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第四篇

怯士

怯懦的人。《灵枢·论勇》:“夫怯士之忍痛者,闻难则恐,遇痛不动。”

怯肺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又名肺脏怯、肺虚损。指久病之后肺气虚损,症见唇白,气怯,神疲,便稀,舌淡等。治宜健脾益肺,用阿胶散、参苓白术散加减。

①五不男之一。指男子阳萎而影响生育。参五不男条。

②指虚劳证。因虚劳气血虚衰,心常恐惧,故之为怯证。

③胆小,恐惧。《灵枢·论勇》:“愿闻勇怯之所由然。”

茄子疾

病名。见《证治准绳·女科》。属阴挺范畴。指阴道中突出一物如茄子,故俗名茄子疾。参见阴挺条。

茄病

病证名。属阴挺范畴。清·周贻观《秘珍济阴》:“妇人阴门坠出,或红或白,状如茄子,名曰茄病。红属湿热,宜白薇散(白薇、川芎、当归、熟地、白芍、苍术、泽兰、丹皮、灵霄花);白属气虚,宜服四物吴茱萸汤(吴茱萸、当归、人参、白术、熟地、川芎、陈皮、白芍、沉香、肉桂、甘草、白茄根引)。三茱丸(吴茱萸、家茱萸、山茱萸各一两,米糊为丸)。”尚可配合针灸:主针子宫穴,配针长强、会阴、三阴交、阴陵泉等。

切诊

四诊之一。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者运用手和指端的感觉,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检查方法。检查内容,如脉象的变化,胸腹的软、硬及痞块之有无,皮肤的肿胀及是否平滑,手足的温凉,疼痛的部位等。把所得材料与其他三诊互相参照,从而作出相应和正确的诊断。特别是切脉,是临床上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

切脉

诊查脉象的方法。又称脉诊、诊脉、按脉、持脉。是中国最早创用的诊断技术。古代有三部九候的遍诊法,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等。后世则以寸口诊法为主,并从脉的位置、次数、性状、形势等,分为多种(前人有二十四脉、二十七脉、二十八脉、三十脉、三十二脉等),以诊察机体的病变。

切法

①针刺辅助手法名。又名爪切。指针刺时以拇指指甲切压穴位,便于进针的方法。《针经指南》:“切者,凡欲下针,必先用大指甲左右于穴切之,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针灸问对·十四法》:“凡欲下针之时,用两手大指甲与穴傍上下左右四围掐而动之,如刀切割之状。”

②推拿手法之一。即掐法。《肘后备急方·救卒客忤死方》:“心腹绞痛胀满,气冲心胸……令切鼻柱下也。”或指用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处进行叩击。

①诊断学术语。切脉的简称。《素问·三部九候论》:“切而从之。”

②治疗学术语。按压。《素问·调经论》:“必切而出。”《素问·骨空论》:“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

③剧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肠中切痛。”

④急速。《医方集解》:“当大升浮气血,切补命门之下脱也。”

⑤将药材制成切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附子泻心汤方……上四味,切三味。”

窍阴

经穴名。在头部者,称头窍阴;在足部者,称足窍阴,同属足少阳胆经。见各该条。

窍穴

指孔穴,与腧穴同义。《圣济总录》:“今于逐脉之下,载其经穴,与其病症,兼及浮络经筋之病,共为一编。窍穴虽同,而浅深各有部分,在用针者以意审之。”

窍泄

病名。即泄泻。窍指后窍。《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之复,则湿变乃举……甚则入肾,窍泻无度。”详泄泻条。

窍漏证

病名。即漏睛。《证治准绳·杂病》:“乃目傍窍中流出稠薄水,如脓腥臭,拭之即有,久则目亦模糊也。”类似今之慢性泪囊炎。参漏睛条。

窍闭

病证名。窍,系指耳窍。《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认为:“耳窍闭塞多由损伤、挖伤、雷炮震伤,以及患聤耳溃脓不止使耳窍破坏失听。治疗宜用开窍宣通的方法。外伤可选凉血活血之剂,如桃红四物汤、犀角地黄汤等。

