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第九篇

经断

生理学名词。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指经水断绝。详该条。

经断复来

病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又名倒经,俗称倒开花。指妇女七七天癸竭后已断经一年以上,又见来月经者。如无明显症状,是属营血有余。若经血量多色鲜红,口渴咽干等,多因血热下迫,内扰冲任所致。治宜清热凉血,方用芩心丸,或益阴煎(生地、知母、黄柏、龟板、砂仁、炙甘草)。或经血过多,伴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者乃热随血去,以致冲任虚损不能固摄者,用十全大补汤、八珍汤以调补气血。若因怒气伤肝,肝不藏血,经血量多色鲜,兼胸闷胁胀等,用逍遥散以疏肝理血。若因忧思伤脾,血失统摄者,经量多而色浅,兼头晕神疲,纳呆便溏,宜用归脾汤,健脾以引血归经。肝脾俱伤则选以上两方斟酌加减。本病应注意癌变的可能。

经断前后诸症

病证名。指妇女在49岁前后,月经将断未断之时,出现的一些综合性的病症。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更年期综合征”。多因妇女将届经断,先天肾精渐衰,冲任脉虚,天癸将竭,精血不足,以致脏腑经络失于濡养和温熙,出现一些脏腑经络功能紊乱的症候。如见头昏目眩,心烦易怒,情志失常,手足心发热,月经量多,或经漏淋沥不断,耳鸣心悸,或潮热汗出,颧红口干等症,为真阴亏损,阳失潜藏,宜滋阴潜阳,用六味地黄汤加龙骨、牡蛎、龟板、白芍、沙苑蒺藜、石决明之类;若见失眠、怔忡或情志失常者,为心肾不交,治宜滋肾宁心安神,用补心丹;若见畏寒肢冷,腰酸腿软,腹冷喜暖者,为肾阳不足,冲脉督带失于温熙,治宜温阳补肾,用右归丸加人参、破故纸、仙茅、淫阳藿等;若见神志烦乱,善悲欲哭,呵欠频作者,为阴血亏耗,不能濡养五脏,火动内扰三脏躁症,治宜甘润滋补,调养心脾,用甘麦大枣汤,酌加枣仁、茯神,以安神,加竹茹除烦,陈皮理气,或加生地、麦冬以滋心肾之阴,白芍敛肝和脾,黑芝麻以养肝肾而润大肠等,均可随症需要斟酌加减。另可参更年期综合征条。

经多发肿

病证名。见《女科备要》。即经水不止发肿满。详该条。

经方

方剂学名词。

①汉以前临床医方著作及方剂的泛称。《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结,反之于平。”

②经典医着中的方剂。指《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

③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即张仲景方。《金匮心典·徐序》:“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通常所说经方,多为此指。

经方派

中医学术派别名。古代尊《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籍中的方剂为经方。因此,后世医生凡主张宗用其经方者,被称为经方派。

经风

病证名。外感风邪侵入经脉,称为经风。《素问·金匮真言论》:“天有八风,经有五风,……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王冰注:“原其所起,则谓八风发邪,经脉受之,则循经而触于五脏,以邪干正,故发病也。”

经后腹痛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妇科》。指经行之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多属气血虚弱,肝肾亏损,血海空虚,行经后更虚而作痛。治宜补益。参见气血虚弱痛经、肝肾亏损痛经条。

经后吐衄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多因肺胃虚热不尽,以致血不归经,上逆而发,为经后仍有口鼻中出血,量少,色鲜红。治有清虚热为主。方用麦门冬汤加生地、沙参、牛膝。

经候

名词。见《产宝百问》。即月经。详该条。

经候不调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经候不行

病名。见《妇人大全良方》卷一。即经闭。详该条。

经候不匀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经候不止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漏。详该条。

经坚如石

病证名。见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指月经来时,所下之物坚硬如石者。多因血瘀结块或受寒,日久结集所致。治宜和血通经。方用和血通经汤(当归、三棱、莪术、木香、熟地、肉桂、红花、贯众、苏木、血竭)。

经筋

经络系统在人体体表的连属部分。出《灵枢·经筋》。参见十二经筋条。

经尽

病因病理学名词。六经遍尽。指病邪传遍六经后自愈。《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参传经尽条。

经来白色

病证名。亦名经水全白。指经水颜色极浅似白色。《竹林女科证治》:“经血来时而色白者,兼见五心烦热,小便作痛,面色青黄,乃气血俱虚之症。宜用乌鸡丸。”

