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第二篇

卒中急风

病名。突然跌仆,心神迷闷,牙关紧急,目睛上视之证。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因痰涎壅塞所致。证见头眩目花,突然跌倒,心神迷闷,牙关紧急,目睛上视等。治宜豁痰逐络,用碧霞丹、辰砂天麻圆等方。参见急中风条。

卒中风

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又名卒中。详见卒中。

卒中

病名。

①即中风。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一作猝中,又名卒中风。以中风为猝然发生,故名。详见中风条。

②猝然如死而气不绝者。证见卒然不省人事,全如死尸,但气不绝,脉动如故,或脉无伦序,或乍大乍小,或微细不绝,而心胸温暖(见《医学纲目》卷十七)。

卒瘖

病证名。系指卒然音声不出的病证。《灵枢·经脉》:“足阳明之别……其病气逆则喉痹卒瘖。”本病多由风寒、风热之邪犯肺所致。由风寒引起者,宜温散寒邪,可用九味羌活汤加减;由风热引起者,宜辛凉宣散。方用银翘散加减。详见暴瘖条。

卒腰痛

证名。突然发作的腰痛。因骤感外邪及闪挫外伤所致。《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其经贯肾络脊,风邪乘虚卒入肾经,故卒然而患腰痛。”治以祛邪及活血化瘀之法。参见腰痛、外感腰痛等条。

卒魇死

病名。睡梦中突然死去。见《备急千金要方·卒死》。系五绝之一。参见五绝条。

卒心痛

证名。突然发作的心痛。由脏腑虚弱,冷热风邪侵袭手少阴经所致。证见卒然心痛,痛不得息。《素问·刺热篇》:“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夫卒心痛者,由脏腑虚弱,风邪冷热之气客于手少阴之络,正气不足,邪气胜盛,邪正相击,上冲于心,心如寒状,痛不得息,故云卒心痛也。”参见寒厥心痛、热厥心痛条。

卒忤

病名。忤犯浊恶之气,所致心腹暴痛,闷乱如死之证,即中恶。《圣济总录·诸注门》:“论曰,志弱心虚,精神失守,忤犯邪恶,令人心腹暴痛,闷乱如死,无所觉知,故曰中恶,又曰卒忤。盖阴阳否隔,气道厥逆,上下不通,阳气散乱,故令不知人也。气还则生,不还则死,久不已则变注。”治用备急散、桃皮汤、麝香散等方。参见中恶条。

卒上气

证名。突然气喘发作。见《肘后备急方》。为卒喘的别称。因肺气虚实不调,或卒为风邪所乘,或有所怒而致。《诸病源候论·卒上气候》:“肺主于气,若肺气虚实不调,或暴为风邪所乘,则腑脏不利,经络否涩,气不宣和则上气也。又因有所怒,则气卒逆上。”详卒喘条。

卒疝

病名。暴痛之证候。《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大敦穴)。”《灵枢·经脉》:“足厥阴之别……其别者,径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多因寒邪郁结肝脉,气血凝滞所致。证见睾丸部骤然肿大,暴痛,或足厥阴经循行处之暴痛引少腹者。治宜疏肝祛寒,可选《三因方》之走马汤方饮服,或针灸大敦穴。

卒脑风证

证名。系指患内、外障病又兼见太阳穴部剧痛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

卒聋

病名。系指卒然听力下降甚或听力丧失的病证。《卫生宝鉴》卷十:“夫卒耳聋者,由肾气虚为风邪所乘,搏于经络,随其血脉上入耳,正气与邪气相搏,故令耳卒聋也。”详见暴聋条。

卒淋

病名。卒然出现少腹急痛,小便淋涩疼痛的病证。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圣济总录·诸淋门》:“下焦有热,传入膀胱,其候卒然少腹急痛,小便淋数涩痛,故谓之卒淋。”治宜清热通淋,用木通散、茅根汤等。参见淋、热淋条。见于急性涩尿道感染及结石等疾患。

卒口僻

证名。口?的别称。突发口唇歪斜之证。又名口?。《灵枢·经筋》:“卒口僻急者,目不合。”详见口?条。

卒喉痹

病证名。系指中风失语的病证。《千金要方》卷六:“凡卒喉痹,不得语……”治宜用小续命汤加减。

卒腹痛穴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治小儿卒腹痛皮青黑方……又灸脐上下左右去脐半寸,并鸠尾骨下一寸,凡五处,各三壮。”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将前者列作经外穴。名卒腹痛。

