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际遇

第8章 际遇
    窗外下起了凉凉的秋雨,意味着明天又有一场别离,和落叶的别离。一个人过久了安稳的生活,向往门前那些匆匆往来的背影,亦期望自己的人生可以有所变数,不被岁月枉自蹉跎。可一个俗世的浪子却期待有一天可以停下脚步,鞋底不再沾染天南地北的尘土。多么矛盾的人生!任何的变迁都是在给自己寻找完美的借口。也许过去我们都是贫穷的人,可当日子富裕的时候,却发觉丢失了从前简单的快乐。在这落叶飘零的秋天里,多少人跌进更深的迷惘中,悲伤得不能自已。
    这个秋天最后一枚落叶死亡的时候,苏曼殊离开了他纵情几月的金陵,离开了秦淮河畔的莺莺燕燕。来的时候,他知道会有别离,所以他不曾对任何一位红颜许下誓约。也许这样就可以走得轻松些,无论将来是否还有缘得见,只需记住曾经拥有过的那段美丽。人的一生最怕的就是欠下情债,世间万物可以拿来变卖,可以相互交易,唯有情感真实得不可亵渎,一段情债耗费一生的心力都未必能够偿还得清。
    人生无不散之宴席,相聚欢喜,别离伤悲,其实不过是路上的偶遇,共同走过一段路程,转弯的时候道一声珍重,这样也算是云淡风轻。无论是苏曼殊还是那些青楼歌妓,都是见惯了别离的人,不需要折柳寄情,亦没有热泪沾巾。收拾好残局,又会是一场新的开始,就像窗外的枯树还会长出新的嫩芽,所以我们大可不必一厢情愿地守侯已经远去的结局。
    苏曼殊脱下了青春的彩衣,又披上袈裟,他来到杭州,寄居在西湖之畔的白云庵。西湖如画,世间一切美景都抵不过这里的山水。多年前,苏曼殊第一次与西湖邂逅的时候,就知道前世一定来过这里,并且与西湖的水有过美丽的约定。有时候,自然山水比人更懂得感情,多少人将自己的一生交付给山水草木。西湖是无语的,可是在任何时候它都是那么风姿万种。它收藏了许多人的梦,被无数人的故事滋养得更加丰盈。
    隐居西湖孤山的林和靖,一生梅为妻、鹤为子,来了之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这片山水。还有西湖的苏小小,她临死前留下那么一句令人惊心的话:“生于西泠,死于西泠,埋骨于西泠,终不负我对山水的一片痴心。”这位卑微的歌妓高傲地死在西湖,停止呼吸的时候,带着如花的笑靥。苏曼殊也曾去过苏小小的墓冢前悼念这位佳人,为她惋惜,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与这位隔了千年的红颜有一段不解的情缘。他们从不曾遇见,却有缘在死后相伴在一起,像影子一样地不离不弃。
    这些年,苏曼殊去过许多名山古刹,可他对西湖白云庵的情感最为深切。也许是他对西湖的情结,也许是因为白云庵有个月老祠,又或是祠门的那副对联: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是生前注定事莫错姻缘。苏曼殊就是如此,相信一切的姻缘际遇,所以每当看到这些字,他就会怦然心动。我相信,月老祠是他喜欢白云庵最深刻的理由,还有庵内的那株梧桐树,以及那些老死的秋蝉,年年岁岁,重复着一种悲喜。
    然而,苏曼殊来到白云庵并不是为了坐禅修炼,也不是为了求月老赐他一段情缘。他是白云庵的常客,每一次到来都是为了躲避纷乱,让自己在晨钟暮鼓中找寻灵魂的解脱。但他似乎过得并不潇洒,没有邀约知己西湖泛波,花间对饮;也没有陪同歌妓携手西湖,月下漫步。西湖是一个适宜纵情浪漫的地方,来过的人都想要在这里谈一场恋爱,在断桥上留下一段情缘,希望多年以后,有一天风雨归来,西湖可以交付出当年收藏的情怀。