窍(qiào,音俏)

孔穴。如:“上窍”,“下窍”。《素问·至真要大论》:“甚则入肾,窍泻无度。”

蹻足

踮起脚跟。《素问·针解篇》:“巨虚者,蹻足(骨行)独陷者。”

蹻脉

阴蹻脉和阳蹻脉的合称。《灵枢·脉度》:“蹻脉安起安止?”又“蹻脉有阴阳……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也。”指蹻脉有阴蹻、阳蹻的区别,男子以阳蹻为经,阴蹻为络;女子以阴蹻为经,阳蹻为络。

①同“跷”。举足。《素问·针解篇》:“巨虚者,蹻足(骨行)独陷者。”

②古代一种治疗方法,即举动手足以导引也。《素问·金匮真言论》:“冬不按蹻,春不鼽衄。”王冰注:“蹻,谓如蹻捷者之举动手足,是所谓导引也。”

③指蹻脉。即阴蹻、阳蹻二脉。《素问·调经论》:“病不知所痛,两蹻为上。”

④指阳蹻所生申脉穴。《素问·刺腰痛篇》:“刺直阳之脉上二痏,右蹻上郄下五寸横属,视其盛者出血。”王冰注:“蹻为阳蹻所生申脉穴。”

⑤指阳蹻脉。《素问·经脉别论》:“少阴脏独至,是厥气也,蹻前卒大,取之下俞,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王冰注:“蹻为阳蹻脉。”

骹(qiāo,音敲)

胸胁交分之扁骨。《灵枢·本脏》:“广胸反骹者肝高,合胁兔骹者肝下。”

襁褓

包裹婴儿用的布幅。《证治准绳·幼科》:初生儿“必须入襁褓。”《寿世保元》卷八:“初生三五日,宜绑缚令卧,勿竖头抱出,免致惊痫。”

抢食症

病名。《喉舌备要》:“此症或发在喉中或发在舌上,俱生红疱,……喉内气闭不能吞物。”治宜针刺出血,吹冰硼散;须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参见呛喉风条。

抢食风

病名。《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抢食风,又名飞丝毒,口中或食腥鲙之恶物,发泡者。”即呛食喉风。详该条。

抢舌喉风

病名。系指肺气上逆,饮食呛出的病证。见《咽喉急症秘书》。治宜润肺疏风降气。参见还食风条。

①用砖石垒起的障碍,用喻指肌肉。《灵枢·经脉》:“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

②指面部蕃蔽部分,即颊侧,耳门处。《灵枢·天年》:“使道遂以长,基墙高以方。”

强壮功

气功功法名。为静功功法。其练功姿势有自然盘膝坐、单盘坐、双盘坐、卧式、站式等。呼吸方法有静呼吸法(自然呼吸法)、深呼吸法、逆呼吸法(即吸气时腹壁收缩,呼气时腹壁扩张)等。同时意守下腹部,借以集中精神,排除杂念,达到入静目的。也可意守外景,如美丽风景等,以良性意念代替恶念,尽量排除杂念。强壮功对高血压、神经衰弱、关节炎等病证有较好疗效。

强中

病证名。

①阳强不痿,不自觉地有精液溢出。或不能泄精。《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强中病者,茎长兴盛不痿,精液自出。”古代崇尚服石者,内有火毒炽盛;或有肾阴虚亏、肾阴妄动者,均为强中常见病因。前者宜泻火解毒,用石子荠苨汤、黄连猪肚丸;火盛阴虚者,再加元参、麦冬、生地,或用倒阳汤。后者宜用六味地黄汤、大补阴丸;亦有用苁蓉丸等方治疗者。

②指消渴病之“消肾”。参见该条。

强直

证名。多指身体某部肌肉之强直。《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强直以颈项部尤为多见,亦可表现于周身肌肉。《内经知要·病能》:“强者,筋强;直者,体直而不能屈伸也。”多见于痉、痫、破伤风等病。参见痉、痫等条。