卒耳聋

证名。出《肘后备急方》卷六。即暴聋。详该条。

卒癫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卒癫,灸阴茎上宛宛中三壮,得小便痛,即差。”《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名卒癫。其位置应在阴茎根部上凹陷处。有定在阴茎头部者,非是。

卒喘

证名。猝然发作的气喘。《诸病源候论》称卒上气,《杂病源流犀烛》称忽作喘。由暴感风邪,或情志过极,或伤食伤饮,气逆上壅所致。参见卒上气、忽作喘等条。

卒病

①指突然发生的急重疾病。《灵枢·岁露论》:“然有卒病者,其何故也。”

②指新病。与旧病相对而言。《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㈠音足(zú)。

①终了,完毕。《素问·方盛衰论》:“受师不卒,使术不明。”

②详尽。《灵枢·邪客》:“愿卒闻之。”

③死亡。

④兵卒。

⑤众多。

㈡音促(cù)。

①同猝。突然。《素问·玉机真脏论》:“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

②仓促。《素问·征四失论》:“卒持寸口”。㈢音翠(cuì)。通焠。《灵枢·四时气》:“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毕卒刺之。”

足踵

经外穴名。出《类经图翼》。位置同女膝穴。参见该条。

足指

脚趾。《灵枢·痈疽》:“发于足指,名曰脱痈。”

足阴阳

解剖结构名。指循行经过下肢的六条经脉,即足三阳和足三阴。《素问·血气形志》:“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

足阳明之正

十二经别之一。出《灵枢·经别》。即足阳明经别。参见该条。

足阳明之别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阳明络脉。参见该条。

足阳明之本

即足阳明胃经经气起始处。参足阳明标本条。

足阳明穴

经外穴名。据《千金翼方》灸煨退风半身不遂法载,穴在“足拇指奇三寸。”奇,指奇缝。即在足背,当一、二趾趾缝端直上3寸处。一说在拇趾尖端直上3寸者(《针灸经外奇穴图谱》)。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足阳明胃经穴

归属于足阳明胃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足阳明胃经所属穴计有: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共四十五穴。

足阳明胃经病

足阳明胃经所发生的病候。《灵枢·经脉》载:“胃足阳明之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又《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胃病者,腹(月真)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本经主要病候:寒热,疟疾,癫狂,鼻塞,衄血,口?,颈肿,喉痛,腹胀满,胃脘痛,恶心呕吐,饮食不化或消谷善饥,及经脉所过部肿痛。

足阳明胃经

十二经脉之一。《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一本作约字)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本经自鼻翼两旁起始,上至鼻根中,在内眼角处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沿鼻外侧(承泣、四白、巨髎)下行,入上齿中,回出来挟着口的两旁,环绕嘴唇,向下交会于任脉的承浆穴;然后退回来沿着下颌的后下方,浅出于本经的大迎穴,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至耳前,经过足少阳胆经的上关穴,沿鬓发边际,上抵头角(头维),行至额前(神庭)。它下行的支脉,从大迎穴前边直下人迎,沿喉咙,进入锁骨上窝(缺盆)。深入体腔,贯穿膈肌,入属胃腑,联络脾脏。它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向下,经乳部内侧向下挟着脐的两旁,进入到腹股沟(气街)部。它在腹内的一条支脉,从胃下口的幽门部开始,经腹至气街与外行的主干会合。自此合而下行,经大腿前边的髀关、伏兔、下至膝膑中,再向下沿胫骨外侧,走向足背,进入中趾内侧(厉兑)。另有一条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向下到中趾外侧。它的又一条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至足大趾的内侧端(隐白),脉气由此与足太阴脾经相接。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洒洒恶寒,面色发黑,癫狂,腹胀,鼻塞,衄血,口?颈肿,喉痛,颈部肿痛,沿胸、乳、股、胫外侧及足背部本经脉过处皆痛,饮食不化或消谷善饥等。

足阳明疟

病名。疟发于足阳明者。《素问·刺疟篇》:“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参见三阳疟条。

