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第四篇

横户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交。见该条。

横剑翳内障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横翳内障。详见该条。

横解

横满解裂。《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横开瞖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也即横翳内障。详见该条。

横梁疝

病名。指自觉小腹有肿物直冲心胸者。清·鲍相璈《验方新编》卷六:“小腹有块直冲心胸,叫号疼痛,止觉筋硬,此名横梁疝……妇女患此最多。”治法:可用补骨脂一斤,黑芝麻二两,拌炒后将芝麻筛去,使补骨脂研细末,以酒为丸,每服三钱,开水送下。

横络

络脉。《灵枢·刺节真邪》:“此必有横络。”或指较小的络脉。《针经指南》:“络有一十五,有横络三百余,有丝络一万八千,有孙络不知其纪。”

横脉

①指络脉。《素问·刺疟》:“胃疟者……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高世栻注:“横脉,络脉也。经直络横之意。”

②指横纹。《素问·刺腰痛》:“刺解脉,在膝筋肉分间郄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而止。”

横门

推拿穴位名。出《小儿按摩经》。位于腕部掌侧横纹中点稍上方。自横门推向板门,止吐;自板门推向横门,止泻。

横三寸间

灸法用语。《千金要方》:“凡经云横三间寸者,则是三灸两间,一寸有三灸,灸有三分,三壮之处即为一寸。”指三个底径三分的艾炷横行排列,其两端间的距离共一寸。多用于化脓灸。

横舌

经穴别名。见《外台秘要》。即哑门。见该条。

横生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二。《张氏医通》卷十:“儿未生先露手臂,谓之横生。”

横文

①大横穴。《千金要方》:“大小便不通,灸横文百壮。”《千金翼方》:“多汗,四肢不举少力,灸横文五十壮,在侠脐相去七寸。”即神阙旁开3.5寸处,与大横定位相同。

②横纹。参见该条。

横纹

①经外穴名。《千金翼方》:“多汗,四肢不举少力,灸横纹五十壮,在侠脐相去七寸。”即神阙旁开3.5寸处,与大横穴定位相同。见大横条。

②推拿穴位名。详大横纹条。

横痃

病名。指梅毒发于腹股沟者。见《外科正宗》卷三。该病由不洁交媾,染毒所致。症见初起肿物如杏核,逐渐长大,坚硬不痛,微热不红如疮口破溃,则难以收敛。古人并将其分为左为鱼口,右为便毒。治疗见杨梅疮条。相当于性病引起的腹股沟淋巴结炎。

横翳

病证名。

①系指横于黑睛外之剑脊翳,属外障范畴。见《证治准绳·杂病》。

②系指横翳内障。见《古今医统》。参见横翳内障条。

横翳内障

病名。系指内障自瞳人中映出于外如剑脊,中高边薄,横格于瞳人中心,色白如银的病证。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横翳、横开翳、横剑翳内障、横关翳内障、剑脊翳。属圆翳内障的范畴。详见该条。

横髃骨

骨名。见《伤科汇纂》。即肩胛骨。详该条。

横指寸

取穴比例寸之一。以手指的横径作为取穴的折量标准。通常以一拇指(指节横纹)为1寸,两横指(食、中指中节横纹)为1.5寸,四横指(二、三、四、五指)为3寸(即一夫法)。参见拇指寸及一夫法条。

衡居

指委阳、殷门二穴,当平视时,此二穴在同一横线上。《素问·刺腰痛》:“衡居为二痏出血。”王冰注:“横居二穴,谓委阳殷门,平视相当也。”

衡络之脉

即带脉。带脉横络腰间,故称。《素问·刺腰痛论》:“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张志聪注:“衡,横也。带脉横络于腰间,故曰横络之脉。”

中药炮制方法之一。亦称焙。是用微火加热,使潮湿药物变燥的方法。如菊花、金银花等放在烘房或烘柜内,使药物干燥而不焦黑。

红鼻

病名。即酒齄鼻。多由脾胃湿热上熏于肺所致,症见鼻准发红,久则呈紫黑色,鼻头增大,高低不平,状如赘疣。治宜清热、凉血、散结。《冯氏锦囊秘要》卷六主张用“肺风红鼻方……每服三钱,甘草汤下。”详见酒齄鼻。

