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第十一篇

醋哮

病名。见《鸡鸣录·哮喘》。即醋呛哮。一名哮拔。详见醋呛哮条。

醋心

出《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指吞酸之轻症,又称中酸。《医学正传·吞酸》:“或微而止为中酸,俗胃之醋心。”详见吞酸、吐酸条。

醋咽

证名。又称吞酸、咽酸、噫酸。《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夫醋咽者,由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谷,谷不能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咽而吞酸,致气息酸臭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醋咽证治》:“食后噫醋吞酸,皆宿食证,俗谓之咽酸是也。”详见吞酸、咽酸、噫醋、吐酸等条。

人体部位名。指会阴部。《素问·骨空论》:“督脉者……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

崔浩(386-450年)

南北朝时北魏官吏。字伯渊。清河武城(今山东武城)人。好学博览,自少至长,耳目闻见,诸母诸姑所修妇功,无不蕴习。于经史、玄象、阴阳亦皆有所涉猎。修服食养性之术。着《食经》九卷,已佚。

崔季舒

南北朝时北齐官吏。字叔正。博陵安平(今山东益都)人。少孤,性明敏,涉猎经史,长于尺牍,有当世才具。武成居藩曾病,诏其疗病,备尽心力,获良效。季舒本好医术,天保中(550-559年)于医学更锐意研精,遂为名手。多所全济,虽位望转高,未曾懈怠。虽贫贱之士,亦为之治疗。

崔嘉彦

南宋道士、医家。号希范,号紫虚道人。南康(今江西九江)人。精心钻研医术,尤长于脉诊。以《难经》论脉之浮、沉、迟、数为大纲,以统七表八里诸证。撰《脉诀》、《注广成先生玉函经》三卷、《紫虚真人四原论》等。

崔景凤

南北朝时东魏医官。字鸾叔。清河武城(今山东武城)人。崔彧次子,精医药,曾任尚药典御。兄景哲,亦精医。

崔景哲

南北朝北魏医官。清河东武城(今属山东)人。崔彧之子,性豪率,亦以医名。仕魏太中大夫、司徒长史。子冏,仕魏为司空参军,齐天保初(公元550年),为尚药典御。

崔冏

南北朝时北齐医官。字法峻 。清河武城(今山东)人。魏太中大夫、司徒长史崔景哲之子。好学,博览经传,传家学,尤工相术,仕魏任司空参军。齐天宝(551-559年)间,任尚药典御。

崔孟传

明代医生。号朴庵。襄陵(今河南睢县)人。幼丧父母,从族兄习医,能悟妙其理,术精。万历(1573-1619年)间,太后病笃,应诏往视,投药而愈,赐官、赐金皆不受,遂赐以“真人”号。

崔瑞生

明代医生。字衷白。太平(今属安徽)人。幼业儒,弃而攻医,专以济世活人为志。诊脉施药,不计利,病者皆感之。善养生,年逾九旬,颜如童,步履如壮。

崔实

东汉官吏。字子真。涿郡安平(今河北涿县)人。曾官拜太守。着《太医金箴》、《四民月令》,均佚。

崔世明

南宋医生。增城(今属广东)人。幼习举业,屡试不中。尝谓:“不为宰相,则为良医。”遂究心岐黄之书,以医问世。有医德,为贫者治疾,不取酬,且施之以药。

崔文子

秦代医家。泰山(今山东)人。精药,曾售药于都市。擅制丸、散制剂济人,活人颇众。后至蜀中卖药,蜀人视之如神仙。

崔行功

(?-674年)唐代官吏。恒州井陉(今属河北)人。自幼好学,才华出众。曾任吏部郎中、通事舍人、司文郎中、秘书少监。知医。着《千金秘要备急方》一卷,已佚。

崔玄亮

(767-833年)唐代官吏,一作元亮,字晦叔。磁州昭义(今河北磁县)人。贞元初(785年)擢进士第。累署诸镇幕府。元和初(806年)召为监察御史,后至太常少卿、谏议大夫、右散骑常侍、虢州刺史等。晚年好黄老清静术,着《海上集验方》十卷,已佚。卒年66岁。

