼年时的寝宫。后来,保和殿成为王朝典礼的重要场所,是皇帝举行筵大典和主持殿试的地方。这天早朝,康熙皇帝一身礼服,先向满朝文武大臣们出示太子胤礽以前读书学习的习字作业。大学士和詹事们及众大臣奉旨,一同校阅太子的作业。康熙皇帝吩咐大臣们校阅,指出作业中的不妥之处。其实,哪有什么不妥之处?实际上皇帝是在展示自己作为皇帝、身为父亲的自豪。

大臣们早就听说太子有过人的天赋,学业之精进,让博学的康熙皇帝都深为叹服。这次展示的太子作业,是历年来太子所写的满、汉习字,一摞一摞的,共有八大竹箧之多。汤斌等大学士、东宫辅官和众大臣们站在那里,看着内侍抬出来的这一筐筐太子习字,一个个惊诧莫明,浏览之下,不禁目瞪口呆。

康熙皇帝事先检视过这些作业,从中挑出了一些胤礽所写的满文,特别是满文书写的重要致治政书《贞观政要》以及许多重要的汉字警句格言,堆放了两大撂。汤斌等人屏住呼吸,神情严肃,仔细阅看,心潮起伏。他们看见,太子的书法遒劲刚毅,端重而藏锋,其气势和布局,俨然是大家名帖。而且,在这每一张作业上面,都有康熙皇帝逐日的笔圈点。

这次特殊的早朝之后,一身礼服的汤斌等讲官,次第入殿,行过见面礼,正式进讲。汤斌这是第一次在毓庆宫中,为聪明的太子讲说史。汤斌注意到,饱学的太子十分平静,也十分成熟,神情之中充满着自信。太子很明媚也很爽朗,不像一个初次见到陌生长辈的少年,也不像几乎所有的学生第一次见到师傅那样胆怯和羞涩。太子声音清亮,用十分谦虚和恭敬的口吻对讲官们说:“皇父虑予幼稚,不知勤学,日以为念,即一字一无不躬亲详示,勤加训诲。予性不敏,于皇父睿旨虽未尽能体会,然何敢不殚心竭力从事于学?《四书》、《书》、《易》略能背读。”

从气势上讲,自入殿之后,师生的角色,就开始发生了转换。太子的这一番话,诚恳,儒雅,充满自负,让师傅们从内心深处发出一片赞叹。太子的地位开始提升,师傅感觉这位非凡的太子,在学业上几乎与自己平起平坐了。接着,太子恭敬地表达自己对师傅们的礼遇,宣布:请师傅们从今天开始,讲书之前,再也不必行礼。讲书之时,也不必站着,而是一起坐而论道。

太子一身朴素的衣服,眉宇之间,充满了书卷之气。他坐在那里,看着须发半白甚至全白的众师傅,诚恳地说:“尔等皆学问渊博,品行端方,可以倚任。所以,皇父著尔等为予讲官,此正予重道崇儒之日也。今特于尔等进讲时,停其行礼侍立,赐坐进讲,庶得从容讨论,便于问难,可以讲解多时。”太子这种大胆的举动,这种给予师傅们的礼遇,都是超乎前人的。汤斌等人闻言,喜出望外,也十分惶恐,一再表示不敢接受,也不能接受。他们再三推辞,太子仍然不胤礽。于是,太子就学的新学规就这样敲定了。

讲学之后的一天下午,师傅汤斌等人满面春风,十分兴奋地来到乾清门外,陈述了太子早晨之时向众师傅们郑重提出的尊师、赐坐之礼,恭请侍卫转奏皇帝,表示师傅们敬重太子,不能接受太子的不世礼遇,叩请皇帝亲下谕旨,继续按照宫中旧例,师生行礼之后,师傅们仍旧站立进讲。

康熙时期,在上朝以外的时间,大臣是不能随意面见皇帝的,皇帝与大臣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语言交流,通常由侍卫、内侍负责传送。康熙皇帝在内殿办公,听说太子为了提高对讲官的礼遇,为了表示尊重师傅,改变讲学礼仪,十分高兴,表示支持太子。他立即传出谕旨:“皇太子冲年,嘉向典学,尔等勿阻其意。况赐坐进讲,古礼有之,著即遵行。”汤斌等人听后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但是,他们身为臣子,仍然坚决表示不敢承受这般礼遇,也不敢接受这份特殊隆恩,并再三恳请皇帝收回太子的意旨。康熙皇帝备感欣慰,就规定师傅们在讲课前向太子行礼,然后,依照太子的意愿,师傅们可以坐下讲书。