红点紫舌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下。《赵氏治喉指掌》:“红点紫舌,因心脾二经热极所致。满口红点紫色作烂而痛,或身有赤斑。”治宜清心凉血,解毒泻热。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加减。若心火炽盛的症状表现明显,如舌尖红赤更甚者,则应以清泻心火为主,方用导赤散加减。

红汗

病证名。

①即鼻衄。伤寒阳明热盛时的鼻衄,衄后阳明之热随之而解者,称为红汗。《三指禅》卷二:“伤寒鼻衄,名曰红汗。热随血解。不必止血,亦不必再发汗。”泛指一般性鼻衄的病证。治宜审证求因。俗人以血为红汗。

②血汗之别称。《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血汗者,或有病,或无病;汗出而色红染衣,亦谓之红汗。”详血汗条。

红花草疮

病名。因对红花草过敏而引起之疮疡。见《中医外科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编),又名紫红英疮。多因禀性不耐,或因过食引致胃肠运化失调。湿热内蕴,兼感风热与日光照射,郁结肌肤不去而发。多好发于颜面及手背等阳面,重者可累及颈项、四肢,往往作对称者。疮起时,局部突然焮红肿胀,甚者则有瘀斑、水泡,或破溃糜烂,或坏死等。常伴有疼痛瘙痒,烧灼麻木,绷紧等感觉。治宜清热凉血,消风解毒,内服选用普济消毒饮,外用蒲公英等煎汤进行冷湿敷贴。亦可用三黄洗剂外搽。破溃糜烂者,可涂青黛膏。类似日旋旋旋旋光性皮炎,红花草过敏症。

红尖出血舌

病状名。指全舌红降色,舌尖出血如溅。为热入营血,心包热盛之候。宜用犀角地黄汤加大黄、黄连等清热降火,凉营止血。

红尖干舌

病状名。指舌尖色红而干。为心火上炎之象,宜用导赤散加童便,引热下行。《外感温热论》:“舌尖绛独干,此心火上炎。”

红尖紫刺舌

病状名。指舌尖红而起紫色芒刺。为里热重证恶候。宜用枳实栀子豉汤加大黄清热攻下。

红漏

名词。出董炳《避水集验要方》。一指月经,一指月经淋漓不断之证。

红炉点雪

痨瘵(结核病)治疗专书。又名《痰火点雪》。四卷。明·龚居中撰。刊于1630年。书中以肺肾阴亏,心肝火炽为痨瘵的病因、病理;以滋肾清肺,柔肝降火为主治原则。卷一-二主论痨瘵的各种主证、兼证和治疗;卷三介绍治疗方法与杂症补遗;卷四为痨瘵病的灸法禁忌及保健气功疗法。是我国第一部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的痨瘵(结核病)治疗专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后世亦有较大的影响。现存明刻本,多种清刻本、及《医学大成》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红脉

生理学名词。指月经。宋·宋仲甫《女科百问》:“经脉来时,俗呼为红脉。”

红脉不通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五。红脉即月经。故红脉不通即经闭。详该条。

红膜

病证名。《景岳全书》卷二十七:“白睛红膜红伞纸者,此气滞血凝热证。”治宜行气活血清热,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红嫩无津舌

病状名。指全舌鲜红柔嫩如新生而无津液。为阴虚之候,宜甘寒滋阴。若淡红者,为气阴两虚,宜益气养阴。若津干火盛者,为阴虚火旺,宜滋阴泻火。

红铅

生理学名词。指月经初潮之经血。明·万全《广嗣纪要》:“月事初下,谓之红铅。”

红如柿色舌

病状名。指全舌红艳如柿色,光净无苔。为热极伤阴或阴虚火旺之候,宜养阴清热,或滋阴降火。

红痧

病证名。痧证见皮肤红点隐隐者。《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红痧,皮肤隐隐红点,如(疒^咅)疹相似。痧在肌表,感受虽浅,热酒热汤,亦不可犯。外用粹刮。”内服荆芥汤等。参见痧条。

