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第四篇

宣痹通阳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通阳法。指宣散痹阻,温通阳气的治疗方法。如胸痹证,症见心胸闷痛,甚则痛引彻背,喘息,不得卧等;因胸阳失宣,浊阴上逆,痹阻气机所致,治宜栝楼薤白白酒汤。

宣白

即宣肺。肺属金,其色白,故称之。详宣肺条。

轩岐救正论

医论著作。六卷。明·肖京撰于1644年。作者针对庸医不明医理,执方误人,采集《内经》等古典医籍的要旨以阐明救正之法,故以“轩岐救正”为书名。卷一医论,统论生理、病理、治法和方剂;卷二四诊正法,以脉诊为主兼及望、闻、问三诊;卷三药性微蕴;卷四、五作者医案;卷六医鉴、病鉴,内容系告诫医家、病家之语。现存清刻本、日本刻本、1985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稸(xù,音蓄)满

稸通蓄。饮食积滞,腹中胀满。《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所至为稸满。”

蓄血腹胀

证名。腹胀之一。约有两种情况,其一属于腹胀(或臌胀)因于内有瘀血之病理者。参见鼓胀条。其二系指伤寒腹胀中的一种。《症因脉治·肿胀总论》指出系由伤寒表邪已解,血蓄于下焦(此处主要指肠道)所致,症见腹胀痞满,大便色黑,小便自利。参见伤寒腹胀条。

蓄血发黄

病证名。《伤寒全生集·辨伤寒发黄》:“蓄血发黄者,其人身黄,脉沉结,小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黑色,其人如狂,此为蓄血在下焦,用桃仁承气汤下之,盖血下则黄退也。”参见蓄血、黄疸、伤寒蓄血条。

蓄血

病证名。一作蓄血证。指瘀血内蓄的病证。《素问·缪刺论》:“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这是蓄血证的早期文献。现结合临床情况,大致可为二。

①指多种内有瘀血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蓄血,瘀血郁结也……当有上、中、下之分。如衄、呕、唾、吐血,皆属上部。苟蓄于此,其症必兼善忘。血结胸中,则属中部。苟蓄于此,其症必兼胸满、身黄、嗽水不欲咽。血凝下焦,又属下部。苟蓄于此,其症必兼发狂、粪黑、小腹硬痛……”《证治准绳·杂病》:“蓄血,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蓄血涉及多种脏府,除前述之上、中、下蓄血及跌打、撞击、堕坠等因素外,亦可由醉饱入房,竭力伤肝而致。唐容川还补充了“癫犬咬伤,血蓄下焦”(见《血证论·蓄血》)的病因。当予分别论治。参见有关诸条。

②指外感热病,邪热入里与血相搏,致使瘀热蓄结于内。《重订伤寒补天石·续集》卷下:“蓄血者,瘀血蓄结于内也。或当汗不汗,或不当汗而汗,皆能致此也。大要热能燥血,故血不流行而蓄结于内耳。凡伤寒有热,小腹硬满,小便反利者,蓄血证也。甚则喜怒如狂,屎黑,身黄。通用抵当丸、桃仁承气汤主之。若有外证不解者,先用桂枝汤解外,后用桃仁承气汤,下尽瘀血为愈。上焦蓄血,胸中手不可近而痛者,犀角地黄汤。中焦蓄血,中脘手不可近而痛者,桃仁承气汤。下焦蓄血,小腹手不可近而痛者,抵当汤。”《伤寒指掌》卷三则谓:“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者,病邪向里也。反不结胸者,热结下焦也。其人发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者,以太阳随经瘀血蓄于里也,抵当汤下之则愈。”同一蓄血,桃仁承气汤治瘀血将结之时;抵当汤治瘀血已结之后。参见伤寒蓄血等条。

蓄水证

太阳腑证之一。详伤寒蓄水证条。

蓄热吐血

病证名。见《金匮翼·诸血统论》。指吐血因于内有蕴蓄之热或瘀热所致。内有蓄热则迫血妄行,症现吐血或口鼻出血(或为红色,或为紫黑块状),量较多,胸膈痞热而痛;或表现为少腹满,小便不利,或喜忘如狂,身热,大便黑色,但有小腹满,小便不利者,属轻证,宜清热破瘀,选用生地、赤芍、茜根、赤皮、制大黄、滑石、桃仁、红花、归尾等药;体虚者,用藕节茯苓饮等方。参见蓄血、吐血条。

