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脑风
病名。即两太阳连脑痛。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有夹脑风者,两太阳连脑痛是也。”《证治要诀·头痛》:“有偏正夹脑风,服川乌附不愈,用莲子、草乌而愈者,此乃毒攻毒之意。”参见脑痛条。
夹热腹痛
病证名。见《幼幼集成》。又名挟热痛。小儿热邪内积、气机不畅所致腹痛,伴面赤唇红,壮热烦躁,手足心热,多发于夜。治宜清热理气,用四顺清凉饮加青皮、枳壳。针刺行间、太冲、合谷等。
夹热痛
见《幼幼集成》。即挟热腹痛。详该条。
夹食伤寒
病名。指伤寒兼有食滞。一名伤寒夹食。《伤寒全生集·审证问因察形正名》:“若头疼身热,恶寒拘急,恶心,中脘痞满,或吐或呕,或痛或泻,则知挟食伤寒也。”《通俗伤寒论·夹食伤寒》:“病因或先伤食而后感寒,或先受寒而后伤食,或病势少间,强与饮食,致重复发热,变证百出,而为夹食伤寒。证见头痛身热,恶寒无汗,胸痞恶心,嗳腐吞酸,甚或呕吐泄泻,或脘闷腹痛,剧则昏厥不语。舌苔白厚,或兼淡黄,或兼灰腻。选用枳实栀子豉汤、香苏葱豉汤、藿香正气丸、大承气汤等方。
夹痰伤寒
病名。内有痰饮,指伤寒兼有痰饮。一名风寒夹痰。《全生集·审证问因察形正名》:“若身热恶寒,隐隐头痛,喘咳烦闷,胸胁体痛,左脉紧盛,右脉洪滑,或示脉沉伏者,则知是夹痰伤寒也。”多由素有痰积复感风寒,及形寒饮冷所致。(《通俗伤寒论·夹痰伤寒》)。其证喘咳身热,恶寒头痛,骨节痛。治宜内化痰积,外散风寒,可选用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汤、瓜蒂散等方。参见风寒夹痰。
夹血伤寒
病名。内伤血瘀,外感风寒,状如伤寒的病证。一名伤寒夹瘀。见《重订通俗伤寒论·夹血伤寒》:“内伤血郁,外感风寒;或脱衣斗殴,触冒冷风;又或跌仆打伤,一时不觉,过数日作寒热,状如伤寒。”证见“头痛身热,恶寒烦渴,胸胁串疼,腹有痛处不移,或少腹痛处,手不可按,乍寒乍热,夜有谵语,甚至昏厥不省,少顷复苏,苏后或复如狂,剧则疼极发狂,舌色紫暗,扪之滑润,或深紫而赤,甚或青紫。”治宜活血解表。轻则香苏葱豉汤去香附加枳壳、川芎、归须,重则桂枝桃仁汤加味。
夹眼法
古代中医眼科手术方法名称。见《审视瑶函》。即用夹法。详该条。
夹阴伤寒
病名。内有房劳伤肾,外感风寒的病证。《伤寒全生集》卷一:“苦脉沉足冷,面赤微热,此皆夹阴伤寒也。”因房劳伤精而后骤感风寒;或夏月行房后,恣意乘凉,触犯风露所致。证见身热面赤,或不热而面青,小腹绞痛,足冷蜷卧,或吐或利,心下胀满,甚则舌卷囊缩,阴极发躁,或昏沉不省,手足指甲皆青,冷过肘膝。舌苔淡白滑嫩,或苔黑滑,舌本胖嫩。脉六部沉细,甚或伏绝,或反浮大无伦,沉按豁豁然空。治法外则灸关元、气海以回元阳;内则用参附再造汤助阳发表,或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人参、干姜以温经散寒。如脉伏绝,阴极发躁,继即神气昏沉,不省人事者,速用回阳急救汤,提神益气,回阳生脉。(《重订通俗伤寒论·夹阴伤寒》)。参见阴证伤寒条。
夹阴中寒
病名。因房劳伤肾,复感寒邪而致的阴症伤寒。《伤寒全生集·辨治伤寒传经证治脉要指法》:“又有脉沉足冷,面青,小腹绞痛无热者,此皆夹阴中寒也。”即后世所称夹阴伤寒。详见夹阴伤寒条。
夹疹痢
夹钟
六吕之一。详六吕、六律条。
夹竹桃中毒
病名。因药用或误服过量夹竹桃而出现中毒症状。证见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谵语、甚则汗出肢厥、心律失常、直至休克死亡。治宜中西医结合救治。
《家传医秘》
综合性医书。二卷。清·齐有堂撰于1806年。本书记述了齐氏临证经验。上卷以八纲论病证,分经治病;下卷杂证诸法及药性。其中有效经验方及单方可供借鉴。现存清刻本。本书又收入《齐氏医书四种》中。
家火丹
病名。指生于腋下及两膀上之小儿丹毒。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该丹初起即发于腋下和两膀上。内治宜清热凉血解毒,外治可用梓木白皮90克、蓼叶90克,烧灰研细,以鸡子白调敷。余可详参丹毒条。
痂
指伤口或疮口表面上所结的硬状块物,伤口或疮口愈合后可自行脱落。《灵枢·经脉》:“手太阳之别……虚则生肬,小者如指痂疥。”
痂癞
病名。指皮肤上所生之结疮痂癞病。见《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内有:“……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症见初起在皮肤上出现边缘清楚的红色或浅色斑疹。继则形成环状斑片样,身有汗疮腥臭。久之可致肌肉萎缩,骨骼变形。该条病相当于结核样麻风。