红丝疔

病名。因化脓性感染诱发淋巴管发炎之证候。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二。又名赤疔、血箭疔、红线疔、金丝疮、血丝疮、红演疔、血丝疔、红丝疮、红丝血箭疔、红演儿、紫疥斑。病因火毒凝聚,或因破伤感染诱发。其证多见于手足,生于手者,红丝入腋;生于足者,有红丝入腹股,均属重症。证见:初起者,局部红肿热痛,继而则见有红丝起于伤肿处,并沿手臂或小腿迅速向心走窜。严重者,全身寒热,头痛乏力,食纳减少。治宜清热解毒,可内服五味消毒饮加减,外治当急取红丝之远端处挑刺截断,使血出,以阻断其向心走窜之势。同时,还可于距挑刺处约寸许之远端再予放血,提高截断其路径之效果。外治法还有用灯心蘸烟油,于红线走行之尽头处烧灸一壮;或可同时审慎应用刺其疔头者。另有用浮萍草嚼烂外敷之方法,也可于红丝尽处刺断,涂搽离宫锭子治疗。相当于急性淋巴管炎。

红餂(tiǎn舔)舌

病状名。指舌体紫红,频伸口外,上舐至鼻尖,下舐至口角左右。为心脾热盛之候,多见于温疫病。宜清热解毒,清心凉血。用解毒汤加生地黄。

红臀

病证名。又名湮尻疮。即尿布皮炎。为新生儿常见的皮肤炎症。小儿臀部因尿布潮湿浸渍过久,湿毒侵入,发于臀部肌肤,可见焮红、粗糙,重则有丘疹、疱疹甚至脓疱形成。初宜清热解毒,用银花甘草汤,外用六一散扑患处。如疮破渗液,用青黛散外敷。如新生儿手足、颐下、颊、肢窝、腿丫内,湿热蕴积湮烂成疮者,用伏龙肝末外敷。

红外线穴位照射法

用红外线照射穴位以治病的方法。其法以白布遮去其他部位,露出穴位部,用红外线发生器进行照射,以病人有舒适的温热感和皮肤出现淡红色为度。可用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腱鞘炎,产后缺乳等症。对高热,心血管机能不全、有出血倾向或局部温觉障碍者不可使用。

红痿舌

病状名。指舌本痿软,不能举动,为心气伤损之象。若淡红而痿者,为气血不足;若深红而痿者,为气血热盛;若紫红而痿者,为脏腑热极;若绛红而痿者,为阴亏已极。

红霞映日症

病证名。出《银海精微》。是书载曰:“人之患眼赤涩肿痛年深,有红翳于乌睛上,浓泪如红霞映日者何也?答曰:此乃三焦积热,肝膈风热上攻致然也。治之须用去风散血清凉之药。”如防风、黄芩、藁本、白蒺藜等。详见血翳危睛条。

洪基

明代医家。字九肖。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业儒之余,研究医学,历二十载,求得方剂数以万计。择其丸散之神效方,制药以施人。着《摄生总要》九卷(包括《摄要秘部总要》四卷、《种子秘剖》二卷、《房术奇书》二卷、《种子方剖》一卷)。

洪金鼎

清代医家。字玉文。金川(今浙江)人。纂《医方一盘珠》十卷(1749年),论述运气、经络、脏腑及外感、内科杂病、外科、妇科、儿科、眼科等内容。治病因症切脉,因脉立方、因方辨药,投剂无不效。另撰《盘珠集胎产全集》(1749年刊行)。

洪魁八

明代医生。乐平(今属江西)人。业医,早年得秘授,精太素及八法神针。卒年80余。

洪脉

脉学名词。脉象之一。脉来极大,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诀汇辨》:“洪脉极大,壮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多主气分热盛。若久病气虚,或失血、久泄等病证见洪脉,多属邪盛正衰之危象。

洪师善

明代医生。无锡(今属江苏)人。精医,通大方脉。子禄,工医而能诗。

《洪氏集验方

验方著作。五卷。宋·洪遵撰。刊于1170年。本书汇集作者本人多年试用于临床各科病证的治疗方剂、或传闻的验方共167首。但未分类编次,又无标题。对于病证和治法,缺乏必要的阐述。现存初刻本及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宋人医书三种》排印本。