慉(xù,音序)痛

蓄积疼痛,集中在某一部位。《灵枢·周痹》:“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慉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

嗅气味

闻诊内容之一。即通过嗅闻病人身体、口腔和各种排泄物的气味,了解诊断疾病。如口气秽臭,多属胃热,口气酸臭,多属胃有宿食;口气腐臭,多是牙疳或有内痈。排泄物恶臭者,多属实热;略带腥味者,多属虚寒等。

《续易简方论》

医方著作。六卷。宋·施发撰于1243年。作者鉴于王硕《易简方》一书失之过简,而对“虚实冷热之证无所区别”,故除对该书选方予以评述外,补充160余方。并对王氏原书中若干不同学术观点作了分析评议。现存日本旧刊本。

《续医说》

医史著作。十卷。明·俞弁撰。刊于1522年。本书仿《医说》的体例,分为原医、医书、古今名医等27类,各类更列小标题,补充引录历代文献中的医学掌故。作为《医说》的续集。现存抄本。

《续选临证指南》

医案医方著作。四卷。清·叶桂撰,华蚰云校。卷一续选《临床指南》漏编的叶氏医案,反映出叶氏诊病深明病源立方不拘成法的特点。并附《温热论》。卷二-四介绍叶氏平生所集经验方,分科叙述,大多属民间流传简便效方。现存多种清刻本。

续命虫

寄生虫之一种。《外科证治全书》卷四:“肚腹长大,肉内虫出不断,断之复生,行坐不得。用鹤虱末,水调服五钱自愈。”

续名医类案

医案著作。三十六卷(原六十卷)。清·魏之秀编。成书于1770年。本书为续补明代江瓘《名医类案》而作。魏氏在《名医类案》的基础上补辑清初以前历代名医治案,其中包括大量的当代各家医案。书分345门,包括传染病、内、外、妇、儿、五官科等病类。全书分类清楚,选案广泛,尤以急性传染病治案可见为多。明末清初传染病流行较甚。而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从本书可以分析出各家流派的学术经验。所附按语,或引申发挥,或辨驳订正,对读者很有启发。现存清刻本多种。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排印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畜血

畜为蓄之古字,即蓄血。详该条。

畜门

古代解剖部位名称。出《灵枢·营气》称:“……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灵枢识》卷三注:“畜门,即喉屋上通鼻之窍门也。”相当今之人体鼻孔部位。详见鼻条。

叙绸缪

房事养生术语。指男女性交合前通过话语以促进性欲的行为。《洞玄子》将其列为性交合“卅法”中的第一法。这是古代房中术为了达到男女性生活和谐所主张的方法之一。参见“申缱绻”条。

呴嗽

病名。咳嗽气喘,喉中有哮鸣声。见《普济本事方》卷二。参见冷哮条。

许佐廷

清代医家。字乐泉,安徽歙县人。自幼习儒,其同邑有郑麈者,精喉科,颇有起死回生之术,人称“医仙”,佐廷获其著作,并加以增订,名《喉科秘钥》,刊刻于世。晚年又撰《喉科白腐要旨》,认为此证宜清润养阴,从肺肾而治。尚有与其侄合着之《活幼珠玑》一书,均有刊本行世。

许智藏

南北朝时至隋间医生。高阳(今属山东)人。其祖许道幼为名医,幼时开始学医,初于陈朝任散骑常侍,入隋,仍授员外散骑侍郎。隋文帝时曾为王族治病,诊断精确,颇受帝青睐,至炀帝时,每于御床前为帝断病处方,无不效者。

许昭(1865-1922年)

近代医家。字明君,号明斋。江苏常熟人。先习儒,因屡试不弟,加之母病,而习医书以事侍养之,日久遂通医。精于痘科,尝着《世界历代名医传略》一书行于世。

许咏

唐代医家。一作许咏或许泳。其生平履贯欠详。据载其曾着《六十四问》(一作《六十四问秘要方》)未见行世。

许胤宗(约536-626年)

隋唐间医家。一作引宗,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曾官至散骑侍郎、尚药奉御等职。善治骨蒸证,其医术颇为人称赞,或有促其着书立说者,对曰:“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终不着书传世。

