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第一篇

屠用仪

清代医家。字羲曜。荆溪(今江苏宜兴)人。诸生。聪颖过人,好吟脉,喜抚琴,尤精医,延请者门庭若市。一产妇,两月后,抱婴儿弃于水中,救归,询之,知其家贫、妇病,无力乳养,并愈其病,且出资相助。着《三疟得心集》。

屠鹏

南宋医家。字时举。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撰《四时治要》一卷,专论时疾、疟痢、吐泻、伤寒诸证,已佚。

屠锦

清代医家。字絅章。青浦(今属上海市)人。诸生。传父业,以医鸣世。临证审证用方,若方与证稍不惬,辄翻阅前贤之书,有得,即遗人至病家,索前方改正之。且录于《医案》以自责。着《伤寒论衬》,未见刊行。

屠光远

北宋医生。里居不详。善针灸,民间流传其用针治难产之验案。

屠道和

清代医家。字燮臣。湖北孝感县人。业儒,后弃之习医,于名家着、本草、脉学等造诣颇深。着《本草汇纂》三卷(1851年)、《脉诀汇纂》二卷,《药性主治》一卷、《分类主治》一卷、《普济良方》四卷(其中《杂证良方》、《妇婴良方》各二卷),合刊为《医学六种》(1863年)。

涂药板

器械名。为咽部涂药专用,形状为:头圆形(用铜或钢制成),直径1.2厘米,柄长20厘米。使用法:如执毛笔法。

外敷。《灵枢·经筋》:“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

徒居

独居,指闲静休养。《灵枢·厥病》:“厥心痛,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

徒(疒水)

病证名。指单纯的水肿病,与“风水”之兼风者比较而言。(疒水),水肿病。《灵枢·四时气》:“徒(疒水),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

《图注难经脉诀》

医学丛书。明·张世贤注。刊于1510年。系张氏《图注八十一难经》和《图注脉诀》二书的合刊本。参见各专条。现存二十余种清刻本。

《图注八十一难经定本》

医经著作。二卷。明·童养学注。刊于十七世纪中期(崇祯年间)。本书上卷为诊法,又名《新刻增补王叔和脉诀图注定本》,内有佚名氏《增补诊家指掌》及《脉诀》(包括《脉赋》等内容)。其中收载诊脉、脉象、望诊、闻诊等歌诀多种。下卷为《八十一难经》本文及注释,注文比较简明。每难附一图解,系转录自张世贤《图注八十一难经》者。现存明刻本。

《图注八十一难经》

医经著作。八卷(又有四卷本,内容同)。明·张世贤注。刊于1510年。张氏鉴于《难经》一书文义隐奥,以前各代学者而前代注本中,除诠解文义外,附图解较少。故重新为之增绘图表,使每难一图,以帮助读者理解原文蕴义。为全图注释《难经》较早的一种,且注文较通俗;刊本又多与张氏注释的《图注叔和脉诀》合刊(称《图注难经脉诀》),故流传较广,影响较大。后世书商曾改称《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真》刊行。现有多种明刻本、二十种清刻本、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等。

《图经衍义本草》

药学著作。又名《新编证类图注本草》。四十二卷。题名宋·许洪校。这是将唐慎微《证类本草》和寇宗奭《本草衍义》加以合纂的一种改编本。现存元刻本、《道藏》本。

突起睛高

病证名。又名睛高突起,睛胀。症见目睛高突胀起,疼痛难忍,目赤泪热,眼珠转动失灵,视力下降。似今之炎性突眼。多因风热火毒,上冲于眼。治宜泻火解毒。内服退热桔梗饮子或郁金酒调散加减。外以疏风解表之品熏洗之。

怢(tū突)栗

病状名。指振寒战栗。《素问·风论》:“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王冰注:“怢栗,卒振寒貌。”张景岳注:“寒热交作则振寒,故为怢栗不食。”