洪涛

明代外科医家。弋阳(今属江西)人。少举业,后改学医。曾任太医院副使。随军征交趾,值军中大疫,以苍术、黄柏煎汤,军士遍饮,获愈。后改任荣藩良医正。王唇缺,涛为其补之,如天成。王清旨褒赏,赐建“国医坊”,号“补唇先生。”

洪天锡

清代医家。字吉人,号尚友山人。天津人。一说鸳湖(今浙江嘉兴)人。贡生,有文名。因其兄为庸医所误,遂学医,于瘟疫尤有体会,活人甚众。撰《补注温疫论》四卷(1784年)。又着《素问解》、《灵枢解》,惜未能传世。

洪炜

清代医家。字缉庵、霞城,姚江(今浙江余姚)人。深研虚损证,马施雯、严洁合纂《盘珠集胎产证治》,并将己所著《虚损启微》附于其后。

洪玥

明代医家。歙县(今属安徽)人。幼孤贫,好学多闻,初习儒,后因母多病,弃儒从医,长于外科。着《外科秘要》,已佚。

洪蕴(937-1004年)

北宋医僧。本姓蓝。潭州长沙(今湖南长沙)人。年十三出家于开福寺,习方技之书,后游京师,以医术知名。太祖召见,赐紫方袍,号广利大师。太平兴国中(公元976-983年)诏购医方,乃录古方数十以献。真宗在蜀邸,蕴以方药谒见。咸平初(公元998年),补右街首座,累转左街副僧录。尤工诊切,言人生死,无不应,汤剂至精,贵戚大臣有疾者,多诏遣诊疗。卒年68岁。

洪瞻陛(?-1860年)

清代医家。字子升。号雨芗。浙江临海人。道光六年(1826年)优贡,二十年(1840年)举顺天乡试,由官学教习补四川双流知县。工诗善书,精医术。着《仲景医论正解》一书,未见传世。

洪兆芳

清代医家。字锦斋。婺源(今属江西)人。仕九品官。精于医,尤善幼科,活人以千计。着《婆心集》一卷,未见刊行。

洪正立

清初医家。字参岐。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以医术知名。行医于河南临汝一带。曾将龚廷贤所纂《医学入门万病衡要》(又称《医衡》)六卷,重加编录。

洪肿

证名。水肿之剧者。《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诸病源候论·身面卒洪肿候》:“身面卒洪肿者,亦水病之候,肾脾虚弱所为。”见于风水、皮水、石水等病证,亦可见于脚气、鼓胀、肠覃、石瘕等证,须辨属气属血,随证施治(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参见有关各条。

洪遵

(1120-1174年)南宋医家。字景严。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任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干道六年(1170年)撰《洪氏集验方》六卷,于江淮间流传,为医家所接受。另着《泉志》,为现存最早之钱币学著作。

齁(鼻合)(hé呵)

病证名。又名齁xx。指小儿因有痰母而引起气促喘急,喉间若拽据声。多因小儿脾肺脆弱,乳食停滞,或暑湿内侵心肺,化热生风生痰,痰积成母而遇调护失宜,或节令变迁而引发。见于小儿支气管哮喘。体实者,治宜去风降痰;久病体虚者,治宜益气化痰。

指呼吸时鼻子所发出的声音。《医学入门》卷首:“齁,音侯。齁(鼻合),鼻息也。”

