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李逵的娘死了 宋江听到消息后为何大笑

大家都很熟悉的《水浒传》中,有这样的一个细节,就是李逵下山去接自己的老娘,结果出了意外,他的老娘被老虎吃了,他也遇到了一些麻烦,回到梁山后,宋江和众位兄弟的态度是对李逵的老娘的死视而不见,反而对他在山下的一些其他事情表示极大的兴趣,“众人大笑”。

书中具体的情结摘录下来,大家可以在回忆一下。“李逵拜了宋江,给还了两把板斧,取娘至沂岭,被虎了,因此杀了四虎说罢,流下泪来。又诉说假李逵剪径被杀一事,众人大笑。晁、宋大笑道:‘被你杀了四猛虎,今日山寨里添得两个活虎,正直作庆。’众多好汉大喜……”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李逵的母亲被老虎吃掉这一问题上,李逵作为一个孝子表现的中规中矩,“流下泪来”,然而梁山以宋江为首的一干好汉对此没有反应,当李逵诉说和人打斗胜利时,“众人大笑”。这里我们是否考虑一下,对待一个好兄弟丧母这一问题,众人为何表现得如此冷漠?特别是宋江,李逵是他的铁杆兄弟,他为什么也是如此表现?难道真的像一些评论家所说那样,这是表明宋江是一个伪君子的例证?

在详细论证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表明我的观点,对于很多人说宋江是一个伪君子,我不否认,但是很多人用这里作为例子来证明,我持反对的观点。

要想细的解说这个问题,我想首先要了解宋江和李逵两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我们先来说一下时代背景。《水浒传》的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处于一个巅峰状态的北宋时期。

封建社会之中,我们都知道两个基本队里的阶级是地主和农民,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农民没有土地或者土地很少,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所以农民需要租借地主的土地来耕种,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封建社会的生产模式,这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在北宋时期,地主与农民的矛盾相对其他的封建王朝来说应该是还算缓和的,这是由于北宋时期朝廷政治上比较开明,当时的商业也比较发达,农民的生活条件相对来说还算过得去。这一点其实《水浒传》里也有隐晦的表示,我们看一下所谓逼上梁山的好汉中,很少是因为经济原因而落草的,大部分的梁山好汉都是由于其他的一些原因被迫造反的(当然这其他的原因也是封建社会黑暗一面的表现)。

封建社会还有其独特的思想基础。大家都知道儒家的思想自汉朝以来就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在南宋的朱熹那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虽然朱熹的思想在北宋还没有出现,但是北宋依然是一个儒家思想统治下的社会,这一点是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重要表现,三纲五常是大家都熟悉的。对于一个北宋时期的人来说,忠和孝是最重要的两种品质,忠就是对皇上和朝廷忠心,孝就是对父母和长辈的孝义。《水浒传》中,宋江为什么一听到宋太公的死讯就不顾一切的要赶回家去?这就是孝的表现;宋江为什么作为一个反贼对朝廷招安那么热心?这就是忠的表现。

李逵和宋江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他们的骨子里都深深的刻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具有这个时代的特征,即使他们作为反贼,都是反抗朝廷的存在。

我们先来说一下宋江。宋江出身于一个封建小地主的家庭,又是一个县城衙门的押司,在整个封建社会的统治体制中,是一个比较低等的存在,但是毕竟是统治阶级的一份子。封建社会传统的思想在他心里是根深蒂固,对朝廷要忠心,对父母要孝顺,这对宋江来说是一个基本的个人品质,最重要的证明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

但是宋江还有其他的个人特征。那就是封建社会中的另外一个流行的思想,那就是侠义。封建社会中侠义思想虽然不是主导地位的思想,但是作为社会的一个思想的补充,还是很有市场的,特别是在中下层人民之中,侠义思想特别受到欢迎。作为被统治阶级,一旦在社会上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通过正当的渠道得不到解决的时候,人们往往希望出现一个侠客,来为他们行侠仗义,解决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宋江就是这种思想的拥趸和坚定的执行者。“及时雨宋江”,这是当时人们对他的称呼,充分的体现了宋江的侠义精神。朋友有难,不问是非对错,先来帮一个忙再说。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当晁盖抢劫生辰纲事件暴露时,宋江不顾一切的通风报信,不惜违反他作为一名政府官员的职业道德。他与李逵的第一次见面,听说李逵喜欢喝酒,第一反应就是给李逵银子,从而让李逵成为了他忠实的拥趸,在以后的历次事件中,李逵始终坚定不移的站在了宋江的一边。

