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温

(附冬温 温热 秋燥)

陈(右) 风温八日,身热咳嗽,左胁作痛,日来神昏不宁,甚则迷昧,气升痰嘶,痰色稠黄,齿垢颧红,自汗渴饮。脉数浮弦,舌红苔黄。日前痰中屡屡见红。此由风邪化热,灼烁肺胃,所有津液,尽为火热熬炼,皆化为痰肺为热炎所熏,肺叶煽动,有喘厥之虞。用竹叶石膏汤加味。

麦冬(去心三钱) 石膏(五钱煨) 桑白皮(二钱炙) 天花粉(二钱) 梨肉(二两) 制半夏(一钱五分) 北沙参(四钱) 马兜铃(一钱五分) 淡竹叶(十六片)

【二诊】 情神之迷昧较清。舌苔亦化,气升较轻,然痰仍黄浓,痰声如潮。脉数弦滑。肺胃为热所灼,津液尽化为痰,痰随气升,气随痰逆。前意参上病下取法。

马兜铃(一钱五分) 光杏仁(去尖打四钱) 炙桑皮(三钱) 冬瓜子(五钱打) 栝蒌皮(四钱) 川贝(去心三钱) 海浮石(三钱) 薏仁(五钱) 枇杷叶(去毛一两) 风化霜(七分) 苇茎(一两五钱)竹沥达痰丸(三钱竹茹汤先送下)

【三诊】 上升之气,大为平定, 语亦退,烦懊亦减。虽已出于望外。但脉象滑数而软,舌苔浮糙,上 糜腐星布。痰热化火灼阴,一波未定,一波又起矣。再化痰热,参入甘凉。

马兜铃(一钱五分) 冬瓜子(五钱打) 风化硝(八分) 栝蒌仁(五钱研) 杏仁泥(三钱) 海浮石(三钱) 茯苓(四钱) 苇茎(一两五钱) 鲜竹茹(水炒二钱) 梨汁(一酒杯温另服) 荸荠汁(半酒杯同冲) 上濂珠(三分) 真川贝母(去心五分二味研极细末先送下)

【四诊】 痰喘渐平,热亦大减而白腐渐多,却不甚作渴。脉形软滑。阴分亏损,浊随气火上浮,虚多而实少矣。急和其阴,而参清化气热。

南北沙参(各二钱) 川贝母(去心二钱) 冬瓜子(四钱) 川石斛(三钱) 滑石块(四钱) 淡天冬(一钱) 猪茯苓(各二钱) 二泉胶(蛤粉拌炒一钱五分) 香豆豉(二钱炒) 竹茹(水炒一钱五分) 泽泻(一钱五分) 苇茎(七钱) 上濂珠(三分) 川贝母(四分二味研为极细末先调服)

【五诊】 痰喘全平,腐糜忽少忽多。舌质呆紫苔,淡黄而 ,望之干毛,却不燥渴。胸次如哽如阻。脉形软滑。此的属阴分伤损,浊蒸不化。治多棘手。勉再以清化并行法,以图万幸。

南沙参(四钱) 青盐半夏(一钱五分) 竹茹(姜汁炒二钱) 枇杷叶(去毛一两) 栝蒌霜(三钱)滑石块(五钱)杏仁泥(三钱) 金石斛(四钱) 川贝母(三钱) 香豆豉(三钱) 芦根(去节一两) 陈关蛰(洗淡一两) 大荸荠(拍碎四枚二味煎汤代水)

【六诊】 糜腐大化,胸中痞满。阴多渐复,而胃浊仍阻。犹恐治浊伤阴,动多窒碍。

法半夏(一钱五分) 金沸草(一钱) 杜苏子(炒研三钱) 茯苓(四钱) 豆豉(三钱) 橘红(盐水炒一钱) 杏仁泥(三钱) 竹茹(姜汁炒二钱) 玫瑰花(去蒂三朵)

【七诊】 一险于喘呼神昧,再险于阴伤糜腐,又险于浊阻膈痞,证象错综,治多窒碍。何幸清凉润燥,补泻纷更,应如桴鼓。履夷出险,殆天授非人力欤。

法半夏(一钱五分) 云苓(四钱) 猪苓(一钱五分) 薤白头(二钱) 玫瑰花(去蒂三朵) 上广皮(盐水炒一钱) 枳壳(一钱) 甜广皮(炒香三钱) 栝蒌仁(姜汁炒研三钱) 生熟谷芽(各一钱)

祝(十五岁) 饮食内伤,时邪外感。从泄泻而至发热,热势甚炽,纤毫无汗,神情懊烦,频渴不多饮。

脉象郁数,舌红苔黄罩灰。此由邪湿相合,三焦均受。恐邪湿交蒸,邪化为火,而湿化为燥。用薛氏升泄法。

煨葛根(一钱五分) 生甘草(三分) 淡芩(一钱五分) 滑石(三钱) 米仁(三钱) 大豆卷(二钱)上广皮(一钱) 苦桔梗(一钱) 通草(一钱) 泽泻(三钱)

【二诊】 用薛氏升泄之法,便泄稍减,咳嗽增多,热势渐减,苔灰大化。虽属转轻之象,而未得汗邪无出路,所以热仍不解,心中时觉 烦。病起之际,即耳窍闭塞。良由脾土素弱,所以感受风邪,上阻清窍,下趋大肠。但风脉必浮,今脉不以浮应,似非风象。殊不知风在表则浮,今风入肠胃,病既入里,则脉不以浮应矣。仿喻嘉言先生逆流挽舟法。

前胡(一钱) 川羌活(一钱) 白桔梗(一钱) 郁金(一钱五分) 云茯苓(三钱) 柴胡(四分)青防风(一钱) 炒枳壳(七分) 米仁(三钱) 蔻仁(四分) 淡芩(七分)

