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第十篇

湿剂

方剂学名词。十剂之一。用濡润滋养药物组成,具有解除津液干枯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引刘完素曰:“津耗为枯,五脏痿弱,荣卫涸涩,必湿剂以润之。”

湿霍乱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六。

①指饮食生冷,或感受湿、寒、暑邪,发病时有吐利、腹痛、转筋等症,与干霍乱之欲吐泻不得、病情较重者有别。《医林绳墨·霍乱》:“若吐利并行而腹中绞痛,坐卧不安,甚则转筋,名之曰湿霍乱。”《伤寒明理论·霍乱》:“干霍乱死者多,湿霍乱死者少,盖吐利则所伤之物得以出泄,虽霍乱甚,则止于胃中水谷,泄尽则止矣。”治宜六和半夏汤、藿香正气散、木瓜汤等方加减。相当于现代医学之急性胃肠炎、霍乱等病。参见霍乱、干霍乱条。

②指一种暑霍乱。见《医学入门·霍乱》。参见暑霍乱条。

湿火三消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湿热久郁化火,消烁阴津而转燥,酿致三消主证。湿火伤肺者为上消。症见烦渴,多饮,咳嗽面肿,寸脉数大,用清肺饮;湿火伤胃者为中消,症见多食易饥,面黄身肿,关脉数大,用加味清胃汤;湿火伤小肠、膀胱者为下消,症见尿频数、状如膏油或米泔,其味甜,尺脉数大,方用导赤各半汤、益元散等方。参见三消、消渴条。

湿火

病证名。指湿伤脾胃之阴。症见口渴不饥、大便坚结,苔先灰滑,后反黄燥。《温病条辨·中焦篇》:“湿久生热,热必伤阴,古称湿火者是也。”

湿黄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湿疸。为湿重于热之黄疸。《医学入门》卷五:“湿黄湿胜,色黄而晦,大便润利。又湿病与黄病相似,但湿病在表,黄病在里,一身不痛。”治法参见湿疸条。

湿化太阴

运气术语。三阴三阳分司六气,其中太阴属湿土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司天,其化以湿。”

湿化

运气学说术语。《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司天为湿化。”太阴属土主湿,故太阴司天则湿化。

湿遏热伏

病证名,亦称湿郁热伏。因湿邪阻遏而致热不能宣散透发。临床多表现为身热不扬、午后热甚、汗出而热不退、神疲头重、胸闷腹胀、厌食、小便黄赤、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等。

湿毒下血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由湿毒蕴结于肠道,脉络伤损而致下血。《证治准绳·杂病》:“下血,腹中不痛,谓之湿毒下血。”症见便血,色紫黑或如赤豆汁,面色萎黄,食饮减少,胸腹胀痞,小便不利,或有下血呈散漫状,腰部沉重,腹中不痛,病兼阳明少阳者。治以化湿解毒为大法,用当归和血散、槐花散、升麻去湿和血汤等方,或用驻车丸加槐花、地榆。参见便血条。

湿毒流注

病名。流注病之一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多因寒热湿毒流注小腿肌肤所致。症见疮形平坦,形似牛眼状,脚跟部漫肿无头,色紫或紫黑难溃,溃后则脓水浸渍漫延成疮,久治难敛。类似小腿硬缘性溃疡。治宜祛风利湿解毒之剂,可内服荆防通圣散加木瓜、牛膝、防己、苍术消之;若患处疼痛至晚发烧者,宜用当归拈痛散加牛膝,外搽三妙散;若肿痛已消,溃而不敛者,可外搽轻粉散或隔纸膏贴之。详湿毒条。

湿毒脚气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二。为湿脚气证型之一。以脚气肿满,小便不利为主证。参见湿脚气条。

湿毒疮

病名。疮疡发于下肢而黄水淋漓之病证。出《外科启玄》卷八。亦名下注疮。其病多因风湿热客于肌肤郁结蕴滞所致。以发于小腿足踝等为多见。急性者症见初起患部皮肤潮红,继起丘疹、水泡,搔痒,破后黄水淋漓,浸淫成片,常对称发生,属湿热偏重型;而慢性者则多伴有血虚,症见皮肤肥厚粗糙,脱屑,搔痒无度,病程迁延,属血虚风燥型。治宜审因辨证。属急性者宜清热利湿,可内服萆薢渗湿汤或龙胆泻肝汤,外用黄柏或野菊、蒲公英煎汤等待冷湿敷,渗水减少后用三黄洗剂或青黛散敷贴。属慢性则养血祛风,可内服当归饮子或除湿胃苓汤,外用青黛膏加铜绿外搽;亦可用苦参汤药浴。相当于下肢湿疹。

