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第六篇

痈疽逆证

证名。指患疮疡过程中,局部不以顺序而出现病情发展有恶化症状者。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一。其临床表现为:患处初起形如黍米,疮顶平塌,根脚散漫,不热不痛,按之坚硬,舌干烦躁;肿硬紫暗,不脓不腐,疮顶软陷;溃后皮烂肉坚,无脓或脓水清稀,时流血水,肿痛不减。疮面不知痛痒,腐肉虽脱,新肉不生,色败臭秽,疮口经久难愈等。亦须结合全身症状,综合参看。

痈疽

①病证名。泛指损伤面较大较深的疮疡肿毒。《灵枢·痈疽》:“愿尽闻痈疽之形,与忌日名。岐伯曰:脱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痈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一说指较大的疮疡。《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肿一寸至二寸疖也;二寸至五寸痈也;五寸至一尺痈疽也。”

②《灵枢》第八十一篇篇名。本篇为痈疽专论,全面阐述了痈疽的成因、类型特征、鉴别要点及治疗等。其中“热盛肉腐为脓,不为焦枯,故命曰痈。下陷肌肤,内连五脏,故命曰疽”等,是辨别痈疽阴阳性质的指导原则。

痈疮

病名。指溃疡之一种,外痈成脓溃破后久不愈者。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有:“热气乘之,热胜于寒,则血肉腐败,化为脓,脓溃之后,其疮不瘥,故曰痈疮。”证治详见外痈、溃疡条。

病证名。

①多种疮毒的泛称。《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司天……血变于中,发为痈疡。”

②具体的指属于疮面浅,局部有红、肿、焮热、疼痛,皮肤光泽而薄,分泌液粘稠或有腥臭味等阳性类型的疮毒,后世称为“外痈”。还有发于脏腑的如肺痈、肠痈,后世称为“内痈”。皆多因外邪入里化热或过食肥甘,湿热蕴积,气血瘀滞,化毒腐肉败筋所致。《灵枢·痈疽》:有专篇论述。《灵枢·痈疽》:“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曰痈。”

硬睑硬睛

病证名。系指胞睑睛珠俱木,痛涩难运的病证。本病的病因为膈间积热,风热上壅,气血凝滞所致。治宜祛风清热散瘀。方用当归活血煎等。也可使用劆洗法。

硬睑痴睛

病证名。系指胞睑睛硬,珠不运转,举目痴痛的病证。本病多由肝脏雍热所致。也即硬睑硬睛,参见该条。

瘿气

病名。见《医学入门》卷六。瘿之别名。详见该条。

瘿瘤发

病名。指生于颈项后部之有头疽。《外科启玄》卷四:“发于脊之正中,近于大椎、陶道、身柱三穴之端,俱督脉之所络处,甚利害,急早托之……”治宜用托里消毒散,余证治参见痈疽条。

瘿瘤

病名。即瘿与瘤的合称。或单指瘿。出《中藏经》卷上。参见瘿条。

病名。指在颈绕喉之病也。又名大脖子、瘿气。出《尔雅》。《说文》有:“瘿,颈痛也。”《圣济总录》卷一二五有五瘿之说,即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本病发生有些与水土因素有关,如水或食物中缺碘,或情志不畅,肝郁不达,脾失健运,而使气滞痰凝于项部而成。症见颈部漫肿而结块,但多皮色不变,缠绵难消,且不溃破,有如樱络之形状。多指甲状腺肿大一类疾患。详见气瘿、肉瘿、血瘿、筋瘿、石瘿等条。

《颖川心法汇编》

外治法专着。一卷。清·陈炳泰撰。刊于1892年。作者鉴于不少病症的致病原因多由于饮食滞气陷于大肠而致中焦食阻、肠胃不通,遂仿张仲景蜜煎导法之义,创制“水针”,即用小竹管及猪小肠数尺相连,中盛以水,插入肛门,治疗多种疾病。颇似西医的灌肠法,但其治疗范围更为广泛,包括瘟疫、气痛、腹痢、惊风、痔等,并附验案。现存光绪十九年刻本。