透疹

治法之一。即透泄疹毒,使疹子容易发出的治法。凡出疹子的病,在应出而未出或疹出不畅时,可采用辛凉透表一类的药物,使它顺利透出,不致发生变证,多用于麻疹初期的证治。常用药物如薄荷、荆芥、连翘、蝉蜕、牛蒡、葛根、桔梗之类。

透针法

一针多穴的针刺。即透穴法。见该条。

透营转气

治疗学术语。又称透热转气。适用于热性病初传入营分的治法。热邪初入营分,症见身热夜甚、口渴或不渴、时有谵语、心烦不眠,或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象细数。治法宜于清营解毒之中,配以清气分之药,引邪出气分,从外而解。代表方剂为清营汤。

透穴法

刺法名。即透穴而刺,一针多穴的刺法。又称透针法、透刺法。其法为刺入某穴后,将针尖刺抵相邻近的穴位,但不可穿透皮肤。又可分为沿皮浅透法,如地仓透颊车;直向深透法,如内关透外关、阳陵泉透阴陵泉等。透穴法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玉龙歌》:“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透泄

治疗学名词。系汗法之一。属辛凉解表法。用辛凉解表药透邪,苦寒药清泄里热的治法。参辛开苦泄条。

唾痈呪病

精神治疗方法。“唾”、“呪”,用语言啐唾、咒诅。“呪”,同“咒”;“痈”、“病”泛指多种疾病。张景岳曰:“人之恶口毒舌者,亦由禀赋,诸无所利,而独利于唾呪疾病。”《灵枢·官能》:“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呪病。”

唾血

证名。

①痰中带血。《素问·咳论》:“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详见咳血、嗽血、咯血等条。

②血随唾液而出。因脾不统血,肝不藏血,或肾水不足,阴虚火旺所致。脾不统血者,伴心悸怔忡,睡卧不安,饮食减少,疲乏无力,用归脾汤、七珍散等方加减。肝不藏血者,伴头痛,胁痛,口渴,便秘,用当归龙荟丸、泻心汤等方。阴虚火旺者,伴见咽干口燥,心烦失眠,舌质红,脉细数,用滋阴降火汤、麦冬养营汤等方。

唾脓血

证名。咳唾脓血。见《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为肺痈病之特征。《金匮要略心典》卷上:“惟胸中痛,脉滑数,唾脓血,则肺痈所独也。”参见咳唾脓血、肺痈条。

①唾液,口腔内消化腺分泌液。《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化液……脾为涎,肾为唾。”

②指痰液。《素问识》:“古无痰字,此云唾出若涕,谓吐粘痰也。”《素问·评热病论》:“劳风……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

③吐、啐。《素问·脉要精微论》:“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

④精神疗法之一。见“唾痈呪病。”

佗脊

经外穴别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即夹脊穴。参见该条。

脱证

病证名。

①阴阳气血津液严重耗损的综合征。症见大汗淋漓、手足厥冷、目合口开、手撒尿遗、脉微细欲绝等。临床上把大汗、大吐、大泻、大失血或精液大泄等精气急骤耗损导致阴阳离决者,称为暴脱,部分休克属此范围。若久病无气虚弱,精气逐渐消亡所引起的,则称为虚脱,心、肺、肝、肾等的功能衰竭基本上属此范围。《灵枢·通天》:“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

②中风辨证分型之一,即实者为闭证,虚者为脱证。

脱痈

病名。指患脱疽。出《灵枢·痈疽》。有:“发于足指,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说明在《内经》时代我国已有截趾的手术疗法。详见脱疽条。

脱营失精

病名。因精神刺激所致的虚劳证。《素问·疏五过论》:“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其证“身体日减,气虚夫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原分脱营、失精。后世有将脱营失精并称者。《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源流》:“脱营失精,失志病也。”“若后贫后贱之人,忧愁思虑,愤恨悲哀,无一不有,故内伤脏腑。伤则各经火动,并伤元气,日渐日深。病发则饮食无味,神倦肌瘦也。”其治内服镇心丹,升阳顺气汤,外用香盐散,日擦牙齿。参见脱营、失精条。