强者写(泻)之

治则之一。即实者泻之。对邪气亢盛、正气未虚的病证用攻逐泻下的方药或针刺泻法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衰者补之,强者写之。”

强阴

治法之一。即补阴。亦称滋补肾阴。是强壮阴精的治法,故称。临床上,一般在使用补肾阴药中,酌加一些壮阳药,取阳生阴长之义,效用较着。参补阴条。

强阳不倒

病证名。指阴茎常举而不痿。见《石宝秘录》卷二。参见强中条。

强行健

清代医家。字顺之。号易窗,后改名健。上海(今属上海市)人。工山水画,精医,乾隆(1736-1795年)间名医。学宗朱丹溪说,用药偏于寒凉,人称“石膏强”。着有《痘证宝笺》六卷(1862年刊),系纂集秦昌遇《痘疹折衷》、聂尚恒《活幼心法》、朱纯嘏《痘疹定论》而成。另撰有《伤寒直指》,已佚。

强上

证名。指颈项肌肉拘急而呈上仰状。《素问·脉解篇》:“强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故强上也。”多见于痉病、高热患者。

强间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大羽。属督脉。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左右枕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目眩,烦心,失眠,癫狂,颈项强痛等。沿皮刺0.5-0.8寸,艾条灸5-10分钟。

强刺激

针灸疗法术语。指较大的针灸刺激。针刺以粗长针具,高频率,大幅度及长时间地捻转提插,使患者得到强烈感应者为强刺激;灸治则以大炷,多壮,或长时间熏灸为强刺激。适用于体质壮实,耐受性强,或某些需要大剂量刺激的病症,如急性疼痛和痉挛瘫痪等。

㈠(qiáng)

①健壮,有力,与弱相对。《素问·上古天真论》:“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素问·脉要精微论》:“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

②勉力。《灵枢·禁服》:“士之才力,或有厚薄,智虑褊浅,不能博大深奥,自强于学若细子。”

③强盛,亢盛。《素问·至真要大论》:“衰者补之,强者泻之。”

④“弦”之误字。《素问·玉机真脏论》:“其气未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

⑤加强。《素问·五常政大论》:“气温之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

㈡(qiǎng)勉强。《素问·热论》:“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

⑶(jiàng)僵直,不柔和。《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强(qiǎng,音襁)力

指强力入房。即精力不足而勉行房事。《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强力,肾气乃伤。”

蜣螂蛀

病名。指节肿胀形似蜣螂者。

①见《医宗金鉴》卷六十八。生于手指关节处。症见初起不红不热不痛,渐渐肿硬,形如蝉腹,又似蜣螂,故而得名。患指功能渐进性障碍,日久方知木痛,渐至腐溃,脓水稀薄淋漓不断,疮口难敛。该病相当于指关节结核。治宜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之类,病初内服六君子汤,益气除湿化痰,外用高宫锭子磨姜汁敷贴患处。溃后脓水淋漓者,内服人参养营汤,外贴蟾酥饼子,证治可参见流痰条。

②为脱骨疽的又名。见《外科证治全书》卷三。证治可见脱骨疽条。

枪形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枪形直上,主风热。

呛食哑喉

病名。系指患喉疾,症见呛食并有声哑者。可见于咽部肿瘤等症。《喉科指掌》卷三:“此症因伏邪在肺,声哑呛食,六脉迟细,甚属险症。”治宜疏风宣肺,利咽开音。方以六味汤加减。参见呛食喉风条。

呛食喉风

病名。系指由热毒积于心经致咽喉干燥疼痛、无痰涎,或气喘,饮食吞咽有碍,甚则呛食不下的病证。《焦氏喉科枕秘》:“呛食喉风热积心,喉中干燥立时疼,更无痰涎多气喘,若还呛食命无存。”治用顺气利膈汤等加减。

呛食风

病名。系指胃中伏火,上灼咽喉,或过食膏粱炙煿,醇酒厚味,致咽喉或舌、上腭等处肿生血泡的病证。《喉风论》:“此症因饮食煿炙,膏粱厚味,偶一触动,陡走血泡,咽喉舌腭,不拘其部,即时胀大,吐咽有妨,宜刺破其泡。”治宜选用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参见呛食喉风条。