蝇影飞越

证名。系指眼外观正常,自视眼前有黑影如蚊蝇飞舞缭乱的病证。见《一草亭目科全书》。也即飞绳散乱。详见该条。

蝇头蟹眼

病证名。系指黄仁自黑睛溃口绽出,小者黑亮如蝇头,稍大如蟹眼的病证。见《眼科统秘》。详见蟹睛条。

蝇翅黑花

病证名。系指眼中神水之中,荡漾有黑影如蝇翅的病证。类今之玻璃体混浊。参见云雾移睛条。

营治城郭

自我推拿方法名。城郭即耳郭。用手掌紧贴耳朵,一紧一松数遍,能防治失聪。《圣济总录》卷一百九十九:“耳欲得数按抑,左右令无数,使人听彻。所谓‘营治城郭’。”

营血

①泛指血而言。营为血之气,往往营血并提。详血条。

②温病辨证中的两个阶段或病位。详卫气营血辨证条。

营卫气血

①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四种精微物质和动力基础。参营、卫、气、血各条。

②温病发展过程中四个病理阶段的证候分类。《温热论》:“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参卫气营血辨证条。

营卫不和

病因病理学术语。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一般指表证自汗的病机而言。包括①卫弱营强,因卫气虚弱,汗液自行溢出,症见身不发热而有时自汗。

②卫强营弱,因阳气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症见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治疗均以桂枝汤调和营卫。

营卫

营气与卫气。两气同源,皆水谷精气所化生。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灵枢·营卫生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参营气、卫气条。

营输

即经脉和俞穴。经脉为营运气血的管道,故称为营。《灵枢·禁服》:“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通其营输,乃可传于大数。”

营舍意

生理学术语。指意念活动寄附于营气。《灵枢·本神》:“脾藏营,营舍意。”

营气同病

温病辨证术语。邪热已传入营分,仍有气分证,称营气同病。参卫气营血辨证条。

营气不从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血脉中营气运行障碍,瘀阻于肌肉腠理之间,血郁热聚,成为痈肿。《素问·生气通天论》:“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因邪气侵袭,营气运行不畅。治宜活血和营,托毒消痈。

营气

①是与血共行于脉中的精气。因营气富于营养,故又称作“荣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中焦,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周身的作用。与血关系极为密切,不可分离,往往又营血并称。《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②温病辨证中的两个阶段或病位。参卫气营血辨证条。

营分证

病证名。指温热病辨证的一个阶段。多由气分证传变或卫分证逆传而来。症见发热夜甚,烦躁不寐,或神昏谵语,或斑疹隐现,舌质红绛,脉细数等。代表方剂为清营汤。

营分

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介于气分与血分之间者为营分。营是血中之气,营气内通于心,营分受邪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参营分证条。

营池

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别名阴阳。在足内踝下缘前、后之凹陷处,每侧二穴,左右计4穴。主治月经过多,赤白带下。直刺0.2-0.3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①气血运行的管道。《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

②输运布养。《灵枢·营气》:“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

③即营气,来源于水谷的精气,性质柔和,行于脉中,供养各脏腑机能活动的需要。也是化生血液的重要成分。《素问·痹论》:“营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本神》:“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

④周行,周次。《灵枢·根结》:“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

⑤谋求。《灵枢·九针十二原》:“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⑥代指经脉。见“营输”。

⑦(被)迷惑。《素问·宝命全形论》:“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⑧营垒。借喻脉象沉而实。《素问·玉机真脏论》:“冬脉如营,何如而营?……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高士宗注:“营,犹石也,深藏之义也。”

⑨温病辨证的一个阶段或部位。详“营分证”。

萤星满目证

证名。指视物时觉无数细小红星,如萤火虫飞舞缭乱的眼疾。多因恣酒嗜燥,痰火升扰,阴虚火炎等所致,治宜滋阴泻火为主,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