许逊

晋代医家,字敬之,汝南(今属河南)人,学道于吴猛,善养生术,尝着《灵剑子》并附《道引子午记》一卷,现有《道藏》本行世。

许学文

明代医家。安徽合肥人。幼时习儒,及长,转而攻医学,颇有心得,尤精于痘科。活人甚众。着有《痘科约言》、《保赤正脉》,另有《孙真人宝训》,未见行世。

许孝宗

唐代医家。一作许孝崇,其里籍欠详。尝任尚药奉御之职。于显庆二年(657年)奉敕与许敬宗、李绩等人共同编修《新修本草》,此为我国最早由政府编修颁行天下之药书。另着《箧中方》三卷,未见行世。

许希周

明代医家。字近濂,一字以周,道州(今属湖南)人。少业儒,后酷嗜医,尤精于本草学之研究,曾以诸药物中性味相对者,编为验语之药性对五百○六联,题曰《药性粗评》,并补注每药之形态、产地、收采等内容,刊行于世。

许希

宋代医生。开封(今河南)人,以医为业。曾补翰林医学,会仁宗有疾,希以针愈之,遂赐翰林医官等。希请以所赐建扁鹊庙。后官至殿中省尚药奉御,并着《神应针经要诀》,未见行世。

许完斋

明代医生。道州(今属湖南)人,自少留心医药,竟成良医。远近病家均延请之。其子许希周为名医,颇有成就。

许孙

明代(?)医家。生平履贯未详,尝着《疮科方论》一卷,未见传世。

《许叔微伤寒论着三种》

伤寒丛书。即宋·许叔微所撰《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三种的合订本。195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许叔微(1079-1154年)

宋代医家。字知可,真州(今属江苏)人。幼时家贫,加之父母双亡,遂发愤攻读经书,尤精于医学。常治难症怪症,每辞酬谢,尝精研伤寒之学,强调治伤寒端在辨识虚实寒热。后着《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等,对伤寒学有较多发展,不仅继承张仲景之思想,且有所阐发。后又于晚年着《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甚行于世。此外尚着有《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翼伤寒论》,均未见行世。尝官至集贤殿学士,故人称其“许学士”。

许奭

南北朝至隋间医生。高阳(今属山东)人。仕梁时为太常丞中军长史,精通医术,其医名与姚僧垣并列,方药奇妙。子许澄亦以医名。

《许氏幼科七种》

儿科丛书。清·许豫和撰。刊于1785年。七种中除《重订幼科痘疹金镜录》为明代翁仲仁原作,由作者注释外,其他有《橡村痘诀》、《痘诀余义》、《怡堂散记》、《散记续篇》、《小儿诸熟辨》及《橡村治验》六种均为作者本人在小儿科方面的临床经验心得、医话或医案。现存清刻本及石印本。

《许氏医案》

医案著作。清末许恩普撰。本书收载许氏医案30余则,案例以内科、妇科为主。其特点是审证较细致,尤重切脉。案中有用外治、蒸熏疗法获得良效的治验。现有《三三医书》本。

许仁则

唐代医家。其生平履贯均欠详。尝着有《子母秘录》十卷,未见传世。唯同代之《外台秘要》及后来之《证类本草》,均引有其佚文,足见其影响。

许培元

明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着有《诊翼》二卷,未见传世。

许能典

清代医生。字敬修,江苏高淳县人。精医,尤以幼科著名乡邑。

许勉斋(1900-1982年)

现代医家。字勤勋,浙江余姚人。尝毕业于浙江中医专门学校,后曾执教于浙江医学院。学识渊博,其所著有《勉斋医话》(一作《勉斋话医》,对肾炎颇有独到之研究。另有《病理学》抄本行世,尚有《景岳新方摘要歌诀》、《金匮方诀类编》等。

许建吴

隋代(?)医家。一作建和,生平履贯欠详。尝着《脉经钞》二卷,未见行世。

许嘉谟

清代医家。字宗武,江西婺源人,因应试多次不中,遂决心学医,精心钻研,竟成名医,且医德高尚,邑人称之。着《医学纂要》一书,未见行世。

许洪

南宋医家。字可大,武夷(今属福建)人。出身世医,祖及父皆邑中名医。曾供职于四川总领所检察惠民局,后敕授其为太医助教。嘉定元年(1208年),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进行校订,并择本草所载药性,将于功效加以注明,并将《得效名方》及其他有关方剂附之,编成《和剂指南总论》冠其篇首,此书一名《药石炮制总论》,现多付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后刊出。