呛喉风

病名。系指咽喉干燥,口中发泡,吞咽有碍,甚而呛逆的病证。又名飞丝毒、抢食风。多由心经热毒熏(火旬)咽喉所致。《喉科秘旨》卷上:“此症谓之飞丝毒,口中发泡丑药(雄精3克,梅片1.5克,胆矾0.3克)覆,燥极点痰热在心,忽然呛食终非福。”

嵌指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甲疽。见该条。

嵌甲

病名。出《鲍氏验方新编》卷二。即甲疽。详见该条。

欠舌风

病名。又名吹舌喉风。系指因心血亏而火易动,肺气盈而水不升所致。症见喉风而面白,舌向上,或破或不破。见《咽喉经验秘传》。治宜滋阴养血。可选用四物汤、归脾汤等加减。参见吹舌喉风、阴虚喉风条。

①证名。呵欠频频不已。亦称数欠、善欠、欠伸、呼欠。出《灵枢·口问》。《灵枢·九针》:“肾主欠。”因肾气不足,或寒邪阻遏阳气,或气郁于胃所致。《金匮要略心典》卷中:“中寒者,阳气被抑,故喜欠。”《张氏医通》卷九:“气郁于胃,故欠生焉。”

②生理名词。俗称呵欠。深呼吸动作,正常人或疲劳时均可出现。

③不足、短少。《灵枢·经脉》:“小便数而欠。”

浅刺

指针刺治病,采用刺人体表浅组织或仅及皮肤的程度。《灵枢·终始》:“脉虚者,浅刺之。”又“痒者,阳也,浅而刺之。”一般在皮肉浅薄之处或重要脏器附近的穴位,或病变部位较浅,属于热、虚证候,或体质虚弱及感应灵敏患者,适于浅刺。浅刺虽不致引起不良后果,但应该获得适当的针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黔首

指黎民百姓。《素问·宝命全角论》:“黔首共余食,莫之知也。”

潜趾

病名。指足趾甲嵌入甲沟内者。亦称嵌甲。多由指甲损伤,鞋窄夹脚等原因所致。症见趾甲嵌于甲沟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程度不同的疼痛,行走不便。临床又将其分为硬潜趾和软潜趾两类。如局部感染者可形成潜趾炎(甲沟炎)。治宜用手术方法修去嵌入的趾甲。并注意术后应避免感染。

潜镇

治疗学术语。又名镇潜。镇静安神药和平肝潜阳药合用,治疗因心神浮越表现惊悸失眠或肝阳上亢所致头痛眩晕的方法,药用磁石、朱砂、生铁落、龙骨、牡蛎、真珠母等金石介类重坠之品。

《潜斋医学丛书》

医学丛书。“潜斋”为清代名医王士雄的书斋名。《潜斋医学丛书》系王氏等医家所撰辑若干种医书之合称,有八种本和十种本之分。八种本包括《言医》、(裴一中撰,王士雄评选)、《愿体医话良方》(史典撰,俞世贵补)、《医砭》(徐灵胎撰,张鸿补辑)、《霍乱论》(王世雄撰)、《潜斋简效方》(附《潜斋医话》,王世雄辑)、《柳洲医话良方》(魏之琇辑)、《女科辑要》(沈尧封辑,徐政杰补注)和《重庆堂随笔》(王学权撰,王国祥注)。十四种本除上述八种外,另有《四科简效方》(王世雄辑)、《古今医案按选》(俞震撰,王世雄等评)、《王氏医案》(周鑅辑)、《王氏医案续编》(张鸿辑)、《王氏医案三编》(徐然石辑)及《归砚录》(王世雄撰)。王氏学验俱丰,故所撰辑之丛书为医林所重,流传颇广。八种本有清刻本和铅印本,十四种本有石印本。

