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你怎么不明白呢?你不要把王市长的打油诗当成文学作品,就当成是你分内的工作,你把他的诗集搞好了,你就有了政绩,有了政绩就能往上提拔,他这是在给你开道,你懂不懂?”
    杨倩往我脑子里打进一线阳光。我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了,哪怕王市长的大作是狗屎,也要把狗屎当成美味佳肴来做,有那么多人在等着吃呢,我必须要履行好厨师的职责。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我的工作忙了起来,不仅随着王市长到处开会,认真记录王市长随口朗诵的打油诗,而且还坐着王市长的车东跑西颠儿地去王市长主管的八个局、总公司,从头头脑脑那里直接搜集王市长曾经口头发表的大作。在搜集整理的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局头没有认真记录王市长的大作,一句半句的不少,完整的不多。也有个别人非常认真,把王市长的每句话当成圣旨记了下来,当然也包括打油诗了。这样的同志让我感激不尽,使我产生了如获至宝的感觉。
    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我终于搜集了二百五十首打油诗。其中J局一次性提供了五十首,我在认真拜读后发现其中至少有四十首是经过加工或根本就不是王市长写的。我是学中文的,懂得语言、风格、艺术特点等,不同的人写的东西放在一起,有水平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J局是找人做了手脚,让人模仿王市长的打油诗重新写的。我本想抓起电话,拆穿这个骗局,但仔细看过后,觉得这些诗多少还有些意思,拿出手后虽然谈不上被人欣赏,但总不会被人笑掉大牙。J局同志的做法给了我启发,为何不把另外的二百首加以改造,让以王市长的名义发表的大作多少带些文采呢?
    我和杨倩商量这个改造方案,老婆夸我学聪明了,找到了如何当秘书的方法。我得到了老婆的热情鼓励,把才华用在了改造狗屎的成分上。在接下来的三周时间,我把搜集来的二百五十首大作全部加工润色一遍,还是打油诗的形式,但是在遣词造句、合辙押韵上却篇篇到位,透着作者的功底。
    我请打印室的人把王市长的诗集打印出来,在上班之前摆放在了王市长的办公桌上。诗集的封面是《王占奎诗选》。王市长大名叫王占奎。诗集的编排是一首一页,有扉页,有目录,看上去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很像那么回事。我觉得王市长应该喜出望外,因为诗集的确代表了作者的一定水平。
    果然,过了两天,王市长把我叫到办公室,笑眯眯地说:“小宋,干得不错。”王市长把诗集推给了我,我瞥了一眼封面,上面的批示是:同意印发。
    “谢谢您的夸奖,我马上去找出版社。”我拿起诗集准备离开。
    “不用找出版社,去找白局长,”王市长口气郑重地叮嘱道,“记住,一定要找白局长本人。”
    “我知道了。”我认识C局的白局长,在一次陪王市长的饭局上,我和他交换了名片。他是一个永远笑眯眯的人物,只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笑容里藏着什么。
    “你现在还是个主任科员吧?”王市长忽然关心地问。
    “是,不过给您当秘书,我觉得提高很快。”我的心跳突然加剧了,想听听王市长有什么承诺。
    “好好干,小伙子,会有前途的。”王市长站起身,使劲拍了拍我的肩膀,没有承诺,却对我寄予了厚望。
    被领导拍过肩膀后,感觉不一样了,一整天我都感到脚底生风,像个陀螺似的疯狂旋转,却一点也不觉得累。我跑到C局找到笑眯眯的白局长,白局长写了条子,我拿着条子又去了出版社,出版社的社长把我当成了钦差大臣,差点像接圣旨一般地接了诗集。社长考验了我一把智力和胆量,问我印多少册。我忘了请示王市长,当着社长的面也不好请示。我在心里盘算一下,觉得印五万册应该不成问题。王市长主管的八个局、总公司,职工加起来有三十万,平均六个人一本不算多也不算少。王市长作为一个诗人,首次出版诗集就印五万册,拿到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去炫耀,都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印五万册,这是开机数。”我沉着冷静地说。
    “五……五万册?”社长的脸变形了,潜台词是:“我没听错吧?”
    “就这样吧。”我站了起来,我知道该什么时候结束谈话,从各级领导身上我已经学会了如何把握谈话的火候。
    “就这样?那印刷费……”社长的脸上开始堆积痛苦的乌云,像个溺水的人在寻找支撑点。
    “什么印刷费?白局长只让我找你,一切就OK了,没提什么印刷费。”我一本正经地说,“出书不是有稿费吗,还用交印刷费?”
    “是,是有稿费,不过要保证有一定的发行量。”社长喏喏地说。
    “首印五万册,我们全包,这就是发行量。”
    “全包好,全包好。”社长擦着脸上的汗珠说,“宋秘书,您看这样行吗,出版社的书号费、编辑费我们就全免了,印刷费……”
    “我跟白局长说一声,看怎么处理,你看行吗?”
    “我也向白局长汇报一下,然后咱们再沟通。”

《诱惑(胡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