足阳明脉

早期经脉名。即足阳明胃经。《足臂十一脉灸经》载:“足阳明脉:循胻中,上贯膝中,出股,挟少腹,上出乳内廉,出嗌,挟口,以上之鼻。其病:病足中趾废,胻痛,膝中肿,腹肿,乳内廉痛,□外肿,頯痛,鼽衄,数癫,热汗出,xx搔,颜寒。诸病此物者,皆灸阳明脉。”

足阳明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该络脉从足外踝上8寸的丰隆穴处分出,走向足太阴脾经;它的支络,沿着胫骨外缘上行,络于头项部,与各经在头项部的脉气相会合,又向下联络喉咙和咽峡部。其病变,实则发狂、癫;虚则足胫痿枯,弛缓不收,脉气上逆则咽喉疼痛,突然音哑。

足阳明经筋病候

病证名。又名季春痹。《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其病足中指(趾)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疒^贵)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宜马脂膏涂其急,白酒和桂涂其弛缓,及按摩、针刺等法。

足阳明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该经筋从足中趾(或作三趾)起始,结于足背,斜行向外,到外辅骨(腓骨),结聚于膝的外侧,直上结于髀枢(股关节),上沿胁肋,入属脊柱,它直行的一支,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分支结于腓骨部,并与足少阳经筋相合;它直行的一支,从伏兔部(股四头肌)向上,结于股前,与足三阴之筋聚于阴器(生殖器),上行分布于腹部,结于缺盆(锁骨上窝),上颈,挟口,会合于鼻旁,下边结于鼻,上边与足太阳经筋相合为目上纲(上睑);阳明为目下纲(下睑)。另一条分支,从面颊部分出,结于耳前。

足阳明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灵枢·经别》:“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出页),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本经别从足阳明胃经的髀部分出。进入腹腔,属于胃,散络于脾,向上通过心脏部位,沿着咽,出于口部,上至鼻根、眼下、联系目系(眼球与脑相连的组织),归属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标本

十二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下,上挟颃颡也。”颃颡,指喉头及咽峡部。参见十二经标本条。

足阳明

十二经脉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阳明胃经。参见该条。

足阳关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膝阳关。参见该条。

足心穴

经外穴名。出《幼幼新书》。在足底,当涌泉穴后1寸处。主治崩漏,头痛,眩晕,足底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足心痛

证名。足心及踝骨热疼者,为肾虚湿着,命门火不归经,治宜补肾祛湿,用肾着汤下八味丸。肥人多湿痰流注,致足心作痛,但久坐卧,起则痛甚,行动则缓,治宜祛湿化痰,用肾着汤合二妙散(见《张氏医通》卷五)。参见脚心痛条。

足心

①脚心。《素问·厥论》:“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

②经穴名。指涌泉穴。位于足掌心。《素问·缪刺》:“刺其足大指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后刺足心。”

足下热

证名。两足及足心感觉发热。见《素问·刺热篇》。多因肾虚所致。《不居集·热症》:“足心如烙者,虚火烁阴,涌泉涸竭也。”足少阴脉斜从小指趋至足心,出于然骨,循内踝入跟,为涌泉穴。此经多气而少血,虚劳之人,真阴不足,故足心如火之烙,或足跟作痛,乃水不制火之故。参见五心烦热条。

足下廉

经穴别名。出《圣济总录》。即下巨虚。参见该条。

足下

①脚底。《素问·厥论》:“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

②指脚心。参足心条。

足五里

经穴名。《针灸甲乙经》原名五里。《圣济总录》名足五里。属足厥阴肝经。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布有生殖股神经,股前皮神经及闭孔神经前支,旋股内侧动、静脉。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倦怠嗜卧,阴部湿痒,股内侧痛等。直刺1-1.5寸,避开血管。艾条灸5-10分钟。

足痿

病状名。下肢痿废软弱,行走困难。《素问·痿论》:“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足通谷

经穴名。《灵枢·本输》原名通谷。《针灸大全》名足通谷。属足太阳膀胱经。荥(水)穴。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布有趾底固有神经,足背外侧皮神经,趾底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项强,癫狂,鼻衄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足泰阴脉

早期经脉名。即足太阴脾经。《足臂十一脉灸经》:“足泰阴脉,出大趾内廉骨际,出内踝上廉,循胻内廉,上膝内廉,出股内廉。其病,病足大趾废,胻内廉痛,腹痛腹胀,复□,不嗜食,善噫,心烦,善疛。诸病此物者,皆灸足泰阴脉。”

