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沈传

王沈字处道,太原晋陽人。祖父王柔是汉时匈奴中郎将,父亲王机是魏东郡太守。王沈少年失去父母,为叔父司空王昶所收养,侍奉叔父和父亲一样,尽心侍奉继母与寡嫂,以孝义著称。好读书,善写文章。大将军曹爽征召为掾属。多次迁升至中书门下侍郎。曹爽被杀,因为王沈是曹爽的故吏,被免职。后来又被起用治书侍御史,转为秘书监。魏正元年间(254~256),迁为散骑常侍、侍中,掌管著作。与荀岂页、阮籍共同编撰《魏书》,多为当权者隐讳,不若陈寿著《三国志》那样直写实录。F当时魏高贵乡公好学有文才,多次请王沈及裴秀到东堂一起讲解谈论学问,切磋文章,把王沈叫文籍先生,把裴秀叫儒林文人。高贵乡公将要攻击文帝司马昭,把王沈、王业召来,把计划告诉他们。王沈、王业驰马将消息告诉文帝,王沈因此立功,被封为安平侯,食邑二千户。王沈不忠于魏主,很为舆论所指责。
    不久迁为尚书,出监豫州诸军事、奋武将军、豫州刺史。到镇之后,即下教民之令说:“自古圣贤乐闻谤议之言,倾听下人舆论,因为割草打柴之人,其言有可录用者,负薪之人也可谈出治国之道。到镇之后,未听到逆耳之言,可能是我未说明虚心接受意见的诚意,故使欲言者心存疑虑。现宣布:下属城府官吏及士人庶民,若能从乡野平民中推荐出贤达之士,从州国各地揭露斥逐一奸一佞之人,陈述长吏的优劣,诉说百姓的疾苦,兴利除害,改进政治举措,效果明显者,赏谷五百斛。若其言在某一方面深有至理,能直指刺史得失,朝政宽猛,使为政刚柔得宜者,赏谷千斛。如谓言而不信,可对皎日发誓。”
    主簿陈广钦、褚磓提出异议说:“拜读教令,为之感叹。刺史谨慎谦恭,朝夕不暇,思闻逆耳之言,我们认为上有所好,下无不应。目前左右无极谏之辞,远人无规戒之言,实是为政得失尚未显示。今颁发教令,以示奖赏,恐怕拘谨正直之士怕受赏而不愿言;贪财之人为求利而妄举。如进言不当,当然不能乱赏,则未明真情者不知进言之当否,只见有言而不用,会认为是赏虚设而不行,我以为下达教令的事可缓一步。”
    王沈又告诫说:“德薄而位高,功轻而禄重,这是贪夫所追求的,也是君子所不愿接受的。若向刺史陈至理之言,为本州兴利除害,使被幽蔽的贤人得以显扬,像祝鱼它那样的一奸一佞之人得以罢黜,立德于民,受应得之赏,这是君子应有之节一操一,怎么会有话不说呢!能直言至理,这是忠;恩惠施于一州百姓,这是仁;功成而辞赏,这是廉。兼有此三者的行为,是明智的,为何胸怀治国大道而使邦国迷乱呢!”褚磓又申辩说:“尧、舜、周公所以能得到忠谏,是因为他们坦诚之心尽人皆知。冰与炭火不会说话,人们都知道冰冷炭热,因为它们有冷热的本质在。为政者如喜好忠言直谏,像冰炭那样质直自然,则忠直之臣会济济盈庭,逆耳之言会不求自至。如德不足以比尧舜,明不足以比周公,质不同于冰炭,虽悬重赏,也不能得到忠谏之言。昔魏绛有通好戎狄之功,受晋君赏赐的女乐;管仲有使齐称霸之勋,桓公待之以上卿之礼,功勋显著,然后随之以赏赐。未闻有设重赏以待谏臣,悬谷帛以求尽言的道理。”王沈无法驳倒褚磓的观点,也就听从了褚磓的意见。
    王沈探讨善政,整理贾逵以来的法制禁令及各种举措,择其善者而施行。又告诫官民说:“不使年轻人学习先王之教,而期政治教化日益兴隆,是不可能的。文武并用,是治国安邦的长久之道。当今风俗教化衰败,不能不革除其弊端。改革时俗的关键,在于兴办学校鼓励学习。昔日原伯鲁不喜学习,闵马父预知他必然灭亡。将吏子弟养尊处优,若不接受教育,必然终日游玩嬉戏,毁伤风俗。”于是九郡之士都乐于道德教化,风俗为之改变。
    后迁为征虏将军、持节、都督江北诸军事。魏建立五等爵位后,封博陵侯,位置相当二等封国。平蜀战役时,吴人一大举出兵,张声势以援蜀,边境为之震动。王沈镇守调遣有方,吴人知其有备而退却。转为镇南将军。晋武帝即王位,拜为御史大夫,兼尚书令,加给事中。王沈因有才有望,显名当世,因而晋朝创业的大事,羊祜、荀勖、裴秀、贾充等人都与王沈谋划商量。
    武帝受禅让即帝位,王沈因有开国之勋,转为骠骑将军、录尚书事、加散骑常侍,统领城外诸军事。封博陵郡公,坚决辞让不受,改封为县公。食邑一千八百户。武帝打算把朝政托付给他,泰始二年(266)死。武帝穿孝服哀悼,赐棺木朝服一套、衣一套、钱三十万、布百匹、葬田一顷,谥号为元。第二年,武帝追思王沈的功勋,下诏说:“表扬过去的行为,是为了崇尚贤者,为后人树立榜样,慎重对待死者而不忘前人之功,则会民德淳厚教化兴隆,已故散骑常侍、骠骑将军、博陵元公王沈,行循礼而居身正,心思清廉而纯粹,胸怀经纶典籍,才识博通。入居侍中纳言之位,出掌监牧方岳之任,献谋略于朝廷,宣德威于州郡。立国后设官爵,首登公辅之位,统领朝中大事,出负朝廷使命,有护卫辅佐国家之大功。现赠王沈为司空公,以推崇平生,使身没而名不朽。又生前因辅助之功,当受郡公之封,恳切辞让,嘉奖其辞让之德,不改其志,可以郡公官品送葬。王沈平素清俭,不营产业。可使所领士兵作屋五间。”子王浚嗣爵,后王沈夫人荀氏死,准备合葬,见王沈棺木已腐朽,又赐棺木一副。咸宁年间(275~280),又追封王沈为郡公。

《晋书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