许宏

明代医家(1341-1421年)。字宗道,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自幼习儒,亦谙医学,曾着《金鉴内台方议》十二卷,系将《伤寒论》方一百一十三首,依汤、散、丸三类分列,议其组方、辨证,于后人颇有启迪。另有《湖海奇方》一书,国内未见行世。

许国桢

元代医官。字进之,曲沃(今属山西)人。其祖许济及父许日严皆为官,亦皆知医。国桢自幼习儒,博通经史,且谙医学。元世祖召其入宫,曾治愈其足疾,忠心直言,颇受赏识,世祖时又拜为礼部尚书、集贤大学士,进阶光禄大夫,世祖常呼“许光禄”而不呼其名,可见其得宠幸。尝着有《御药院方》二十卷,又奉旨与撒里蛮集诸路医学教授共修《至元增修本草》一书。后其子亦任职于太医院。

许道幼

南北朝时医生。高阳(今属山东)人。仕梁,尝官至员外散骑侍郎。幼年以母病而潜心医学,医术高明,时称名医。尝谓其子曰:“为人子者,尝膳视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其孙许智藏为著名医家。

许大椿

清代医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专攻疡医,亦精于伤科,他医所不治之症,大椿治之,辄应手而愈。其辨证及用刀,独得薪传,故医名播于江浙。尝治一人由高坠下碎头,大椿云犹可治,经其调治而愈。着《外科辨疑》八卷,另有《合药指南》四卷,均未见行世。

许澄

隋代医家。高阳(今属山东)人,其父许奭为南北朝时期名医,澄颇得其传。尝任尚药典御、谏义大夫。着有《备急单要方》三卷,未见传世。

许谌

明代医生。字符孚,号娄愚,娄东(今属江苏)人。于医术颇有精深研究,且曾以名医王履为师,深得其传,名噪一时。

徐子瞻

清代医家。上海(今属上海市)人。康熙(1662-1722)年间上海四医家(李用粹、徐子瞻、刘道深、沈元裕)之一。医术精湛,断病详明,时人称之“徐仙”。

徐子默

晚清医家。浙江嘉兴人。着《吊脚痧方论》一书一卷(1860年刊)。为论述霍乱证之专书,流传较广。书中提出温经通阳为治霍乱证之大法,又倡用鲜藿香叶等煎汤防治,及注意饮食卫生等项。

徐陟(zhì音至)

明代官吏。字子明。直隶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曾任南京刑部侍郎等官职。余暇搜集简便方剂,由太医院医官赵文育整理成《新验简便方》一书。

徐之范

南北朝北齐医家。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阳(今江苏南京)。徐之才弟,亦以医闻名于当时。大宁二年(562年)任北齐尚药典御。隋开皇(581-600)年间卒。

徐之才(505-572年)

南北朝时北齐医学家。字士茂。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阳(今江苏南京)。祖父徐文伯、父徐雄均为当时名医。士才秉承家学,精通医道。且博学多才。初仕南齐,后被俘于魏,因其学才而被魏帝征召,武平二年(571年)封西阳君王,故又称徐王。撰有《徐王八代家传效验方》(或作《徐王效验方》十卷)、《徐氏家秘方》两卷、《徐王方》五卷,为总结家传医疗经验之书。另有《药对》(或作《雷公药对》)两卷。该书总结古代药剂学的精华,对多种药物炮炙处理,均有详细记载。其佚文见于《证类本草》中。

徐悦

隋代医家。撰有《体疗杂病疾源》三卷,又与龙衔素合着《针经并孔穴虾蟇图》三卷,均佚。

徐用宣

明代儿科医家。衢州府(今浙江衢州)人。世医出身,晚年贯通医术,尤精于小儿科。搜集小儿诸家方书,以《小儿药证直诀》为本,参附己意,择取良方,汇成《袖珍小儿方》十卷。书成于永乐(1403-1424)年间,并于嘉靖十一年(1532年)重刊。

徐镛

清代医家。字叶埙,号钰台。松江(今属上海市)人。生活于乾隆、嘉庆(1736-1820)年间。精研医学,尝撰《四大家辨》,称不应将李东垣、刘河间、朱丹溪与张仲景并称“四大家”。亦不应将温补派称为景岳派,因《景岳全书》为温凉补泻并收之书。其论并见于《吴医汇讲》之中。

