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盖三县

    从红骨朵到盖红梅的称谓改变是因为上学,可以说是乳名到学名的一次进步。而以盖三县的大号闻名于夏河的缘由是一年春节的文艺汇演。
    那时候的太行山还是冰封大地,改革开放的春风还刚开始在祖国的南海边吹送。当时夏河尚未建市。因为是地区行署所在地,一年一度的春节文艺会演一般都在县城的影剧院举行。
    所谓影剧院,就是建了一个舞台,盖了一个能容纳一千多人开会看戏或演电影的大厅堂。也没什么连桌椅或连排椅,只是用木墩子钉了一排排高低错落的长板凳。虽然设施简陋,那时候不仅是电视机少,电视节目更少,所以一旦有个文艺汇演,看节目的人就挤满了剧院。特别是新年春节期间,这正是夏河这一方水土上的城乡居民闹正月的热盛期。
    那一年的春节文艺汇演县里专门发了文件,要求社社队队都出节目,形式不限。当时县以下还是公社、大队和生产队的建制,建乡并镇恢复乡村建制,是以后又过了好几年的事。
    红骨朵自幼便有一副好声嗓,虽没有受过专业训练,那些年每日里村里的大喇叭除了吆喝开会就是播放样板戏。即便跟着老爹上山放羊,也能隐隐听到远处高音喇叭上样板戏的唱腔。天长日久,潜移默化,不仅是能将几个样板戏经典唱段唱得倒背如流,而且连舞台上演员的一招一式都能模仿个*不离十。
    在罗村上中学时,她就是学校文艺宣传队的女高音歌手。辍学了,村里业余剧团排样板戏,她又是演李铁梅、小常宝当之无愧的山村名角。只可惜大哥乔峻岭当兵去了,要不他演少剑波可是不化装就特别像。然而人家已经不用在舞台上去演了,眼下在高炮旅的军营中已经是响当当的乔团长的干活了。想起来,她的心里不免有些发酸和痛楚,而同时也在心海深处涌动着一种强劲的呼喊:“就是要混出个人样子来给他们看。”
    “下一个节目,请罗村公社三县垴大队社员盖红梅演唱革命样板戏选段《听奶奶讲革命,英勇悲壮》,大家欢迎!”
    在报幕员清脆嗓音和随之爆起的热烈掌声中,盖红梅一路急急风旋到前台的麦克风前,两手在胸前轻抚长辫,恰到好处地向全场观众鞠躬致意。
    又是一阵骤雨般的掌声。还没开腔,观众就觉得比骤然加了一个一千瓦的聚光灯还亮。就已经有不少人在小声耳语:“嚯,老天!百闻不如一见,真的是盖三县!”
    “名不虚传,深山出俊鸟呀!”
    是呀,观众看到眼前这细腰长脖灵臂秀腿,比样板戏中的李铁梅还要活灵洒脱的深山俊鸟,由衷的惊叹应说是发自内心的。
    一般来说,让男人疯狂的至少可以说是丽人,而让男人和女人同时都*的就可以说是美女了。盖红梅就是这样一个淡淡妆、天然样、深山庄牧羊人家的姑娘,一亮相就让行署驻地的县城各界观众人声鼎沸了。
    她唱的是李铁梅,也是生活中的李铁梅。看装扮,不过就是一袭红衫,肩上补丁,一条水洗的浅蓝套裤,抖起精神。最抢眼的应该说是那根悠绳般的长辫,那是自身血脉造就,比化妆出来的既黑又亮,而且舞动起来又十倍地自如从容。
    更准确地来说,能特别打动观众揪心掰肺的还是情,这情不是演出来的,而是涌流出来的。除了自身“红盆逃生”的经历外,盖红梅的奶奶就是在“扫荡”中惨死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她的爷爷是夏河游击队的前方侦察员,是为掩护大部队转移而英勇牺牲的,至今尸骨未见……
    有这天生的形、悦目的相、揪心的声和裂肺的情四位一体,盖红梅这《红灯记》唱段不是铁梅而又胜似铁梅,一下子将全场观众震慑了。
    一曲落板,全场无声,足有三十秒钟,盖红梅再度鞠躬要谢幕的时候,全场爆棚,掌声一波接一波响个不住。不知谁又推波助澜,竭力狂喊:“盖三县唱得好不好?”
    “好!”
    “再来一个要不要?”
    “要!再来一个!”
    频频谢幕,仍然是掌声不住。只好让报幕员再报一曲,女高音独唱《见了你们格外亲》……
    这一年的春节文艺汇演盖红梅得了特等奖。“盖三县”的大号也从此名冠夏河。如果有适当的机遇,她可能成为一个演艺明星也未可知,然而命运之神却让她商海泛舟。

《亿万富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