《潜斋医书五种》

医学丛书。清·王士雄撰。刊于1854年。包括《王氏医案》、《医案续编》、《霍乱论》、《温热经纬》、《随息居饮食谱》五种。现存清刻本及石印本。

《潜斋简效方》

医方著作。一卷。清·王士雄辑。刊于1853年。本书收录民间验方100余首,分为头风、面皱、肺痈等40余类予以简要论述,选方大多简便实用。未附王氏所撰《潜斋医话》。现存清刻本和民国铅印本。

潜阳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治法。治疗阴虚而肝阳上亢的方法。肝阳上亢,可见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健忘心惊、肢体麻木或震颤等症。用牡蛎、生龙骨、生石决明、真珠母、磁石、代赭石等质重镇坠的药物以收敛虚阳。本法常与平肝、滋阴等法同用。

干天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八卦配自然界八种物质现象命名者。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天廓。详该条。

干骚

古病名。指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出《五十二病方》。即疥疮。证治参见疥疮条。

干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据八卦名称予以命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干廓又名天廓,详见天廓条。

《乾坤生意》

综合性医书。二卷。明·朱权撰。约刊于14世纪末。内容分述用药大略、运气、各科病证治法以及丹药、膏药、针灸等、卷帙不多,包罗颇广。现存明刻本。

干疽

病名。指生于肩之前廉(肩峰前侧)的无头疽。出《外科真诠》卷上。属于痈疽之一种,证治可参见痈疽条。

钳上

也称“钳耳”。指耳钳直上额角入发际的头维穴。《灵枢·卫气》:“手阳明……标在颜下合钳上也。”

钳耳

即“钳上”。《灵枢·根结》:“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

眼科手术器械。见《眼科菁华录》。钢铁制成。多用于取出眼内异物。似今之眼科手术钳。

钱原浚

宋代医家。字彦深。号愈庵。镇江(今江苏镇江)人。通晓医术。家有藏书数千卷,常摘录精要,加以点校。撰《集善方》三十六卷,今佚。

钱瑛

明代儿科医生。字良玉。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其父为钱宗道,世传小儿医。宣德(1426-1435)年间于太医院任职。其子恒、恺、悌、愃,皆继父业。

钱乙(约1032-1113年)

北宋儿科学家。字仲阳。祖籍钱塘(今浙江杭州),至其曾祖时北迁,定居于郓(今山东东平)。父钱颖,善医,东游海上不返。幼年由姑母收养,成年后从姑父吕氏学医,为方不拘泥于古法,时出新意。尤精通《本草》诸书,详辨阙误。临证以擅长儿科病闻名。元丰(1078-1085)年间至京师因治愈长公主之女疾,授翰林医学。又以黄土汤治愈皇子瘈疭病,而擢为太医丞,赐金紫。后因病辞退。钱氏专业儿科六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对一些常见小儿病如惊风、吐泻、咳嗽、天花、麻疹等的诊断、预后及治疗,均有进一步的发展。又根据小儿病理特点,总结出以五脏为纲的儿科辨证方法及治疗上柔润的原则。其学术见解,对中医儿科学以至整个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影响很大。钱氏善于化裁古方和创制新方,如治痘疹初起的升麻葛根汤,治小儿心热的导赤散,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异功散,以及治肾阴不足的六味地黄丸等在临床上均有较好的疗效,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和应用。其理论、临床经验及医案,经阎孝忠加以整理而成《小儿药证直诀》三卷(约1114年)。

钱养庶

明末医案。号小休居士、处士。武林(今浙江杭州)人。擅长产科,尝将蕲阳(今湖北蕲春)陈氏所著保产之书,加以增订,更名为《绣阁保生书》(1631年)。该书详载难产、受胎保护、临产斟酌、产后当知等内容。可供产科临床之用。

钱秀昌

清代伤科学家。字松溪。上海(今属上海市)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因臂部骨折,经时医杨雨苍治疗,遂从之学伤科,后以伤科名于当地。撰有《伤科补要》四卷,附以验方歌诀,并载有杨木接骨法治愈粉碎性骨折骨不连之经验。内容简明实用,流传颇广。