经来遍身疼痛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二三日,遍身疼痛,此寒邪入骨,或发热,或不发热,俱宜解表,服乌药顺气汤,水煎温服。”此症属经行身痛,治疗可参见经行身痛条。

经来不止

病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经血来潮淋沥不净。治参月经过多、经漏等条。

经来潮热不食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经来潮热,不思饮食之症。多因气血素虚、阴虚有热导致胃气不开,不思饮食等,治宜以开胃为主,用保和丸、消遥丸。继以大补气血佐以滋阴,用十全大补汤酌加山茱萸、山药、丹皮、麦门冬、五味子。

经来潮热气痛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一半,遍身潮热,头痛,口渴,小腹作痛。此因伤食生冷,故血滞不行,内有余血,忌服补剂,宜服莪术汤(莪术、三棱、红花、苏木、牛膝)。”

经来成块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多因气滞血瘀或血寒凝泣,以致行经时多含血块。血瘀者,症见小腹痛不可忍而拒按,宜化瘀调经,用延胡索20克、蒲黄15克、五灵脂15克,共为细面,每服10克,酒调服;若寒凝者,症见经来成块,色暗黑无块,小腹胀痛,口唇麻木,宜温经散寒,用内补当归丸。

经来成块如葱白色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成块如葱白色,或如死猪血黑色,头昏目暗,口唇麻木,此虚冷也。药忌寒凉,急服内补当归丸。”临床少见。

经来臭如腐肉

病证名。《竹林女科证治》:“此乃血弱,更伤热物。譬如沟渠水干,天气无雨,久则臭也。身衰旧血少,新血不生,则臭如夏月腐肉。宜服龙骨丸(龙骨、海螵蛸、生地、当归、川芎、白芍、黄芩、茯苓、牡蛎),兼服通瘀散(当归、三棱、莪术、赤芍、丹皮、白术、香附、猪苓、陈皮、木通、生姜)。”

经来吊阴痛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妇女经来时,自觉从阴部向上到两乳如有两条筋抽疼难忍,身上发热。治宜理气止痛,方用川楝汤(川楝子、大茴香、小茴香、猪苓、泽泻、白术、乌药、槟榔、乳香、延胡索、木香、麻黄、生姜)。临床少见。

经来断续

病证名。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类》。亦名经水忽来忽断。多因经行期间,血室正开,为风寒外袭,或肝气所伤,均阻碍经血下行,腠理、经络失于宣畅。症见经来忽断忽续,或每日经来几滴即止,或五日,十日又来几滴,月行经次数常达三四次,面色青黄,腹中时痛,或有寒热往来等症。治宜补益肝血,疏郁散风,方用加味四物汤(四物汤加丹皮、延胡索、甘草、柴胡、白术)。

经来发狂

病证名。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类》。即经来狂言谵语。详该条。

经来发热

病证名。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类》。即经行发热。详该条。

经来浮肿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多因脾虚失于健运,水湿泛滥肌肤所致。治宜调理脾胃,行气利水。用木香调胃汤(木香、陈皮、车前子、甘草、三棱、莪术、红豆蔻、大腹皮、砂仁、苍术、木通、萆薢、山楂、姜皮)。

经来黑色

病证名。指月经来时,色如黑灰或如黑豆汁样。《竹林寺女科秘方》:“此属虚弱血衰之症。如见面色青,嗜睡,或卧不安,五心烦热,口舌干,头目眩晕,小腹作痛者,宜服调经丸。若沉黑色败,由于虚寒者,宜补中益气汤、理中汤、归脾汤等温之。”

经来黄色

病证名。见《妇科易知》。即经来如黄泥水。详该条。

经来咳血

病证名。《竹林寺女科秘方》:“伤于生冷又触于热毒,以致经来咳血,痰气急满,五心烦热。宜先用五虎汤(陈皮、甘草、桑皮、桔梗、苏子、石膏、知母、枳壳),次用紫菀汤(阿胶、桑皮、紫菀、五味子、杏仁、冬花、桔梗、苏子、贝母、陈皮、枳实)。”

经来狂言谵语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又名经来发狂。多因行经期间为七情所伤,肝气逆乱,血随气逆,上攻于心,扰乱心神所致。症见神志紊乱,妄有所见,狂言谵语,甚至不省人事。治宜舒肝宁心,方用麝香散(麝香、朱砂、甘草、木香、人参、茯神、桔梗、柴胡、远志)加减。或用茯神丸(茯神、茯苓、远志、砂仁、朱砂)。