湿毒

慓盛暴烈的湿气。《素问·五常政大论》:“阳明在泉,湿毒不生。”

湿癫

病名。五癫之一。《诸病源候论》卷二:“湿癫,眉头痛,身重。坐热沐头,湿结脑,脑汗止得之。”参见五癫条。

湿疸

病证名。黄疸二十八候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即湿重于热之黄疸,一名湿黄。《万病回春》卷二:“湿疸病者,脾胃有热,与湿气相搏,故病苦身体疼,面目黄,小便不利,此为湿疸。”或谓湿疸之黄,色偏于晦,可有发热、肢体沉重,不欲饮水等症。治以化湿利水、消黄法。选用茵陈五苓散、茯苓渗湿汤等方。湿疸壮热,少腹痞满、疼痛,内有瘀血,当用下血法,宜少腹逐瘀汤加减。参见黄疸诸条。湿疸,四肢沉重,似渴不欲饮,用大茵陈汤;内有实热,宜用茵陈栀子黄连三物汤;无实热,用小建中汤;兼有往来寒热者,用小柴胡加栀子汤;腹痛而呕,用小柴胡汤。湿邪在表,并可兼用发汗法,常用方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茵陈五苓散等方。参见黄疸、湿黄等条。

湿喘

病名。喘病之一。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一。《素问·逆调论》有“水气之客”之喘病。系因湿邪蕴于肺而喘。或因外受水湿,或由湿气内蒸,导致肺失宣降而发病。症见气逆喘促,胸腹痞胀,甚则喘甚、张口抬肩。治以利水驱湿、定喘为大法,方用渗湿汤、射干麻黄汤加减,实证(指肺经湿热盛者)用平气散等方。参见喘证条。

湿虫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脐中出水,旋变作虫行之状,绕匝周身,扒搔不尽,用苍术浓煎汤浴之,仍以苍术细末入麝香少许调服。”

湿变

湿邪所致的病变。《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之复,湿变乃举。”

湿痹

病名。

①痹病中的一种。《内经》名之曰着痹(《素问·痹论》:“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又名肌痹。《证治准绳·杂病》:“湿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症因脉治》卷三:“湿痹之证,或一处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举,或半身不能转侧,或湿变为热,热变为燥,收引拘挛作痛,蜷缩难伸,名曰着痹,此湿痹之证也。湿痹之因,或身居卑湿,湿气袭人;或冲风冒雨,湿留肌肉,内传经脉,或雨湿之年,起居不慎。”《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则谓:“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细者,此名湿痹。”与后世所论湿痹,证候有所不同。秦景明《症因脉治》提出湿痹之治,“发汗,羌活除湿汤;胸满闷,茯苓汤;风湿,苍防二妙汤;寒湿,术附汤;湿热,苍柏二妙丸。”或用除湿蠲痹汤,或用苍术薏苡汤去桂心、麻黄;加白术、猪苓、泽泻。参见痹证、着痹等条。

②属脚气病之一。龚廷贤《寿世保元》将脚气之疼痛不仁者,称之为湿痹。参见脚气条。

湿

①潮湿,与“干”、“燥”相对。《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见湿,乃生痤疿。”

②自然界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之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

③病因。“六淫”之一的湿邪。《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④水湿停滞一类的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湿(匿^虫)

病名。指内有水湿、复有肠虫侵食之病证。《诸病源候论·湿(匿^虫)病诸候》:“湿(匿^虫)病,由脾胃虚弱为水湿所乘,腹内虫动,侵食成(匿^虫)也。多因下利不止,或生病后客热结腹内所为。其状不能饮食,忽忽喜睡,绵绵微热,骨节沉重,齿无色,舌上尽白,细疮如粟。若上唇生疮,是虫食五脏,则心烦懊;若下唇生疮,是虫食下部,则肛门烂开,甚者腑脏皆被食,齿下上龂悉生疮,齿色紫黑。”该书未出治法,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有治湿(匿^虫)方、懊憹散等方。参见疳(匿^虫)、心(匿^虫)条。