钱雄万

清末医家。字心荣。江苏武进人。世以医为业。尝着《医津》两卷(1923年由其子孙刊行)。该书以脉法冠其首,后列有五十余种杂症论治。孙钧(字同增),亦有医名。

钱闻礼

南宋医家。绍兴(1131-1162)年间任建宁府(今福建建瓯)通判。通晓医术,尤精伤寒。撰《伤寒百问歌》四卷,共九十三首。

钱松

清代医家。字镜湖。浙江绍兴人。曾任太医院院使。医道甚精,尤擅治痧胀。撰有《痧胀名考》(1826年),主张痧胀治当随经调治,泄毒于表,攻毒于里,以克削为主,不可妄用补益之法。此外,尚绘有《脏腑正伏侧人明堂图》四幅(1819年)。

《钱氏儿科案疏》

儿科医案著作。二册。宋·钱乙原作,近人张山雷疏注,何光华参补。本书内容大体分两部。其一为张山雷氏将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所录的儿科医案23则及医案中所用的方剂加以注释。其二为何光华补入万全、缪仲醇、江瓘、喻昌等人的儿科医案22则及其治疗方剂,并予以补注。卷末附薛己在《薛氏医案》中所摘录的钱乙儿科医案的评注,作为对照。现存1923年上海大东书局铅印本。

钱若金

清代医家。号静斋。上海(今属上海市)人。世代业医,均以妇科知名。深得家传,道光(1821-1850)年间于本邑开办恒裕堂药肆。

钱临

清代医家。字淮可,一字北山。浙江嘉兴人。生活于乾隆(1736-1795)年间,先学儒,后习医。纂有《立斋医案疏》四卷、《薛案辨疏》两卷。

钱雷

明代医家。字豫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曾对《脏腑证治图说人镜集》(未着撰人)八卷本进行增补,另补撰《人镜经附录》两卷,刊行于万历三十四年(1608年)。

钱孔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钱孔穴,度乳至脐中,屈肋头是,灸百壮,治黄疸。”即当乳头至脐中连线与肋弓下缘交点处。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定位于胸膛窝下三寸,正中线左右旁开各2.5寸处。

钱峻

清初医家。字青棆。浙江吴兴人。辑有《经验丹方汇编》(1707年),该书选方精审,所录之方均为作者亲验,切合临证实用,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经陈彦吾续补更名为《观心书屋经验良方》。

钱经纶

清代医家。字颜臞。一字业巨。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每遇贫病之人常施诊,多有称道。康熙(1662-1722)年间曾名震一方。撰有《脉法须知》三卷(1855年),有助于初学。另撰述伤寒若干卷,未梓。

钱潢

清代医家。字天来。虞山(今江苏常熟)人。中年时曾患伤寒,痛痹几殒,得治而愈。遂立志习医。精研《内经》、《伤寒论》,认为仲景之方,无能愈越其矩度者,而王叔和之编次,成无己之注释,皆附己意而有失仲景原意。主张仲景之学当上溯《素问》、《灵枢》,故撰《重编张仲景伤寒证治发明溯源集》(简称《伤寒溯源集》)十卷(1707年)。该书对《伤寒论》传世之条文,重新编订,详加诠释,在论述、析义、辨误、主治等方面,颇见创见,对后世影响很大。

钱櫰邨

清代医家。玉峰(今安徽秋浦)人。长于儿科,尤精推拿。曾将其岳父录之的《幼科推拿》和《推拿广意》二书合辑为《小儿科推拿直录》(1793年)。该书绘图精细,详列诸穴及各种推拿手法。

钱宏

明代医家。字江楼。古杭(今浙江杭州)人。宋钱乙裔孙,以太医院医士登科第。精于幼科,于嘉靖十一年(1532年)重刊家传徐用宣刻本《袖珍小儿方论》十卷,以应儿科临床之需。

钱国祥

清代医家。号吴下迂叟。江苏吴县人。认为医生应熟谙身体内景,欲辨证施治准确必先明药性,乃撰《身体解》、《药性要略》两书。另有《外科便方》五卷(1898年)、《外科肿疡主治类方》等。

