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云。厥之为病也。足暴清。胸将若裂。肠若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寒热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

按厥论云。厥之寒热者。何也。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曰阳厥者。因善怒而得也。曰风厥者。手足搐搦。汗出而烦满不解也。曰痿厥者。痿病与厥杂合。而足弱痿无力也。曰痹厥者。痹病与厥病杂合。而香港脚顽麻肿痛。世谓香港脚冲心者是也。曰厥痹者。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是也。今人又以忽然昏晕。不省人事。手足冷者为厥。仲景论伤寒。则以阳证传阴。手足寒者为热厥。主以四逆散。阴证恶寒。手足寒者为寒厥。主以四逆汤。内经厥论之义则不然。盖足之三阳。起于足五指之表。三阴起于足五指之里。故阳气胜则足下热。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论得寒厥之由。以其人阳气衰。不能渗荣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附子理中汤。论得热厥之由。则谓其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

肾气日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加减八味丸。

经云。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张主也。烦劳则主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夏暑伤气而煎厥。气逆也。)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清暑益气汤。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血积胸中不散。气道阻碍不行。故为暴逆。)犀角地黄汤。二阳一阴发病。名曰风厥。(肝木克胃。风胜其湿。不制肾水。故令上逆。)地黄饮子。又骨痛爪枯为骨厥。两手指挛急。屈伸不得。爪甲枯厥为臂厥。身立如椽为肝厥。此皆内虚气逆也。并宜八味丸。喘而 。狂走登高。为阳明厥。此为邪实。承气汤下之。厥而腹满不知人。卒然闷乱者。皆因邪气乱。阳气逆。是少阴肾脉不至也。名曰尸厥。卒中天地戾气使然。急以二气丹二钱。用陈酒煎。如觉焰硝起。倾放盆内盖着温服。如人行五里许。又进一服。不过三服即醒。若膏粱本虚之人。用附子一枚。人参三两。酒煎分三次服。并灸百会穴四十九壮。气海丹田三百壮。身温灸止。艾炷止许绿豆大。粗则伤人。暴厥脉伏。不省人事。莫辨阴阳。急用鸡子三枚。煮熟乘热开豆大一孔。衬粗纸一层。亦开孔对当脐。令热气透达于内即苏。然后按脉证疗之。如连换三枚不应。不可救矣。

张介宾曰。厥证之起于足者。厥发之始也。甚至卒倒暴厥。忽不知人。轻则渐苏。重则即死。

最为急候。后世不能详察。但以手足寒热为厥。又有以香港脚为厥者。谬之甚也。虽仲景有寒厥热厥之分。亦以手足为言。盖彼自辨伤寒之寒热耳。实非内经之所谓厥也。观大奇论曰。暴厥者。不知与人言。调经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缪刺论曰。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五络俱竭。令人身体皆重。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若此者。岂止于手足寒热及香港脚之谓耶。今人多不知厥证。而皆指为中风也。夫中风者。病多经络之受伤。厥逆者。直因精气之内夺。表里虚实。病情当辨。名义不正。无怪其以风治厥也。医中之害。莫此为甚。

〔诊〕 脉沉微不数为寒厥。沉伏而数为热厥。沉细为气厥。芤大为血虚。浮滑为痰。弦数为热。浮者外感。脉至如喘。名曰暴厥。寸脉沉而滑。沉为气。滑为实。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唇口身冷。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此为卒厥。

孙兆治一人。自汗。两足逆冷至膝下。腹痛不省人事。六脉小弱而急。问其所服之药。皆阳药也。此非受病重。药能重病耳。遂以五苓散、白虎汤十余剂而安。凡阴厥胫冷则臂亦冷。今胫冷臂不冷。则非下厥上行。所以知是阳厥也。

汪石山治一人卒厥。暴死不知人。先前因微寒数发热。面色痿黄。六脉沉弦而细。知为中气久郁所致。与人参七气汤一服。药未熟而暴绝。汪令一人紧抱。以口接其气。徐以热姜汤灌之。禁止喧闹移动。移动则气绝不返矣。有顷果苏。温养半月而安。不特此证为然。凡中风。中气。中暑。中寒。暴厥。俱不得妄动以断其气。内经明言气复返则生。若不谙而扰乱其气。不得复返。致夭枉者多矣。

《张氏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