【三诊】 引邪外达,正气虚微,不能托送,未能得汗,便泄有粘腻,色白带赤,热势得见退轻,而迷沉欲寐,有时夹杂谵语。脉象糊滑,重按少力,苔黄,近根仍带灰润。此由中气不足,外感之风,氤氲之湿,熏蒸之热,炼液成痰,弥漫神机。里虚内陷之象,恐神昏发痉。拟扶助中阳,兼清湿热而化浊痰。

台参须(七分) 川连(五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陈胆星(一钱) 竹茹(一钱五分) 竺黄(二钱) 茯苓(三钱) 干姜(四分) 橘红(一钱) 生薏仁(三钱) 蚕沙(三钱)

【四诊】 昨进扶助中阳,兼清热而化浊痰,热势发扬于外,表热稍甚,迷蒙较退,时觉懊烦。自病起至今,耳窍闭塞,今则时兼谵语,口渴欲饮。舌红,后半灰霉,脉象稍起,而软数微弦。风燥之气,上阻清窍,而风与湿合,遂成熏蒸之局,神机为之弥漫。恐邪不外越,复从内窜。拟清化法。必得邪从外越,方是退步,然不易也。

黑豆衣(三钱) 连翘(三钱) 郁金(一钱五分) 鲜石菖(二钱) 鲜竹叶(二十片) 绿豆衣(三钱)桔梗(一钱) 薄荷(一钱) 南沙参(三钱) 荷叶边(三钱) 甘草(四分)

【五诊】 便泄已止,咳嗽增多,邪势欲从肺,经外泄。而每至正午阳旺之时,转烦懊不宁,言语错乱,颧红面赤,下午仍多眠睡。皆风邪化火,劫烁阴津。昨投泄热和阴,舌苔深黄稍化,而边仍红前半红点满布,后半灰霉。津伤热炽。拟泄热救阴,稍为扩充。

羚羊片(二钱) 鲜铁斛(七钱) 大麦冬(三钱) 花粉(二钱) 竹叶心(二十片) 赤茯苓(三钱)黑山栀皮(三钱) 西洋参(一钱五分) 连翘壳(三钱) 真川贝母(去心二钱) 光杏仁(三钱)

【六诊】 疏泄风邪,清化气热,便泄渐定,解出溏粪带黑,热之象也。风为阳邪,不从外越,从中化热,热灼肺胃,咳嗽不爽,懊烦不宁。热扰神明,言语妄乱。热劫津液,神机不运,所以不为烦懊,即为迷睡。阳明热胜则目赤颧红,口渴欲饮脉数微弦,舌红苔色深黄,根带霉黑。种种见端,皆风邪化火劫烁阴津之象。

症方一候,邪势鸱张,恐阴津日干,而神昏发痉。拟救阴泄热。

羚羊片(二钱) 大麦冬(三钱) 广玉金(一钱五分) 连翘壳(三钱) 甘草(五分) 鲜铁斛(七钱)真川贝(二钱) 石菖蒲(二钱) 黑山栀皮(三钱) 北沙参(四钱) 竹叶心(二十片)

【七诊】 脉象沉细软弱,较昨稍起。神志较清,懊烦略定,迷睡略退,咳嗽增多,痰出粘腻。舌红稍淡,灰霉略化阴津渐回,而喉有痰声。良由津液为热邪所炼,即化为痰,前贤谓痰,即有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非虚语也。拟凉肝泄热,兼清肺胃,以保阴液。

羚羊片(一钱五分) 西洋参(一钱五分) 鲜铁皮斛(六钱) 肥知母(一钱五分) 川贝母(二钱) 连翘(三钱) 玉泉散(三钱) 大麦冬(三钱) 桑叶(一钱炙) 冬瓜子(三钱) 竹叶心(二十片)

【八诊】 脉渐起,咳嗽较爽。内陷之邪,还于肺胃,所以神志渐清,热势降序,口渴稍定,舌苔灰霉较化。惟仍眠多醒少,还是神机欠运,胸中之热弥漫。再泄热和阴,兼宣肺气,以引邪外出。

玉泉散 连翘 铁皮斛 光杏仁 薄荷 象贝 牛蒡子 霜桑叶 黑栀皮 天冬 前胡

【九诊】 口渴渐定,热势渐轻,舌红渐淡,苔黄转白,灰霉渐退,右脉稍起,皆热化津回之象。理应神清气爽。而眠多醒少,仍复如前,耳聋不爽,大便不解。病之初起,原属风温夹湿,邪既化热,劫烁阴津,虽有湿邪,亦成燥火。今津回热化,燥仍为湿,余热与湿,弥漫胸中,如雾氤氲,所以眠多醒少。拟清泄火风,参以化痰。

连翘(三钱) 黑栀皮(三钱) 天竺黄(二钱) 桔梗(二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前胡(一钱五分)晚蚕砂(三钱) 薄荷(一钱) 陈胆星(七分) 象贝母(二钱) 桑叶(二钱) 白金丸(五分入煎)

【十诊】 昨进化痰泄热,咳嗽稍甚痰不甚多,而痰中带红,左颊红赤。苔霉近根全化,而舌心黄又带霉黑,大便不行。脉数右大。还是肺胃热胜。痰既得出,仍守清胃养津。即请商裁。

玉泉散(五钱) 鲜生地(五钱) 黑栀皮(三钱) 川贝母(二钱) 肥知母(二钱) 铁皮斛(八钱)连翘(三钱) 天花粉(三钱) 生甘草(六分) 粉丹皮(二钱) 悉尼汁(一两) 白茅根肉(一两)