崔禹锡

隋代医家。里籍欠详。撰《食经》四卷,已佚。部分佚文被《医心方》、《证类本草》所引用。

崔彧

南北朝时北魏医家。字文若,清河东武城(今属山东)人。少尝诣青州,逢隐逸沙门,教以《素问》、《九卷》、《甲乙经》,遂善医术。中山王英子略病,名医王显等不能疗,彧针之,抽针即愈,后位冀州别驾,累迁宁远将军。性仁恕,见疾苦,好与治之。广教门生,弟子赵约、郝文法等,亦有医名。子景哲、孙冏,亦以医术显。

崔元裕

明代养生家。字正常。获鹿(今河北)人。少司马崔应麒之孙。自幼聪颖,弱冠补博士弟子员,精研经史,于医亦有研究。着《延年却病全书》八卷,已佚。另着《四书六辨》、《通鉴集要》等。

崔源

宋代药学家。生平里贯均欠详。撰《本草辨误》一卷,已佚。

崔知悌

唐代医家。许州鄢陵(今属河南)人。唐高宗时(650-683年)任中书侍郎、户部尚书。于骨蒸病颇有研究。着《骨蒸病灸方》。谓:骨蒸病者,亦名传尸,亦谓殗殜,亦称伏连,亦曰无辜。丈夫以癖气为根,妇人以血气为本。无问少长,多染此疾。婴孺之流,传注更苦,其为状也,发干而耸,或聚或分,腹中有块,脑后近下两边有小结,多者乃至五六。夜卧盗汗,梦与鬼交通,虽目视分明,而四肢无力。或上气食少,渐就沈羸,纵延时日,终于溘尽,另着《产图》、《崔氏纂要方》十卷,均佚。部分佚文散见于《外治秘要》。

催命疬

病名。指环颈而生破溃难敛的瘰疬。出《疡科全书》。因其病势凶险,且预后不良,故而得名。多因瘰疬失治或误治而成。

催气

指针刺时,采用各种行针手法促使得气感应尽快出现。《神应经》:“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捻转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通常采用持续捻转和提插,或循、摄、弹、摇,或艾卷熏灸;促使气至,以达到催气的目的。参见各条。

催乳

为治疗产后缺乳的方法。包括通乳、下乳。多因女子气血虚弱,以致产后缺乳,症见乳汁全无,或有亦不多,乳房无胀痛感,面白唇淡,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等。治宜补血溢气,佐以通乳,方用通乳丹加减(方见缺乳条);亦有因肝郁气滞而致缺乳者,症现乳房胀满而痛甚,或身热,精神抑郁。治宜疏肝解郁,佐以通乳。方用下乳涌泉散加减(方见缺乳条)。

催生

治疗学术语。指用服药的方法增强孕母之正气,使胎儿速生之法。杨子建《十产论》:“催生者,言欲产时,儿头至产门,方服药催之。或经日久产,母困倦难生,宜服药以助其血气,令儿速生。”

①指物品容易折断,碎裂的性质。《灵枢·五味》:“木之阴阳,尚有坚脆。”

②柔弱,不壮实。《灵枢·经水》:“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府之大小……”

③引申指虚弱病证。见“脆者坚之”。

脆脚

病名。指妊娠期下肢浮肿。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多因孕妇平素脾阳不振,健运失职,由于胎体生长发育,更阻碍脾阳敷布,以致水湿下注,症见脚踝浮肿,皮薄光亮,有压痕,无其他不适,经休息后不能恢复者,治以健脾胜湿,方用全生白术散。

脆者坚之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则。凡正气虚弱者宜固本法治疗。坚,固本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治诸胜复,寒者热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

焠(cuì,音翠)

烧,灼。《灵枢·寿夭刚柔》:“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张介宾注:“以火焠之,即近世所用雷火针及艾、蒜、针灸之类。”