经来呕吐

病证名。《竹林女科证治》。亦名经来惯呕吐。指经来期间出现习惯性呕吐。多因平素饮后水聚不化,或胃弱食伤停滞所致。如伤于水饮者,呕吐物为食物夹水,治宜温中化饮,方用丁香散;如伤食停滞者,兼见胃痛,呕吐物为食物伴酸臭味,治宜消食导滞,方用香砂六君子汤。

经来如黄泥水

病证名。又名经来黄色、月水色黄。《竹林寺女科秘方考》:“经来如黄泥水,全无血色,乃大虚大寒,不可用凉药,宜乌鸡丸、服半月,非但病愈,兼能怀孕,再用加味四物汤(四物汤加乌药、延胡索、小茴香、生姜、黑枣),以暖其经、和其血。”临床少见。

经来如牛膜片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不止,兼下物如牛膜片,昏迷倒地,乃血气结聚,亦成此症。症虽惊人,却无大事,宜服朱雄丸(朱砂、雄黄、白茯苓)。”临床少见。

经来如铜绿水

病证名。又名经来绿色。《叶氏女科证治》:“经来全无红色,乃大虚大冷也。忌用凉药,宜用乌鸡丸。”临床少见。

经来如屋漏水

病证名。指经行不畅如水点沥而下。《竹林女科证治》:“经来如屋漏水,头昏目眩,小腹作痛,更兼白带,咽中臭如鱼腥,恶心吐逆,此血虚有热也。先用理经四物汤(四物汤加白术、柴胡、香附、延胡索、三棱、黄芩),次用内补当归丸。”

经来如鱼脑髓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如鱼脑髓,双脚疼痛,不能举动,乃下元虚冷更兼风邪所致。当行气行血。宜服苏风止痛汤(天麻、僵蚕、紫金皮、乌药、牛膝、独活、川芎、当归、乳香、南藤、补骨脂、生姜、葱白)。酒煎,空心服。”临床少见。

经来如猪肝水

病证名。指经来色深稠粘如猪肝水。《叶氏女科证治》:“经来如猪肝水,五心烦热,腰腹疼痛,面黄肌瘦,不思饮食,此气血皆虚也。先用黄芩汤(黄芩、当归、川芎、知母、苍术、花粉、白芍)退其烦热,后用调经丸(生地、熟地、当归、白芍、三棱、莪术、延胡索、茯苓、川芎、砂仁、乌药、香附、大茴、小茴,共为末,粳米糊丸,每服二钱)调其气血。”

经来色淡

病证名。指月经颜色浅淡。见《竹林女科证治》。多因气血俱虚,脾肾阳虚,运化功能减弱所致。《女科经纶》引朱丹溪语:“色淡者,虚而有水混之也。”治宜补气益血以调月经,方用八珍汤加黄芪、香附、生姜,兼常服六味地黄丸。虚甚者加附子、干姜。

经来色紫

病证名。指经血呈紫红色。见《竹林女科证治》。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化火,火热灼血,以致经色紫红,质稠粘,症属实热。治宜清热调经。方用四物连附汤(四物汤加黄连、香附)。

经来吐蛔虫

病证名。指妇女月经期间吐出蛔虫。见《叶氏女科证治》。王伯龙《养儿宝》:“经来寒热,四肢厥冷,大汗不止,呕吐蛔虫,宜用乌梅丸、当归四逆汤。”

经来未尽腹痛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一半余血未尽,腹中作痛,或发热或不热,乃气血俱实也。宜服红花当归汤(红花、当归、牛膝、苏木、枳壳、三棱、莪术、赤芍、芫花),破其余血,而热自止。”参见气滞痛经、血瘀痛经、寒湿凝滞痛经等条。

经来下肉胞

病证名。亦名经来下血胞,经如虾蟆子。《叶氏女科证治》:“经来不止,忽下肉胞三五个,状如鸡子大,软如絮,用刀剖开,内如石榴子,昏迷不省人事。宜服用十全大补汤。”相当于今称葡萄胎,可中西医结合治疗。

经来下血胞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考》。即经来下肉胞、经如虾蟆子。详上两条。

经来小便痛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小便痛如刀割,此乃血门不通,用八珍散不效,急服牛膝汤(牛膝、麝香、乳香)。”参经来小便痛如刀割。