【十一诊】 迷睡稍退。胸中弥漫之热。略得扩清大便欲解不出。脉象右大。再参增液以望便行。

鲜生地(八钱) 大麦冬(三钱) 玉泉散(四钱) 象贝母(三钱) 黑栀皮(三钱) 淡芩(一钱五分)冬瓜子(三钱) 大玄参(三钱) 连翘(三钱) 粉丹皮(二钱) 悉尼汁(一两) 白茅根肉(一两)

【十二诊】 大便畅行。然津液为热所耗,木火升动懊烦口渴,左颊红赤。耳鸣窍闭,咳嗽咽痒。脉数,重按微弦。风温之邪化火劫津,幸数日以来,舌未焦燥,神未昏糊。泄热存阴,似难更动。

羚羊片(一钱五分) 鲜生地(六钱) 川贝母(二钱) 杏仁(三钱) 炙桑皮(二钱) 玉泉散(五钱)鲜铁皮斛(六钱) 天花粉(二钱) 连翘(三钱) 荷叶边(三钱)

【十三诊】 多眠渐退,两次得汗,咳嗽渐轻,痰亦渐少内陷之邪,仍还于表,是为正色。但热仍未解,耳聋不聪。脉数舌质淡红,苔淡黄,灰霉未尽。肺胃余热,未能遽澈。存阴泄热,并不表汗而汗自出。良以津液。

来复,所以液能化汗。拟乘此疏风泄热,以望邪有出路。

冬桑叶(一钱五分) 杏仁(三钱) 连翘壳(三钱) 前胡(一钱) 川贝母(二钱) 池菊花(二钱)薄荷(一钱) 黑山栀(三钱) 桔梗(一钱) 荷叶边(三钱)

【十四诊】 内陷之邪,还于肺胃。咳嗽身热,耳聋,音声雌腻。脉数右大,舌质淡红,淡黄灰霉之苔逐步化轻。病既由深而浅,宜再辛凉散风微苦泄热。

桑叶(二钱) 菊花(二钱) 薄荷(一钱) 黑栀皮(二钱) 赤茯苓(一钱五分) 桔梗(一钱)云茯苓(一钱五分) 粉前胡(一钱) 大力子(三钱) 连翘壳(三钱) 郁金(一钱五分) 荷叶边(三钱)

改方加杏仁三钱,豆豉三钱,枳壳一钱五分。

【十五诊】 身热渐轻。舌苔灰霉已化,烦懊亦定。阴津既回内陷之邪,还于肺胃,其多眠应当立退,乃神情安静,仍复多眠。皆由风邪入于上焦,上焦之气,闭而不行,卫气行于阴而不得出于阳。开泄上焦,使上焦气宣,为目前要务。

杏仁(三钱) 桑叶(二钱) 淡豉(二钱) 枳壳(八分) 桔梗(一钱) 薄荷(一钱)橘红(一钱) 郁金(一钱五分) 青防风(一钱) 干荷叶边(三钱)

【十六诊】 胸背皆经得汗,风邪稍得开泄,耳窍略聪,卫气渐开,且能知味,然仍时多眠睡。舌黄灰霉既化,而反觉白腻。上焦之气不行,谷气过多,恐其酿湿生热,不可不防。

光杏仁(三钱) 淡豆豉(二钱) 广橘红(一钱) 丝通草(八分) 生薏仁(三钱) 炒枳壳(一钱)桔梗(一钱) 防风(一钱) 云茯苓(三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干荷叶边(三钱)

【十七诊】 内陷之邪,还于肺胃,而从汗出。耳窍闭塞已开,身热亦退。脉静苔化,大局已定。宜和中醒胃。

青盐半夏(一钱五分) 茯苓(三钱) 桔梗(一钱) 郁金(一钱五分) 防风(一钱) 薄橘红(一钱)米仁(三钱) 枳壳(一钱五分) 范志曲(一钱五分) 谷芽(二钱)

【十八诊】 脉静苔化,胃开思食。久热之下,阴津不能遽复。宜和阴益肾。

炙生地(三钱) 炙甘草(四分) 白芍(一钱) 橘白(盐水炒一钱) 麦冬(炒一钱五分) 阿胶珠(一钱五分)甜杏仁(炒香三钱) 生熟谷芽(各一钱)

【十九诊】 滋水和阴,胃气渐复,多眠亦退。风为阳邪,温乃热气,其所伤者,无非阴液。但柔腻之药,不能久进。宜甘凉和养。

西洋参(一钱五分) 生玉竹(三钱) 广橘白(一钱) 生熟谷芽(各一钱) 川石斛(四钱) 生甘草(三分) 生山药(三钱) 甜杏仁(三钱) 范志曲(一钱)

陆(左) 咳嗽不爽,发热汗出不解,气从上逆,大便溏泄。脉数右大,苔浓心黄。风温袭于肺胃,症方七日,为势甚炽。

牛蒡子(三钱) 川贝母(二钱) 甜广皮(一钱) 杏仁(三钱) 竹茹(水炒二钱) 生甘草(四分)炙桑皮(二钱) 大连翘(三钱) 茯苓(三钱)

【二诊】 苔黄稍化。仍然腻浊,大便不利,每至日晡,辄仍凛热。外风引动湿热,郁阻营卫。再为宣化。

杏仁(三钱) 蔻仁(五分) 淡芩(一钱) 滑石(三钱) 鲜竹茹(水炒一钱) 米仁(三钱)广郁金(一钱五分) 通草(一钱) 赤茯苓(三钱) 鲜佛手(一钱)