脱营

病名。

①因情志所伤而成的一种虚劳证。《素问·疏五过论》:“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以内生,名曰脱营。”《圣济总录》卷九十一:“脱营之病,虚劳之类也。”“形体日减,洒洒然时惊,甚则精气竭绝,形体毁沮,皮焦筋屈,痿躄拘挛,是其候也。”治用天门冬散、大补益石斛散等方。

②因情志所伤而致的一种肿瘤。又作失荣。《外科正宗·杂疮毒门》:“失荣者,先得后失,始富终贫,亦有虽居富贵,其心或因六欲不遂,损伤中气,郁火相凝,隧痰失道停结而成。其患多生肩之已上,初起微肿,皮色不变,日久渐大,坚硬如石。”《张氏医通》卷九:“夫脱营者,营气内夺,五志之火煎迫为患。所以动辄烦冤喘促,五火交煽于内,经久始发于外。发则坚硬如石,破后无脓,惟流血水,乃百死一生之证。……其形著也,或发膺乳腋胁,或发肘腕胫膝,各随阴阳偏阻而瑕聚其处,久而不已,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则上下联属如流注矣。……原夫脱营之病,靡不本之于郁,苦郁于脏腑则为噎膈等证。此不在脏腑,病从内生,与流注、结核、乳岩、同源异派。”这是对恶性肿瘤的生动描述。治疗困难,多预后不佳。可用和荣散坚丸、飞龙阿魏化坚丹等方。

脱阴

肝肾阴精过度耗损,可致视力严重减弱或丧失。《难经·二十难》:“脱阴者目盲。”

脱阳痧

病名。痧证而见小腹急痛,阴缩面黑,气喘冷汗者。《痧症全书》卷中:“脱阳痧,小腹急痛,肾缩面黑,气喘出冷汗,名为脱阳,有似发痧。用连须葱白三茎研烂,酒四碗,煮二碗,作三服。又炒盐熨脐下气海穴,令气热。”

脱阳

病证名。指阳气严重耗失,造成虚脱倾向。

①指阳气耗伤太过,以致神气不藏而出现幻觉、幻视、神志异常、或大汗淋漓、手足逆冷、蜷卧神疲等症状。《难经·二十难》:“脱阳者见鬼。”

②指男子因性交出现虚脱的症状。

脱血

病证名。血液脱失之证。又称血脱。《素问·平人气象论》:“臂多青脉,曰脱血。”“安卧脉盛,谓之脱血。”《类经·色脉类》:“血脱则气去,气去则寒凝,凝泣则青黑,故臂见青色,言臂则他可知矣。”“凡脉盛者邪必盛,邪盛者卧必不安。今脉盛而卧安,知非气分阳邪,而为阴虚脱血也。”详血脱条。

脱泻

病证名。泄泻。《医学传灯》:“脱泻者,水谷皆下,日有百次,不但糟粕泻尽,并肠中所蓄之黄水,俱已竭尽而无余。”急宜止泻固脱。参见紧病、滑泄条。

脱下颏

病名。系指下颌关节脱臼的疾病。出《伤科补要》卷二。详见颊车蹉条。

脱脱(duìduì,音对对)

舒缓貌。形容洒脱舒缓而无牵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金形之人……阳明之下脱脱然。”

脱神

诊法术语。即失神。详该条。

脱色

失去正常色泽;色泽夭败无华。《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脱肉

病状名。指肌肉夺削,形容明显削瘦。《灵枢·论疾诊尺》:“尺肉弱者,解(亻亦)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

脱气

①证名。虚劳病出现阳气虚衰之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治宜温补脾肾,用附子理中汤等。

②指正气耗损。《素问·缪刺论》:“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泻。”

脱其五味

失去饮食营养的补充。《灵枢·终始》:“形体淫泆,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为失气也。”