萤火丹

病名。指丹毒初发于髂部后延至肋下或髆转至胁者。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丹毒之一。治宜赤小豆一合,硝石半两,寒水石一分,研为细末,以冷水调下半钱,每日三次服,可根据小儿年龄大小酌情增减。外治以灶中黄土一合,生油二合,调和如泥,时涂之。

荥穴

五输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溜为荥。”意为脉气至此渐大,犹如泉之已成小流,故名。荥穴多分布在指(趾)、掌(跖)关节附近,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病变于色者,取之荥。”《难经·六十八难》又曰:“荥主身热。”说明荥穴主要应用于发热病证。

迎风赤烂

病名。《证治准绳·杂病》:“谓目不论何风,见之则赤烂,无风则否,与风弦赤烂入脾络之深者不同。夫风属木,木强土弱,弱则易侵,……赤者,木中火证;烂者,土之湿证。若痰、若湿盛者,烂胜赤;若火、若燥盛者,赤胜烂”。属今之睑缘炎。治宜疏风、清热、祛湿之剂。参见眼眩赤烂条。

迎而夺之

刺法用语。与“随而济之”相对,为迎随泻法的原则。指泻法要逆着经气,以损夺其有余。《难经·七十九难》:“经言迎而夺之,安得无虚”;《灵枢·九针十二原》作“逆而夺之,恶得无虚”,义同。意指逆其经气而刺。《灵枢·小针解》:“迎而夺之者,写也。”参见随风济之条。

迎东证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多因肝之自病,气盛于血所致。证见患者每于东、南风起,目迎二风则感涩痛而泪出,尤以春夏季节易于发病。治参迎风冷泪条。

膺中俞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中府。见该条。

膺中外俞

指云门、中府穴。《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俞。”《类经》注:“膺中外俞,云门、中府也。”

膺中

人体部位名。胸前两旁,相当于胸大肌处。《灵枢·本输》:“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中。”

膺俞十二穴

胸两旁的十二个穴位。出《素问·气穴论》。详膺俞条。

膺俞

①经穴别名。《素问·水热穴论》:“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王冰注:“膺俞者,膺中之俞也,正名中府。”见中府条。

②前胸两则的穴位。《素问·气穴论》:“膺俞十二穴。”王冰注:“谓云门、中府、周荣、胸乡、天溪、食窦,左右则十二穴也。”

膺窗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布有胸前神经分支及胸外侧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痛,胸满气短,乳痈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胸部。《灵枢·经别》:“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

樱桃痔

病名。指肛门内生有息肉或痔核,且状如樱桃者。《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形如樱桃。”症见肛门部有小肉垂下,甚痒。相当于直肠息肉或脱出的痔核。证治可参见息肉痔及痔条。

缨脉

人体部位名。指足阳明脉近颌下系冠带之处。《素问·通评虚实论》:“痈不知所,按之不应手,乍来乍已,刺手太阴傍三痏与缨脉各二。”王冰注:“缨脉,亦足阳明脉也,近缨之脉,故曰缨脉,缨谓冠带也。”《类经》释作水突、气舍等穴。

婴幼疮疡治法

见《外科启玄》卷二。婴幼儿气血未充,筋骨未坚,脾胃脆弱,若患痈疽,宜用内托。内疏和缓之药,徐徐调之,切不可用峻猛之剂刻意攻伐。

婴幼疮疡

病证名。婴幼儿患疮疡,多由气血凝滞,热毒侵袭,结聚而成。因婴孩气血未充,筋骨未坚,脾胃尚脆,故凡患疮疡者,一般宜用内托、内疏和缓之药,不可用峻猛之剂。

婴童百问

儿科著作。十卷。明·鲁伯嗣撰。约刊于15世纪(明初)。本书将有关婴幼儿的初生养护及病候诊治等列为100个问题予以阐述。对于多种儿科病证的致病原因及治法方药等论述尤详。作者能融会众说,自成一家而多创见。取材比较审慎精要。现存多种明刻本、清刻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

