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玛波小姐笔挺地坐在那里,露出赞赏的神气,笑容满面地瞧瞧德摩克-克瑞达克督察。她的背后摆着一些瓷狗,和玛格特送她的礼物。
    “我真高兴,”她说,“他们会派你来侦查这案子,我希望会派你来的。”
    “我一接到你的信,”克瑞达克说,“我就直接拿给副厅长看。碰巧,他刚刚收到布瑞汉顿警方的来信,请我们调查这个案子。他们似乎以为这不是只与当地居民有关的命案,我不得不把关于你的情形报告给副厅长,他很感兴趣。他说,他听到有人谈起你,我想是从我舅舅那里。”
    “亲爱的亨利爵士。”玛波小姐充满感情地低声说。
    “他要我把那个小围场命案的经过告诉他,你想听听他后来说些什么吗?”
    “假若不会失信的话,请你告诉我吧。”
    “他说:‘啊,这似乎是非常荒诞的事,都是一些老太婆空想出来的事。但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事实证明她们说得对了。你既然认识一位这样的老太太,那么,我就派你去办这个案子。’所以,我就来了。现在,我亲爱的玛波小姐,我们从哪里着手呢?这不是一种官方的访问,这一点你大概可以了解,我没带一个随从。我想,你我两个人还是先随便谈谈吧。”
    玛波小姐对他笑笑。
    “我相信,”她说,“只是由于公事上的来往认识你的人,没一个会想到你会这么富于人情味,而且比往常更漂亮,不要怕难为情。现在,告诉我,到现在为止,你都听到一些什么话?”
    “我想,我已经有一切的资料。我有你的朋友麦克吉利克蒂太太给圣玛丽牧场警察局的原始报告,还有收票员对她报告的事已经证实。我也看到她写给布瑞汉顿站长的字条,有关的各方面都很适当地调查过。可是,你那不可思议的猜想方式比他们都更聪明。”
    “不是猜想。”玛波小姐说,“我有一个很大的便利,我认识爱思白-麦克吉利克蒂,其他的人没有我那样了解她。关于她说的话,没有明显的证明。如果没有人报告有一个女人失踪,那么,很自然的,他们就会想,这只是一个老太婆在想象有那样的事发生。不错,老太婆是会常常想象一些事情的,但是,爱思白-麦克吉利克蒂却不是这样。”
    “爱思白-麦克吉利克蒂不是这样。”那个督察表示同意的说,“你知道吗?我盼望着会会她。我希望她没有到锡兰去,顺便告诉你,我们已经安排要同她在那里见面了。”
    “我自己的推理程序其实并没有创意。”玛波小姐说,“都是在马克吐温的小说里学的,学那个找到马的少年,我只是想象:假若我是一匹马,我会走到什么地方。于是我便走到那里,马就在那里。”
    “你想想看,假若你是一个残忍冷酷的凶手,你会怎么办?”克瑞达克说,同时,思索着瞧瞧玛波小姐那副白里透红,衰老的、脆弱的面孔。“真的,你的头脑——”
    “象一个水糟,这是我的侄子常说的。”玛波小姐表示同意地点点头,“但是,我总是对他说,水糟是家用必须的东西,而且实际上是非常卫生的。”
    “你能不能再进一步?设身处地地想想,假若你是他,现在会在什么地方?”
    玛波小姐叹了一口气。
    “但愿我能如此,我不知——一点也不知道。但是,那个凶手必定是在洛塞津别庄住过,对那地方了如指掌的人。”
    “我同意你的说法。但是,那样一来,范围就广了。在那里零碎打工的女人,先后会有不少。妇女协会的人,还有她们以前在那里休息的空袭保卫员,他们都晓得那个‘长仓库’,那个石棺,以及钥匙在那里,那地方整个的布置情形,当地的人,远近皆知,任何一个住在附近的人都会想到那是一个藏尸首的好地方。”
    “是的,的确如此,我很了解你的困难。”
    克瑞达克说:“我们如果不能辨认尸首,一切都是徒劳无益。”
    “那也是很困难的。”
    “啊,我们——到末了——总会达到目的,所有关于那样年纪和样子的女人失踪报告,我们都仔细检查,没有一个特别的例子符合我们的条件。验尸官认为她大约三十五岁,身体健康,也许是结过婚的,至少生过一个孩子,她的皮外套是一种便宜货,是在伦敦一个商店购买的。在过去三个月中,那店里卖掉过好几百件那样的皮外套。其中百分之六十是卖给金发碧眼的女人,没一个女售货员能认出死者照片上的人是谁,或者是记得刚在圣诞假期之前这个人买过那个外套。她身上其他的衣服大多是外国制造的,大部分是在巴黎买的,上面没有英国洗衣店的记号,我们同巴黎方面联系,他们正在替我们查。当然,迟早总会有人出来报告有一个亲戚,或者寄宿的女人失踪,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那粉盒不能帮助我们了解案情吗?”
    “可惜没有什么帮助,那是瑞佛利路上的商店出售过很多的那一类东西,顺使告诉你一件事,你知道吗?你应该一发现就交给警察局,或者,更正确的说,爱斯伯罗小姐应该那样办。”
    玛波小姐摇摇头。
    “但是在那个时候还不会想到出过命案的问题。”她指出这一点,“一个小姐如果在草堆里发现一个没有特殊价值的旧粉盒,一定不会马上把它交到警察局吧?”玛波小姐停顿一下,然后坚决的说,“我想先找到尸体就好得多。”
    克瑞达克督察让她的话激起很大兴趣。
    “你似乎始终毫无怀疑,认为一定会找到尸体,对不对?”