脱囊

病名。

①指阴囊红肿溃破,甚者睾丸外悬者。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五。亦名阴囊毒、外肾痈、囊发、囊脱、脱壳囊痈。该病由湿热火毒下注肝经而成。临床症见阴囊红肿作痛,继而溃烂皮脱,甚者睾丸外悬。治宜泻肝火,利湿热。初期可用龙胆泻肝汤,后期则宜滋补调理。未溃者可外敷玉露散或金黄散,已溃者按溃疡治。亦可选用紫苏叶煎洗或为末干掺或香油调敷。

②指外阴部肿大之病证。阴肿之古称。见《外科大成》卷四。可参见阴肿条。

脱髎

病名。指脱臼。见《伤科汇纂》卷三。详见脱臼条。

脱力黄

病名。因劳力辛苦所致黄胖病。《杂病源流犀烛·诸疸源流》:“力役人劳苦受伤,亦成黄胖病,俗名脱力黄。”与因虫食所致之黄胖病不同。症见黄胖,好食易饥,怠惰无力。治宜双砂丸、伐木丸加味。参见黄胖条。

脱颏

病名。指下颌关节脱臼。见《疡医大全》卷三十六。详颊车蹉条。

脱绝

病证名。指亡阴引起阳脱,或亡阳伴随阴竭的阴阳相离绝的垂危重证。如大汗出或大吐大泻的失水病人,如救治不及,就会导致阳气虚脱,出现冷汗淋漓,脉微细或芤大,四肢逆冷甚至死亡,即为亡阴引起阳脱的脱绝证。《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离绝,精气乃绝。”

脱疽疔

病名。即足发背。出《医学入门》卷六。详见足发背条。

脱疽

病名。指发生于足趾或手指处之疽。临床以足趾为多见。亦名脱痈、脱骨疽、脱骨疔、敦痈、甲疽、蛀节疔、蜣螂蛀。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因患病日久不愈可使趾落,故名脱疽,其病多因过食厚味,致使郁火毒邪蕴于脏腑,加之肾阴亏损,不能制火而发;或因外感寒湿毒邪,营卫不调,气血凝滞而成。《外科正宗》云:“脱疽者,外腐而内坏也……其形骨枯筋纵,其秽异臭难辨,其命仙方难治。”本病发病经过缓慢,症见初起患趾色白发凉,麻疼,日久患趾如煮熟红枣,痛如火烧,逐渐由红转暗变黑,足趾常自行脱落并可染及五趾。创面极难收口。如肢节脱落后渐见新肉护骨者为向愈现象。治宜和营活血,温经通络,或滋阴降火,和营解毒。可选用解毒济生汤、阳和汤、顾步汤、四妙勇安汤、人参养荣汤等。外治宜去腐、生肌、止痛,早期不痛者宜用隔姜灸法,痛者可用大麦米煮饭、芙蓉叶各15克,捣贴以止痛,或附子、干姜、吴萸等捣敷脚心;如腐烂黑陷,痛不可忍者,宜用大甘草研极细末,香油调厚敷,每日一换,勿间断;腐去后再以生肌玉红膏及生肌散敷之;若已色黑坏死,则应手术切除之。该病相当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现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临床可分为寒凝络痹,气血郁滞,阴虚热毒,气血双虚四种类型。在实际治疗时,根据分型,多采用既定方剂为基础,同时又须辨证施治,酌情予以加减,疗效有所提高。

脱臼

病名。指组成关节之骨端脱离其正常位置。见《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五。亦名脱位、出臼、骨出、脱髎、脱骱、骱失。该病多因跌打、坠撞所致。根据病因可将其分为外伤性、习惯性、病理性及先天性脱臼四种。临床以外伤性脱臼为多见。多发生于肩、肘关节,按脱出程度又可分为全脱、半脱;按脱出方向则又将其分为前、后、上、下及中心脱臼等。临床表现为脱臼后患部有肿胀、疼痛、并有明显畸形及功能障碍。治疗宜用手法复位,必要时还须在麻醉下切开复位,复位后则应适当固定及适时进行功能锻炼。初期应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内服复元活血汤、复元通气散或七厘散,外敷乌头膏或栀乳散;中后期治宜和营止痛,舒筋活络,可服壮筋养血汤、小活络丹,外用海桐皮汤、五加皮汤或损伤洗方浸洗。并应结合功能锻炼。习惯性脱臼宜服用补气血、滋肝肾、壮筋骨之剂;病理性脱臼除手法或手术矫正外,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若合并有骨折者,则应给予整复固定。