湿(匿^虫)(nǐ匿)疮

病名。出《儒门事亲》卷六。因水湿之毒久浸所致。多生于下肢,其疮大者如杏,小者如豆,痒如虫行,破流黄水,浸淫成疮,愈而复生。治宜逐水祛风之剂,可内服舟车丸或浚川丸,由于该方系逐水峻剂,若体弱者当慎用。相当于下肢湿疹。

湿(疒敛)

病证名。出《医宗金鉴》卷七十六。为奶癣的一种证型。详见该条。

湿(疒呙)疮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肝腠虚,风湿搏于血气生(疒呙)疮,若风气少,湿气多,其疮痛痒,搔之汁出,常濡湿者,此虫毒气,深在于肌肉内故也。”指(疒呙)疮有糜烂、渗液者。详见(疒呙)疮条。

施永图

清代医家。字明台,秀水(今浙江秀水县)人。精医,擅长本草。着《山公医旨》二卷,《本草医旨食物类》五卷,《医方本草》等。

施文彬

明代医生。字宗文。吴县(今江苏)人。世业医,承家学,术益精,尤善治伤寒。有医德,治病不求报。遇贫者延请,急往治之。尝曰:“贫人自忽其疾,而我亦忽之,不急往,恐缓不可为也。”卒年80岁。

施世杰

明代医家。字汉三,又字宾王,震泽(今属江苏)人。诸生,博学多闻,精医,着《脉诀辨疑》,已佚。

施沛

明末医家。字沛然,号笠泽居士,又号元元子。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贡生,天启(1621-1627年)初,授河南廉州通判。精医学,尤精辨证,擅治伤寒。与名医李中梓交往甚密。着《祖剂》四卷,以仲景之方为主,宋元以后时方以类附录。又纂《藏府指掌图书》、《经穴指掌图》、《说疗》、《医医》等。所遗医案《云起堂诊籍》,系其门人富元亮整理抄传。

施今墨(1881-1969年)

现代医家。字奖生,原名毓黔。浙江萧山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十三岁随舅父李可亭学习。后就读于山西大学堂,山西法政学堂、京师法政学堂。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参加辛亥革命。1920年任北京香山慈幼院副院长,并创办中医疗养院于北京。1929年参加抗议余云岫等废止中医提案活动。学术上主张中西医结合。倡导以西医病名为主,中西医对照统一病名。认为中医之发展,应采用西医之生理、病理,互相佐证,实无别途。从事临床工作数十年,经验甚丰,尤善治杂病,用药不泥成方,灵活善变。1932年创办华北国医学院,出任院长,讲授中医经典及临床各科,兼设西医基础课程,该院创办近二十年,为中医教育培养大批人材。先后担任北京医院中医顾问,北京中医学会顾问。曾被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生前忙于诊务,无暇著述。所传《施今墨医疗经验集》、《施今墨医案》、《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等,均系门人所辑。

施教

明代医生。字子承,号心菊。无锡(今属江苏)人。幼丧父,精研儒学,久不得志。遂弃儒从医。取《素问》、《难经》及金元诸家之书,互为参证,久之通悟,诊视有方,投药无不效。善用人参,谓:百病从虚入,气实则病去,故以人参为主,他药为佐,每获良效。

施发

南宋医家。字政卿。永嘉(今浙江温州)人。青年时举子业兼攻医学,年长,弃科举专心于医道。博览《灵枢》、《素问》、《甲乙经》、《难经》及诸家方书脉书,取其用之有验者,撰《察病指南》三卷,论述脉象并载各种脉象图。又撰《续易简方论》六卷(1243年)。

虱瘤

病名。虱聚成瘤者,《稽神录》:“浮梁生,背突起如盂,痒甚。医士李德立云:此虱瘤也。以药傅之,一夕瘤溃,出虱斗余,即日体轻。”实属奇证,或诊视记述失误,或有意诱众。

失志

病名。因情志抑郁而致神志失常。《证治要诀》卷九:“失志者,由所求不遂,或过误自咎,懊恨嗟叹不已,独语书空,若有所失。”治宜温胆汤、定志丸、辰砂妙香散等方。参见癫条。