大学士和众文武大臣对于太子的作业印象极深。太子的八箧习字作业,康熙皇帝胤礽许大臣们带回官署。大学士和讲官们非常高兴,他们在官署细阅太子的佳作,欣喜不已。在这些佳作之中,有太子六到十岁期间所书写的满字;有十岁到出阁的前一天所书写的汉字。太子的一笔一划,工整端正,精楷苍劲,透出一种娴熟的笔法和遒劲的功力。

第二天上朝之时,大臣早早地就恭候在殿门之外,畅谈太子的学业,赞美未来天子的英伟,歌颂当今皇帝的圣明。他们满面春风,怀着对皇帝亲自教育太子使太子学业有成的崇敬之情,真情地赞颂皇帝的功德,诚恳地赞扬太子的天赋聪颖。他们说,“仰见皇上合天之行健,自强不息,于二帝、三王大大法,身体力行,以建皇储,即以翼元子。故凡学问启牖,皆纯而不杂,勤而有常,即此书体之精,亦关正心之学。我皇上天章宸翰,烂若星云,囊括众家,超轶前代。今皇太子书法,进而愈上,虽本英姿之特茂,亦征养正之渐深。从此日新又新,陶淑于宫廷之善诲。加以出阁方始,讲读益勤,自然驯造高明,同符至圣,真国家亿万年无疆之福!”

完美的学生

汤斌等众讲官知道太子的学问超常,日夜为太子的课程作着准备。他们充分备课,反复练习,期望让博学的太子能够再接再厉。师傅们每天提前到达毓庆宫,为太子进讲书,师生一起坐而论道,关系融洽。他们的这种进讲的方式对于清代宫廷来说是全新的,与以往任何朝代的宫廷课堂也是完全不同的。讲官们与太子之间,完全是用一种近乎沙龙式的方式进行学业交流,用对谈的方式引据典,讨论儒之中的某一部某一章某一节,讲其本义,探讨其注疏和音训,讲述其古义和今义之不同。

因为太子太博学,特别是太子对于所学的内容,不仅已熟悉而且可以说是精通。所以,常出现的场面是,师生之间的论讲发生了倒换:讲官恭请太子讲说,太子就先把当天要学的段落,几乎不用分章,十分准确地讲解一番。然后,讲官们拿着自己昼夜准备好的讲稿,边看稿子,边议论文,探讨文义,谨慎地引申推衍,生怕讲错。可是,师傅的引据典还是常被太子纠正,并同时指出原原文出自何处、本意主旨何在、历代哪些大家作过注解、有何著名阐述等等。

按照中国宫廷的规定,自古以来,太子出阁讲学,都是事先由讲官进讲,然后阐述大义,再由太子讲说自己的理解。只有康熙皇帝的太子胤礽才华出众,能够在出阁讲学之时,先由自己来讲。师傅们心悦诚服,十分恭敬地听太子进讲,也十分钦佩地听太子引据典。师傅们很奇怪,那些浩如烟海的功课,太子为什么会如此地熟悉!要知道,师傅们都是有备而来,日夜加班,反复备课写了讲稿。所以,在康熙时期,每次上课先由太子进讲,然后讲官和太子互讲,最后太子还要阐述。师生的角色,似乎颠倒。可以设想一下,为这样的太子讲书,讲官们的心情自然很复杂,那种惭愧和惶恐,可想而知。每当他们听完了太子的讲解,讲官们不知道该说什么,叹服、钦佩之余,只有一片酸辣留在心中。因为太子太聪明了,太子不他们的教导,就已很了不起了,他们很难再给太子更多的教诲。师傅们感到,自己除了辞职,没有什么可做了。

一天,太子和众师傅讲说《论语》,应该讲《论语》中“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个问题,历来不好讲说,因为涉及到男女之别和辨别小人之害。而对于“小人”问题,太子感慨颇多,当然有一番肺??感言。太子看着众师傅,认真地说:“予常侍父皇左右,闻皇父教诲道,最难处者小人,最难防者亦小人,一旦稍有不当,就会被他们所欺。览前代小人误国的事,皆因为上面的人信任他们的缘故。所以,要切切不忘这些。”太子的论说很典,让师傅们无言以对。