齁喘

证名。见《医说》卷四。又称齁(鼻合)。指喘急而喉中痰鸣,鼻息气粗声高。多因过食鱼虾盐咸,内有积痰寒饮,外感寒邪,外寒与内饮搏击,肺气壅阻所致。《金匮翼·齁喘》:“齁喘者,积痰在肺,遇冷即发,喘鸣迫塞,但坐不得卧,外寒与内饮相搏,宜小青龙汤主之;若肺有积热,热为寒束者,宜越婢汤主之。……丹溪治齁喘之症,未发,以扶正气为主,八味、肾气,温肾行水之谓也;已发,用攻邪气为主,越婢、青龙,泄肺蠲饮之谓也。”《万病回春·哮吼 》:“凡遇天阴欲雨,便发齁喘,甚至坐卧不得,饮食不进,此乃肺窍中积有冷痰,乘天阴寒气从背、口、鼻而入,则肺胀作声。此病有苦至终身者,亦有子母相传者。”《医学传灯·齁喘》:“齁喘之病,方书皆名哮吼,为其声之恶也。此因误啖盐酱咸物,搏结津液,熬煎成痰,胶粘固结,聚于肺络,不容呼吸出入,而呼吸正气反触其痰,所以喘声不止也。肺有痰热,毛窍常开,热气得以外泄,所以伏而不发,一遇秋冬,寒气外束,邪热不得宣通,故令发喘。脉来浮数滑大者,宜用定喘汤。……蠲病属热者固多,而肺寒者亦有,不可泥定是热。凡脾胃虚寒,气不能运,积成冷痰,上注于肺,亦成齁喘。其人四肢厥冷,脉沉细缓,按之无力,即其候也。宜用六君子汤加款冬、金沸草、杏仁、炮姜治之。”

齁嗽

病名。指哮喘咳嗽喉有痰声者。《不居集》卷十五:“齁嗽,齁者痰声,即远年近日哮喘咳嗽也。用糯米泔水磨茶子滴入鼻中,令病人吸入口内服之。”参见咳嗽、痰哮条。

侯邦宁

明代医生。禹州(今河南禹县)人。精医术,治病多效,有“一剂回生”之誉。性高雅,喜收名人墨迹。曾购置园亭一座,种药载花于其中。

侯宁极

唐代人。生平里籍未详。曾着《药谱》一卷,载药一百九十余种。

侯祥

南北朝北魏官吏。正光五年(524年)拜司徒左长史,领尚药典御等职。

侯周臣

明代医生。字昆璧。原籍嘉定(今上海市),后迁居长洲(今江苏苏州)。笃性好学,致力儒学。因读《灵枢》、《素问》诸书,谓《内经》一书与《周易》相表里,天人性命之理,尽在其中,遂弃举子业,专攻医理,悬壶于长洲,投药即效,活人颇众,且不谋利,每有所得,即施济贫,受乡人推崇。崇祯六年(1633年)巡抚祁彪佳亲访,首举周臣。嘉奖其德。年79卒。子秉忠、孙钦承其学,亦以医名。

侯自然

宋代医家。履贯欠详。撰《难经疏》十三卷,已佚。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出《素问·太阴阳明论》。《济生方》:“喉者,言其中空虚可以通气息,呼吸之道路,肺之所候,天气之所主也。”属肺系,上通于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另外也有泛指今之口咽部或喉咽部者。参见咽喉条。

喉嗌

人体解剖名称。即指咽喉。《灵枢·经脉》:“足阳明之别……上络头项、……下络喉嗌。”参见咽喉、嗌、咽等条。

喉白

病证名。也即白喉。见清·郑若溪《喉白阐微》。证治参见白喉条。

《喉白阐微》

喉科著作。一卷。清·郑梅涧撰。刊于1797年。本书根据作者的多年临床治疗心得,对白喉的辨证论治、药用宜忌、药性、常用验方等都作了比较概括的论述。对白喉的发病规律、症状特点和治疗原则均提出了个人见解。1956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排印。

喉白喉

病证名。白喉假膜位于喉、气管、支气管者,大多由咽白喉向下蔓延而来。表现为喉梗阻症状,开始声间嘶哑,咳声如吠,甚至失音,继则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严重时口唇紫绀,三凹征;甚至昏迷、窒息,兼有发热。多为痰热阻肺。治宜宣肺豁痰,清热解毒。用麻杏石甘汤加土牛膝根、银花、连翘等。烦躁气闭者,治宜逐痰通闭,清肺解毒,用雄黄解毒丸。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喉闭

