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鼻衄第五

《巢氏病源》小儿伤寒鼻衄候∶伤寒是寒气客于皮肤,搏于血气,腠理闭密,气不得宣泄,蕴积生热,故头痛、体疼而壮热也。其鼻衄是热搏于气,而乘于血也。肺候身之皮毛而主气,开窍于鼻。伤寒先客皮肤,搏于气而成热。热乘于血,血得热则流散,发从鼻出者,为鼻衄也。凡候热病知应衄者,其人壮热,频发汗,汗不出或未及发汗,而鼻燥喘息,鼻气鸣,即衄。凡衄,小儿止半升数合,则热因之得歇。若一升二升者死。

《活人书》论伤寒小儿、大人治法∶一般但小分剂,药性差凉耳。问∶鼻衄者,何也?伤寒太阳证,衄血者乃解,盖阳气重故也。仲景所谓阳盛则衄。若脉浮紧,无汗,服麻黄汤。不中病,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小衄而脉尚浮紧者,宜再与麻黄汤也。衄后脉已微者,不可行麻黄汤也。苦脉浮自汗,服桂枝汤不中病,桂枝证尚在,必头疼甚而致衄。小衄而脉尚浮者,宜再与桂枝也。衄后脉已微者,不可行桂枝汤也。大抵伤寒衄血不可发汗者,为脉微故也(治法∶衄家不可发汗,汗出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瞬,不得眠。然而无汗而衄,脉尚浮紧者,须再与麻黄汤。有汗而衄,脉尚浮缓者,须再与桂枝汤。)脉已微者,黄芩芍药汤、犀角地黄汤。衄血不止者,茅花汤。若衄而渴,心烦,饮水则吐水,先服五苓散,次服竹叶汤。又问∶阴证有衄血者乎?阴证自无热何缘有衄。若少阴病但厥无汗,强发之必动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耳目,是谓下厥上竭,为难治。

《婴童宝鉴》小儿伤寒鼻衄歌∶

结热血兮血流散,从鼻出兮人可惊。皆因汗兮不得汗,鼻干燥兮先有声。

《千金》治小儿未满百日,伤寒鼻衄,身热呕逆。麦门冬汤方

麦门冬(十八铢) 石膏 寒水石 甘草(炙。各半两) 桂心(八铢)

上五味 咀,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分服一合,日三。

《圣惠》治小儿伤寒鼻衄,烦热头痛。竹茹散方

苦竹茹 甘草(炙微赤,锉) 黄芩(各半两) 麦门冬(去心,焙) 伏龙肝 石膏(各一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更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伤寒壮热,鼻衄不止方。

生干地黄(二两)

上细锉,于银器中,以酒一中盏,煎至七分,去滓。不计时,分温三服。

《圣惠》又方

生葛根(汁)

上用一小盏,分二服,即止。

《圣惠》治小儿伤寒鼻衄,已经数日不止方。

生地黄(汁) 白蜜(各一小盏) 蒲黄(一两)

上件药相和,微暖过。每服半小盏,量儿大小分减频服。

《圣惠》治小儿伤寒鼻衄,经日发歇不止方。

蒲黄(一两) 石榴花(末,半两)

上件药,相和令匀。不计时候,以新汲水调下半钱,更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伤寒鼻衄,经数日不止方。

上取乱发烧灰细研,频频吹少许于鼻中良。

张涣立应散方 治伤寒血热妄行,鼻衄不止。

石榴花(取末,焙干) 干葛根(为末) 蒲黄(研。各半两)

上件为细末。每服半钱,取生地黄汁调下并服。

《活人书》仲景麻黄汤,方见伤寒发喘门中。

《活人书》仲景桂枝汤,方见伤寒自汗门中。

《活人书》黄芩芍药汤

黄芩(三两) 芍药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活人书》犀角地黄汤

犀角屑(如无,以升麻代之) 牡丹(去心。各一两) 芍药(三分) 生地黄(半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煮取一盏。有热如狂者,加黄芩二两;其人脉大来迟,腹不满自言满者,为无热,不用黄芩。

《活人书》茅花汤

茅花一大把,水三盏,煎浓汁一盏,分二服即瘥。无花以根代之。

《活人书》仲景五苓散,方见自汗门中。

《活人书》仲景竹叶石膏汤

淡竹叶(半把) 石膏(四两,杵碎) 半夏(二分半) 人参 甘草(各半两) 麦门冬(一两半)

呕者加生姜一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粳米百余粒,煮取八分,米熟汤成,去滓温服。

张涣《鸡峰方》 治伤寒时气,衄血不止。

好松烟墨

上为细末,鸡子清和如桐子大。每服十粒,白汤下,不以时。

又方

生萝卜捣取汁。

上每服半盏,入盐少许,搅匀频服之,不以时。

《幼幼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