宋江身体力行的执行他的人生信条,不容自己有任何行为违反自己的思想,这是封建社会中做人的一种基本的品质。也就是说,宋江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会考虑一下,这是不是忠,是不是孝,是不是侠义。比如前面所说的,回家奔丧的时候,任何人都拦不住,因为这是孝义的做法。不惜违反法律给晁盖通风报信,因为这是侠义的行为。

至于李逵,他的出身在梁山好汉里边应该是属于少数派的。梁上众多好汉之中,地主家庭、官宦家庭、有过功名或做过官员的占据了绝大多数,只有少数人是农民、猎户、渔民、卖艺者或小生产者出身的。

李逵既然出身地下,那么他就必然的带有他的阶级思想。知恩图报是封建社会中一个人面对提携他的恩人时,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心理。李逵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这样的一个人,对儿子的教育说不出什么豪言壮语,但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样的道理是必然会将给李逵听的,我们从李逵的表现可以看出这一点。

李逵对宋江忠心之前,他还是一个孝子。在梁山过上了好日子,他想到的是他的老娘还在家里,不知道近况如何,他能够不顾危险的回家去看望老娘,他对母亲的孝心,在这里表现的充分无疑。因此她回去的时候,别人是不能够劝阻他的。

那么,当我们说宋江是一个伪君子的时候,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自己铁杆兄弟的母亲死了,他还怎么样表现呢?作为一个标准的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成员,怎么做才是最合适的呢?

我们从前边所知道的宋江的一些情况来看,他应该做的是对此表示同情、哀悼、安慰等等,这样才能表达出他对兄弟的一番情谊,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向众人表达出他是一个仁义的大哥,是一个视兄弟如自己一样的人。

按照目前通行的观点来看,宋江在这里的表现说明他只是重视李逵带来的几条好汉,而对于李逵母亲的死是默然视之,这又充分说明宋江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对于实际利益是十分看重的,而对于无关利益的事情就放到一边。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从李逵的立场考虑一下,如果宋江果真对李逵母亲的死默然视之,李逵这个大孝子还会把宋江视为自己的大哥吗?

李逵的出身在当时的时代来说是一个地位低下的人,从个人利益上来说,有宋江和戴宗这样的人来提携他,对他的前途发展是有好处的,如果只是考虑这一点,那么无论宋江如何做,李逵都不会同宋江翻脸,因为宋江会给他带来社会地位、经济利益等一系列的好处。但是李逵不是这样的人,他是一个粗人,是一个直肠子,他认准了宋江是他的大哥,是因为宋江的为人处事符合他心目中大哥的标准,这样的一位大哥当然不会做出有违他身份的事情,对于李逵这样的直肠子性格来说是容不得这样的事情的。

那么宋江在李逵的母亲被老虎吃掉之后,做出那样的举动是何用意呢?在书中我们没有看到李逵有其他的反应,但是我们知道李逵在以后并没有和宋江疏远,在以后的历次政治斗争中他都坚定的站在宋江的身边,仍然是宋江的忠实拥趸。可见宋江的举动符合李逵心目中的道德规范,并没有超出他的道德所允许范围,那么我们可以确定,在这里宋江的举动是得到李逵认可的。

那么我在这里做出一个设想,那就是宋江对于李逵的丧母,实际上也是惋惜的,估计在背后也做出了哀悼、安慰李逵的行动,他之所以公开场合里邀请大家聚众喝酒,一来是要对新来的几条好汉表示欢迎,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他的另外一个用意就是让李逵在这个场面中和大家打成一片,从而忘却或者减轻丧母的悲痛,而梁山上的一些好汉们也看出了宋江的用意,所以大声地叫好赞同。

其实如果当时的梁山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切都正在步入正轨,宋江对于李逵母亲被老虎吃掉这样的事情,即使对李逵有所表示,估计也不会是大张旗鼓,李逵作为他的铁杆兄弟,尽管是一个粗人,也是知道轻重缓急的,所以宋江这样的反应并不会让李逵失去对宋江敬意,因为他也知道,做一名强盗是要付出一些牺牲的,否则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由此看来,宋江这时候的表现不但不是描述了他的反面形象,反而是在说明,宋江是一个以大局为重的人,他把一个兄弟的家庭悲剧的问题,放在了所有兄弟前途利益问题之后,是符合他作为一个领袖身份的。因为一名领导人他考虑的不能仅仅是一小部分人的局部利益,而应该是整个集体的团体利益。

也只有这样,宋江才是一名合格的领导人,他才能得到包括李逵在内的所有兄弟们的认同。从道德标准来看,这样做也是符合大多说人心目中的领导人形象的。

《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