失枕手法

医疗技术名。理筋手法之一种。其法令患者正坐,术者站立于患者背后,一手扶患者头顶,另一手拇、中指点按天枢、风池、风府等穴位,并顺诸穴部位自上而下按摩多次,再用拿法、捏法、提弹颈后部及肩背诸肌腱各数次。次以双手拇指于枕骨关节,余指在颌下部、双前臂下压患者双肩,用力边摇晃边提顺及边旋转头部多次,再一手托枕后部,一手托下颌部向前、向左、向右轻缓旋转,最后一次加大旋转幅度,常可听到响声。该法之施行必须柔和,忌粗暴,以免造成新的扭挫伤害。

失枕入骱奇妙手法

正骨手法。治疗落枕的手法。《接骨全书》:“失枕有卧而失,有一时之误失,使其低处坐定,一手拔其头,一手拔其下颏,缓缓伸直也。”

失枕

病证名。即俗称之落枕。出《素问·骨空论》,又名失颈,项强,落枕。多因睡眠时头颈姿态失常,或因颈项部为风寒之邪所袭,又因外伤等均可诱发。症见颈部酸痛不适,俯仰转动之功能障碍,严重者疼痛可牵延肩背,甚至患侧上肢,致头面向一侧歪斜,患侧颈部可出现压痛者。治宜外治法,以按摩、针灸、理疗为主,如热敷、温熨等。若系外伤或外邪所袭而发者,可内服蠲痹汤。证治参见失枕手法条、失枕入骱奇妙手法条。

失音嗽

病证名。咳嗽声音嘶嘎。见《不居集》卷十五。多因热嗽、冷热嗽久延所致,宜审症用药,佐以橄榄丸含化。或用润肺丸、清音丸。热嗽失音咽疼,多进凉剂而声愈不出者,宜以生姜汁调消风散,少少进之。冷热嗽后失音者尤宜。参见咳嗽条。

失音

证名。声音嘶哑或不能发声,古称喑。须辨外感、内伤、得病新久,证之虚实寒热。《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皆由风邪所伤,故谓风失音不语。”《张氏医通》卷四:“喑: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盖暴喑总是寒包热邪,或本内热而后受寒,或先外感而食寒物。”一般外感多属实证,因外邪乘肺,闭塞气道所致,治宜宣肺散邪为主,用三拗汤、桑杏汤等方。久病失音,肺肾气阴两伤,治宜润肺滋肾,用清音汤、百合固金汤等方。又高声叫呼,强力骂詈,损会厌,耗伤肺气,亦可引起本证。

失血眩晕

病证名。因出血过多所致的眩晕。《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失血眩晕,或吐衄太甚,或便血过多,或由伤胎,或由产后,或由崩漏,或由金疮跌仆、拔牙。往往闷绝,不省人事。”治宜补血益气,用归脾汤、人参养荣汤等方。危急者先益气回阳,用独参汤、参附汤等方。参见血虚眩运条。

失血心痛

病证名。失血后心脾失养或瘀血未化所致心痛。一名杀血心痛。《张氏医通·妇人门》:“妇人血崩而心痛甚,名曰失血心痛。”痛如刀刺,崩甚则痛甚,崩缓则痛缓。治疗宜分虚实。小腹喜按,下血水色淡为阴血耗散,先用乌鲗骨炒末醋汤调下收敛之,次与补中益气汤。若小腹中有块,而按之作痛,血色红紫,中有结块,为瘀血未化,先用失笑散活血化瘀,后与十全大补峻补。若心脾血弱,或郁结伤血,用归脾汤调补。参见心痛、杀血心痛条。

失血发热

病证名。失血后发热。多因阴血亏耗,虚阳偏亢或阳气郁于血分不得发越所致。《证治汇补·发热》:“一切吐衄便血,产后崩漏,血虚不能配阳,阳亢发热者,治宜养血。然亦有阳虚而阴走者,不可徒事滋阴,所以有生血益气、阳生阴长之法。”可选用当归补血汤、四物汤、圣愈汤等方。《血证论·发热》:“失血家阳气郁于血分之中,则身热郁冒,但头汗出,身热者,火闭于内,而不得达于外故也。”治宜解其郁,使遍身微汗,气达于外,而阳不乘阴,热止血亦治,小柴胡汤主之。

失血

证名。各种大量出血症候的总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失血叙论》:“血不得循经流注,荣养百脉,或泣或散,或下而亡反,或逆而上溢,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诸证生焉。十种走失,无重于斯,随证别之,乃可施治。”失血原因,或肺阴虚,热损肺络;或脾虚气弱,不能统血摄血;或邪热迫血妄行;或跌仆外伤,损及脏腑经脉等。详见衄血、肌衄、汗血、吐血、呕血、咳血、咯血、唾血、便血、尿血各条。