徐彦纯

元末明初医家(?-1384年)。字用诚。全稽(今浙江绍兴)人。早年习儒,后业医,私淑朱丹溪之学。尝撰《医学折衷》,以《内经》为本,采摭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诸家论说,参附己意。该书分中风、痿、伤风、痰等十七类,有论有按,证方俱备。后又经明刘纯增设二十三类,续增注说,共五十卷,更名《玉机微义》(1396年)。又取金元名医家论药之言,编为《本草发挥》四卷。共录药近三百种。

徐延祚

清代医家。字龄臣。奉天锦县(今属辽宁)人。光绪元年(1875年)行医于京师。博览群书,包括日本、朝鲜医籍。临证多效,曾供职于太医院。撰《医粹精言》四卷(1895年),论及内科杂症及用药等。次年纂《医意内景图说》(一名《脏腑图说》),合中西医解剖生理而厘订之。同年集《医意》(一名《医意初编》)两卷。尚有《医医琐言》两卷(1897年)。以上四书,合刊为《奉天徐氏铁如意轩医书四种》(一名《锦县徐氏医书四种》)。

徐徐

迟缓无力状。《素问·三部九候论》:“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一说,谓似有似无。亡名氏《脉经》夹注:“徐徐,谓似有似无。”

徐雄

南北朝时北齐医生。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阳(今江苏南京)。父徐文伯为名医。传家业,医术亦精。

徐行

①明末清初医家。字周道。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因病自学医经医方。精脉诊,擅治伤寒。尝撰《伤寒论遥问》十四卷(1672年)、《伤寒续论遥问》四卷,后附有《张仲景伤寒原方遥问》。另撰《脉经直指碎金集》,未见刊行。

②清代医家。字安步,一字鉴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着有《内经旁训》、《医学蒙求》四卷(1804年)。

徐象坤

清代医家。字厚庵。海城(今属辽宁)人。同治元年(1862年)大疫,往来奔救,全活者甚众,有“国手”之称。着有《医学正传》十卷、《加减汤头歌》两卷、《宝气论》一卷,均未梓行。

徐夏

元代医生。字可豫。号神翁。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任海盐州医学教授。精研《灵枢》、《素问》诸书,强调根据患者体质的强弱、病情缓急而灵活用药,故所治多愈。

徐熙

晋医家。字仲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人。曾任濮阳太守。以医名于时。其后裔秋夫、道度、文伯、之才等,均为名医。

徐文中

元代医生。字用和。宣州(今安徽宣城)人。通医药,尤擅针灸,临证每获奇效。

徐文伯

南北朝时北齐医家。字德秀。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阳(今江苏南京)。父有医名,少承家传,医道日精。撰有《徐文伯药方》三卷,及《徐文伯疗妇人瘕》一卷,均佚。子徐雄,传其学。

徐往徐来

针灸学术语。指针刺的补泻手法:缓慢进针、出针。《灵枢·寒热》:“审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

徐嗣伯

南北朝时南齐医家。字叔绍。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阳(今江苏南京)。为徐叔响之子。精医道,擅辨证。曾撰有《徐嗣伯落年方》三卷、《药方》五卷、《杂病论》一卷,均佚。

徐述

明代医家。字孟鲁。武进(今属江苏)人。世医出身,且工天文,喜吟诗。他和弟徐迪(字孟恂)、徐选(字孟伦),均有医名,尤精于针灸。着《难经补注》一书,已佚。

徐叔响

南北朝时刘宋医家。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阳(今江苏南京)。徐秋夫之子。传其父业,究心医术。撰有《针灸要钞》一卷、《疗少小百病杂方》三十七卷、《杂疗方》二十卷、《杂病方》六卷、《疗脚弱杂方》(或作《脚弱方》)八卷、《解寒食散方》六卷等,均佚。

徐守贞

明代医家。金川人。擅治妇产科疾患,撰有《胎产》(一名《徐氏胎产》)一书。该书将胎产病分为三类,附以杂病,所用方药易求,收效甚验。现存于道藏医书《急救仙方》中。

徐时进(1685-?年)

清代医家。字学山。甫里(今江苏吴县)人。曾撰有《医学蒙引》,此书有本草、脉诀、病机等内容,均以四言韵语形式编成,便于初学。又纂《内科心典》五卷(1777年),论及诸科证治,内多作者临证心得。后人将其书综为《医学门径》六卷(1934年)。另有《医宗必读补遗》一卷。未见行世。