最让师傅开不了口的是,太子胤礽在引据典、讲完一段儒之后,特别讲述康熙皇帝曾给他讲到这一段时对他的谆谆教诲,本义是什么、微言大义何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四月二十五日,讲说四书中的《中庸》。太子说:“皇父言《中庸》一书,论性命(指人性和人生)精微处,无以复加。当细细玩味,温故知新,竭尽人事以合天意,方为不负所学,不可以讲完之后就忽略了。”

六月初一日,《中庸》讲读之后,讲说《论语》。太子讲解了《论语》的原文,讲官们自认为《论语》是数十年所下的功夫,应该可以与太子好好讲论了。他们讲解和讨论《论语》中“敢问夫子之不动心”这一节,师傅格外激动,感觉可以和太子对讲。太子胤礽引据典之后,总结性地概括说:“皇父言,孟子论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言简而理备,治世养身之道不外乎是矣。”讲官们恭敬地听了太子的发言,惭愧之外,由衷信服。他们十分庆幸在自己的晚年中,竟然能够遇到这样一位出类拔萃的太子,这样一个超越历代前贤的完美学生。

康熙为何两度废掉太子胤礽?

要说胤礽也是康熙正牌皇后赫舍里的儿子,那可是嫡子!可这位太子胤礽却两次被废,与皇位仅一步之遥,却最终与之失之交臂。

如果让人说出几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那康熙大帝必定会被人提及。他削三藩、平准噶尔、战沙俄,收复台湾,开创了清王朝的盛世辉煌。就是这样一个文治武功的英明皇帝,在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却是“为伊消得人憔悴”。

继位要从婴儿抓起

胤礽人生的第一步比起其他人要容易得多,不费吹灰之力就只离龙椅一步之遥。复杂的环境让胤礽成为大清帝国的第一位太子!

皇后赫舍里在生胤礽的时候难产,在胤礽出生两个时辰后便去世了。这让刚得了儿子就死了老婆的康熙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悲喜交加。

在安葬完皇后赫舍里之后,康熙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立还是婴儿的胤礽为太子。之所以说是惊人决定,是因为在这之前的几任大清皇帝,没有一个是先被立太子然后当皇上的,他们都是宗室们开大会“讨论”的结果。虽然有点民主集中制的意思,但在康熙看来这可是件危险的事。

当年皇太极驾崩之后,就由于没有选定继承人,在开会“讨论”时差点大动干戈。最后,在各大势力妥协下,福临才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试想,如果万一没有愿意妥协的,那自己内部就要兵戎相见!

另外,当时三藩叛乱,吴三桂把大明的朱三太子搬了出来。一个搞不清真假的“朱三太子”就让大家一呼百应的,这说明,在人们的心里,一个朝代有了太子做继承人,就意味着王朝后继有人。为了让将士们对平三藩这场战争更有信心,康熙也必须立太子。别管为了什么,反正胤礽被立为皇太子。

第一次被废

皇太子如果没有兄弟之情,更不懂得尊重皇帝老爹的隐私,确实是件很危险的事!

虽然立皇太子有集中皇权、削弱宗室、稳定人心的各种好处,却也让这个本来就娇生惯养的皇子性格上更加娇纵。而且康熙帝是有名的长寿皇帝,这也让胤礽这个皇太子一当就是四十几年。他还曾对人发牢骚时说过:“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大有奇怪康熙为什么还不死的意思!

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康熙皇帝带着八个儿子围猎,为的是教育儿子们不要忘了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可惜还没等到地方,去接受教育的十八阿哥胤衸就突发疾病死在了路上。

在普通之家,有兄弟病逝,当哥哥的必定心痛不已。可在帝王之家,有同辈的阿哥去世,兄弟们不偷着乐就不错了。这让标榜以仁孝治理天下的康熙痛心不已,尤其是胤礽,面对这样的变故,丝毫看不到一丝伤心。康熙对胤礽的冷漠举动十分不满,顺带着把随行的众阿哥们大骂一顿。

这位服了四十多年的皇帝预备役的皇太子,越当心里越没底,所以他总想知道康熙在想什么,以后会有什么举动。于是他用了一个最笨的法子——在夜幕降临后去康熙帝的寝帐外窥视康熙!