婴筋

颈侧之筋,相当于胸锁乳突肌之前缘部。《灵枢·寒热病》:“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张介宾曰:“颈侧之筋曰婴筋。”

婴儿湿疹

病证名。婴儿皮肤发痒、皮疹多对称地发生于面部,呈弥漫性发红,糜烂,渗液并结痂,且反复发作,亦可泛发于全身。为风湿热三种邪气侵袭皮肤所致。治宜祛风清热,渗湿止痒。用湿疹汤(白藓皮、儿茶、乌梅、五倍子、苦楝皮、紫草茸、黄柏、苦参、枯矾)煎汤内服、外洗。并用黄连20克,寒水石20克,冰片20克,蓖麻油20克,凡士林40克调配成膏,外搽。一般2-3岁可以自愈。

婴儿哭迟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初生不啼。详该条。

婴儿风

八风之一。指东风。《灵枢·九宫八风》:“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

婴儿不睡

出《幼科铁镜》。详不寐多困条。

婴儿

出《五十二病方》。

①指初生幼儿。《古今医鉴》:“初生者曰婴儿,三岁者曰小儿,十岁者曰童子。”即新生儿。现代一般将出生后1个月至1周岁的小儿称为婴儿,也称乳儿。

②气功、炼丹术语。原为炼丹术语,指铅。后为气功内丹术借用,其说不一。一说为肝。《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婴儿是肝。”一说为内丹异名。《悟真篇》:“戊己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一说为药物异名。《还真集》卷上:“药物异名……婴儿。”一说指元神。《脉望》卷一:“老子云:能如婴儿乎?……儿者,元神也。”一说为周天功中运行之真气。《太极祭炼内法》:“婴儿渐登十二层楼,上金阙玉房之中,乃顶门泥丸宫……”

莺翁

病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悬痈在上腭,俗谓之莺翁,又谓之鹅聚。”参悬痈条。

应钟

六吕之一。详六吕、六律条。

应指

①指切脉时指下有脉的搏动感。

②诊断学术语。系疮疡辨脓扪诊法之一。即引手。详该条。

应突

经外穴名。出《外台秘要》。在胸部,乳头外开2寸直下,当第六肋间隙下1寸处。主治饮食不入,腹满肠鸣泄泻,大便不节,以及肋间神经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应麟

清代医家,履贯欠详。尝删节明周文采所著之《医方选要》,着成《删补医方选要》。现日本有其刊本。

应候

证名。于疔疮之旁又生一小疮者为应候。出《外科启玄》卷二。又名有应。证见肌肤生一疔疮,红肿热痛之症兼有,该证之发展中,于其旁再生一较小之疔肿者。治宜用消毒刀针挑破小疮,以泄其火毒,多可治愈。疔疮之有应候者为易治;若疮旁不生小疮者为无应候,或又名之为无应。

癊(yìn音印)黄

病名。

①指阴盛之黄疸。《外台秘要》卷四:“病源阳气伏,阴气盛,热毒加之,故但身面色黄,头痛而不发热,名为癊黄也。《广济》疗癊黄,身面眼俱黄,小便如豉汁色,茵陈散方。”

②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色青次却色赤,或经下后,头发自落,吃食渐少,吐逆心烦,睡则梦与鬼交,气力虚乏,或食物难消。……如是小便赤涩,鼻中煤生,齿焦眼黑,不堪医也。”治疗外用点烙法,内服桑螵蛸方。参见黄疸有关条。

印堂疽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三。即眉心疔。见该条。

印堂疔

病名。见《治疗大全》。即眉心疔。见该条。

印堂

经外穴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布有滑车上神经的睑上支,两侧有额内侧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眩晕、感冒、目痛,鼻衄,失眠,小儿急、慢惊风,产后血晕,以及鼻炎,高血压等。沿皮刺0.5-1寸。艾条灸5-10分钟。