钱国宾

明代医家。字君颖。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临证多有奇效。着有《女科百病问答》四卷、《女科百病补遗》一卷、《备急良方》一卷及《寿世堂医案》。然考其《女科百病问答》与题为朱震亨纂辑之《产宝百问》内容相同。

钱萼

明代医家。嘉善(今浙江)人。名医殳珪之孙婿,曾从殳珪学习灸术,遂精于医,闻名于当地。辑有《医林会海》(亦作《医林验海》)四十卷,已佚。

钱大用

明代医家。精于儿科。曾撰集诸家小儿效验方,集为《活幼全书》八卷,附一卷(1495年)。另撰有《钱氏小儿方考》。

前阴漫肿

病证名。见徐大椿《女科指要》。多因孕妇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或肝经湿热下注,以致前阴漫肿、疼痛,若因脾虚者,兼见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带下清稀,治宜健脾利湿,方用四苓汤;因肝经湿热者,兼见烦躁易怒,口苦胁痛,带多色黄,治宜舒肝解郁,清热利湿,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或龙胆泻肝汤。

前阴

人体部位名。又称下阴。指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外口的总称。《素问·厥论》:“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

前囟

人体部位名。指婴儿出生后,左右顶骨与额骨形成的菱形骨间隙。参囟条。

前神聪

经外穴名。出《类经图翼》。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4寸,或于百会穴前1寸取穴。主治中风,头痛,眩晕,癫痫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前蹻

病名。难产证型之一。清·员从云《产科一得》:“临产儿头偏抵阴前也。”属异常分娩中的头先露。参见偏产条。

前后血

病状名。即大小便出血。出《素问·腹中论》。

前后配穴法

针灸配穴法之一。前,指头面,胸腹;后,指枕项、腰背。前后穴位相配,称前后配穴法。如眼病取面部的睛明和枕部的风池;胃病取腹部的中脘、梁门,背部的胃俞、脾俞等。俞募配穴法也可归于此类。参见该条。

前后不通

病证名。五实之一。出《素问·玉机真藏论》。即大小便闭塞不通。参五实条。

前后

生理学名词。前指小便,后指大便。《素问·缪刺论》:“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

前关

经穴别名。所指有二:

①出《千金要方》注。即瞳子髎。见该条。

②太阳穴别名。《太平圣惠方》:“前关二穴,在目后半寸是穴。亦名太阳之穴。”参见太阳条。

前谷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荥(水)穴。在小指尺侧,第五掌指关节前方,掌指横纹端凹陷处,赤白肉际,握拳取穴。一说“在手小指外侧,第二节纹头”(《针灸集成》)。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背神经及指掌侧固有神经,及有自尺动、静脉的指背动、静脉。主治热病无汗,头痛项强,耳聋,耳鸣,目赤,鼻塞,咽痛,痄腮,产后无乳,手指麻木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前发际

①经穴别名。出《刺疔捷法》。在太阳穴直上3寸,当发际处。主治颜面疔疮。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发际穴。见该条。

前顶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前1.5寸)。额神经分支和枕大神经分支的会合处,并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主治癫痫,头痛,眩晕,鼻渊,目痛,颜面浮肿,小儿惊痫等。沿皮刺0.5-0.8寸,艾条灸5-10分钟。

前承山

推拿穴位名。位于小腿前方。与承山穴相对。治急惊。《厘正按摩要术》:“前承山,在足三里下,与后承山相对。”

前臂托板

正骨器械之一。可用于限制已整复固定的前臂发生旋转及下垂,使患肢保持于功能位置,从而利于骨折断端愈合。该器械多用木质材料制作,所需长度应从尺骨鹰嘴到手指端,宽以前臂横径为度,为便于手握,可于远端作一圆术柱形把手,并将其置于病者患臂下,挂颈部将患肢悬于胸前。

前闭

证名。小便闭塞不通。前指前阴。《素问·厥论》:“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类经》卷十五:“肝经之脉环阴器,故为前闭不通。”详癃闭条。

《《中医词典》n~o~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