焠(火矣)热食

用火灼xx过的食物,指煎煿之属。《素问·脏气法时论》:“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火矣)热食温炙衣。”

焠刺

刺法名。九刺之一。《灵枢·官针》:“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焠字原意是火入水,焠刺即指烧针后刺。燔针似后来所称的温针,焠针即火针。多用治风寒湿痹。参见燔针、火针条。

焠法

又名灯火疗法。《厘正按摩要术》:“取灯芯,截三四寸长,微蘸麻油,烘干燃着,右手平持灯芯,以尾下垂,按穴焠之。一近皮肤即提起,煏煿有声,须手法灵捷,勿致灼伤肌肉。”常见有焠胎寒、焠脐风等。详各条。

焠脐风

焠法之一。用灯火治疗脐风的方法。出《厘正按摩要术》。脐风初发,即用灯火于囟门、眉心、人中、承浆、两手大指少商等处,各一燋,脐旁四周六燋,脐带未落,于带口一燋,如既落,则于落处一燋,共十三燋。熄风镇痉。现已不用。

焠胎寒

焠法之一。用灯火治疗新生儿胎寒证的方法。《厘正按摩要术》:“小儿生一二日内,面青唇白,不乳不啼,肢冷拳缩或腹痛啼哭不已,皆胎寒也。用灯火于囟门、眉心、脐心各一燋,脐旁四围六燋,左右足跟两旁各一燋,共十五燋,声音不出者,肺俞二燋,左右少商穴各一燋。”

焠针

火针。《素问·调经论》:“病在骨,焠针药熨。”王冰注:“焠针,火针也。”

瘁瘖

突然失音的病证。《灵枢·经脉》:“其病气逆则喉痹瘁瘖。”

膵俞

经外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即胃管下俞。见该条。

皴揭

证名。肌肤起皴成折之病证。见《素问玄机原病式》。其证多因风燥伤于皮表,血分郁滞或脱水失血耗伤津液,气滞血枯而成。症见患处皮肤干涩干燥,或呈起皴成折之形状,甚则裂口、出血、疼痛,手足干枯不荣。治宜养血润燥,佐以清火。可用四物汤加川芎、加麦冬、花粉、黄柏、五味子之类。外拭搽润肌膏。相当于皲裂。

皴痛

病名。肌肤受冻而坼裂为皴,兼痛者皴痛。出《外科正宗》卷四。多因风寒外侵,风盛血燥,寒滞血脉,手足肌肤失濡养所致。症见患处皮肤枯燥,干裂疼痛,甚则皮脱。可用葱汤外洗,涂润肌膏。

存存斋医话稿

医话著作。清·赵睛初撰。原五卷,现存二卷。全书共74则医话,不分类别,不拘体例,不立标题。记其所见所闻及心得,阐述医理,辨证用药,改正本草,评论医家,强调辨证论治,反对拘方制病,文字简明,雄辩风趣。现有两种光绪年间刻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存泥丸

导引功法名。道家以上丹田为泥丸,医家称百会为泥丸。方法为:两手掌面互相摩擦发热后,以之从额部摩擦到头顶。《太平御览》:“以两手相摩令热,以手摩额上至顶上,满二七止,名曰存泥丸。”有健脑作用。

存神

气功术语。谓意守身神。《后汉书·冯衍传》:“陂山谷而闻处兮,守寂寞而存神。”道教认为人身五脏百节各有身神主持,与元气相应,意守身神可以延寿。《玄宗直指万法同归》:“存神养气,可以不死。”

存思

气功术语与功法名。又称存想,或简称存。《黄庭内景经·脾部章第十三》务成子注:“注念存思,神状当然。”《天隐子·存想篇》:“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存思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无宗教意味者,以存思五脏为主,称“内视法”,参见“内视”条。一类是存思身中之神,有浓厚宗教色彩,即“存神”,参见该条。

存针

针灸学术语。指留心注意用针的方法。《素问·宝命全角论》:“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王冰注:“然后乃存意于用针之法。”