这可是侵犯隐私权,放在一般人身上都受不了,更何况是皇帝。于是回京之后,康熙就把胤礽这位皇太子给炒了鱿鱼。

可以说,康熙是借着这次出游时发生的事,把对胤礽的所有不满全发泄了出来。要不这点小事怎么可能让康熙发这么大脾气呢?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

作为一国之君,康熙可不是那种看到大臣斗争就手足无措的窝囊主儿,相反,他觉得这种斗争能够帮助他平衡朝中各大臣势力,有利于他的统治。可平衡是一种极致追求,达到却很难。

当时朝中的索额图和明珠的斗争就达到了让康熙无法坐视不管的程度。索额图是皇太子胤礽的外叔公,而明珠是皇长子胤禔的外叔公,这两个人的斗争自然不仅是大臣之间权力的斗争,甚至最后上升到帝国储位之争。于是在康熙二十七年,康熙罢了明珠的官,分化瓦解了皇长子党,为皇太子胤礽消除了潜在的隐患。

其实从这点可以看出来,康熙对这个皇太子还是比较满意的,他也想在他还在位的时候就帮儿子继位扫清障碍。可惜党派之争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形成一家独大。胤禔的皇长子党是被康熙解决了,可随之而来的是太子党力量的壮大。

当时,索额图想帮太子树立权威,稳定太子的地位,极力为太子争取荣誉和地位。朝廷中的一些大臣为自己的未来投资,也纷纷加入到太子的队伍里来。在康熙看来这是相当危险的举动,简直就是狼狈为奸嘛!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给索额图安了个罪名,交宗人府查办了。查办索额图的时候,康熙曾说:“朕若不先发,尔必先之。”可见康熙当时是多么担心索额图和太子等人会逼宫甚至谋反。

这位皇太子情商也不太高,康熙把索额图都办了,还不老实点?于是就出现了前文说的“窥视门”。结果康熙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位大清朝的第一位太子爷就这么被废了。

第二次被废

如果一个人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不得不说这个人还真是没记性。

人在对某件事特别执着的时候,就容易脑袋糊涂。太子胤礽是这样,他的那些兄弟也一样。皇长子胤禔见胤礽被废,以为自己当太子的时机已到。他笨得以为康熙不杀胤礽,是放不下“父亲的身份”,于是主动申请为康熙除奸——处死胤礽。

他也不想想,康熙为什么生胤礽的气,不就是因为他对十八阿哥的死漠不关心吗?现在他又跑来说想帮康熙杀掉自己的兄弟,这康熙还能放任不管?直接交刑部看管了。不仅如此,胤禔几年前行巫蛊之术诅咒太子的事又被人揭发,数罪并罚,让皇长子胤禔的余生都在高墙中度过了。

过了段时间,康熙气也消了,又想起了胤礽的种种好。于是召集众大臣,说他梦到了孝庄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因为废太子的事很不高兴。还说,胤礽的病明显好转。

大臣们心想,把胤礽的种种错误归结为他有病,这说明皇帝心里还是挺想重立胤礽为太子的。康熙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于是在1709年下诏立胤礽为皇太子。

按理说,胤礽经过上次的教训,应该收敛一下,讨康熙老人家的喜欢。可他还是故态复萌,重新结党营私,一个崭新的太子党又诞生了。随着太子党的不断壮大,康熙再次出手打击太子党。1712年,再次废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胤礽两次被废,早已失去了康熙的信任。从此之后再也没能东山再起。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凄凉地死在禁所内,终年51岁。

成功要耐得住寂寞

如果说在太子胤礽的废立上,康熙是无奈的反复,还不如说是胤礽自己坐上了一会天上一会人间的人生过山车。虽然胤礽当了大清国的“副总经理”,但想行使这“副总经理”的权力,就要掌握好与康熙这个“总经理”的关系问题。别忘了谁才是老大!

试想,如果胤礽真正做到夹起尾巴做人,那康熙归西不是早晚的事嘛,皇位注定是他的啊!急什么呢?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人总是耐得住寂寞的!要知道,世间事自古以来都是“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所以不要只想着那“天下知”那一刻的美好,却忘了成功人士们都耐住了“十年无人问”的寂寞。

其实很多人都具备成功的条件——聪明的头脑、超凡的能力等。可他们或轻浮,或浮浅,或慵懒,无法抵挡人生中的寂寞,所以应了那句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