足泰阳脉

早期经脉名。即足太阳膀胱经。《足臂十一脉灸经》:“足泰阳脉,出外踝娄中,上贯腨,出于郄。支之下胂。其直者,贯臀,挟脊,出项,上于头。支颜下,之耳。其直者,贯目内眦,之鼻。其病,病足小趾废,腨痛,郄挛,脽痛,颜寒,产聋,目痛,鼽衄,数癫疾。诸病此物者,皆灸泰阳脉。”

足太阴之正

十二经别之一。出《灵枢·经别》。即足太阴经别。参见该条。

足太阴之别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阴络脉。参见该条。

足太阴之本

即足太阴脾经经气起始处。参足太阴标本条。

足太阴心痛

病证名。外邪侵犯足太阴经所致的心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足太阴心痛,腹胀满,涩涩然大便不利,膈闭,咽塞。”参见心痛条。

足太阴气绝

病证名。指足太阴脾经的经气衰竭。主要证候为舌萎、肌肉软、唇反、人中满。《灵枢·经脉》:“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

足太阴脾经穴

归属于足太阴脾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足太阴脾经所属穴计有: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共二十一穴。

足太阴脾经病

足太阴脾经所发生的病候。《灵枢·经脉》载:“脾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本经主要病症为:呕吐,胃脘痛,腹胀,嗳气,心烦,黄疸,腹中痞块,大便溏泄。

足太阴脾经

十二经脉之一。《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该经自足大趾的内侧端(隐白)起始,经核骨(第一跖趾关节)后面,向上到达内踝骨的前边(商丘),在三阴交穴处与足厥阴、足少阴两经交会,再沿胫骨内缘,向上交叉浅出足厥阴肝经的前边,经过膝关节,沿大腿内侧前边,进入腹腔,入属脾脏,联络胃腑,再向上贯穿膈肌,挟食道两旁,连系舌根,散布舌下。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通过膈肌,流注心中。脉气由此与手少阴心经相接。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舌根强痛,腹胀,嗳气,胃痛,呕吐,心烦,泄泻,黄疸,身体沉重,动作不利,不能卧,膝股内侧肿、厥冷,足大趾不用等。

足太阴疟

病名。疟发于足太阴者。《素问·刺疟篇》:“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盖以脾喜乐,病则否,上焦痞塞,故好太息而不嗜食;太阴主里,邪不易解,故多寒热;脾病及胃,故善呕也。”参见三阴经疟条。

足太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指该脉从足大趾本节后1寸的公孙处分出,走向足阳明胃经;它的支络,向上进入腹腔,联络肠胃。该脉发生病变,实则腹中绞痛;虚则膨胀;脉气厥逆则霍乱吐泻。

足太阴经筋病候

病证名。又名季春痹。《灵枢·经筋》:“足太阴之筋,……其病足大指(趾)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下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春痹也。”

足太阴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入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着,着于脊。”指该经筋从足大趾内侧端起始,上行结于内踝,它直行的结于内辅骨(股骨内上踝与胫骨内踝),上沿大腿内侧,结于股前,合聚于阴器(生殖器)向上经下腹,结于脐,沿着腹部里边,结于肋,散布于胸中;在里面的经筋,则附着于脊柱。

足太阴经病

病证名。系十二经病之一。即足太阴脾经病。《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

足太阴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灵枢·经别》:“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指该经别从足太阴脾经分出,至髀部与足阳明胃经的经别合而并行,向上结于咽部,通贯舌中。

足太阴标本

十二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腧与舌本也。”该经本在中封前上4寸,指三阴交;标在脾俞及廉泉部。参见十二经标本条。

足太阴

①经脉名。出《灵枢·经水》。即足太阴脾经。见该条。

②经外穴名。见《千金翼方》:“妇人逆产足出,针足太阴入三分,足入乃出针,穴在内踝后白肉际陷骨宛宛中。”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为奇穴,定位在足内踝后一寸;《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则指在足内踝下缘后约一寸凹陷中。主治难产,胞衣不下。针0.3寸,灸3壮。

足太阳之正

十二经别之一。出《灵枢·经别》。即足太阳经别。参见该条。

足太阳之别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阳络脉。参见该条。

足太阳之本

即足太阳膀胱经经气起始处。参足太阳标本条。

足太阳穴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消渴咽喉干,灸胸堂五十壮,又灸足太阳五十壮。”又“淋病九部诸疾,灸足太阳五十壮。”又“男子卵大(疒^颓)病,灸足太阳五十壮,三报之。”位置不详。后《类经图翼》列作经外穴,定位在“外踝后一寸宛宛中。”今从。