脱骱

病名。即脱臼。出《伤科补要·凡例》。详见脱臼条。

脱汗

证名。病情危重,汗出如珠之证。《医碥·汗》:“脱汗,阴盛格阳,汗从阳脱,味淡不咸,如珠不流,为汗绝,不治。”详绝汗条。

脱管锭

指治疗肛门漏管所用之药锭。见王芳林编着《临床实用痔漏学》。药物组成有:白砒一两,乳香五钱,明雄八钱。外形如针,用时将其直接插入漏管后即可腐蚀漏管并促使其脱落。该药锭仅可用于单纯性肛漏的治疗。

脱骨疽

病名。指脱疽。见《外科全生集》卷二。详见脱疽条。

脱骨疔

病名。即脱疽。见《中国医学大辞典》。详见脱疽条。

脱肛痔

病名。指患痔疮且合并有脱肛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该病多因患痔日久,复感湿热外邪,气虚失摄所致。症见大便时肛肠及痔核努出,疼痛下血或滋流黄水等。治宜清利湿热,益气升陷,可用提肛散化裁,外用五倍子、明矾各一两,水煎熏洗。

脱肛

证名。直肠或直肠粘膜脱出肛门外的病证。《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因气虚下陷,或胃肠湿热下注所致。气虚下陷者,治宜补气升提,用补中益气汤,重用人参、黄芪、升麻;虚中挟火而痛者,加黄芩、黄连、槐花;虚寒者,用理中汤。因胃肠湿热下注,肛脱肿痛者,选用抽薪饮、大分清饮等方。可同时兼用局部熏洗搽敷:寒者用荆芥、胡葱煎洗,以伏龙肝、鳖头灰、百药煎研末,油调敷;热者用朴硝、白矾汤洗,以黄柏、牡蛎粉掺搽;焮红肿痛者,以田螺去厣,入冰片,化水搽(见《类证治裁·脱肛》)。湿热下注大肠者,宜清利湿热,兼以升提,方用黄芩、黄连、槐角、黄柏、升麻、柴胡等药,外用五倍子、白矾煎汤熏洗。

证名。病情突变,阴阳相离,生命垂危的证候。《临证指南医案·脱》徐灵胎评语:“脱之名,惟阳气骤越,阴阳相离,汗出如油,六脉垂绝,一时急迫之症,方名为脱。”如中风病脱证口开、手撒、眼合、遗尿、声如鼾,甚或直视、肉脱、面赤如妆等。参见中风脱证条。

托天

导引动作名。方法为:坐位,两手握拳后,向上举起,然后分放两膝上。《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托天:以两手握拳……即向天托起,随放左右膝上。每行三次,去胸腹中邪气。”

托踏

导引动作名。方法为:两手用力上托,两足稳站在地。《红炉点雪·却病延年一十六句之术》:“托踏应无病法:双手上托,如举大石;两脚前踏,如履实地。以意内顾,神气自生,筋骨康健,饮食消融。”

托腮痈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多由胃火邪热壅盛;或过食醇酒厚味,热毒内蕴所致。症见腮下红肿,形如托腮之状,疼痛,饮食吞咽有碍。治宜解毒泻火、清热消肿。方可选用普济消毒饮加减。参见兜腮痈条。

托盘疔

病名。手心毒之发于劳宫穴处者。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因该部位生疔肿痛,手难屈曲,形若托盘者,故名。详手心毒条。

托疽

病名。生于足少阳胆经阳关穴、阳陵泉穴之痈疽。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膝眼毒。证见患部焮肿疼痛,溃脓迟缓,脓汁黄白者为顺;若不疼痛或流鲜血者,或疮头渐多者为逆证。证治参见外痈。