【三诊】 轻宣肺气而化湿邪,每晨汗出,上焦之湿,理当从汗而解,乃日晡仍然似疟,便不畅行,腹膨脘痞欲呕,频转矢气。脉形滑数。此必有形之积,阻而不化。拟导滞兼清湿热。

南楂炭(三钱) 缩砂仁(五分) 云茯苓(三钱) 青陈皮(各一钱) 泽泻(二钱) 范志曲(二钱)莱菔子(炒研三钱) 木香槟榔丸(三钱先服)

恩(左) 温邪将及两候,发热有汗不解,夜甚无寐,胸闷不舒,烦渴而不欲饮。脉数,右部沉郁,左部弦大,舌红苔黄,根带灰霉。无形之邪,有形之湿,熏蒸不化,遂致清津不能上供,阴液由此渐亏。恐化燥而神机不运,渐成昏蔽。拟退热泄湿。即请商裁。

羚羊片(一钱五分) 淡芩(一钱五分) 光杏仁(三钱) 赤苓(三钱) 生米仁(三钱) 连翘壳(三钱)广郁金(一钱五分) 滑石块(三钱) 通草(一钱) 生梨汁(一两) 芦根(打汁调一两) 白蔻仁(三分先服)

【二诊】 流湿润燥,参以退热,热势外扬,能得微汗,口渴大减。然大便不行,大腹满痛,频转矢气。脉象滑数。正合阳明病频转矢气之条,以丸药缓下。即请商裁。

豆豉(三钱) 郁金(一钱五分) 滑石(二钱) 赤苓(三钱) 杏仁(三钱) 楂炭(三钱)淡芩(酒炒一钱五分) 通草(一钱) 枳实导滞丸(三钱先服)

【三诊】 热势降序,仍然起伏,大腹满痛,频转矢气,大便不行。脉数左弦,舌尖红绛。阴伤热恋,宿滞不达。

再泄热利湿,参以磨滞。

连翘壳(三钱) 细生地(五钱) 滑石块(三钱) 黄芩(一钱五分) 栝蒌仁(五钱) 黑山栀(三钱)光杏仁(三钱) 通草(一钱) 枳实(一钱五分) 芦根(一两) 青竹叶(二十片)

改方停药,饮白残花露佛手露各二两。

【四诊】 大便畅行,热痰悉化。然频渴欲饮。舌红苔白,根带灰黑。阴伤不复。再泄热和阴。

生地 川连 花粉 青蒿 竹叶 阿胶 连翘 滑石 杏仁 芦根

谢(右) 辛凉疏泄,汗未畅达,热仍不解,头胀耳鸣。脉数右大。风温袭于肺胃,不能外达,三日正炽。

淡豆豉(三钱) 薄荷(一钱) 连翘(二钱) 池菊花(二钱) 枳壳(一钱炒) 牛蒡子(三钱)桔梗(一钱) 桑叶(一钱五分) 光杏仁(三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宋半夏(一钱五分)

【二诊】 疏泄肺胃,得汗甚畅,邪从汗解,热势大减,胀痛渐松。苔黄较化,脉亦略缓。然炉烟虽熄,余烬未消,身热尚未尽退。还宜疏泄余邪。

桑叶(一钱五分) 杏仁(三钱) 郁金(一钱五分) 山栀(二钱) 池菊花(一钱五分) 粉前胡(一钱)苦桔梗(一钱) 连翘壳(三钱) 枳壳(一钱) 悉尼(切片入煎一两) 象贝母(二钱)

包(左) 温邪将及二候,上焦之热,移入大肠,发热便泄,懊烦不寐,频渴欲饮,耳窍失听。舌光无苔,干燥无津,脉左大,重按无力。邪热不从外达,灼烁于内,阴津损伤,往往有液劫而神昏者,不可不知。拟养津泄热。

鲜石斛(六钱) 连翘(三钱) 黑栀皮(三钱) 香豉(三钱) 淡黄芩(一钱五分) 鲜生地(六钱)滑石(三钱) 桔梗(一钱) 桑叶(一钱五分) 芦根(一两)

【二诊】 便泄已止,热势虽不甚盛,而仍神烦少寐,口渴欲饮,舌燥无津,既干且腻,右目红赤作痛。脉数左大。风温夹湿化热,由大肠还于肺胃,气燥津伤。拟流湿润燥,开泄风热。

桑叶 薄荷 荆芥 连翘壳 朱茯神 桔梗甘菊花 鲜石斛 晚蚕砂 辰灯心 蔻仁末(三分另用鲜芦根二两打汁调服)

时病八日,始则发热便泄,继而呃逆频频,便泄虽止,而表热入里,遂致里热神烦,频渴欲饮,面色浮红。舌苔焦黑无津,脉象细数。此由邪热不从外达,转从内陷,劫烁阴津,所以满舌焦干,气火上冲,吸气不得入,所以频频呃逆,将有神昏发痉之变。勉拟存阴救津,兼清龙相,以平其冲逆之威。能否应手,非敢所知也。

大生地(四钱) 阿胶珠(二钱) 赤茯苓(三钱) 大麦冬(三钱) 生草(五分) 鲜竹茹(一钱五分)柿蒂(五枚) 枇杷叶(去毛一两) 大补阴丸(三钱先服)

方(左) 风温两候,风化为火,火风内旋,由壮热懊烦而致螈 。叠经泄热和阴,火风渐平,烙热亦定,乃大便通行之后,频见溏泄,咽痛鼻红,咳嗽痰多稠黄,耳窍闭塞。脉象数大,重按带弦,舌红苔黄。沸腾之风火虽熄,而气分之热,何能遽化。风痰为热所灼,自然色变黄稠。气燥则清窍不利,自然两耳失聪。咽通于胃,喉通于肺,今肺胃两经,为风热渊薮,自然咽中作痛。大肠与胃相联续,与肺相表里,热盛之下,府气失通,肺胃之热,乘热下移,再以牛乳横助其虐,所以大便为之频泄。为今之计,惟有清化肺胃,以清肠热。与式训仁兄大人同议方。