    “我相信一定会找到。露西-爱斯伯罗是一个很能干、很有头脑的人。”
    “我承认她是的!她简直把我吓呆了。她是这么能干,没有一个男人敢娶那个女孩子!”
    “你知道吗?我可不会那么说。当然,要能娶到她,必须有一个特别有本领的男人。”玛波小姐对这件事默想片刻。“她现在在洛塞津别庄的情形如何?”
    “就我看到的情形来说,他们全靠他帮忙。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全靠她的一双手,才能有口福。顺便提一提,她同你的关系,他们一点儿也不晓得,我们把这件事瞒着他们。”
    “她现在和我没有关系了,我请她办的事,她都办妥了。”
    “这么说,她要是想辞掉那个工作,就可以随时提出辞职离开那地方了?”
    “是的。”
    “但是,她仍然留下来继续做,为什么?”
    “她对我没提起什么理由,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子,
    我想她大概是发生兴趣了。”
    “对这个问题呢?或是对那一家人?”
    “也许,”玛波小姐说,“要把这两件事分开,有些困难。”
    “你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吗?”
    “啊,没有——啊,没有。”
    “我以为你已经有了。”
    玛波小姐摇摇头。
    德摩克-克瑞达克叹了一口气,“那么——用一句警察专门的术语说,只好‘彻查’了。一个警察的工作是很单调的。”
    “我相信,你会查出结果的。”
    “你对我有什么建议吗?还有更多的灵感,可以猜出什么吗?”
    “我在想一些象旅行剧团的事。”玛波小姐有些含糊地说,“巡回公演,由甲地到乙地,也许不会遇到许多亲朋故旧,但是,恐怕不会在许多年轻女人当中找不到想要找的人。”
    “是的,也许你说的有些道理,我们会特别注意由那个角度来调查。”然后,他又加了一句,“你在笑些什么?”
    “我要想,”玛波小姐说,“爱思白-麦克吉利克蒂听到我们找到尸首时脸上的样子。”
    “啊,”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说:“啊!”
    她一时想不出什么话说。她望望面坐着的,那个言辞有礼,举止文雅的年轻人。他是手持证明文件前来访问的,然后,她又瞧瞧他递给她的那张照片。
    “不错,就是她。”她说,“是的,就是她。可怜!我真高兴,你们找到她的尸首了。我说的话他们一句也不相信!警察局、铁路局,或者其他方面的人。你说的话,人家不相信,这是很气人的。无论如何,谁也不能说我没有尽我一切的力量。”
    那有礼貌的年轻人说出一些表示同情与了解的话。
    “你说你是在什么地方发现那个尸首的?”
    “在一个叫洛塞津别庄的宅子里的仓库里,就在布瑞汉顿的近郊。”
    “从来没听说过,究竟怎么会在那个地方?我真不明白。”
    那年轻人没有回答。
    “我想,是珍-玛波发现的,你要信任珍。”
    “那尸首,”那年轻人查一查记事册上记的事说,“是一位露西-爱斯伯罗小姐发现的。”
    “也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人。”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说,“我仍然觉得珍-玛波小姐与这件事有关。”
    “不管怎么说吧,麦克吉利克蒂太太,你绝对认得出这照片上的女人就是你看到的火车上的那个吗?”
    “是的,我绝对认得出,就是那个快要给人勒死的那个女人。”
    “现在,你能形容一下那男人的特征吗?”
    “他的个子很高,”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说。
    “还有呢?”
    “褐色的头发。”
    “还有呢?”
    “我能告诉你的就是这些。”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说,“他的背对着我,我没看到他的面孔。”
    “你现在看到他,会认出来吗?”
    “当然不会!他的背对着我,我没看到他的面孔。”
    “你一点不知道他有多大年纪吗?”
    “是的——我是说,实在不知道。我不知道他多大岁数。但是,我几乎可以断定,他并不很年轻。他的肩膀看起来——这个——很厚实——不知道你是不是明白我的意思。”
    那年轻人点点头。“三十以上,再确实一些,我就不敢说了。你明白吗?我实在并不是在看他。我在看的是她——脖子给他的手扼住,她的脸——发青……你知道吗,我现在还会梦见她那个样子。”
    “那必定是一个非常痛苦的经验。”那年轻人很同情的说。
    他合上记事册又说:“你什么时候回英国?”
    “再过三星期以后,我现在不必要回去吧,是不是?”
    他马上叫她放心。
    “啊,是的。在目前你也帮不上忙。当然啦,假若我们逮捕到凶手……”
    他的话就这样结束了。
    邮差送来玛波小姐写给她朋友的信。笔迹很了草,而且字下面重重的划了许多线。由于久已看惯这种笔迹,麦克吉利克蒂太太很容易辨认。玛波小姐把经过情形源源本本的统统告诉她的朋友。她的朋友一字不漏、贪婪的看完之后,感到非常满意。
    她和珍已经让他们看到她们不是瞎说了。

《命案目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