足太阳疟

病名。疟发于足太阳者。《素问·刺疟篇》:“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参见三阳疟条。

足太阳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少阴。”指该脉从外踝上7寸的飞扬穴处分出,走向足太阳肾经。该脉发生病变,实则鼻流清涕,鼻塞,头痛,背痛,虚则鼻流清涕和鼻腔出血。

足太阳经筋病候

病证名。又名仲春痹。《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其病小指(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足太阳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踹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纲,下结地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该经筋从足小趾起始,上结于外踝,斜上结聚于膝部,下面足外踝,结于脚跟,向上沿跟腱结于腘;它的分支,从外踝上行结聚于腿肚外侧,向上与腘窝部的一支相并上行结于臀部,挟着脊柱两旁,直到项部,至此分出一支,结于舌根;它直行的一支,结于枕骨,经过头顶,下至颜面,结聚于鼻部;分支为目上纲(上睑缘,“纲”一作网),下结于鼻旁;它的分支,朋腋后外侧结于肩髃部;一支进入腋下,向前上行出于锁骨上窝,结于完骨(颞骨乳突);它的另一条分支,从锁骨上窝处分出。斜上结于鼻旁。

足太阳经病

病证名。系十二经病之一。即足太阳膀胱经病。《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

足太阳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灵枢·经别》:“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太阳。”该经别从足太阳膀胱经的腘窝部分出,其中一条延展分布到骶下5寸处进入肛门,向内连属膀胱,散络于肾,并沿脊柱两侧上行至当心脏的部位入内而散;它直行的一条,从脊柱两旁上行,出于颈项,归属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标本

十二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跟上五寸,指附阳穴。马元台注:“附阳本在外踝上三寸,今日跟上五寸,则踝下至跟二寸,而踝上有三寸,则当是附阳穴也。”两络命门,指睛明穴左右各一。杨上善注:“其末行于天柱,至目内眦以为标末也。肾为命门,上通太阳于目,故目为命门。”参见十二经标本条。

足太阳膀胱经穴

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足太阳膀胱经所属穴计有: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嘻、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通谷、至阴。共六十七穴。

足太阳膀胱经病

足太阳膀胱经所发生的病候。《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又《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指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央。”本经主要病证为:头痛,目痛,鼻塞,鼻血,项强,脊背痛,腰痛,痔,髋部不能曲,腘部掣强,小腿肚及脚痛,疟,癫狂,小腹偏肿而痛,癃闭,遗溺。

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之一。《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本经自内眼角(睛明)起始,上向额部(神庭),在头顶与督脉相会(百会)。它的分支,从头顶到耳上角。它直行的主干,从头顶入颅,联系脑,回出来从后项部左右分开向下,一支沿着肩胛内侧,脊柱两旁,达到腰部,由此深入,沿脊柱两侧的肌肉,联络肾脏,属于膀胱。它在腰部的分支,从腰部挟脊继续下行,通过臀部,进入膝腘窝中(委中)。它的另一条支脉,从后项向下,自肩胛内缘,直至肩胛下面,挟着脊柱向下,经过髋关节,沿着大腿后面下行,在腘窝中与前支经脉会合。由此合而下行,通过腓肠肌内,出外踝后方,沿第五跖骨粗隆(京骨)到足小趾外侧末端(至阴)。脉气由此与足少阴肾经相接。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顶头痛,目痛,目黄,泪出,鼻衄,痔疾,癫狂,项、背、腰、骶、大腿后侧、腘窝、腓肠肌、脚部疼痛,足小趾不用等。

足太阳

十二经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太阳膀胱经。参见该条。

足踏法

医疗技术名。整复肩关节脱臼之方法。其操作程序以右肩关节脱臼之整复为例:先令患者仰卧床上,术者坐于患侧膝部之侧,屈曲其右足,以足部蹬踏患者右腋窝处。同时用绷带缚捆患侧腕关节处,系于术者腰部。然后,术者扶平患侧肘部,缓缓起身向后仰伸,徐徐拔伸患肢,并用手按正肩关节复位。复位后于腋下填充棉团,将患肢固定悬吊于前屈部位。