失信

病证名。《女科要略》:“或经血之来,前后多少,有无不一,谓之不调,不调则为失信矣。”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失心风

病名。癫病的俗称。《证治准绳》卷五:“癫病,俗谓之失心风。”

失溲

证名。小便自遗之症。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可见于肾虚、膀胱失约、高年气虚、高热昏迷、中风、癫痫等病证,伤寒热病病危时亦可见此证。《伤寒论后条辨》:“直视、失溲者,水亏营竭而肾气不藏也。”详见遗溺、小便不禁条。

失声

病证名。

①悲极气噎,哭不成声者,称失声。

②禁不住发出了声音,脱口而出者,也称失声。

③即失音,例如《秘传证诣要诀及类方》卷十:“有声音不出之人,服冷剂愈失声。”治宜滋阴润肺,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参见瘖、喉瘖条。

失神

病证名。见《素问·移精变气论》。指神气涣散。神是生命活动的总称,是五脏精气的体现。审察神的得失是判断正气的盛衰、疾病的轻重和预后吉凶的重要内容。失神,临床可见目光无神、神思昏乱、言语不清、面色无华、气息不顺、肌肉瘦削、二便失禁等。表示五脏机能紊乱,疾病较难治疗,预后较差。

失荣

古病名。外科疮疡之危象。《外科正宗》卷四称之为失营。多因情志所伤,肝郁络阻,痰火凝结而成。疮肿多发于颈项,初起微肿,皮色不变,日久则逐渐增大,根基漫延而难移,质坚硬如石。晚期多破溃呈现紫斑,渗流血水,气血日见衰竭,形容渐渐瘦削,状若枯木而失去荣华者,故名。治疗:早期确诊者当手术切除,并施以益气养营、和血散结之剂,可服和荣散坚丸,外用飞龙阿魏化坚膏。若溃后则不宜手术治疗,内服药宜健脾益气,方用归脾汤加味。相当于颈部恶性肿瘤,或可能系何杰金氏病。

失欠颊车蹉开张不合方

医疗技术名。即下颌关节脱臼之手法整复术。《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一人以手指牵其颐,以渐推之,则复入矣。推当急出指,恐误啮伤人指也。”手法复位后,局部可进行消蜡和水热敷之,或施灸法以防其再发。

失气

①指针刺不得法致损伤了正气。《灵枢·终始》:“……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粗工勿察,是谓伐身。形体淫泺,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谓失气也。”《类经》张介宾注:“不知所禁,妄为刺之,则阴阳错乱,真气消亡,是谓失气也。”

②指针刺得气感消失。《灵枢·小针解》:“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

③从肛门排出气体。出《素问·咳论》。亦称矢气,俗称放屁、出虚恭。多见于脾虚饮食不化、肝胃气滞及伤寒阳明腑实证。治宜健脾消食,和中行气,伤寒阳明腑实证可用承气汤下之。

失溺

证名。小便失禁之症。出《素问·本病论》。详小便不禁条。

失明

证名。见《千金翼方》卷十一。指视力丧失,盲无所见之证。详目盲条。

失眠穴

经外穴名。在足底跟部,当足底中线与内、外踝尖连线相交处。主治失眠,脚底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5分钟。

失颈按摩法

外治法名。用于治疗失枕之方法。《伤科补要》卷二:“夫人之筋,赖气血充养,寒则筋挛,热则筋纵,筋失营养,伸舒不便,感冒风寒,以患失颈,头不能转。”其治疗“使患人低坐,用按摩法频频揉摩。一手按其头,一手扳其下颏,缓缓伸舒,令其正直,服疏风养血汤可也。”

失精家

素患遗精病者。《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详遗精条。

失精

①即遗精。《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详遗精条。

②情志病。《素问·疏五过论》:“尝富后贫,名曰失精。”详脱营失精条。

尸疰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即尸注。详该条。

尸注

病名。九注之一。见《诸病源候论·尸注候》。主要表现为寒热淋沥,沉沉默默,腹痛胀满,喘息不得,气息上冲心胸,旁攻两胁,挛引腰脊,举身沉重,精神杂错,恒觉惛谬,每逢节气改变,辄致大恶,积月累年,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易旁人,乃至灭门。以其尸病注易旁人,故名尸注。