《存真图》

脏象著作。见《郡斋读书后志》。又名《存真环中图》。一卷。宋·杨介编。所谓“存真”指脏腑,“环中”指经络。这是十二世纪初,北宋封建统治者利用被处决的尸体,遣医剖视并画工绘图,又经杨介考订校正成书。本书作者绘述从咽喉到胸腹腔各脏腑的解剖,并对经脉的联附,水谷的泌别,精血的运输等情况,进行了较细致的观察与描述。是我国较早的人体解剖图谱,惜已亡佚。

①寸口脉的简称。《素问·经脉别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②诊脉寸关尺的寸部。

③同身寸。详该条。

寸白虫病

九虫病之一。又名白虫病、脾虫病。多因食未熟猪、牛、鱼肉所致。《诸病源候论·寸白虫候》:“寸白者,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寸,而色白,形小褊。因府藏虚弱而能发动。或云饮白酒,以桑枝贯牛肉炙食,并生栗所成。又云食生鱼后,因饮奶酪,亦令生之。”《景岳全书·杂证谟》:“寸白虫,此虫长寸许,色白,其状如蛆子,母子相生,有独行者,有个个相接不断者,故能长至一、二丈。”证见腹痛、腹胀、泄泻,或泻出白色节片等。即现代所称绦虫病。寸白虫长寸许,实为绦虫的一个节片。治疗以驱虫至头排出为止。可选用槟榔、南瓜子、榧子、仙鹤草根、石榴皮等治疗。参见九虫病、白虫病条。

寸疔

病名。指疔之生于手指关节间者。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二,证治详见指疔条。

寸关尺

脉学术语。指寸口脉分三部的名称。桡骨茎突处为关,关之前(腕端)为寸,关之后(肘端)为尺。寸关尺三部的脉搏,分别称寸脉、关脉、尺脉。《脉经》:“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

寸口

诊脉的部位。属手太阴肺经。又称脉口、气口,位于两手桡骨头内侧的桡动脉处,因该处太渊穴(脉会太渊)距鱼际仅一寸,故名。《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入寸口,上鱼。”《难经·一难》:“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五脏六腑之所络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寸口虫

小儿常见肠道寄生虫。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绦虫。详绦虫病条。

寸平

经外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在手背腕横纹中央上1寸,向桡侧旁开0.4寸处。主治心力衰竭,休克等。具有回阳起脉的功效。直刺0.3-0.5寸。

搓法

①刺法名。指入针后,以拇、食两指持住针柄,如搓线状朝一个方向捻转的方法。《针经指南》:“搓者,凡令人觉热,向外针似搓线之貌,勿转太紧。治寒而里卧针,依前转法,以为搓也。”有的搓法掺以提插,区分寒热。如《针灸问对》:“下针之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肉缠针,难以进退。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各停五息久,故曰搓以使气。”本法有促针感产生和加强针感的作用。但单向捻转不宜过多,否则针身容易为肌肉组织缠住,发生滞针、折针等异常情况。

②推拿手法名。用两手掌面挟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方向相反作来回快速搓揉《厘正按摩要术·立法》:“搓以转之,谓两手相合而交转以相搓也。或两指合搓,或两手合搓,各极运动之妙,是从摩法生出者。”本法常用于四肢及胁肋部。功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搓食指

小儿推拿手法名。《厘正按摩要术》:“搓食指……大指中指合而直搓之,能化痰。”

用指爪合取物。亦指一次撮取之量。《素问·病能论》:“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张介宾注:“用三指撮合,以约其数。”

撮空

病情危重时的一个症状。出《中藏经》。又名两手撮空。详见该条。

撮空理线

症状。病情危重,邪盛正虚,或元气将脱时的表现。患者神志不清,两手无目的地向空中抓物,同时拇指和食指不断捻动,状若理线。吴又可曰:“证本应下,耽迟失治,或为缓药因循,火邪壅闭,耗气搏血,精神殆尽,邪火独存,以致循衣摸床,撮空理线,肉瞤筋惕,肢体振战,目中不了了,皆缘应下失下之咎。邪热一毫未除,元神将脱,补之则邪毒愈深,攻之则几微之气不胜。攻之不可,补之不可,补泻不能,两无生理,不得已勉用陶氏黄药汤”(《温疫论·补泻兼施》)。如阴液耗竭,虚风内动者,可用三甲复脉汤等方。参见循衣摸床、两手撮空条。