《印机草》

医案著作。清·马元仪撰于1713年。本书包括伤寒、杂病、妇科等治案。治疗上着重调和营卫,从气机论治,充分体现出气机升降在人体生理病理上的重要作用。对病情分析亦较细致全面。现存初刻本、乾隆年间刻本及《周氏医学丛书》本。

隐疹

病名。指皮肤表面出现风团、搔痒剧烈,时隐时现者。亦名风搔隐疹、风疹块。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该病因内蕴湿热,复感风寒、风热之邪客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而发;或由于对某些物质过敏所致。症见患处皮肤出现大小不等之风团,小如麻粒,大如豆瓣,甚则成块成片,剧烈瘙痒,时隐时现。临床若见疹色红赤,灼热,舌红,脉浮数者,属风热;疹色淡白,恶风,舌苔薄白,脉浮紧者,属风寒;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多为气血亏虚,治疗:风热者,可内服消风散;风寒者,则宜服荆防败毒散;属气血虚弱者,可用当归饮子加减。外可用香樟木或蚕砂1-2两,煎汤熏洗患处,或用百部适量酒浸外搽。相当于荨麻疹。

隐轸

病证名。即隐疹、隐胗、时隐时现之斑丘状皮疹。轸与“疹”、“胗”通。《素问·四时逆从论》:“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

隐曲之疾

即前后二阴之病。《素问·至真要大论》:“湿客下焦,发而濡泄,及为肿,隐曲之疾。”王冰注:“隐曲之疾谓隐敝委曲之处病也。”

隐曲不利

病证名。指二便不通畅。《素问·风论》:“肾风之状,多汗恶风……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按《太素》“肌”作“颐”)。

隐曲

①指排大、小便。《素问·阴阳别论》:“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又:“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

②指前、后二阴。见“隐曲之疾。”

隐病

见杨志一《妇科经验良方》。女阴部各种疾患的总称。包括阴痒、阴挺、阴疮、阴冷、阴吹等。

隐白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井(木)穴。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布有腓浅神经的趾背神经与趾底固有神经的吻合支,及趾背动脉。主治腹胀,泄泻,便血,崩漏,带下,癫狂,惊风等。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饮子

方剂学名词。指不规定饮服时间的汤剂。可频频呷饮代茶,亦可冷服。如《千金要方》的芦根饮子,《宣明论方》的地黄饮子等。

饮心痛

病名。水饮痰涎上乘于心所致的心痛。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亦称停饮心痛。《诸病源候论·心病诸候》:“心痛而多唾者,停饮乘心之络故也。”《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曰饮,必恶心烦闷,时吐黄水,甚则摇身作水声。由伤水饮痰涎积聚也。”宜小胃丹、胃苓汤。热饮加黄连、甘遂,寒饮加肉桂、茯苓、苍术、半夏。水饮流注胸膈痛,宜三花神佑丸。《医学从众录·心痛》:“痰痛即饮痛,脉滑,咳嗽,其痛游走无定。”治宜化痰定痛,二陈汤加干薤白五钱、瓜蒌皮二钱主之。参见心痛、停饮心痛条。

饮泻

病名。又称溢饮滑泄。见《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其证渴而饮,饮而泻,复渴复饮复泻。详见溢饮滑泻条。

饮痫

病名。食不知饱,忽数日不思食,伴手足搐动之证。《奇效良方》卷六十四:“饮痫为病,此患吃食不知饱,忽然连三五日不甚思食,手足搐动,多自梦寐中作。食之太饱,亦便发作。”参见痫、食痫、五痫条。

饮郄

经外穴名。出《外台秘要》。在胸部第六肋间隙,距前正中线六寸处。主治肠鸣,腹满,胀痛,肋间神经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饮痰