病证名。见《儒门事亲》卷四。

①系指咽喉肿起,喉道闭阻的病证。多由肝肺火盛,复感风寒或过食膏粱厚味而成。治宜疏散外邪,消肿解毒,方用普济消毒饮。脓成时可刺破排脓,外吹冰硼散,或刺少商、合谷穴出血。

②喉痹的别称。本病类今之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等。

③飞蛾喉的别称。

喉痹

病证名。多由邪热内结,气血瘀滞痹阻所致,主要症见咽喉肿痛,吞咽阻塞不利。《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灵枢·本脏篇》:“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

喉杵

病证名。系指咽喉肿痛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喉杵,喉极肿而极痛。宜甘桔射干汤,外点烧盐散。”有见喉忤字样者,忤为刊刻误字。

喉疮

病名。系指喉间生肉色赤,层层相叠,饮食吞咽有碍的病证。《医学心悟》卷四:“喉疮,少阴肾经阴火上冲也,其上腭生疮脾热也;舌上生疮心热也。”宜结合全身情况论治。

喉刺

病名。系指上腭有红点,密密如蚊齿痕的病证。本病多由劳病未愈,虚火上炎,荣血已竭所致。治宜滋阴降火,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喉丹

病名。见《咽喉经验秘传》。即风热喉丹,详见该条。

喉单

病名。系指喉关上部红肿疼痛的病证。《喉科秘旨》卷下:“喉单,此证因肝火郁热,动风而生,关口上部下垂,根大头小,红色大痛。”治宜泻火解毒。用三黄凉膈散加减。

喉道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即咽喉。详见该条。

喉点疳

病证名。出《育婴秘诀》。属走马牙疳之一。为疳毒蚀于喉头环状软骨部位,发生溃烂的证候。治法详牙疳条。

喉疔

病名。系指发于喉内两旁之疔。《增订治疔汇要》卷上:“喉疔,急证也。生于喉间,形如靴钉,尖而且长,紫黑坚硬,初起麻痒,旋即大痛。”本病多由肺胃火燔,邪热内侵,郁久化热,火毒上冲而结于喉所致。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方用凉膈散,也可外吹清凉散。

喉蛾

病名。系指喉咙突然肿胀,饮食受阻的病证。《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三:“喉咙忽胀似喉鹅,不能饮食。”即乳蛾。详见该条。

喉腭溃蚀

病证名。系指上腭溃腐甚或与鼻相通的病证。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本病多由痰火邪毒上冲,或杨梅疮毒结于咽喉所致。治宜泻火解毒、祛腐生肌。先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参见杨梅疮毒、咽间溃烂等条。

喉风

病名。系咽喉肿痛等多种疾患的泛称。见《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喉科心法》卷上:“考古称喉症,总其名曰喉风。”历代文献对喉风的记载颇多。如《喉科秘旨》载有十二证。《喉科杓指》载有十六证。《喉证全科紫珍集》载有十八证:《重楼玉钥》载有三十六证。根据病因病机之不同又可分为酒毒喉风、阴虚喉风、肺寒喉风、劳碌喉风等。根据发病后喉间颜色不同又分为紫色喉风、淡红喉风、白色喉风等。根据发病急慢又分为急喉风、慢喉风、走马喉风等。根据症状不同又分为紧喉风、呛食喉风、脚根喉风、哑瘴喉风、叉喉风等。喉风主要的病因是风热搏结于外,火毒炽盛于内,肺失清肃,火动痰生,痰火邪毒停聚咽喉所致。各种喉风的证治详见有关各条。

《喉风论》

喉科著作。四卷。清·方补德撰,刊于1808年。本书记述了以喉风(包括喉痹)为主的咽喉病治法。卷一喉风;卷二咽痛;卷三喉风36症;卷四针诀(即针刺取穴等治法)。全书结构不够严整,其学术观点却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主张治疗喉风应以逐风药为主,不宜用苦寒药妄攻。现存清刻本及石印本。