颊车
人体生理部位名称。系指耳前颧下之颜面部分。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证治准绳·杂病》认为:颊部属手足少阳、手太阳、足阳明诸经之会。《素问·刺热病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
颊车蹉
病名。系指下颌关节脱臼的病证。出《千金要方》卷六上。又名下颏脱落、颊车骨脱臼、牙关骨打落、下巴脱落等。其病因多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肉松驰、过度张口或外伤所致。单侧脱者,下颌向健侧歪。双侧脱者,向前下脱垂,宜用手托法复位。虚损者服十全大补汤;外伤者服复元活血汤,也可以针灸配合治疗,忌咬硬物及大张口。
颊车风
病名。系指上下牙床尽根中间,或左或右,初起红肿疼痛,结核如豆,轻者咀嚼不便,甚者牙紧不开的病证。该病多由肾胃两经风火而成。治宜清胃泻火,解毒消肿,可用五味消毒饮等加减治疗。
颊车骨
骨名。又名牙钓、下腭骨。即下颌骨。
颊车骨错
病名。系指一侧下颌关节脱臼。证治详见颊车蹉条。
颊车骨落
病名。系指双侧下颌节脱臼的病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颊车者……或打仆脱臼,或因风湿袭入,钩环脱臼,单脱者为错,双脱者为落。”其证治详见颊车蹉条。
颊车骨脱臼
病名。系指下颌关节脱臼的病证。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详见颊车蹉条。
颊车骱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系指下颌关节。
颊车痈
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颊疡。详见该条。
颊疔
病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二。系指生于颧骨尖高处的一种疔疮。证治同疔疮。
颊颊
得意貌。《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大羽之人,比于右足太阳,太阳之颊颊然。”张介宾注:“颊颊,得色貌。”
颊里
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口腔内颊粘膜上,当口角平开1寸处。主治黄疸,瘟疫,口疳,齿龈溃烂等。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颊疡
病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系指颊车穴处生痈之病证。又名颊车痈、金腮疮。其病因是阳明经积热。治宜清热解毒,方用犀角升麻汤加减。
甲
①天干的第一位。常用以纪年、纪日。
②指甲或趾甲。《灵枢·厥病》:“耳聋,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先取手,后取足。”
③居第一位。《本草纲目·草部·芍药》:“昔人言洛阳牡丹、扬州芍药甲天下。”
④有硬质甲壳的动物。《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其耗白甲品羽。”王冰注:“白色甲虫。”
甲根
经外穴名。《针灸集成》:“甲根,在足大(?母)指端爪甲角,隐皮爪根左右廉内甲之隙。治疝,针一分。”在足(?母)趾爪甲内、外根角处,共4穴。《经外奇穴图谱》定位在“足大趾背侧,趾甲弧形中点”处。
甲己化土
运气术语。指逢甲己为土运。《素问·天元纪大论》:“甲己之岁,土运统之。”
甲介骨
解剖结构名词。即鼻软骨。因其系附鼻孔外壁,居鼻骨之下,共一对,外形似介壳,故名。
甲疽
病名。发于爪甲之痈疽。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又名嵌甲、嵌指。巢氏认为:“甲疽之状,疮皮厚甲错剥起是也。其疮亦痒痛,常欲抓搔之汁出。其初,皆是风邪析于血气所生,而里亦有虫。”或因穿小鞋使甲生长而侵入肉,使气血阻遏不通;或因剪甲而伤肌感染。久则甲旁焮肿痛痒,破溃时浸黄水,或脓出,治不得当则胬肉渐起高突,疼痛难忍,触之更甚。治参痈疽条。外治宜剔甲即可治愈,若溃烂难愈者,可外用乌倍散敷贴,若流脓不止,可按一般之溃疡治疗。《冯氏锦囊秘录》卷十九称甲疽为脱疽。
甲乙
用十天干纪日,甲乙即指甲日与乙日。甲乙属木,木分阴阳。甲为阳木,内应足少阳胆经,故胆旺于甲日;乙为阴木,内属足厥阴肝经,故肝旺于乙日。《素问·脏气法时论》:“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
胛