徐师曾

明代官吏。字伯鲁,号鲁庵。吴江(今属江苏)人。幼先习儒,长而博学,兼通医卜、阴阳等。将其友沈承之(子禄)所著关于经络之书稿续编成《经络全书》两卷。(1576年)。初仅有传抄本行世,后由尤乘等增订刊行(1688年)(因历经传写,误题为“师鲁”着)。又撰有《医家大法》两卷。

徐升泰

明末医家。字世平。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精研儒术、博览医书,对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一书尤有心得。晚年专门着书。编《本草正伪补遗》。已佚。

徐润之

清末医家。字松生,别名松龄。浙江平阳人。精研医经,尤长于治温病,着有《松龄医铎》,包括《医界通邮》、《温热篇》、《达生篇》、《小儿范》、《三时伏气论》、《金匮遗珠》六篇。又撰《华佗疡科拾遗》。

徐镕

明代医家。号匿迹市隐逸人。应天(今江苏南京)人。行医数十年,于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颇有研究。以为前人只注《伤寒论》而未注《金匮要略》,致使俗医分伤寒杂病为两家。徐氏有慨于《金匮要略》与《伤寒论》之睽离,乃将其校梓,即后收入《医统正脉全书》之《金匮要略》(徐氏序于1585年),为研究《金匮要略》之重要刊本。

徐秋夫

南北朝时刘宋医家。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阳(今江苏南京)。父徐熙为晋医家。从父习医,尤擅针灸。其子道度、叔响皆有医名。

徐谦

明儿科医家。字仲光,号澄观。檇李(今浙江嘉兴)人。撰有《仁端录》十六卷,后经其弟子陈葵加以删定,为论痘疹的专书。徐氏认为治痘应分别五脏所主,及经络传变,观形察色而诊治,并附治疹之法。其所述治痘之法着重审证论治,不偏于攻或补。

徐敏齐

隋代医家。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阳(今江苏南京)。北周名医徐之范之子。开皇(581-600)年间赠朝散大夫。

徐梦符

宋代医家。着《外科灸法论粹新书》一卷,今佚。

《徐灵胎医学全书》

医学全书。清·徐大椿撰。16种。此书是在1764年徐氏自刊的《徐氏医书六种》基础上增辑而成。计有《难经经释》、《医学源流论》、《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砭》、《伤寒论类方》、《兰台轨范》、《洄溪医案》、《慎疾刍言》、《内经诠释》、《洄溪脉学》、《脉诀启悟注释》、《六经病解》、《伤寒约编》、《舌鉴总论》、《杂病源》、《女科医案》。徐氏学识渊博,著述甚丰,且颇为后世所重。现存多种清刊本及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

徐锦(?-1824年)

清代医家。字奉直,一字炳南,号淡安。长州(今江苏苏州)人。为名医顾雨田之弟子,深得其传。为医数十年,治疾多效。尝校刊《金匮翼》、《伤寒补亡论》等,辑《奇病录》三卷(1840年),着《千金方管见》(已佚)、《心太平轩医案》(抄于1851年)等。

徐謇(jiǎn音检)(约432-512年)

南北朝时北魏医家。字成伯。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阳(今江苏南京)。父徐叔响为当时名医。承袭家业,亦有医名。精于脉诊,讲求服食,常服药饵,年垂八十,鬓发不白,力未稍衰。正始元年(504年),为光禄大夫,加平北将军。卒于延昌(512-515)年间。子徐践亦以医名。

徐疾补泻

针刺补泻法之一。即以进出针的快慢来分别补泻的方法。《灵枢·小针解》:“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即缓慢地进针至一定深度,行针完毕后迅速退至皮下而出针者为补法。反之,迅速进针至一定深度,行针完毕后,缓慢地退至皮下而出针者为泻法。其进慢出快的方法,在于扶助正气由浅入深,由表达里,能起补虚的作用,而进快出慢的方法,在于祛除邪气由深出浅,由里达表,能起泻实的作用。后世刺法,补法用“三进一退”或“二进一退”,泻法用“一进三退”或“一进二退”。

徐芳洲(1876-1946年)