喉风针诀

喉风针灸治疗技术名称。见《重楼玉钥》卷下。喉风诸证系因风热邪毒相搏,气血凝滞不行,风痰上冲咽喉所致。用针法开导经络,疏通气机,可使邪热外达,风痰自解。行针时宜从少商、少冲、合谷三穴始,病重者先从囟会、前顶、百合、后顶、风府、颊车、风池诸穴针之;留肩井、尺泽、曲泽、小海、少海、商阳、中冲、照海、足三里、隐白诸穴。病轻时可选用其中某些穴位针之;病重时可周身用针,开通周身经络,使风热之邪散开,气血运行无阻。针刺的同时也可配合内服、外用药,效果更佳。

喉腐

病证名。系指咽喉溃烂疼痛的病证。即喉间溃烂。详见该条。

喉疳

病名。

①系指疳生于咽喉的病证。类今之奋森氏咽峡炎、咽部梅毒等。本病原因颇多:首先外受风热,热灼肺阴,咽喉失养可致本病。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其次胃经蕴热或过食膏粱厚味,火热上攻咽喉也可致本病。治宜清热解毒,用黄连解毒汤加减。再其次杨梅结毒未尽,潜伏血脉之中,其毒结咽喉也致本病,治宜解毒去腐,用五宝散加减。

②系指双蛾症。《洞天奥旨》卷十二:“喉疳之疮,即双蛾之症也。”参见喉蛾条。

喉疳疮

病名。系指咽喉口舌生疮,色黄白或紫红,肿痛甚,有碍饮食与吞咽的病证。《咽喉经验秘传》:“肺脾受热毒,……或肺胃受热,又或受酷热炎暑炉火之毒,俱生此证。”治宜降火解毒,用五味消毒饮加减。

喉关

①人体解剖部位名称。由喉核(即腭扁桃体)、悬雍垂和舌根共同组成喉关。喉关以内为关内,即内喉关,有喉底(即咽后壁)、会厌。喉关以外为关外,有上腭、面颊内侧和齿、龈等。

②病名。也即喉闭。《尤氏喉科秘书》:“喉关,伤寒后发,难治。为气闭不通,无形无声。”

喉关痈

病名。系指发于喉关部的痈。症见喉核之上后方红肿疼痛,喉核常挤向前下,悬雍垂水肿、变形,说话时口中如有物并带鼻音。疼痛连及耳窍,咽肿如塞……。多因肺胃蕴热,复感风热,邪毒痰火雍聚咽喉所致。治宜泻热消肿解毒。方用清咽利膈汤加减,脓成时刺破排脓,外吹冰硼散。

喉核

人体解剖名称。系指今之腭扁桃体。位于咽前和咽后柱之间,与悬雍垂和舌根共同组成喉关。

喉花

人体解剖名称。系指今之悬雍垂。即蒂中(小舌)之别称。《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以喉花即为蒂中。”详见悬雍垂条。

喉间发白证

病证名。系指今之白喉。清乾隆年间发现此病之初,根据其症状命名为喉间发白证。又名白缠喉。本病由太阴肺经伏热盗其肺金之气所致。治宜养阴清肺,方用养阴清肺汤。也可外用吹喉药配合治疗,参见白喉条。

喉间溃烂

病证名。系指喉间溃烂疼痛的病证。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卷二十八。本病的病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阴虚火炎。二是肺胃实热,毒火上冲。前者属虚,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丸加减;后者属实,治宜泻火解毒,用黄连解毒汤加减。本证类今之奋森氏咽峡炎、咽喉部梅毒、咽喉部结核。此外由杨梅疮毒所致咽喉溃烂者,可参见杨梅疮诸条。

喉疖

病名。系指生于喉膈之间吐不出咽不下类似梅核气的病证。见《喉科指掌》卷四。也即喉节。详见该条。

喉节

①病名。系指初起如梅核,在喉膈间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继之上至喉节之间为患的病证。又名喉疖。须用针刺破,然后以胆硝丹吹入喉中,内服雄黄化毒丸。

②人体解剖部位名称。俗称项前正中之甲状舌骨为喉节。

喉吤(jiè,音戒)

证名。喉中如有介蒂类异物所阻。多为心火上炎,或肝气郁结化火,或浊痰壅塞肺系所致。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是喉痹、梅核气的常见证候。参见该条。

《《中医词典》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