经来小便痛如刀割

病证名。《女科秘宝》:“经来小便痛如刀割,此血淋也。先用牛膝汤(牛膝、麝香、乳香)一剂,后用海金沙丸(海金沙、猪苓、泽泻、白术、车前子、木通、萆薢等共为末,米糊小丸,空心下百丸)。”

经来小腹结块

病证名。《竹林寺妇科秘方考》:“经来小腹结成一块,如皂角一条横过,痛不可忍,不思饮食,面色青黄,急用延胡散(延胡索、发灰)。”

经来小腹痛如刀刺

证名。吴悔庵《秘传内府经验女科》:“经行时,由热邪乘于小肠,闭而不通,以致小腹痛如刀刺,宜服八正散,或用牛膝散(牛膝、麝香、乳香)。”参见血瘀痛经条。

经来小腹痛有块

证名。曾鼎《妇科指归》:“经来小腹有块,痛不可忍,不思饮食,面色青黄。宜服元胡散(延胡索、制香附、百草霜,重者再加血余炭,共为细末,用益母膏和匀,砂糖为丸)。”参见血瘀痛经条。

经来胁气痛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即经来胁痛。详该条。

经来胁痛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又名经来胁气痛。多因情志不遂,肝郁气滞所致。症见经行期间,胁内作痛,经血色暗等,治宜行气止痛,方用四物元胡汤(四物汤加延胡索、沉香)。

经来泄泻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即经行泄泻。详该条。

经络经穴玻璃人

针灸教具。外形为一直立位的健康男性模型。1959年首次由上海医学模型厂与上海中医学院等单位协作设计制造。透过有机玻璃外壳,能看到里面的内脏和骨骼,并布有十四经脉和361个穴位,还配有录音设备。开启时,各经脉及主要穴位随流注顺序以发光演示,并伴有录音讲解。

经络经穴测定仪

针灸仪器名。通过测定皮肤电阻观察脏腑经络功能变化和穴位位置的仪器。种类很多,但主要组成部分均由电源、电流针(微安表)、控制电量的可变电阻和接触人体的两个电极等组成。测定脏腑经络功能时,主要是通过原穴、井穴或背俞穴进行。探测穴位位置则以皮肤电阻大小为标志,电阻小处即为穴位。

经络敏感现象

沿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一些特殊感觉传导或循经出现的各种皮肤反应。参见经络感传现象条。

经络全书

针灸学著作。四册,分为前后两编。前编系明·沈子禄撰于1566年;后编为明·徐师鲁撰于1576年。其后又经清·尤乘重辑,刊于1689年。前编名“分野”,记述全身体表部位的名称共88条,详考《内经》等书,论述其经络之循行交会;后编名“枢要”,又分原病、阴阳、藏府、营卫、经络、常经(即十二经)、奇经、人迎气口、三部、诊脉、清浊、虚实、客感、传变等14篇。遍考《内经》以下有关经络的各家论述加以发挥,对经络学说中的术语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书末附有音释。现存清刻本等。

经络伤

病名。指外伤引起经络气血损伤的病证。见《圣济总录·伤折门》卷一百四十四。该病多因跌打、碰撞损伤伤及经络所致。伤后轻者多因肿胀使脉道不畅,气机不顺,血流受阻,局部可见轻度肿胀、青紫、疼痛;重者肿胀明显,局部青紫溃破,脉道破裂,血离经脉,或瘀留体内,气机受阻,或溢于体外,伤部出现明显疼痛,或兼见全身寒热者。治疗参见内伤及跌打损伤条。

经络现象

沿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一些特殊感觉传导或循经出现各种皮肤反映。参见经络感传现象条。

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实践的中医学理论。其形成与发展,与针灸、推拿疗法的应用有着密切关系,故经络学说也是针灸及推拿的理论核心。中医临床治病明辨病变的脏腑经络,把握疾病的传变,以及中药方剂的归经理论等,都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灵枢·经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扁鹊心书》:“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经络遍布全身,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将人体各部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籍以运行气血,营养机体,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经络学说是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与中医学其他基础理论互相影响、互为补充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但对于经络实质,迄今还不能从形态学上加以证实。现代对经络的研究,更是利用各种手段,从文献学、形态学、生理学、胚胎发生学、物理学等各个方面着手,提出了周围神经相关说、结缔组织相关说、特殊结构说、经络——皮层——内脏相关说、第三平衡系统论、神经体液相关说、经络实质二重反射说、细胞间信息传递说、经络生物全息论、场论等很多关于经络实质的假说。