人体部位名。即肩胛部。《灵枢·经脉》:“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
胛缘
经外穴名。见《医学纲目》。在背部,当肩胛骨内缘上下尽处,左右共四穴。布有颈横动脉,肋间动脉后支,肩胛背神经及胸神经后支。主治肩胛神经痛,肩胛风湿痛。向外沿皮刺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贾粲
南北朝时北魏医官。酒泉(今属甘肃)人。宣武帝末年(约515年)得充内侍,曾任尝药典御。
贾和元
唐代人。履贯欠详。着《铃和子》一卷,已佚。
贾黄中
宋代大臣。字娲民。沧州南皮(今属河北)人。举进士,授校书郎、礼部侍郎。辑有《神医普救方》七十四卷,今佚。
贾铭
元代养生家。字文鼎,号华山老人。海昌(今浙江海宁)人。重侠义,能赈人之急。百岁时,太祖(朱元璋)召见之,问以颐养之法,曰:“要在慎饮食。”谓饮食借以养生,若不知物性反忌,则养生者亦未尝不害生。着《饮食须知》进览,赐宴礼部而归。享年106岁。
贾思诚
元末明初医生。浦江(今属浙江)人。早年师事城南闻先生,学治经,后致力于医学,博览群书,治则有神验,善用情志调节法取效。
贾所学
明代本草学家。字九如,鸳州(今浙江嘉兴)人。研究方书,深明其理。着《药品化义》十三卷。后由李延昰加以补订。尝谓:“药理渊微,司命攸系,若无根据,何以详悉其义。”另着《脉法指归》,未见。
贾一元
明代人。履贯欠详。撰《保婴全书》四卷,已佚。
瘕
病证名。《素问·大奇论》:“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三阳急为瘕”。后世医家多有阐述。如《诸病源候论·瘕病候》:“瘕病者,由寒温不适,饮食不消,与藏气相搏,积在腹内,结块瘕痛,随气移动是也。言其虚假不牢,故谓之为瘕也。”《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瘕者假也,假血成形,腹中虽硬,其实聚散无常也,亦往往见于脐上。其原由寒暖失宜,饮食少节,脏腑之气先虚,又复多所劳伤,外而感受风寒,停蓄于内,是故正虚邪实,正不能胜邪,邪遂挟其力,反假游行之血,相聚相结,而成颗块,推之而动,按之而走。故名曰瘕。”《罗氏会约医镜》:“瘕者得之伤血,肋间有块如石,按之痛引少腹,去来无常,肚硬而胀,食减餐泥,假物成形,如血鳖之类。……治宜调养脾胃,磨积消疳,奏效迟缓。”古代瘕病名目繁多,有食瘕、鳖瘕、虫瘕、蛲瘕、虙瘕、血瘕、酒瘕、谷瘕、水瘕、青瘕、燥瘕、黄瘕、脂瘕、狐瘕、肠覃、石瘕等。详见各条。
瘕泻
病名。《医林绳墨·泄泻》:“瘕泻不便,后重窘痛,此因湿热蕴积,二便不利,气滞有动于火也。宜以利气之剂兼用清凉。”参见大瘕泄条。
假寒
指病属热证而表现出寒的假象。参真热假寒条。
假令
宋代太医局对医生的考试方法之一。假令亦即假令病法。是由考官假拟某种疾病的证候和表现特点,令被试者作出诊断并确定治疗方法,以考核其实际诊治能力。
假热
指病属寒证而表现出热的假象。参真寒假热条。
假胎
病名。见《继名医类案》卷二十四。即假孕。指患者经闭腹大但无胎息可验的病证。包括气胎、血胎、痰胎。详参各条。
假苔
即染苔。详该条。
假者反之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治则。指假热、假寒的病证,应该用反治法去治疗。《素问·气交变大论》:“必同其气,可使平也,假者反之。”
嫁痛
病名。出《千金要方》卷三。指女子新婚初次性交而阴户疼痛,名曰嫁痛。
奸黄
病名。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奸黄者,是鬼黄变入奸黄也。面目遍身俱黄,言语失错,心神狂乱,诈奸黠如不患人,若不与漱,即口舌干燥,气喘者难治。”治用犀角散。《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向明卧多,受索鞋拟起,身体全冷,肉色苍黑,睡中啼泣,或狂言妄语。此是奸黄。”治用茯神汤。
坚
①脉象名。指坚实而有硬度的脉象。与实脉同。《素问·病能论》:“聚者坚也,搏者大也。”《诊家正眼》:“曰坚者,实之别名也。”
②坚实,坚硬。《灵枢·本脏》:“心坚则脏安固守,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灵枢·五变》:“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
③紧固,密固。《素问·疟论》:“故先其时固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素问·脏气法时论》:“肾欲坚,急食苦以固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坚成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金运坚刚,能成万物。《素问·五常政大论》:“金曰坚成。”“坚成之纪,是谓收引,天气洁,地气明,阳气随,阴治化,燥行其政,物以司成。”