尸咽

病名。又名尸咽喉。由阴阳不和,肺脾壅盛,风热毒气不能宣通,故令尸虫发动,上蚀于喉,或痒或疼,如(匿^虫)之候,与伤寒狐惑相同。治用甘草泻心汤加减。参见孤惑条。

尸蹷

病名。厥证之一。即尸厥。厥而其状如尸者。出《素问·缪刺论》。以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所知,其状若尸,故曰尸厥。《肘后备急方·救卒死尸蹷方》:“尸蹷之病,卒死而脉犹动,听其耳中,循循如啸声,而腹间暖是也。耳中虽然啸声而脉动者,故当以尸蹷。”

尸厥

病名。厥证之一。厥而其状如尸的病证。

①即尸蹷。出《素问·缪刺论》。《医林绳墨·厥》谓尸厥之证,系元本空虚,及入庙堂冢墓,心觉惊闪,偶尔中恶之气冒感卒然,手足冰冷,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精神不守,错言妄语,牙关紧急,不知人事,卒然而中。宜以苏合香丸灌之,再用二陈汤加苍术、香附、当归、厚朴之类。”

②即飞尸、卒厥。《证治要诀·厥》:“尸厥,即飞尸、卒厥。”参见该条。

③指神游失守暴亡。《素问·本病论》:“神游失守其位,即有五尸鬼干人,令人暴亡也,谓之曰尸厥。”

尸脚

病名。指脚跟部皲裂之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尸脚候认为该证之作,系由冬时触犯寒气,或称因脚蹹死尸所卧地而发者,证见脚跟坼破,故以名之。尸脚证,足跟部皮肉硬变,继则枯燥而皲裂。即脚部皲裂,治同皲裂疮条。

①尸体。《素问·缪刺论》:“其状若尸,或曰尸厥。”

②主。《外台秘要方·序》:“永言笔削,未暇尸之。”

剩骨疽

病名。见《证治准绳·外科》卷四。亦名多骨疽。即附骨疽。详见该条。

盛宗祯

明清间医生。字心国。高邮(今属江苏)人。世业医,传家学,博涉古今方书,长于儿科,以视耳纹,辨黄紫曲直,即能预知痘发迟速轻重、可治与否?百不失一。证愈险,收功愈奇。术精,但为人贪利,乡人皆鄙之。

盛者夺之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则。邪气亢盛者,应攻劫其邪。《素问·至真要大论》:“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之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

盛则泻之

针灸治疗法则。指邪气壅盛,正气未衰,属实证者,针刺时可用泻法治疗。出《灵枢·经脉》。此法则亦适用于方药治疗。

盛跃龙

明代医生。号济寰。高邮(今属江苏)人。习祖传医业,尤精痘科,为人好义疏财,以医济世,为乡人所敬重。子国祯,承其学。

盛寅

明代医家(1375-1411年)。字启东。江苏吴县人。为戴原礼再传弟子。永乐间(1403-1424年)为医学正科,因治愈宫廷和皇家人员之疾,遂授御医,掌太医院事。太子宠妃经期十月不至,众医以娠身贺,寅独谓不然,帝令寅诊脉,毕,出言病状。妃遥闻其言,曰:“医言甚当,有此人何不令早视我?”及立方,投破血剂,瘀血大下而愈。太子继位,寅求出为南京太医院御医。宣宗继位,立召还。正统六年(1441年)卒。两京太医院皆祀寅。着《医经秘旨》二卷(1418年),另着《流光集》等,已佚。弟宏、子僎、门人刘毓、李思勉亦传其学。

盛血

瘀积的血。《素问·离合真邪论》:“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

盛熙

清代医家。字新周,号敬斋。浙江嘉善人。诸生。喜吟咏、工声律,精医。着《读经真要》、《感证新纂》、《用药时宜》、《临证医案》等,均未刊行。另有《亦吟斋诗稿·诗余》。

盛胎

见《本草纲目》卷五十二论月水。即激经。详该条。

盛水

①水气旺盛。《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杨上善注:“至,极也。肾者,阴之极也。阴气舍水,故曰盛水。”

②雨和雪化为水的时期,也即春令。《素问·阴阳类论》:“二阴独至,期在盛水。”

盛衰

事物发展中的兴奋与抑制,生长与退化,增强与削弱等对立变化过程的两种状态趋势。《素问·六微旨大论》:“而化而生,故因盛衰之变耳。”