射干(六分) 桔梗(一钱) 川斛(五钱) 黑山栀(三钱) 细木通(五分) 前胡(一钱)淡芩(一钱五分) 连翘(三钱) 六一散(三钱) 茅根(一两) 竹叶(十二片)

浦(左) 咳嗽头胀发热,寤难成寐,知饥欲食。脉数而弦。风温袭于外,肝火炽于内。姑疏风泄热。

桑叶(一钱五分) 薄荷(一钱) 前胡(一钱) 黄芩(酒炒一钱五分) 竹茹(水炒一钱五分) 菊花(一钱)象贝(二钱) 黑山栀(三钱) 粉丹皮(二钱) 枳实(一钱炒)

【二诊】 辛凉散风,微苦泄热,邪势不达,未能得汗,咳嗽头痛,恶风。邪尚在表,再进辛凉。

桑叶(二钱) 炒枳壳(二钱) 前胡(一钱五分) 牛蒡子(三钱) 光杏仁(三钱) 菊花(二钱)白桔梗(一钱) 象贝(二钱) 薄荷(一钱) 竹茹(水炒一钱五分)

秦(左) 发热烦渴,胸闷气逆,频咳痰多,神烦少寐。脉数糊滑。此风温挟湿,郁蒸肺胃。症逾两候,恐致昏喘。

桑叶 制半夏 桔梗 冬瓜子 水炒竹茹 青芦管 前胡 橘红 生薏仁 光杏仁 通草

【二诊】 气逆稍定,热亦渐减,而脉仍滑数。还是肺胃之湿未楚也。再为降化。

光杏仁 生薏仁 制半夏 赤茯苓 云茯苓 炒苏子橘红 冬瓜子 生香附 丝通草 旋复花 炒枳壳 水炒竹茹

顾(左) 发热咳嗽多痰,喉间霍霍有声,胸闷神烦。脉数而滑。此温邪挟湿,蒸于肺胃。七日正炽。

甜葶苈 光杏仁 制半夏 炒枳壳 炒苏子 金沸草 薄橘红 赤茯苓 云茯苓

居(童) 先是口碎作痛,四日前忽然热起,势甚炽张,胸闷懊烦,鼻衄便泄,兹则咽中作痛。舌红苔白,脉数滑大。此风邪先袭于上,复以时令之邪与湿相合,致一阴一阳之火,俱结于上。病属风温,方在五日,邪势炽甚之际,当是易进难退之时也。

泡射干(六分) 广郁金(六分冲) 马勃(一钱五分) 荆芥(一钱) 牛蒡子(三钱) 炒银花(一钱五分) 连翘壳(三钱半) 玄参(三钱) 桔梗(一钱) 杏仁泥(三钱) 竹叶心(十六片)竹叶心 桔梗(二味代茶)

改方加黄芩酒炒秦艽。

【二诊】 前进辛以散风,苦以泄热,汗出邪势从外而泄。而肺胃之热蕴结,痧疹并发而不少衰,痛不少减。脉数滑大,舌红边绛。喉关以内,白腐满布,喉肿关小微咳。此炉烟甫熄,余烬复燃,肺胃之热,冲斥于中,喉疳重症,出入极为迅速。恐火烁肺金,而致气喘。商请专门名家酌夺。

郁金(一钱五分) 山豆根(三钱) 京玄参(三钱) 羚羊片(先煎二钱) 连翘(三钱) 大贝母(三钱)桔梗(一钱五分) 生石膏(七钱打) 牛蒡子(三钱) 射干(七分) 茅根(去心一两) 芦根(去节一两) 鲜荷叶(七钱)

【三诊】 昨进大剂泄热,热势大为轻减,喉肿较退,痛势大轻。涎水之自涌者,至此渐能下咽。脉洪大略收火风之灼铄肺胃者,已退三舍,当乘胜而助鼓再进。

羚羊片(二钱) 玄参肉(三钱) 牛蒡子(三钱) 鲜石斛(六钱) 连翘(三钱) 生石膏(七钱)泡射干(六分) 荆芥(一钱) 黑山栀(三钱) 苦桔梗(二分) 鲜荷叶络(七钱) 茅根(去心一两)芦根(去节一两)

气喘不定,痰多稠浓。苔白转黄,舌边尖红绛,唇朱颧赤,脉数至六至以外。夫风为阳邪,阳邪易于化火,所有痰浊,尽从阳化,华盖之脏,独当其炎,所以清肃之令不行,右降之权尽失。痰鸣气喘, 如梦语,将有耗气伤阴等变矣。

磨犀尖(四分) 杏仁泥(三钱) 桑白皮(二钱) 冬瓜子(四钱) 生石膏(五钱) 肥知母(二钱炒)马兜铃(一钱五分) 川贝母(二钱炒) 生薏仁(四钱) 栝蒌霜(三钱) 茯苓(三钱) 连翘(三钱)青芦管(一两) 枇杷叶(去毛一两)

风温大势已解,而痰热未清,咳恋痰稠黄浓,火升少寐。右寸脉独大。良以邪热灼肺,手太阴清肃无权,则足太阴转输失职,致热蒸而炼液成痰,痰火因而内炽。鼻准清冷,乃气机之闭郁,以兼症之中,别无元阳衰脱之见端也。拟清化痰热而肃肺气。