托法

推拿手法名。出《千金要方》。用两手或一手将患处托起,有消肿散积作用,如托腹法。参见颠簸法条。

臀中

经外穴名。见《常用经穴解剖学定位》。在臀部,以大转子和坐骨结节连线为底边,向上作一等边三角形,其顶点是穴。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偏瘫,荨麻疹等。直刺1.5-2.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臀痈

病名。指生于臀部之痈疮。出《外科理例》卷五。该病因膀胱经湿热凝结而成。内治可服仙方活命饮。外治初宜隔蒜片艾灸,余证治可参见大腿痈及外痈条。

臀上出

病证名。指髋关节后脱位者。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详胯骨出条。

臀疽

病名。指臀痈之肿平根深者。见《外科启玄》卷六。以发于臀部下缘承扶穴处者最痛。治宜以内托为要。可用透脓散加味。余证治见大腿痈及外痈条。

臀骱脱臼

病名。即髋关节脱臼。见《伤科大成》。详胯骨出条。

臀骱骨出

病名。指髋因外伤而关节出臼者。见《伤科补要》卷二。详胯骨出条。

臀骱

解剖部位名。即髋关节。见《伤科补要》卷二。详髀枢条。

骶骨两侧的臀大肌部分,俗称“屁股”。《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其别者……与腘中并上结于臀。”

吞酸

证名。胃内酸水上攻口腔、咽溢,不及吐出而下咽。见《诸病源候论·脾胃病诸候》。又称咽酸。《医林绳墨·吞酸吐酸》:“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于上,以致咽溢之间,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状也。”《寿世保元·吞酸》:“饮食入胃,被湿热郁遏,食不得化,故作吞酸。”《证治汇补·吞酸章》:“吞酸为中气不舒,痰涎郁滞,须先用开发疏畅之品。”治同吐酸,参见该条。

吞气

气功术语。指服气一类气功功法。《渊冥记》:“吾却食吞气,已九千余岁。”参见“服气”条。

吞口

人体部位名。即肩解的俗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其臼含纳臑骨上端。其处名肩解……俗名吞口。”

退针

①即出针。见该条。

②指针在穴位内由深处向浅部抽提。可单纯外抽或和捻转结合进行,退针快慢据情而定,一般急退为泻,缓退为补。

退位

运气术语。指六气主司的更迭。参不退位条。

《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

医学丛书。严鸿志辑。刊于1921年。内容为《感症辑要》、《女科证治要旨》、《女科精华》、《女科医案选粹》。

退妊

见根心堂主人《坤道指南》。即打胎。《坤道指南·退妊方》:五味子、三棱、莪术、归尾、葶苈各等分,人参少许,为末,水调服。

退法

①针刺手法名。指针从深部退至皮下出针的方法。《针经指南》:“退者,为补泻欲出针时,各先退针一豆许,然后却留针,主可出之。”《针灸问对》又掺以呼吸,分别补泻,提出:“凡施补泻,出针豆许,补时出针宜泻三吸,泻时出针宜补三呼,再停少时,方可出针。”目前退针的方法,宜从深部缓缓退至皮下,留置片刻以待气缓,当针下不觉沉紧时随即拔出。

②推拿手法名。指方向向后或向下的平推法。《小儿推拿秘诀·字法解》:“退之者,而实也为推也。”如退六府即推六府法。

腿游风

病名。指生于腿胫部之丹毒。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五。即肾气游风。详见该条。

腿痈

病名。指生于腿部之痈疮。见《疡医大全》卷二十五。即大腿痈。详见该条。

腿痛

证名。指腿部疼痛(包括肌肉、筋脉和关节)《张氏医通·腿痛》:“腿痛亦属六经。……痛有血虚、血寒、寒湿、风湿、湿热流注、阴虚阳虚、肾虚风袭之殊。”因于寒者,腿痛较轻,或麻或肿,畏寒喜暖,当予温散,用白术附子汤、舒筋三圣散等方;因于湿热者,腿痛或上或下,或红肿,或热,小便黄赤,亦清热化湿,用当归拈痛汤等方;湿痰流注于经络者,症见腰胁有块,两腿交替疼痛,痛无定处,泛恶眩晕等,宜燥湿化痰,用二陈汤加羌活、白术等;肾虚风袭者,用安肾汤;阴虚宜六味地黄丸;阳虚宜金匮肾气丸。并可适当加用引经药以增强疗效。

