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名相狄仁杰是怎么点中武则天的软肋?

狄仁杰,字怀英,汉族,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当政时期的宰相。

武则天以阴谋手段夺得了天下,当了十多年皇帝之后,碰到了最棘手的难题,就是让谁当继承人的问题。起初,武则天并不想考虑这个问题。可是,到了晚年,这个问题是非考虑不可了。

按照武则天的意思,她是想立自己的娘家侄儿武承嗣或武三思为继承人,但这两人都不争气。武承嗣没有头脑,缺乏机智,缺少教养,只是一个头脑简单的武夫。而武三思呢?虽然比起武承嗣来讲是有点心计,但是由于自幼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对治理国家等事情不开窍。加上他给武则天的情夫冯小宝和尚当了多年随从,跟着这老家伙学了不少无耻勾当,在长安时搞得声名狼藉。

怎么办呢?要不就立自己和高宗李治生的儿子李显或李旦?但这两个儿子在高宗去世后,相继被武后扶上过皇位,他们一上台后都图谋从自己手中夺回大权,建立“李氏天下”。如果再把皇位让给他们,说不定他们又会向自己算账,分什么“李氏天下”和“武氏天下”。思来想去,她觉得还是立武氏子孙好些。虽然,他们才学疏浅,但总不至于为“李氏天下复辟”。

主意打定,她利用对弈机会与自己最信赖的智囊狄仁杰商议。武则天就是这等精明,像这样令臣下棘手的问题,她总不在上朝等严肃场合问臣子们,那时他们注意力集中,对自己的言辞字斟句酌,生怕招致横祸,故不会实话实说。若在其它休闲场合,比如对弈、赏花等时,即兴谈起来,臣子们没有准备,来不及编谎话,最容易流露真实想法。武则天喜欢在自己拿不定主意时,听别人的大实话,来供自己参考。这不,在与狄仁杰对弈紧张时,武则天突然问狄仁杰:“你说是立武三思等为太子好呢?还是立李显等为太子好呢?”

狄仁杰见武则天近来无故沉思,就知道她在为何事挠头,而自己对这一问题如何应对,狄仁杰早已思谋好了。听见武则天问,狄仁杰装作还沉浸在棋局上,随口答道:“当然是李显兄弟们了。”

武则天闻听狄仁杰说出这话来,大出所料,她原以为狄仁杰会顺从她拥立武氏子孙的。于是忙问:“为什么?”

狄仁杰这时才从棋盘上抬起头来,慢条斯理地说:“立后嗣,一是为国家有人承大统;二是为先帝宗庙有人祭祀,您想,武氏兄弟立宗庙,是祭祀他的祖先、祖父母、父母,怎能祭祀他的姑母呢?”

武则天突然一惊,这个连不识字的村妇都明白的道理,怎么自己从没想到呢?看来自己原先的想法得重新考虑了。

狄仁杰见武则天陷入沉思,知道点中了她的软肋,又猛击一记:“陛下想想,是自己的侄儿亲呢?还是自己的儿子亲呢?儿子身上流的总归是母亲的血呀!母子亲情,是任何别的感情也代替不了的。春秋时,郑庄公母亲帮小儿子夺君位,惹得郑庄公把她囚禁起来,但没多久,母子又和好如初了,亲情难间呀!”

这些话,又使武则天沉思了半响。最后,她下定决心,做个皇帝的母亲,免得死后没人祭祀,成为饿鬼,在地狱中受苦。于是,她把被自己废为卢陵王的儿子李显召回京师,立为太子。后来,李显再次当了皇帝,他就是唐中宗。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哭泣说:“朝堂空也。”赠文昌右丞,谥曰文惠。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唐睿宗又封之为梁国公。蔺仁基称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康熙帝评价说:“仁杰在当时为诸臣第一,武后亦以第一流目之。人臣特患不能竭忠为国尔,若果尽诚无二,不以身家为念,虽当艰危之际亦可深主眷。况朝廷清明乎?”

《武则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