茯苓(三钱) 黑山栀(一钱五分) 海浮石(三钱) 炒蒌皮(三钱) 川贝母(二钱) 杏仁泥(三钱)冬瓜子(五钱) 风化硝(五分) 新绛(五分) 枇杷叶(去毛四片) 竹茹(一钱五分盐水炒)灯心(盐水拌三尺)

贾(左) 症起四日,壮热无汗,肢体烦疼,头胀作痛,痰多口腻。脉数右部浮大。夫热重而至炙手,自必懊烦闷,此时尚无烦懊情形,其热之尚在肌表,显然可见。考太阳为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卫气。今风邪在表,阳气屈曲不伸,故发热头疼。其所以不能作汗者,良由湿痰素盛,内壅不宣,则表邪难达,吴又可先生所谓水注闭其后窍,则前窍涓滴,此正发汗之义也。肢体之痛,左胁为甚,肝藏居左,风气通于肝也。拟于疏解之中,参入化痰,必得汗泄方能推散,然不易也。

荆芥穗(一钱五分) 霜桑叶(一钱五分) 羌活(一钱) 广郁金(磨冲六分) 旋复花(绢包二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橘红(一钱) 赤白苓(各二钱) 光杏仁(三钱) 真猩绛(六分) 枳实(一钱五分)竹茹(一钱) 桔梗(一钱)

改方去羌活猩绛,加香附橘络秦艽。

【二诊】 汗出,肌表之邪,由此外达,热势大退,遍体烦疼亦止,神情亦觉爽适。但脉仍带数,热退未楚,偏左瘕积阻滞,气道失宣,气短腋痛。脉数微滑,邪势渐去,湿热未清。再舍其标而治其本。

杏仁(三钱) 蔻仁(三粒) 橘红(一钱) 豆卷(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云茯苓(四钱)广郁金(一钱五分) 薏仁(四钱) 炒枳壳(一钱) 炒蒌皮(三钱) 炒苏子(三钱)

风温之后,恣食甜腻,酿湿生痰,肺降痹阻,以致热退不清,痰鸣气急,不能安眠。苔白不渴,脉左大,右部软滑。心胸不舒,气弱生寒,阳不旋转。恐喘甚汗脱。

葶苈子(五分) 杏仁泥(三钱) 茯苓(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方通草(一钱) 炒苏子(三钱)橘红(一钱) 白前(一钱五分) 旋复花(一钱五分) 生米仁(三钱)

邹(右) 天燥太过,肺胃风热内烁,更兼肝火凌金,咳痰带血,沉迷多睡。脉数而滑。盖阴虚则火炽,其热势内蕴胸中,如姻雾弥漫,所以沉迷而多睡也。恐昏痉等变。从云瞻兄方中,参入扩清胸中之热。

黑山栀(三钱) 栝蒌霜(三钱) 海浮石(三钱) 篾竹叶(一把) 真川贝(五分) 上濂珠(三分二味研极细末调服)

风温袭于肺胃,咳嗽壮热神烦,更兼天气亢燥,温燥之邪,化气为湿,以致肺热脾湿相蒸,痰黄而稠。日来热恋不解,咳亦不止,形色瘦削。脉数小软。营气日亏,邪势留恋,若再缠绵,必生变局。治法惟有泄化邪湿,庶可保全元气耳。

大豆卷 杏仁泥 生薏仁 前胡 川贝母 桔梗 通草 滑石 炒栝蒌皮 枇杷叶(去毛)

徐(右)咳剧身热,痰稠头目昏晕,胁痛神烦不寐。脉数弦滑此风温袭肺,化热内灼。适值经来,有暴喘之虞。

连翘(三钱) 天花粉(二钱) 桑叶(一钱) 光杏仁(打三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山栀(三钱)川贝母(二钱) 甘菊花(一钱五分) 丝瓜子(打三钱) 丹皮炭(二钱) 枇杷叶(去毛炙四片)

【二诊】 咳嗽大减,而仍凛寒身热,汗不多达,痰色黄浓。脉数带滑,苔白心黄。邪热郁于肺胃。夹经未净,还恐神昏气喘之变。

炙麻黄(后入四分) 光杏仁(三钱) 丝瓜子(研四钱) 连翘(三钱) 枳壳(一钱) 煨石膏(四钱) 生甘草(二分) 紫丹参(二钱) 桔梗(一钱) 郁金(一钱五分)

杨(右) 外感风邪,内停饮食,身热头疼腹痛。时病情形。三日正炽。

池菊(一钱五分) 桑叶(一钱) 枳实(一钱五分) 范志曲(二钱炒) 牛蒡子(三钱) 莱菔子(炒研三钱) 桔梗(一钱) 焦楂炭(三钱) 苏薄荷(一钱) 杏仁(三钱打) 广郁金(一钱五分)

【二诊】 身热已退,而脐上作痛,大便不行。脉象沉弦。寒滞内阻,宜小承其气。

川朴(一钱) 橘皮(一钱) 缩砂仁(后入五分) 乌药(一钱五分) 焦楂炭(三钱) 枳实(一钱)茯苓(三钱) 制香附(二钱) 生锦纹(后入二钱) 煨生姜(二片) 佛手(一钱)

改方 砂仁(五分) 云茯苓(三钱) 制香附(三钱) 酒炒延胡(一钱五分) 枳壳(一钱) 煨瓦楞子(五钱) 金铃子(一钱五分) 陈香橼皮(一钱五分) 青皮(一钱)

锦(翁) 由咳嗽咽痛,而致身热不解,汗出不能透渥,胸闷神烦少寐。脉象数滑,舌红苔白质腻。此风热之邪,与湿相合,蒸腾于肺胃之间。症属风湿,恐其化热。

泡射干(七分) 郁金(一钱五分) 黑山栀(三钱) 连翘(三钱) 范志曲(二钱炒) 光杏仁(三钱)枳实(一钱) 马勃(一钱) 桔梗(一钱) 莱菔子(生研三钱) 大力子(三钱) 冬桑叶(一钱五分)

