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三联疗法治疗活动性胃炎24例

幽门螺杆菌(Hp)作为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病因在医学上被证实。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给大量的活动性胃炎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但临床实践证实,抗菌疗法也并非尽如人意,疗程结束后仍有小部份患者轻症迁延久治不愈。笔者在抗菌治疗后期加服核黄素及烟酸,发现其症状消除较未用核黄素、烟酸者为优,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资料共47例。均在县以上医院经内镜检查证实符合悉尼系统胃炎内镜表现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41.2岁±5.6岁。治疗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43.8岁±4.3岁。

1.2 方法

两组均按第九届世界胃肠大会2周治疗方案治疗(CBS120mg,4次/d,甲硝唑0.4g,3次/d,四环素0.5g,4次/d)。于第2周开始,治疗组加用核黄素30mg/d,烟酸300mg/d,分3次口服。

1.3 疗效判定

显效:自觉症状和体征完全消除。有效:自觉症状和体征大部消除。无效;症状和体征略缓解或与治疗前无变化。两组病例于第2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18例,占75%,有效3例,无效3例中1例完成2周治疗,2例治疗1周后无明显好转未再来院仍列入无效中统计占有12.5%。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12例占52%;有效9例占39.1%;无效2例占8.9%,总有效率为91.9%。两组对比提示总有效率无显差异。但两组的显效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自Warren和Marshall于1983年报告从人胃中分离出Hp后,学者们又进行了大量研究证实Hp与慢性胃炎密切相关。不少二联、三联抗菌药物的组合方案在治疗慢性活动性胃炎中获得了显著疗效,但临床实践中总会遇到一些症状和体征不能获完全改善的病例。这就提示慢性胃炎的发病可能还有其它因素参与,本文内容亦证明Hp虽是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病因但非唯一病因。国外报道一组2000例住院病人中有40%缺乏核黄素和烟酸。国内虽未见有报告这么高的发病率但据本文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显著性差异推断则可能即为核黄素、烟酸缺乏的一个佐证。是否可作为本地区慢性胃炎患者核黄素和烟酸缺乏的一个推论数据现尚无有关流行病学资料证实。皮肤、舌唇、口角、阴囊为核黄素和烟酸缺乏的主要病为部位表现为相应的炎症。从病变部位的组织分类来看,与胃粘膜同属单层上皮,故两者缺乏时相同组织器官会同时受累。上述看得见表现明显的部位发生炎变,出现皮肤粘膜红肿,上皮脱落、表浅溃疡、糜烂而症状上则表现为相应部位的疼痕、烧灼感等。胃部则表现为非特异性胃炎症状。核黄素和烟酸缺乏是协助粘膜发生炎性改变,其粘膜屏障作用明显减弱,易受Hp的侵袭,使在无菌性炎症的基础上合并有菌性炎症。两者同时作用加重了胃粘膜的炎变而使胃炎症状更为明显。对抗菌治疗后期症状仍迁延不愈的患者补充核黄素和烟酸后症状很快消除可能是炎变的胃粘膜得以修复而减轻了胃炎的症状和缩短了治疗周期。

综上所述,Hp作为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病因,核黄素和烟酸缺乏则可能是其参与病因之一。故笔者建议在治疗活性胃炎中加服核黄素和烟酸可能有益。但本组病例尚少,临床上目前尚未有同类报告,故还有待大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

《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