盛盛

使邪气亢盛之证更加亢盛。前“盛”,使亢盛。后“盛”,邪实之证。《素问·五常政大论》:“无盛盛,无虚虚则遗人夭殃。”

盛韶

清代医家。字景夔,号佐虞。浙江嘉善人。监生。屡试不售,弃儒习医,以疡科闻世。着《颖川集》,未见。子熙,有医名。

盛旷

明代医家。字用敬。江苏吴江县人。邑名医盛僎之子。颖悟超人,传家学,求诊必应,未尝索报。治疑难固疾辄效。陈某之妻有胎患痢,数月不愈,昏厥六日不苏,延请诊之,药下痢止,越数日生子。有内伤新愈又病伤食者,诸医皆用下药,病益甚。旷以参、芪运其气,升麻提其气,加以益肾之剂,数服霍然。卒年55岁。

盛聚

指实邪积聚,如痰浊瘀血等。《灵枢·厥病》:“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

盛景兰

清代医生。字香谷。江苏靖江人。精医术,以国学生考授太医院博士。

盛经

①气血充盛的经脉。如冲脉、胃经等。《素问·调经论》:“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

②浮现于皮肤分肉之间的络脉。《素问·水热穴论》:“故取盛经分腠。”

盛后湖

明代人。生平里贯欠详。着《行囊备用方》一卷,已佚。

盛宏

明代医家。字叔大。江苏吴县人。精医术,曾任太医院御医。景秦(1450-1456年)治官妃疾有效,进官,不拜,求落其戌籍,诏许之。

盛端明

明代官吏、医生(1470-1550年)。字希道,自号玉华子。潮阳(今广东潮安)人。弘治壬戌(1502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性好医方,有求疗,不分贵贱,即治之。尝以《内经》、《素问》、《脉经》诸书为经,集历代名医所论着,分门为治法诸方,三十余年,宦辙南北,书稿自随,每遇奇方秘法,必录之,编成《程斋医抄》一百四十卷,弟简帙繁多,不能抄写,乡友腾氏撮其要者录之,成《程斋医抄撮要》五卷(1533年)。

㈠(shèng,音胜)

①旺盛,充实。《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②壮实,壮盛。《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③亢盛的,有余的。见“盛者夺之”。

④指运气学说中太过之气。《素问·气交变大论》:“故时至有盛衰,凌犯有逆顺,留守有多少。”

⑤正常生化(代谢)过程中的兴奋期、上升期或这种状态。参“盛衰”。

⑥脉象充实有力,是邪气实而正气未衰之象。《素问·平人气象论》:“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

⑦强盛。《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六节脏象论》:“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⑧满;大。《素问·腹中论》:“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

㈡(chéng,音丞)承受容纳,以器受物。《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高世栻注:“受胃之浊,水谷未分,犹之受盛之官。”

《圣济总录》

方书。又名《政和圣济总录》。二百卷。宋徽宗时由朝廷组织人员编纂。成书于1111-1117年(政和年间)。后经金大定年间、元大德年间(名为《大德重校圣济总录》)两次重刊。内容系采辑历代医籍并征集民间验方和医家献方整理汇编而成。内容有运气、叙例、治法及临床各科病证证治,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多科疾病,以及针灸杂治、养生等。有论有方,录方近二万首,保存了大量的医药理论和经验。但书中杂有一些封建糟粕。现存元、明、清多种刻本、日刻本和石印本。1949年后出版排印本时,对其中明显错误已予删节。

眚(shěng,音省)

①灾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胜复之气,其常在也,灾眚时至。”

②眼睛生翳。《说文·目部》:“眚,目病生翳也。”宋·范成大《晚步宣华旧苑》诗:“归来更了程书债,目眚昏花烛穗垂。”

③泛指病证。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九:“眚,病也。”

省嗜欲

养生术语。即节制欲念。《淮南子·精神训》:“胸腹充而嗜欲省,则耳目清,听视达矣。”指人气血充于内,而于外节制欲念,则有利于健康长寿。

省客

脉学名词。指一种脉象。初来脉搏充盈。旋即鼓动而去,时有时无。《素问·大奇论》:“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塞而鼓,是肾气不足也。”张景岳注:“省客,如省问之客,或去或来也。塞者,或无或止;鼓者,或有而搏。是肾原不固,而无所主持也。”

人体部位名。耳廓根部前面附着在侧头部的边缘部位。《灵枢·五色》:“挟绳而上者,背也。”张景岳注:“颊之外曰绳。”