《经络学说的理论及其运用》

针灸经络著作。上海市中医学会编。编者在其举办的经络学说专题讲座的讲稿基础上,经过集体讨论、整理加工,编成这一部经络学专书。共三篇。上篇为经络学说总论,又分基本概念和经络功能和作用二章;中篇列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别、经筋、络脉和皮部;下篇为经络学说在临床各科的运用;末为总结,并附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1960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经络之海

指冲脉和任脉。《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参见冲脉条、任脉条。

《经络之研究》

经络著作。日本·长滨善夫、丸山昌朗编,承淡安译。作者根据其在临床上发现的一位眼科病人,在针刺各经络的原穴时,所表现的感传现象基本上与十二经脉的走行一致,而得出了经络确实存在的结论。本书即其总结的考察报告,书中附有若干图表。1955年由千顷堂书局出版。

经脉

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经是直线和主干之意,与络相对而言。《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经脉不调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经脉不利

病名。出《脉经》卷九。指月经不调或经闭。

经脉不通

病名。见《寿世保元》卷七。即经闭。详该条。

经脉不行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闭。详该条。

经脉不止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漏。详该条。

《经脉分图》

针灸学著作。四卷。清·吴之英撰。刊于1920年。本书收载各经脉(正经、奇经)的图像、腧穴,《内经》有关经脉的原文及考证。在腧穴考证方面,作者以《内经》、《难经》、《甲乙经》等书为根据,对历来经络文献中的俞穴名称和排列次序重予调整,其主张多与一般针灸文献不同,具有独特见解。现有《寿栎庐丛书》本。

《经脉图考》

针灸学著作。四卷。清·陈惠畴撰。刊于1878年。卷一总论人体内景、周身骨度及经脉循行要穴等;卷二-三为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经穴的部位名称和主病、图像及歌诀;卷四论奇经八脉的循行主病及诸部经络循行发明,对于全身各部的经络分布考证较详。书中的经脉、经穴插图亦较细致精确,并对一些穴位的考证提出了作者个人的看法。现有多种清刻本。

经逆赤肿

病证名。指因经闭上逆而两目赤肿。《张氏医通》卷八:“女人逆经,血灌瞳神,满眼赤涩者,乃血热经闭,过期不行,则血逆行于上。如有胬肉,切不可钩割,只用四物加行气破血通经药,经行则血翳自退,势甚,必加酒大黄下夺其势,去火所以存阴。”

经期

①指月经的周期。一般以28天左右为一个月经的正常周期。但由于体质、年龄、气候、地区和生活条件的不同,月经周期也会有所差异。在28天前后7天的范围内,都属正常范围。

②指一次月经持续的时间。一般为3-7天。如持续时间延长,或过短,皆属病态。

经气

运行于经脉的气。属人体的正气范畴。《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者,经气也。”针刺中,刺法和补、泻手法均注重经气。《素问·宝命全角论》:“刺实者,须其虚,刺虚者,须其实,经气已至,慎实勿失。”又针刺中候气、得气、调气及失气,均关系到经气。《灵枢·终始》:“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是谓失气。”

经气不调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妇人月水不调。即月经不调。参该条。

经前便血

病证名。见《简明中医妇科学》。指每月行经前一二日大便时下血。多因嗜食辛辣燥血之物,热郁肠中,大肠与胞宫同居下腹,经行之前,胞中气血俱盛,引动肠中积热而迫使大便下血;或因脏虚,脾虚不能统血,肝虚不能藏血,肾虚不能制火而致经前便血。血热者,兼见口苦咽干,渴喜冷饮,面赤唇燥,大便干,经量少而稠粘,色紫红。治宜清热凉血止血,方用约营煎(《景岳全书》:生地、芍药、甘草、续断、地榆、槐花、炒芥穗、乌梅、黄芩),大便燥结甚者,去乌梅,加麻仁、郁李仁;热甚者,去乌梅,加栀子、黄连;脏虚者,兼见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耳鸣或聋,心悸怔忡,精神疲倦,少气乏力、腰酸便溏等,治宜滋肾补肝,健脾调经,方用顺经两安汤。