近代医家。字克平。浙江永康人。擅长儿科和针灸术。着有《痘麻证治》、《针灸备要》等。

徐而疾则实

针刺补法的要领。与泻法“疾而徐则虚”对举。出《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小针解》:“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指缓慢进针,迅速出针,使正气实,即为补。后世针刺补法用三进一退或二进一退即出于此。参见徐疾补泻条。又《素问·针解篇》以出针的方法来分析:“‘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指补法要缓慢地出针,并迅速按住穴位。参见开阖补泻条。

徐杜真

元代医家。安徽休宁人。儿科医生徐道聪之子,精晓医术。撰有《徐杜真方书》,已佚。

徐道度

南北朝时刘宋医家。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阳(今江苏南京)。寓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徐秋夫之子。精于医术,当时有人称宋代有“五绝”,徐道度之医术为其中之一绝,足见其医术之精。

徐道聪

元末儿科医生。字士明。休宁(今属安徽)人。时值元末兵乱,婴孩多疾,传遇高人授于幼科,经其救治,全活甚众。子杜真,亦以医名。

徐大桂(1895-1944年)

近代医家。字桂辛。号毓衡,又号钝斋。安徽霍山人。从师于族兄大昭(字桂亭),尽得其传。本世纪30年代初曾在舒城、安庆行医。以温病见长,杂病以治肝病称着,并擅用单验方治重症、急症。旁通西医知识。着有《脉症会解》(1935年)、《药石刍言》(1935年)、《医法直指》(1935年)、《伤寒论类要注疏》。又撰有《经验方歌诀》、《钝斋医案》、《钝斋医话丛编》等。

徐大椿

清代医学家(1693-1771年)。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道人。江苏吴江(今属江苏)人。少业儒,且学有家传,通晓天文、水利等,又精诗文。以诸生贡太学。后因家人有误于医者,始习歧黄。前后行医五十年,经验丰富,曾两次被召入京为皇室治病。毕生著述甚丰,尤注重阐发经典医着。主要著作有《医学源流论》两卷(1757年),集中反映其学术见解,其中不乏精辟之论。另外还有《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砭》、《医学源流论》、《伤寒类方》、《慎疾刍言》、《兰台轨范》等,并曾对《外科正宗》、《临证指南》等书加以评定。取于直言以斥时弊,可亦不免有偏颇之言,如对太素脉等谬说加以批判;在医疗上反对滥用峻补辛热药剂的时风,主张医生必通药性等。但在某些方面有较浓厚的保守思想倾向,如谓“仲景《伤寒论》中诸方字字金科玉律,不可增减一字”,而对唐以后医书则较轻视等。

徐存诚

元代医生。祁门(今属安徽)人。世业医,诊病重视切脉。

徐纯聊

明代医生。将乐(今属福建)人。精研易理并钻究医学,年已八十,手不释卷。集毕生之经验,着《纫元医案》,已佚。

徐春甫

明代医学家。字汝元(或作汝源),号思鹤,又号东皋。祁门(今属安徽)人。家世业儒。因多病,乃从师于名医汪宦。博览医书,通内、妇、儿等科。曾在太医院任职。隆庆初(1568年)参与组织成立医学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编着有《古今医统》、《内经要旨》、《妇科心镜》、《幼幼汇集》、《痘疹泄秘》等书。对李杲的脾胃学说很为推崇,并主张良医应当兼通针药,认为用药不可泥守古方,临证应会变通加减等,他的医论和著述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徐成吉

明末清初医生。弋阳(今属江西)人。精医学,尤擅种痘法,常以棉絮取豆浆之佳者,送入鼻内,效果往往灵验。

徐豳(bīn音邠)

元代医生。号凤石。衢州(今属浙江)人。为岁贡教谕,精医术,生平不详,时称“凤石医仙”。

徐彬

清代医学家。字忠可。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师从李士材、喻嘉言,尊《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医中之“六经”,编撰有《伤寒方论》一卷(一作《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1667年),以析仲景立方深义。其余尚有《金匮要略论注》二十五卷(1671年)、《伤寒图说》、《注许氏伤寒百证歌》等。

徐彪

明代医家。字文蔚,号希谷。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太医院院使徐枢子。正统十年(1445年)被荐入太医院,先在御药房任职,三年后升为御医。1451年(景泰二年)升为院判。撰有《本草证治辨明》十卷、《论咳嗽条》、《伤寒纂例》各二卷。

《《中医词典》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