病证名。痰证之一。见《赤水玄珠》卷六。因痰饮留于四肢、膈上或胁下所致四肢不举,胁痛、呕吐之证。《不居集》卷十七:“饮痰,停于膈上,一臂不遂,时复转移一臂,蓄于胁下,胁痛干呕,往来寒热。”《张氏医通》卷四:“饮痰成呕吐,胁痛,四肢不举。”治宜攻逐痰饮,方用小胃丹、指迷茯苓丸、导痰汤等。

饮食中毒

病名。误食含有毒性金属盐类的食物、毒蕈、有毒鱼类及其他毒物污染的食物而发生中毒症状。《诸病源候论·诸饮食中毒候》:“凡人往往因饮食急然困闷,少时致甚,乃至死者,名为饮食中毒。”包括食河豚鱼中毒、食蟹中毒、食诸肉中毒、食六畜肉中毒、食诸鱼中毒、饮酒中毒、食蕈菌中毒等,详见各条。

饮食须知

食疗著作。

①元·贾铭撰。一卷。撰年未详。重点介绍360余种食物相反相忌。全书分水火、谷、菜、果、味、鱼、禽、兽八类。虽主体内容可取,但不免于芜杂。现有《丛书集成》本。

②清·朱本中撰。一卷。刊于1676年。属食疗本草著作。

饮食内伤痢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即积痢。详该条。

饮食汗

证名。饮食后随即汗出,甚至汗下如雨之证。因正虚胃热所致。《证治汇补·汗病章》:“饮食汗者,因正气空虚,反为饮食慓悍之气所胜,故食入汗出。”治用安胃汤、二甘汤等方。

饮食不节

病因学名词。指饮食不能节制。致病因素之一。《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饮伤

病因病理学名。系干血痨病因之一。嗜饮无度,酒浆湿热滞留脾胃,郁久化热伤阴,又脾胃受伤,气血化生不足,久则干血内结,成为干血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庶^虫)丸主之。”参干血痨条。

饮膳正要

食养专着。元·忽思慧等着。三卷。成书于元文宗天历三年(1330),并于同年刊行。本书内容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养生避忌,妊娠、乳母食忌,饮酒避忌,四时所宜,五味偏走及食物利害、相反,中毒等食养基础理论;二是聚珍异馔、诸般汤煎的宫庭饮食谱153种与食疗方61种,以及所谓神仙服饵方法24则;三为食物本草,计米谷品、兽品、鱼品、果品、菜品、料物等共230余种,并附本草图谱168幅。本书是一部珍贵的元代宫庭饮食谱,也是现存最早的我国古代营养保健学专着,具有多方面的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史料价值。元刻本已佚。今存有明经厂刊本及几种近现代的影印本。

饮膳太医

官名。元世祖忽必烈时有置。专管皇帝及其家族的饮食与食补等事宜。

饮气嗽

病证名。指由水气凌肺引起的咳嗽。《外台秘要》卷九:“饮气嗽者,由所饮之物,停澄在胸,水气上冲,冲入于肺,肺得此气,便成嗽。久而不除,渐成水气。”其证不限四时,昼夜嗽不断,遇诸动嗽物,便致困剧,甚者乃至双眼突出,气即欲断,汗出,大小便不利,吐痰饮涎洟沫,气上喘急肩息,每旦眼肿不得平眠。治宜合细辛等八味汤、葶苈子十五味丸。参见痰饮咳嗽、咳嗽条。

饮片

中药学术语。又称咀片。指经过加工处理而成为片、丝、块、段,便于煎汤饮服的中药材。

饮癖

病名。水饮停聚于胁下,日久所致的癖病。《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饮癖者,由饮水过多,在于胁下不散,又遇冷气相触而痛,即呼为饮癖也。其状胁下弦急,时有水声。”《类证治裁·痰饮》:“饮癖,呕酸,(饣曹)杂,心悬如饥。”《张氏医通·积聚》:“有饮癖积成块,在胁腹之间,病类积聚,用破块药多不效,此当行其饮。”用六君子合五苓散,更加旋复、前胡、枳实、白芍。或选用控涎丹、三圣丸、苍术丸等。参见癖、痰饮等条。