经前腹痛

病证名。指经行之前出现下腹部疼痛,经行后即愈。多因气滞、血瘀、寒湿凝滞等所致。《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经水将来而脐腹绞痛,此血涩不行,以作痛也。宜服通经汤(四物汤加川楝子、小茴香、槟榔、延胡索、木香。水煎,食前服)。”可参见气滞痛经、血瘀痛经等条。

经前腹痛吐血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卷上。指妇人经行前一二日忽然腹痛而吐血。乃肝气不顺、上逆所致,血随气上逆则为吐血,气安则血安。治宜顺气平肝兼行纳气之法。用顺经汤。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病名。指经行前一周左右出现的一些全身症状,如头痛脑胀、腰痛腿软、胸胁胀满、乳房胀痛、乳头痛、心悸、夜寐不安、腰腹酸胀浮肿,腹泻、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症。典型的症状在行经前2-3天达到高峰,行经后明显消失,故称。多因肝肾失调,影响冲任所致。若为肝气郁滞,疏泄无权,则症见经前乳房胀痛,头晕头痛或偏头痛、胃纳不佳,情绪易激动等,治宜疏肝解郁,用丹栀逍遥散加减,配合针刺合谷,三阴交、太冲。若肾阴不足,阴虚火旺,则症见腰膝酸软、口干颧红,盗汗等,治宜滋阴补肾,用六味地黄汤;肾阳虚者,面色淡白,腰酸腿软,形寒怕冷,或尿少尿频,身面浮肿等,治宜温肾扶阳,方用右归丸。参见经前浮肿、经前头痛、经前腹泻、经前乳房胀等条。

经前脐下痛

病证名。指经前三五日脐下作痛如刀锥,或寒热交作,经血下如黑豆汁样。多因寒湿凝滞所致。治宜温经化湿。方用温脐化湿汤(白术、茯苓、山药、巴戟、扁豆、白果、建莲子)。参见寒湿凝滞痛经条。

经前吐衄

病证名。指在行经期间,出现周期性口鼻出血的症候。详逆经条。

经前泄水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卷上。指每在经前泄水三四日,而后方行经者。多因脾虚水湿停聚,运化失职,以致经水之血欲流注于血海而为水湿之气乘之,故先泄水而后行经。治宜补气健脾除湿,方用健固汤、参苓白术散等。

经如虾蟆子

病证名。亦名经来下肉胞、经来下血胞。《妇科易知》:“经水过期,其人腹大如鼓,月经来时血中夹物如虾蟆子,并见昏迷不知人事者。宜气血双补法,方用十全大补汤。”相当于今称之葡萄胎,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参经闭腹大如鼓条。

经色

生理学名词。指月经血的颜色。正常经血一般为黯红色,开始色较浅,后逐渐加深,最后又转为淡红色而净。如患月经病或有全身性疾病影响及月经,均可导致经色的变化,可作为临床辨证的参考。如色淡多气虚、血虚;紫红、深红多血热;紫黯多血瘀;黑黯多寒凝;鲜红多虚热,红夹黄色多湿热,色杂夹带多为湿毒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宋·唐慎微撰。其初稿完成于1082年,最后定稿时间约在1098年。

《证类本草》是在掌禹锡《嘉佑本草》和苏颂《本草图经》基础上,收集民间验方,各家医药名著以及经史传记、佛书道藏中的有关本草学记载,整理编着而成的。全书共31卷。第1、2卷为序例,以后各卷,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以上又各分为上、中、下三品),有名未用、图经外草类、图经外木蔓类,凡13类,叙述药物别名、药性、主治、产地、采集、炮炙、辨析、附方等。本书内容丰富,收载药物1746种,其中增加药物660种,有药图294幅,分类较有系统,论述也较周详。书中引述了大量文献资料,据统计,共引经史方书240余家,一些重要本草著作如《开宝本草》、《日华子本草》、《嘉祐本草》等早已散佚,其内容幸赖《证类本草》保存下来,这是唐慎微的一大功绩。本书增加方论1000余条,各药之后共附古今单方3000余首。总之,《证类本草》对宋以前的本草学成就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本草纲目》问世之前流行500余年,一直是本草学研究的范本,在本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集北宋以前本草学之大成的本草学著作,代表了宋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该书虽为民间医家个人著作,但由于它的高水平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流传甫始,就引起朝野各方面的重视,宋政府后据依校刊增订为《大观本草》、《政和本草》、《绍兴本草》等作为国家药典颁行全国。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历代刊本中,有将书名“备急”改作“备用”者,但其内容并无差异。将寇宗奭《本草衍义》中的药物内容逐条邓以合编,改称《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此后各种《政和本草》刊本都是该本的复刻。明代万历年间,开始出现《大观本草》与《本草衍义》合编的刊本,称为《重刊经史证类大全本草》。