坚肉缓节
指肌肉坚实,关节舒缓。《灵枢·顺逆肥瘦》:“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
坚疝
病名。腹部肿物而疼痛之病证。《圣济总录》卷九十四:“腹中气满,心下尽痛,气积如臂者,名坚疝。”亦名症疝,见该条。
坚阴
治疗学术语。
①指平相火,固肾阴的治法。《素问·脏气法时论》:“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例如相火妄动,肾气不固所致梦中遗精,用封髓丹(黄柏、砂仁、炙草)苦寒降火而固肾精。
②清热泻火之一。吐桂《三时伏气外感篇》:“寒邪深伏,已经伏热,昔贤以黄芩汤为主方,苦寒直清里热,热伏于阴,苦味坚阴,乃正治也。”
坚者耎之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对坚实的症积要用软坚散结的方药治疗。例如腹中瘀血阻滞,形成症积,用破瘀消症软坚之法;瘰疬结块,用消瘰丸。
坚者削之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凡腹内症积痞块而坚硬有形,可用攻削的方药治疗。
间隔灸
灸法之一。即间接灸。参见该条。
间谷
①运气术语。成熟于主岁左右间气的谷物,与岁谷相对而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间谷命太者,其耗白甲品羽。”“食间谷以去其邪。”“食间谷以保其精。”王冰注:“间气化生,故云间谷也。”
②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二间。参见该条。
间化
运气术语。指气候寒热相互间变化,时作时止。如清凉之气与湿热之气相间运化,则气候有时寒凉,有时炎热,反复发作。《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四之气,凉乃至,炎暑间化。”张景岳注:“间者,时作时止之谓。”
间接灸
艾炷灸之一种。又称隔物灸。指艾炷与穴位皮肤之间衬隔物品的灸法。通常以生姜,大蒜等一类辛温芳香的药物作衬隔,具有加强温通经络的作用,又不使艾火直接灼伤皮肤。间接灸的种类很多,其名称通常随所垫隔的物品而定。如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药饼灸等。根据病症选用。详各该条。
间经
妇科学名词。《玉峰郑氏女科秘传·经候》:“经血平时常二、三、四月一行,饮食如常,动作不衰,腹中不痛,面色不改,名间经。”
间气
运气术语。间隔于司天和在泉左右的气。六气分治,在上者为司天,在下者为在泉,其余四气分司司天和在泉左右,称为间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司左右者,是谓间气也。”“间气者,纪步也。”即间气以步为纪。每岁六步,每步六十天零八十七刻半,合计三百六十五天零二十五刻为一周年。六气如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每气为一步,故每一间气各司一年之中的六十天零八十七刻半(一昼夜为百刻)。
间日疟
病名。《素问·疟论》:“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运,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治用小柴胡汤、清脾饮加常山、常山酒等。参见疟疾条。
间日子母
病名。间日疟的俗称。见《医略十三篇》卷九。详子母疟条。
间甚
间,病轻而兼证较多;甚,病重而兼证较少。《素问·标本病传论》:“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王冰注:“间,谓多也;甚,谓少也。多,谓多形证而轻易;少,谓少形证而重难也。”
间使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鬼路。属手厥阴心包经。经(金)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及前臂正中动、静脉和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主治心痛,惊悸,胃痛,呕吐,热病烦躁,胸痛,疟疾,癫狂,痫症,肘挛,臂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间歇运针