撮口

病证名。脐风三证之一。见《仁斋小儿方论》。又名撮风、唇紧。以唇口收紧、撮如鱼口为特征。并有舌强唇青,痰涎满口,气促,啼声不出,身热面黄等症。宜用撮风散,以竹沥汤调服,外治以僵蚕末,蜜调敷唇口中。参见脐风、唇紧条。

撮口喉风

病名。系指口唇如口袋收撮,不能饮食,喉内风痰壅塞的病证。其病因,《焦氏喉科枕秘》卷一认为:“此症因脾胃蓄痰,风火扰动而起。”治法:内服防风通圣散。外用马齿苋洗唇。也可刺少商出血。

撮捏押手法

针刺押手法之一。是用押手拇、食指将穴位处皮肤捏起以辅助进针的方法。多用于颜面皮肉浅薄需行横刺的穴位。

撮痧

推拿方法名。见《串雅·绪论》。即提痧。见该条。

蹉经

妇科名词。见王伯龙《养儿宝》。即差经。详该条。

蹉理症

妇科名词。见清·曾鼎《妇科指归》。指差经。详该条。

痤疿

病名。暑月汗出皮肤感染之病证。《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其病因肺热脾湿所致,或夏月风热邪毒搏于肌肤而生。其症大者名痤,小者名疿。痤即热疖,大如酸枣,小如黄豆,皮色赤红,内有脓血。疿即痱疮,皮损处始起小泡,渐变脓疱,刺痒而微痛。治疗当审辨因证与病情:热疖者宜清热解毒,可服仙方活命饮;痱疮宜清暑利湿,用清暑汤。外可用苦参汤或青蒿煎汤洗,或以鹅黄散敷之。

痤疿疮

病名。指生于股臀间的疖疡。《外科正宗》卷四:“密如撒粟,尖如芒刺,痒痛非常,浑身草刺。”多因脾经湿热,湿毒郁结而成;或因久坐湿地,或坐烈日石上酿成湿热亦能致之。治可内服消风散,外用苦参汤洗之,成疮者擦鹅黄散或赤蛤散。参见坐板疮条。

挫喉

病名。指各种原因挫伤咽喉而致呼吸不利。《医学纲目》卷十五:“挫喉气不通者,以致水徐灌之。”

锄草。引伸指清除。《素问·汤液醪醴论》:“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按:“去宛陈莝”,当作“去菀莝陈”,谓去血之瘀结,消水之蓄积。)

错经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考》。指月经不循正常途径出,有经血上逆而从口鼻出,有经血从大小便出者。可参见逆经、差经、产后交肠病条。

错经吐衄血崩

病证名。见何梦瑶《妇科精要》。指因血热而迫经妄行,导致经血或上壅吐衄而出,或下行为血崩之症。若出血过多,热随血泄,则治以补为主;若出血不多而热未减者,仍当以清热凉血,用三黄四物汤或犀角地黄汤加减。

错经妄行

病证名。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篇》:“错经妄行于口鼻者,是火载血上行,气之乱也。”详逆经条。

错语

神志清醒而言语错乱。但说后又自知讲错。多属心气虚。

出瘄发热

病证名。指出疹发热。为正气鼓毒外透所致。《瘄略》:“出瘄发热,愈壮愈妙,热壮斯能尽透。但须知此热乃从胃腑中郁蒸而出,断不可误谓表邪,以大开其毛窍。”麻疹在出疹之前,须发热以鼓邪毒外出。待麻疹全透之后,其热势不宜过高,过高则伤津耗液,阻碍皮疹的收没。特别是素体阳旺,或夏令出麻,尤应注意。

《《中医词典》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