    我始终觉得,苏曼殊在西湖一定和某个歌妓,一个如同苏小小那般风华绝代的女子,有过一场铭心的爱恋。是人间四月,他打马街头,马蹄溅落一地杨花。他的马惊动了缓缓行来的油壁车,还有车上那位高歌的佳人,“春花秋月如相仿,家住西泠妾姓苏……”她不是苏小小,却有着和苏小小一样动人的风姿。苏曼殊被她惊世的容颜给摄获,又是一场宿命的劫,他们谁也逃不过。青骢马,油壁车,一对玉人,在西子湖畔形影不离。千古情事相同,以最浪漫的色彩开场,却大多以悲剧落幕。
    当年的苏小小为了阮郁,拒绝所有仰慕她的男子,独守在西泠小楼。那个男子与她欢情过后,便打点行囊离去,最后连一封书信都没有寄回。鸿雁往返无数次,捎不来丝毫与他相关的消息,一代红颜苏小小就这样为薄情男儿一病不起,最后死在西泠,埋骨于西泠。只有这西湖的山水,西湖的琴月,没有将她辜负。苏曼殊亦是天涯浪子,行迹飘忽不定,最终辜负红颜的必定也将是他。这不禁令我想起徽州女人,她们嫁入夫家后不久就要禁受离别之苦。徽州男子大多出外行商,若是运气好的,几载光阴就可以回归故里。运数不好,有些人一辈子就漂泊在外,甚至客死异乡。而这些女人,就在马头墙里倚着一扇小窗默默地守候一生。
    每一天,每个人,在每座城市,发生不同的故事,华灯初上时,万家灯火里点亮的是冷暖不一的人生。今日我在这讲述别人的旧事,明日又是谁把我编进他的故事中?谁也不知道,当年的苏曼殊在西湖究竟和哪位女子发生过爱情,历史隐藏了太多的真相,又经过无数人笔墨的删改,已失去了当年的味道。也许我没有把握将他的故事写得多么生动感人,至少可以知道这个人物在那个时代所渲染出的色彩,以及他不同凡响的人格魅力。就像千百年不曾更改的西子湖沉落了太多人的故事,也会因为钱塘江涨潮时溢出而奔流遗忘。到最后,留下的也只是那么几个惊心动魄的情事。
    白云庵有个意周和尚,曾记载过苏曼殊小住在庵里的情形。“苏曼殊真是个怪人,来去无踪,他来是突然来,去是悄然去。你们吃饭的时候,他坐下来,吃完了自顾走开。他的手头似乎常常很窘,老是向庵里借钱,把钱汇到上海一个妓院中去。过不了多天,便有人从上海带来许多外国糖果和纸烟,于是他就不想吃饭了。独个儿躲在楼上吃糖、抽烟。”
    多么简单的一段话,流畅自然,我们轻而易举地看完,却又不知是该叹怨还是该责备这位行为荒诞的和尚。芒鞋破钵在苏堤行走,在断桥残雪上彷徨,一个落魄又飘零的诗人,一个丢了前世又找不到今生的痴者,不知道他在寻觅什么,又究竟想要得到什么。白云庵是他暂时遮风挡雨的归所,他不打坐,不敲木鱼,不诵经,只躲在小楼上过一种颓废的生活。或许是因为他的才情,因为他的身上有种让人不敢逼视的荒寒,所以这里的住持以及别的僧者对他也多生出容忍慈悲之心。在佛前,没有谁愿意和一个飘零的过客去计较太多。
    又是一个漫长的冬天,这一年的西湖不知道下了几场雪,宋代那个叫林和靖的孤独隐者早已寂灭无声。只有一只老鹤、几树梅花守候在孤山,和来往的路人低诉一段老去的往事。春天到来之前,苏曼殊折了一枝梅花,来到苏小小墓前,为这位佳人送上芬芳的祝福。这是苏曼殊唯一可以做的,因为万物苏醒的时候他又将离开这里。
    策马扬鞭,将一段西湖情事抛掷在身后,苏曼殊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只飘零的孤雁。他可以在任何地方筑巢休憩,却不能像蚕蛹那样作茧自缚。穿着芒鞋,托着破钵,背着诗卷,一路上寂寞地吟唱。没有人知道他真正来自哪里,见过他的人却永远不能将他忘记。

《恨不相逢未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