针灸学名词。指针刺得气后每隔一定时间断续地给予捻转或提插等操作,使患者的针感得到保持或加强的针刺手法。每次运针或间时间隔可视病情而定。
间脏
五行学说术语。指疾病由母脏传子脏,不传所胜之脏,而传于所生之脏。如心病传脾,脾传肺,肺传肾,肾传肝,肝传心,母子相传。《难经·五十三难》:“间脏者,传其子也。”
间者并行
治疗学术语。系治则之一。指病症虽多,但病情较轻时,可主症与兼症同时治疗。若标病与本病同时出现,亦可标本同治。《素问·标本病传论》:“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参见间甚条。
肩
人体部位名。又称肩膀。上臂与躯干连接的部分。内有肩关节,主上肢屈伸和回转活动。《灵枢·逆顺肥瘦》:“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
肩背痛
证名。肩背部筋脉、肌肉作痛。出《素问·脏气法时论》。因风湿或湿热相搏,痰饮流注,脏腑气血亏损等因所致。《张氏医通·肩背痛》:“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气郁不行也,以风药散之,通气防风汤;若面白脱色;短气者勿服,宜逍遥散加人参;火郁热盛,东垣升阳散火汤;形气虚甚,十全大补汤;肩背痛,脊强,腰似折,项似拔,此足太阳经气不行也,羌活胜湿汤。”因湿热相搏,肩背沉重而痛者,宜当归拈痛汤;因痰饮流注者;宜导痰汤;病后,房劳后、经行后肩背痛见虚象者,以调补为主。参见外感肩背痛、内伤肩背痛条。
肩膊
①人体部位名。又名(骨友)。指两肩及肩之偏后部位。《灵枢·终始》:“肩膊虚者,取之上。”
②肩胛骨的别称。又名肩髆。
肩髆
人体部位名。指肩胛部。《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
肩不举
证名。肩臂部不能抬举之证。因风湿外袭或外伤、伤损所致。《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以肩髃上颈。”“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类证治裁》卷六:“阳明脉衰,肩胛筋缓,不举而痛,宜调补络脉。”治以祛风化湿,和血活络,用生芪、白术、当归、防风根、姜黄、桑枝、甘杞子、橘络。并可结合针灸、推拿治疗。参见肩痛条。
肩垂背曲
证名。背曲肩随的别称。《临证指南医案·肩臂背痛》:“背为阳明之府;阳明有亏,不能束筋骨、利机关;即肩垂背曲。”详见背曲肩随条。
肩风毒
病名。痈疽生于肩髃穴者。见《外科大成》卷二。又名臂风毒。多因风邪袭于肩髃穴之骨缝,与湿稽留而化热所致。证见初起红肿热痛,肿块小者如杏,大者如桃,痛引肩臑,更兼拘急。治宜祛风利湿,化热解毒。初起者可用汗法,内服蠲痛无忧散。肿不消者,法同外痈条。
肩骨
指肩胛骨,锁子骨,左右共四块。详各条。
肩后
经外穴名。参见肩三针条。
肩后疽
病名。称上搭手为肩后疽。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又称肩胛疽为肩后疽者,出《外科大成》卷二。各详该条。
肩后痛
证名。指肩后部肌肉、筋脉作痛。由感受风热,手太阳小肠经脉气郁不行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肩背肘臂腕手病源流》:“肩后属小肠经。故肩后痛为小肠经病。以小肠中感受风热,气郁不行故致此。”治宜祛风通络。用羌活、防风、藁本、木通、蔓荆子。心血虚者宜养血,用当归、熟地等药。参见肩痛条。
肩胛
解剖结构名。
①背部两肩胛骨处。《素问·气交变大论》:“岁火不及……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
②指肩胛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附于脊背,成片如翅者,名肩胛,亦名肩髆,俗名锨板子骨。
肩胛骨
骨名。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又名肩髆、锨板子骨、琵琶骨。解剖学同名骨。上肢带骨之一。为三角形扁骨。贴附于胸部的后外侧,其关节盂与肱骨头构成肩关节,肩峰与锁骨相连。
肩胛骨出
病名。肩关节脱臼。出《理伤续断方》。又名肩胛上出臼,肩骨脱臼,肩骨失落,臑骨突出,髃骨骱失,肩骨出髎,肩骱迭下等。多因跌打、闪坠肩部着地或撞击伤所致,按外力方向等而有前、后、上、下脱臼之区别,其中以前脱臼为常见。证见患肩部疼痛肿胀,呈方肩畸形,肩功能障碍使患侧手不能上举至脑后,下不能过胸前,反手不能至背。治宜手法整复固定,视脱臼之情况可选足蹬法,肩头掮法、扛抬法等。《伤科补要》:“髃骨骱失……使患人低坐,一人抱住其身,将手拔直,用推拿法,酌其重轻,待其筋舒,一手捏其肩,抵住骱头,齐力拔出,内有响声者,乃复其位矣。”治法参见脱臼条。