【二诊】 热势大减,苔亦稍化,然仍咳嗽不爽。湿邪留恋肺胃。再为疏化。

光杏仁(三钱打) 郁金(一钱五分) 桔梗(一钱) 枳壳(一钱) 赤白苓(各二钱) 生薏仁(四钱)粉胡(一钱) 薄橘红(一钱) 炒蒌皮(三钱) 滑石(三钱) 枇杷叶(去毛四片)

张(左) 初起伤食吐泻,风温之邪,乘势而发,平素内伏之痰,与热相合,熏蒸于肺胃之间,以致热不外扬,咳嗽痰稠。上中两焦,为痰气所遏,则清津不能上升,口渴舌干少津,中心灰炱,小溲作痛。脉数而滑。

症属风温挟痰,化热伤阴,今方旬日,恐转候之际,痰热内闭而致神昏发痉。拟清化痰热,参以救阴。即请商裁。

天花粉(二钱) 光杏仁(去尖打三钱) 海浮石(三钱) 真川贝(炒黄二钱) 北沙参(四钱) 冬瓜子(四钱打) 大天冬(三钱) 白萝卜(切片一两五钱) 肥知母(二钱炒) 鲜芦根(去节一两) 陈关蛰(洗淡一两) 干枇杷叶(去毛四片)

【二诊】 清化痰热,舌苔炱,燥转润,中心霉黑亦化,溲痛已退,气逆亦平,脉亦稍缓。然内热未楚,还宜清化。

北沙参(三钱) 橘红(盐水炒一钱) 鲜竹茹(一钱五分) 冬瓜子(三钱) 通草(一钱) 青盐半夏(一钱五分) 茯苓(一钱) 光杏仁(三钱) 薏仁(四钱) 枇杷叶(去毛炙四片)

【三诊】 咳嗽气逆已定,胃纳亦得稍起。然肺胃之间,痰热未化,气不流布,津液不行,以致口燥舌干欲饮。右脉滑大虚火挟痰,熏蒸胃口,恐起口糜再引津上升而导热下行。

细生地(四钱) 细木通(四分) 天花粉(二钱) 竹沥半夏(一钱五分) 海蛤粉(三钱包) 细甘草(三分)真川贝(炒黄二钱) 冬瓜子(三钱打) 白茯苓(三钱) 鲜竹茹(盐水炒一钱) 活水芦根(去节一两) 青竹叶(十片)

【四诊】 和阴降火,清化痰热,痰爽,舌干转润。的属津气不行。与津枯者有间。

南沙参(四钱) 竹沥半夏(一钱五分) 海蛤粉(三钱包) 橘红(盐水炒一钱) 川石斛(四钱) 川贝母(炒黄一钱五分) 生薏仁(四钱) 茯苓(三钱) 炒竹茹(一钱) 枇杷叶(去毛四片)

【五诊】 痰气渐化,津液流通,口渴已定,胃亦渐起。足见燥乃假燥,湿乃真湿,病之变态,足以惑人如此。

白茯苓(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海蛤粉(五钱包) 炒蒌皮(三钱) 甜杏仁(三钱炒) 薄橘红(一钱)炒川贝(一钱五分) 生薏仁(三钱) 生熟谷芽(各一钱) 枇杷叶(去毛四片)

顾(右) 冬温九日,发热懊烦无汗,胸膺发出赤斑,不克透露,神识迷糊,指节引动。邪郁不达,挟温蒸腾,神机为之弥漫。脉形细数,苔白心黄质腻。有内窜昏痉之虞。勉拟泄化邪湿,芳香宣窍即请商裁。

豆豉(三钱) 光杏仁(三钱) 半夏(竹沥拌一钱五分) 炒枳壳(一钱) 赤茯苓(三钱) 生薏仁(三钱)白桔梗(一钱) 鲜石菖(四分) 牛黄清心丸(一丸开水化服)

冬温十一朝,邪化为热,炼液为痰,郁阻肺胃,以致甲木不降,乙木独升,烦热火升颧红。气从上冲,则恶心欲吐,胸次窒闷异常。寤难得寐,惊惕耳聋,四肢有时震动。脉数弦大,舌红苔白心灰。时邪引动本病,恐风火内旋,而神昏痉厥。经云、上焦不行则下脘不通。拟开展气化,仍不失清金可以平木之意。

豆豉 杏仁 枳实 竹茹 钩钩 枇杷叶 山栀 郁金 丹皮 桔梗 海蛰

肺热津亏,理宜燥渴,昨诊并不口渴,显系肺虽燥热,脾胃仍有湿邪遏伏。所以流化湿邪,俾清津可以上承,喻氏所以有流湿可以润燥之谈也。无如风化为火,尽壅于肺叠进清肺育阴,竟如杯水车薪。热循肺系内犯膻中,以致时为谵语。火郁于内发现于外则两颧红赤,唇口朱红,红极发紫,脉数竟在六至以外。此时为之清金泄热存阴,固属定理殊不知火从风化,其热也釜中之火也,其风也、釜底之薪也,蒸热之势稍衰,釜底之薪未撤,薪在即火在,所以日前历历转轻,仍云不能把握者为此。刻下脉数,气口虽属带浮,按之似属少情。如欲解散其风,而撤其薪,以缓其燎原之势,救者自知不逮。不得已再拟清肺饮合清宫汤,以尽绵力。