腿发

病名。指生于大腿内侧足太阴脾经箕门穴之痈。出《外科启玄》卷六。即箕门痈。详见该条。

腿肚

指腓肠肌部分。

腿凹

即腘中。《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俗名腿凹,经曰腘中。”

股和胫的总称。即大腿和小腿。

颓土脉

脉象名,脉来虚大无力。按之全无。《素问·大奇论》:“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

病证名。出《五十二病方》。颓即(疒颓)疝,详书为颓,或作(禾贵)。书中叙述了对该病证丰富的医疗技术,其中包括有药物疗法、瓠壶(疝罩)法以及类似修复法等,同时也载有咒禁法。

推中指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见《厘正按摩要术》。用左手拇指及无名指捏持小儿中指端,以中指和食指托住中指指背,用右大指外侧在中指指面推之。治寒热往来。

推攒竹

小儿推拿方法名。见开天门条。

推云

病证名。指眼部黑睛黄仁间积有脓液者。清·顾锡《银海指南》有:“推云,又名黄膜上冲。”亦称黄液上冲。详见该条。

推引

刺法用语,推,指进;引,指退。《素问·离合真邪论》:“推之则前,引之则止。”王冰注:“言邪之新客,未有定居,推针补之,则随补而前进;若引针致之,则随引而留止也。”后人又用于说明对针感传导的控制。《针灸大成》:“徐推其针气自往,微引其针气自来。所谓推之则前,引之则止。”

推寻

切脉指法。切脉时移动指位,左右寻找。

推膝盖骨归原法

正骨手法之一。该法可用于髌骨离位的整复。见《伤科汇纂》卷一。使病者患膝呈半屈曲位,医者用推挤手法先使患者离位之髌骨复归原位,再用正骨器械抱膝固定患处,以限制膝关节及髌骨的移动。

推胃脘

小儿推拿方法名。由喉部向下推至中脘穴,用治呕吐等症。《厘正按摩要术》:“推胃脘:由喉往下推,止吐;由中脘往上推,则吐。均须蘸汤。”

推推

勇于上进的样子。《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木形之人……少阳之上推推然。”张志聪注:“推推,上进之态,如枝叶边上达也。”

推食指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推拿指南》:“推食指法,此法能和气血,能发汗,用右大指外侧在虎口三关上,向上下推之,男左女右。”

推求师意

医论著作。二卷。明·戴思恭撰于1443年。书中论述各类病证的病因、病理、证脉、治法等,均本其师朱震亨之学,予以推求发挥,对于朱氏的养阴学说及其临床运用有较深入的分析。本书原无刊本。嘉靖年间由汪机编录,题名《推求师意》,并由汪氏门人陈桷校刊,编入《汪石山医书八种》。现有明刻本、清刻本、石印本等。

《推拿学》

推拿专着。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编。本书较系统地整理了按摩疗法。共分二篇,第一篇总论,介绍了推拿简史、经络学说、诊断、治则、练功及手法等项;第二篇治疗,介绍了40余种病症的推拿疗法及其临床效果。196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推拿手法

推拿中所施行的各种技巧动作。它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操作方法可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或特定部位。其中有的以按捏为主,如按法、压法、点法、拿法、捏法等;有的以摩擦为主,如平推法、擦法、摩法、搓法、揉法等;有的以振动肢体为主,如拍法、抖法等;有的以活动肢体关节为主,如摇法、扳法、引伸法等。共约有一百余种。根据情况,可选择或综合应用。

《《中医词典》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