饮酒中毒

病名。俗称醉酒。即酒精中毒。见《诸病源候论·饮酒中毒候》。因饮酒过量,酒毒浸于脾胃,流溢经络所致。其证初起脸面潮红,兴奋多语,头痛眩晕,时悲时喜;继则烦乱呕吐,步态不稳,或壮热烦渴,或恶寒呻吟;甚者吐利不安,神智不清,昏睡不醒,二便失禁,抽搐,甚至死亡。轻者不必治疗,剧者宜中西医结合救治。解酒可用竹茹、葛根、枳椇子、砂仁、柑皮、黑豆、黄连、石膏、豆蔻等药,方用葛花解酲汤、枳椇子丸等。

饮酒发热

证名。因饮酒而致的发热。亦可因误服药酒导致。《丹溪心法》:“因酒发热用青黛、瓜蒌仁,入姜汁。”参见发热条。

饮家

指素患水饮者。《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

饮后即便

证名。饮入立觉至脐,即欲小便之证。见《杂病源流犀烛·小便闭癃源流》。因精气衰耗,不能输于脾归于肺所致。宜用补中益气汤等方。

饮瘥

病名。心瘥的俗称。《证治准绳·杂病》:“心瘥,亦痰饮所致,俗名饮瘥。”详心瘥条。

①病名。饮证的总称。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金匮要略·痰饮咳嗽脉证并治》:“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诸饮者,皆由荣卫气否涩,三焦不调,而因饮水多停积而成痰饮。”其证因饮在各经而异,《证治汇补》卷二:“在心则怔忡眩晕,在肺则喘急咳嗽,在脾则短气痞满,在肝则胁满嚏痛,在肾则脐下悸动,在上则面浮,在下则跗肿,在胃中则胸满口渴而水入即吐,在经络则一臂不遂而复移一臂,在肠间则雷鸣泄泻或为溺结与癃闭相似,在阳分不去,久则化气与黄肿相似,在阴分不去,久则成形与积块相似,在左胁者形同肥气,在右胁者形同息贲。”治疗初宜分消,次宜调养,虚宜温中,久宜暖肾。参见悬饮、溢饮、痰饮、支饮条。

②方剂剂型之一。如甘露饮、香薷饮等。

③饮食水谷之总称。《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火精四布,五经并行。”

引针

针刺治疗的出针。《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呼引针。”指待病人呼气时出针。

引痰法

神奇外治法之一。出《幼幼集成》。用生石矾一两研末,用好醋溶化,入面粉取其胶粘,和作二小饼,贴两足心,纱布包之一宿。主治小儿痰嗽,上气喘急,喉中有拽锯之声音。

引水上天河

小儿推拿治疗方法之一。出《幼科铁镜》。用冷水滴小儿大横纹处,两大指自大横纹推至曲池,同时用两手四指拍击,并口吹凉气。此法性凉,治热病。

引手

诊断名。痈疽辨脓方法之一,又名应指。《疡科心得集》卷上称:“用手按之,手起而即复者有脓,手起而不即复者无脓,此所谓引手。”中医外科对诊断脓肿之触诊而有波动感者,称为应指。高锦庭一家命名为引手。

引伸法

推拿手法名,牵拉肢体,使关节伸展活动的方法。常用于四肢和颈腰部。有舒展筋脉,缓解挛缩和帮助关节复位等作用。

引气法

针刺方法名,即行气法。见该条。

引气

气功术语。谓通过意念将内气布运到身体一定部位。也指通过呼吸将自然之气吸入体内。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天气常下施于地,是故道者亦引气于足。”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一“养生方导引法”:“鼻引气入喉,须微微缓作,不可卒急强作。待好调和,引气勿令自闻出入之声。每引气,心心念送之,从脚趾头使气出。”

《《中医词典》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