犀尖(磨冲五分) 连翘心(三钱) 大麦冬(连心三钱) 赤茯苓神(各二钱) 川贝母(二钱)光杏仁(三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北沙参(五钱) 桑白皮(二钱炙) 枇杷叶(去毛一两) 白茅根(一两) 濂珠(三分)川贝(四分二味研极细末调服)

方后原注云、刻下所怕肺热循系入心,心肺同病,气喘神昏,便是危境或问前日如救肺阿胶之类,治之当效何以不续进,使水来制火耶。曰、舌腻白不渴,如湿盛生痰,更难措手,不得已而退步,非临阵而畏缩也。又此症乃冬温绵延入春,久不能愈盖被庸工用白芍至四钱,川连至五钱,五味子至二钱,至惊蛰而病更剧,惊蛰阳动也。初用喻氏清燥救肺汤,后用竹叶石膏汤。前案已遗失,故附志于此(清儒志)

邱(右) 症逾两候先发红疹,继透白 ,又复经行邪势未始不从疹从 而稍泄,所以数日前病有退机,烦热口渴已得大定。然既疹既 ,营气两液,必然暗虚。而方寸愁虑,木火升动,邪热从而转炽,烦热复盛,耳鸣耳窍闭塞,喉有痰声,俨如梦语,手指引动,少腹气坠作胀。脉数滑带弦,舌红苔黄。邪湿未化,木火暗升,炼液成痰,神机不运,有神昏发痉之虞。勉拟透热凉肝化痰宣窍。

羚羊片(三钱) 赤茯苓(三钱) 竹茹(盐水炒一钱) 益元散(三钱加辰砂七厘绢包) 大连翘(三钱)陈胆星(六分) 黑山栀(三钱) 光杏仁(三钱) 郁金(一钱五分) 橘叶(一钱五分) 银花露(一两)

【二诊】 透热凉肝,化痰宣窍,烦懊大减,寐亦略安,四肢引动较定,少腹作胀亦松,红疹略为化淡。脉弦稍柔,舌红黄苔化薄。今晨咯痰三口,颇觉爽适,自觉胸中尚有痰粘之状的是肝胆之火与邪热交炽,炼液成痰,遂令痰火相煽。神昏发痉,岌岌可虞。前药进后,未及一周,未便操之太激。拟清化邪热,参以化痰。

连翘(三钱) 粉丹皮(二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陈胆星(五分) 白蒺藜(三钱) 山栀(三钱)栝蒌皮(三钱) 光杏仁(三钱) 益元散(三钱加辰砂七厘绢包) 青竹叶(二十片) 活水芦根(一两)银花露(一两)

冯(左) 温邪七日,热炽神迷肢节引动,脉见歇止舌黑质红,颧颊红赤,喉间霍霍痰鸣,气粗短促。此热炽于内,而痰湿抑郁,热不得泄,转从内窜之象,有痰涌昏喘之虞。

羚羊角 陈胆星 天竺黄 竹茹 九节石菖蒲 大连乔 杏仁泥 旋复花 枳实 至宝丹(一丸两服)

周(左) 进泻肺开痰,导热下行,上升之气,十退三四,痰亦稍爽,然热势仍不见衰,左肋痛减,而痰色黄稠,频渴欲饮,神烦胸闷舌质转红,边尖大有绛意。 如梦语两颧红赤。脉数滑大左部小濡,右部搏指。

良由蕴结之气分渐开,而霍霍痰鸣,肺胃之邪热尚炽火与痰激,故霍然有声。热灼津亏,故频渴而欲饮。症势较前略定,而鸱张之下,非大有起色,不足以全大局。刻下所急者,痰鸣气逆,最关重系。然邪势不泄,液即为痰,古人所谓痰即有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正此意也。拟清金肃肺之中,参以辛凉重剂,必得应手始臻妥洽耳。

杏仁泥(三钱) 广郁金(磨冲六分) 桑叶(二钱炙) 石膏(六钱 ) 竹茹(一钱) 法半夏(一钱五分)炒知母(一钱五分) 赤白苓(四钱) 广橘红(盐水炒一钱) 枇杷叶(去毛六片) 芦根(六钱)

邪势不解热,日以炽,咳嗽痰多,频渴引饮,神识有时迷糊。邪湿痰交蒸,有神昏气喘之虞。

栝蒌仁(四钱研) 杏仁泥(三钱) 乌犀尖(磨冲四分) 广玉金(磨冲四分) 天竺黄(三分半磨冲) 淡黄芩(一钱五分) 滑石块(四钱) 辰砂(一分二味同研绢包) 川贝母(二钱) 马兜铃(二钱) 冬瓜子(五钱)煨石膏(四钱) 青芦管(一两) 万氏牛黄清心丸(五分开水先送下)

咳嗽身热,痰鸣音哑,吸气短促,汗出发润。金伤已极喘脱之虞,行将立至。勉用喻氏法以尽人力。

煨石膏(五钱) 北沙参(六钱) 玄参(三钱) 阿胶(二钱) 生甘草(五分) 牛膝炭(三钱)川贝(二钱) 炒麦冬(三钱) 枇杷叶(去毛六片)

风温一门,附以冬温温热秋燥,例言中虽曾声明,实因方案遗佚,抄存过少,故仅蝉联附后,未能逐条分列,校#

对之下愧同伯玉,缺憾良深。质之吾友某君,曰、编案与作书体例,截然不同。著作之家分门别类,毫发不容紊#

乱。至编订方案,不过根据次排比,若欲皎然划一,厘然大备,诸多为难之外。涵以某君阅历有得,深知编纂复杂#

之繁,且以见读书之贵变通也。姑附志之。同门旧友若有存稿,盼望惠下,再版时当补辑改定也。(文涵志)#

《张聿青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