肩胛疽
病名。痈疽之生于肩胛部位者。出《证治准绳·疡科》卷三。又名太阴疽,肩后疽。多因手太阴肺经积热郁滞所发。证治参见有头疽条。
肩尖
经外穴别名。见《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即肩头。参见该条。
肩解
①人体部位名。指肩关节。《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出肩解,绕肩胛。”
②穴位名。《素问·气穴论》:“肩解二穴。”王冰注:“谓肩井也。在肩上陷解中,缺盆上,大骨前。”又《素问·气府论》:“肩解各一。”王冰注:“谓秉风二穴。在肩上小髃骨后,举臂有空。”参见肩井条,秉风条。
肩井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膊井、肩解。属足少阳胆经。手足少阳、阳维之会。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或以手拼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是穴。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副神经,及颈横动、静脉。主治项强,肩背痛,手臂不举,中风偏瘫,滞产,产后血晕,乳痈,瘰疬,及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肩井骨伤
病名。肩井骨(即锁骨)骨折伤。见《疡科证治准绳》卷六。多因跌扑、坠堕、撞击作用于局部所致。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功能障碍。治宜手法整复,局部固定,《伤科补要》:“用手法先按胸骨,将肩端向内合之,揉摩断骨令其复位,用带挂肩于项,勿使摇动。”内服七厘散,或复元活血汤。肿痛消减可改服接骨紫金丹,接骨丸。局部可用损伤洗方或海桐皮汤外洗,或外敷定痛散贴万灵膏。可适当进行功能锻炼。
肩疽
病名。疽之生于肩部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又名疵痈、丁疽。又生于肩前廉,即肩峰前侧者,名干疽。若生于肩后廉,即肩峰后侧者,名过肩疽。多因风热之邪毒郁滞,或因负重损伤 ,使瘀血凝结而发。证见局部红肿热痛,成脓早溃者为顺;反之则肿势平塌,不红不热,坚硬难溃,或溃迟缓而脓稀色败者为难治;若肿痛引臂胛,全身寒热口噤,疼痛不思食饮,大小便不调者为逆。治疗当审慎辨证,随证加用引经药。初起者,表证明显者,可用荆防败毒散之类汗之。若里热之证现显,当转投内疏黄连解毒泄热下之。汗、下之后肿痛不退,或脓将成者,应即内服托里透脓汤。若脓已成则当早作切开引流。外治参见痈、疽、溃后,证治参见溃疡、附骨疽等条。
肩髎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布有腋神经肌支和旋肱后动脉肌支。主治肩臂痛,上肢麻痹或瘫痪,及肩关节周围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肩脉
早期经脉名。即手太阳膀胱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肩:起于耳后,下肩,出臑外廉,出□□□,乘手背。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脱,臑似折。是肩脉主治其所产病:颔痛,喉痹,臂痛,肘痛,为四病。”
肩内俞
经外穴名。见《腧穴学概论》。在肩髃穴与云门连线之中点直下1寸处。主治肩臂痛不举。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肩内髃
经外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在胸壁外上方,中府穴外侧0.5寸处。主治肩臂疼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肩前
经外奇穴名。参见肩三针条。
肩前痛
证名。肩前部肌肉、筋脉疼痛。因邪袭手阳明经脉或肺气郁阻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肩臑肘臂腕手病源流》:“肩前属大肠经,故肩前痛为大肠经病,盖肩端两骨及前臑,皆大肠脉所贯。”风热乘肺;肺气郁阻者,治宜泻风通肺气;用防风、羌活、升麻、柴胡、蔻仁、陈皮、桑皮、贝母。面白气虚者,治宜加人参、黄芪。参见肩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