现在存《政和本草》主要版本有:蒙古定宗四年(1249)平阳张存惠晦明轩刊本,明成化四年(1468)原杰氏刊本,明万历九年(1582)富春堂刊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缩印本,196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原大线装本。

现存《大观本草》主要版本有:元大德六年(1302)崇文书院刊本,明嘉靖间刊本,明万历五年(1577)陈瑛刊本,日安永四年(1755)望草玄刻本。

现存《重刊经史证类大全本草》主要版本有:明万历五年(1577)宣郡王大献尚义堂刊本,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籍山书院重刊王大献本,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山西官刻本。

《绍兴本草》在国内早已失传,但很早就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现有若干种手抄本尚存。

经始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冲。参见该条。

经事

名词。即月经。见《医学纲目》卷三十四。详月经条。

经术

医经中记载的医疗方法。出《素问·着至教论》。

经水

①月经的别称。

②河流。喻人身经脉。《灵枢·邪客》:“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素问·离合真邪论》:“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

③《灵枢经》篇名。以十二水大小、深浅、远近来说明人体十二经脉循行远近深浅,气血多少,及针刺十二经时注意事项。故名。

经水不定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经水不利下

病名。指经行不畅或闭止。多因瘀血阻滞胞脉所致。《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参见经闭条。

经水不行

病名。见《寿世保元》卷七。即经闭。详该条。

经水不止

病名。见明·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篇》:“亦名经行不止。多因阴虚血热损伤胞络,或劳倦伤脾,气虚不能摄血;或湿热蕴积胞脉,扰动血海;或瘀血阻滞,新血不得归经所致。症见经来不止,淋沥无时。血热者兼见颧红潮热、咽干口燥等,治宜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方用四物汤加白术、黄芩、阿胶、茯苓、栀子、地榆、荆芥、香附、甘草;气虚者兼见月经量少色淡,神疲乏力,神疲乏力、纳少便溏等,治宜健脾益气,温经止血,方用归脾汤加炮姜炭、乌贼骨、炒艾叶;湿热者症见经血淋沥、量少,色暗如酱,气秽臭,腰腹胀痛,平时带多色黄臭味,治宜清利湿热,佐以止血,方用四妙散加银花、贯仲、地榆、茜草、益母草;瘀血者,月经淋漓,色暗量少有块,伴小腹疼痛拒按,治宜活血化瘀止血,方用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茜草、益母草。

经水不止发肿满

病证名。见明·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篇》。亦名经多发肿。多因脾虚不摄则经水不止,脾失健运则水湿泛滥于肌肤,症见月经持续不止,兼见浮肿,纳呆,便溏,神倦乏力。治宜补血健脾利水,方用四物汤加茯苓、白术、砂仁、大腹皮、木香、陈皮、厚朴、猪苓、木通、甘草。

经水断绝

病证名。又名经断、经绝。

①指妇女到五十岁左右,由于肾气已衰,天癸已竭,冲任胞脉均虚,以致月经断绝,是生理现象,并非疾病。

②指病理性月经停止,即经闭。《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参见经闭条。

经水否涩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三“妇人瘀血”篇。指因冲任气虚,经水蓄聚,或产后恶露不尽,复为风冷所乘,冷则血凝,结为瘀血。瘀血不去,结积脐腹,发为经水否涩不通,面黄肌瘦,腰腹重痛,烦渴憎寒等,治宜通经活血化瘀,方用桃仁汤水煎加芒硝冲服。

经水过多

病证名。指月经量过多。《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经水过多,别无余证,四物内加黄芩、白术各一两。”

经水黑灰

病证名。见《女科秘宝》:“多因女子体质虚弱,气血衰微,以致冲任不足,经来色灰黑,面青嗜卧,五心烦热,口苦舌干,头晕目眩,少腹作痛,治以调经丸(四物汤加三棱、莪术、良姜、大茴、小茴、槟榔、枳壳、延胡索、乌药)改作汤剂服。

《《中医词典》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