足髓孔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灸猥退风半身不遂法,先灸天窗……次脚髓孔,足外踝后一寸。”《中国针灸学》称足髓孔,即昆仑,属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之正

十二经别之一。出《灵枢·经别》。即足少阴经别。参见该条。

足少阴之别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少阴络脉。参见该条。

足少阴之本

即足少阴肾经经气起始处。参足少阴标本条。

足少阴心痛

病证名。外邪侵犯足少阴经所致的心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足少阴心痛,烦剧,面黑,火悬若饥,胸满,腰脊痛。”参见心痛条。

足少阴肾经穴

归属于足少阴肾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足少阴肾经所属穴计有: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共二十七穴。

足少阴肾经病

足少阴肾经所发生的病候。《灵枢·经脉》载:“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目巟)(目巟)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本经主要病症为:面黑,气短,唾血,眼花,心悸,惊惕,黄疸,泄泻,口热,舌干,咽肿,咽峡干痛,腰脊及股内后侧痛,痿软,厥逆,喜卧,足心热。

足少阴肾经

十二经脉之一。《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端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本经自足小趾的下边起始,斜行到足掌心中(涌泉),出行到然骨(舟骨粗隆)的下面,沿着内踝后方,分布在足跟中,由此向上在三阴交处与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相会,然后行至腓肠肌内,浅出腘窝内侧(阴谷),沿大腿内侧后边向上,穿过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它直行的主干,从肾脏出来,向上穿过肝脏和膈肌,进入肺部,沿着气管喉咙,到舌根两侧。它的支脉。从肺脏出来,联络心,流注到胸中,脉气由此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饥不欲食,面色发黑,喘息气逆,咳唾有血,目花,心悸,惊恐;口舌干燥,咽喉肿痛,心烦心痛,黄疸肠澼,脊柱、大腿内后廉痛,下肢肌肉萎缩,足底灼热疼痛等。

足少阴气绝

病证名。指足少阴肾经的经气衰竭。主要证候是骨枯、齿长而垢,毛发枯而无泽。《灵枢·经脉》:“足少阴气厥,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着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无发泽;发无泽者,骨先死。”

足少阴疟

病名。疟发于足少阴者。《素问·刺疟篇》:“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塞牖而处,其病难已。”参见三阴经疟条。

足少阴脉

早期经脉名。即足少阴肾经。《足臂十一脉灸经》:“足少阴脉:出内踝娄中,上贯腨,入郄,出股,入腹,循脊内上廉,出肝,入胠,系舌本。其病:病足热,腨内痛,腹街、脊内廉痛,肝痛。心痛,烦心,咽□□□□,舌坼,□瘅,上气,□□,数喝,默默嗜卧,以咳。诸病此物者,皆灸足少阴脉。”

足少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该络脉从足内踝后下方的大钟穴处分出,在内踝后绕过足跟,走向足太阳膀胱经;它的支络与本经相并上行,至心包下面通贯腰脊。其病变,实则小便潴留;虚则腰痛;脉气上逆则心烦,胸闷。

足少阴经筋病候

病证名。又名仲秋痹。《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病在此者,主痫瘛及痉,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腑,阴病者不能仰。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在内者熨引饮药,此筋折纽,纽发数甚者死不治。名曰仲秋痹也。”

足少阴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阴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该经筋从足小趾的下面起始,与足太阴经筋并行,斜走至内踝的下方,结于踵(足跟),与太阳经筋相合,向上结于内辅(胫骨内踝)之下,又与太阴经筋相并上行,沿大腿内侧,结于阴器(生殖器),向后沿着脊柱,挟膂(脊柱两旁的肌肉)上至后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筋相会合。

足少阴经病

病证名。系十二经病之一。即足少阴肾经病。《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目巟)(目巟)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足少阴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灵枢·经别》:“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本经别从足少阴肾经的腘窝部分出,别走与足太阳经别汇合并行,上至肾,在第二腰椎处出属带脉;直行的一条,上行连系舌根,又上出于颈部,脉气合入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标本

十二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上下三寸中;标在背腧与舌下两脉也。”《类经》张景岳注:“内踝下上三寸中为踝下一寸,照海也,踝上二寸,复留,交信也。”标在肾俞及廉泉部。参见十二经标本条。

《《中医词典》z~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