胜玉歌

针灸歌赋名。出《针灸大成》。首称:“胜玉歌兮不虚言,此是杨家真秘传。”七言韵语,专门介绍杨继洲家传针灸治疗各症的经验取穴。名为“胜玉”,含有胜过《玉龙歌》之意。

胜气

运气术语。指偏胜之气。如上半年发生某种超常的气候,或五运中某些偏胜,均称胜气。参胜复条。

胜复

运气术语。指胜气与复气,即相胜之气和报复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也。”《类经》:“六气盛衰不常,有所胜则有所复也。”一年中,若上半年有太过的胜气,下半年当有与之相反的复气。例如上半年热气偏盛,下半年即有寒气报复之。又如五运中某运偏胜,即有它运相克以报复。例如木运不及,金气胜木,木郁而生火,火能克金,称为复。胜复的一般规律是凡先有胜,后必有复,以报其胜。古人用胜复之说说明自然气候的相胜相制的现象,进而探讨疾病流行、病机、预后以及治疗的关系。《素问·至真要大论》:“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此治之大体也。”

㈠(shèng,音剩)

①充盛。《素问·评热病论》:“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

②过盛;占优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③指五行生克中的相胜。《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

④得胜,与“负”相对。《素问·评热病论》:“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

⑤指“胜气”。见“胜气”条。

⑥优,好。《本草衍义·砒霜》:“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㈡(shēng,音生)

①尽。《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

②胜任,承受。《灵枢·胀论》:“体重不能胜衣。”

声喑

病证名。《罗氏会约医镜》卷七:“声喑之症,虽兼五脏,而于心、肝、肾三经为重。又须知其虚实治之,乃为上二。”该书把声喑病因分为:感于风寒,火衰喉痛,喉痛火炎,喉毒溃烂,梅毒喉烂,肺经实火,肝逆,劳瘵,劳颏等九种。并分别选用加味枳桔二陈汤、镇阴煎、滋阴八味汤、仙遗粮汤、麦门冬汤、小降气汤、竹衣麦门冬汤治之。因为导致本病的原因颇多,临床见症又多错综复杂,所以在治疗中,必须结合全身情况,审证求因,辩证用药。

声哑嗽

病证名。咳嗽而声哑不出者。见《不居集》卷十五。因痰热壅肺,肺气不清,或因寒包热而致肺气不宣。治宜清肺中邪滞,或散寒透热,用清咽宁嗽汤及细辛、半夏、生姜等药。痨瘵病人因肺阴耗伤,亦可见咳嗽声哑,治宜养阴润肺。参见咳嗽、哑嗽、劳咳、久咳条。

声哑喉痈

病名。系指患喉痈而又兼见声音嘶哑的病证。《喉科秘旨》卷下:“受寒太重,肺脉太重,肺脉闭塞以致声哑,饮食难进,或有烂斑……。”这种情况属于肺受寒邪而致,治宜温散寒邪,利咽开音,方用喉科六味汤加减。别名,火毒上炎也可导致本病。除见声哑、咽喉肿疼外,还兼见口舌生疮,口腔咽喉红赤等症状。治宜泻火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参见喉痈条。

声哑喉

病名。《喉科指掌》卷三:“此症寒伏肺家,不肿不红,又无烂点,惟觉干痛,但食粥,不能吃饭。”治宜温散寒邪。可选用九味羌活汤加减。本病因寒而致,故应与喉痛、喉痈等加以区别。

声哑

病证名。见《寿世保元》卷六喉痹篇:“声哑,失音不出,用猪板油切烂入蜜,重汤煮熟,食之。”声哑一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故在临床上应仔细审证求因,辩证用药。详见喑条。

声碎

病证名。系指声音嘶哑的病证。肺主气,声由气而发,若肾阴虚亏而虚火灼肺金,则肺脏气阴亏损而声碎。《红炉点雪》卷二:“若夫水亏火炎,金伤声碎者。则犹钟磬击损……。”治宜清金润肺滋阴降火。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参见喑、金破不鸣等条。

声嘶嗽

病证名。咳嗽而见声嘶者。多因血热所致。《不居集》卷十五:“声嘶嗽,咳嗽而声嘶者,乃血分受热故也。”治用蛤粉、青黛,蜜调服之。参见咳嗽、哑嗽、劳咳、久咳条。

《《中医词典》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