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第九篇

中西医汇通派

近代医学流派,简称汇通派。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医学大量传入我国。在这种形势下,一部分中医或则以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印证中医的古典医理;或则以中医的有关理论印证西医的某些知识,这种思路和做法比起全盘否定中医药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尊经泥古、拒绝接受包括西方医学在内的新知识的因循守旧思想是一个进步。但是在旧中国,汇通中西医的工作,由于时代的局限,或则思想方法有片面性,或则牵强附会之弊,成果有限。汇通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等。

《中西医粹》

丛书。又名《脏腑图说症治要言合璧》。四卷。清·罗定昌撰。刊于1893年。共4种。其中《脏腑图说》、《脏腑各图》,系以脏腑配合八卦、干支、太极图及五运六气等立论,虽语涉玄虚,却不乏哲学和时空医学理论。其所附王清任《医林改错》与英人合信氏《全体新论》中的内脏图说较切实际。《症治要言》分论十二经脉的主病症治。《医案类录》为作者的若干医案与医论。现存多种清末石印本。

《中西汇通医书五种》

丛书名。清·唐宗海撰。刊于1892年。包括《中西汇通医经精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主》、《血证论》、《本草问答》。这是较早试图汇通中西医学的论着。现存多种石印本及铅印本。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基础理论著作。又名《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二卷。清·唐宗海撰。刊于1892年。本书将《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归纳为阴阳、脏腑、营卫、经脉、全体总论、诸病、望形、问察、诊脉、气味阴阳、七方十剂等20余类,予以撮要和注释。书中除引中医理论外,兼采西医生理解剖图说加以发挥,内容虽有附会之论,但在沟通中西医学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其筚路蓝缕之功具一定影响。现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本。

《中西汇参医学图说》

基础理论著作。二卷。清·王有忠撰于1906年。本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参照西医解剖图,着重阐述脏腑结构及功能。力图使中西汇通。列有各脏分合图、十二经穴位,并论及各脏腑病理治法及备用诸方。现存光绪及民国时期三种石印本及《中西医学劝读十二种》本。

《中西汇参铜人图说》

针灸著作。清·刘钟衡撰于1899年。本书绘集西医生理解剖图及中医手足六阴六阳图,标以经络、腧穴所在部位,着重以中医理论阐明脏腑功能。可用为研究脏象和针灸的参考。现存清刻本及石印本。

中脘痛

证名。中脘部疼痛。胸膺之下为中脘。治疗参见胃脘痛条。

中脘疽

病名。发于中脘穴部位之痈疽。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又名胃疽。指生于脐上四寸中脘穴之腹皮痈,证治参见腹皮痈条。

中脘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脉经》名中管。别名上纪、太仓、胃脘。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布有第七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

中外

①即表里。详该条。

②泛指内脏疾病与肌表疾病两类。《素问·至真要大论》:“证有中外。”

中庭疽

病名。发于中庭穴部位之痈疽。《外科启玄》卷六:“此疮乃任脉之径,是奇经脉也。在乳之中央,宜内托千金汤治之。外宜敷贴,随证加减为妙。”

中庭

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5肋间,即胸剑结合部。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前皮支和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主治胸胁胀满,呕吐,呃逆,噎膈,以及心绞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推拿穴位名。《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中庭穴,在发际上边些。”

中酸

证名。俗称醋心。为吞酸之轻症。《医学正传·吞酸》:“或微而上为中酸,俗谓之醋心。”

中水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水毒候》。又称水毒病。详该条。

中暑眩晕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二。又名冒暑眩晕、感暑眩晕。证见眩晕欲仆,口渴,烦躁,或见身热,甚则昏不知人,脉虚。治宜解暑化湿,用人参白虎汤、香薷饮、黄连香薷饮、消暑丸等。

中暑

病名。一名中暍、中热。

①感受暑邪而发生的急性病证。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证见突然闷倒,昏不知人,或身热烦躁,气喘不语,牙关微紧,或口开齿燥,大汗或无汗,脉虚数,甚者昏迷不醒,四肢抽搐。速将患者移至凉爽通风处,治以清暑、解热、开窍,灌服辟瘟丹、消暑丸,再用益元散、清暑益气汤、白虎汤、清营汤等。并可配用针刺、刮痧、冰水擦浴等法。元气不足者,当调补元气为主,少佐解暑。

②或名暑风,以其证状与中风相似。

③指阴暑。详阴暑条。

中枢

经穴名。出《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属督脉。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当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十肋间动脉后支。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满,黄疸,腰背痛,以及肝炎,胆囊炎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中寿

养生术语。出《左传·僖三十二年》:“中寿,尔墓木拱矣。”所指年龄,《庄子·盗跖》与《太平经·解承负诀》等道家文献均有“中寿八十”的说法。

中守

经穴别名。《千金要方》:“腹胀满绕脐结痛,坚不能食,灸中守百壮,穴在脐上一寸,一名水分。”后《类经图翼》等书列作水分穴之别名。见该条。

中士

周代医生的一种职称。周代医师根据医疗水平和服务对象之不同分为上、中、下士三个等级。中士级别居中,一般担任食医和疾医。“中士”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冢宰》,详见医师条。

中食

病名。类中风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食中。详见该条。

中湿

①湿痹。《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玉函》去中湿)。”参见湿痹条。

②外感或内伤湿邪引起的疾患,证见皮肤顽麻,喘满,倦怠,肿胀,腰胯疼痛,肢体强硬,肢节不利等。见《古今医鉴·中湿》。

③类中风之一。即湿中。又名痰中。参见湿中、痰中条。

④五邪之一。《难经·四十九难》:“有中风,有伤暑,有饮食劳倦,有伤寒,有中湿,此之谓五邪。”

中商

经外穴。三商之一。见该条。

中殇

养生术语。指未成年者的死亡。《仪礼》谓人在12-15岁时死亡为中殇。

中洒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又称水毒病。详该条。

中热

①病证名。即夏季伤暑。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太阳中热者,暍是也。”以暑邪中人先从太阳开始,故称太阳中暍。即中暍、中暑。详该条。

②病理名调。指心胸中热。《素问·气交变大论》:“民病疟,……中热,肩背热。”

中泉

经外穴名。出《奇效良方》。在腕背侧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桡侧的凹陷处。主治心痛,胸中气满不得卧,肺胀满膨膨然,目中白翳,掌中热,胃气上逆,唾血及腹中诸气痛。直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中清之腑

见《备急千金要方》。指胆,即中精之府。详该条。

中气下陷

病证名。简称下陷。多指脾气虚以致组织弛缓不收、脏器松弛导致脱垂一类病证。脾居中焦,其气主升,若饮食劳倦伤脾,或久病损脾,皆可致脾阳虚陷,升提失司。多见于脱肛、久泻、子宫脱垂及小儿囟陷等。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中气不足

病证名。即脾胃之气虚弱、运化失职。症见面色黄而少华,唇淡或黯,食欲不振,食后腹胀,眩晕,声低,气短,倦怠乏力,便溏。若兼见胃痛则痛而喜按,舌嫩苔厚,脉虚等。

中气

①生理学名词。泛指中焦脾胃之气和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的消化运输、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

②生理学名词。指脾气。脾气主升,脾虚下陷可致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治宜补中益气,即补脾和升提下陷的脾气。

③运气术语。指中见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类经》:“中气,中见之气也。如少阳厥阴互为中气,阳明太阴互为中气,太阳少阴互为中气,以其相为表里,故其气互通也。”

④病证名。类中风之一。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指南总论》。又名气中。详见该条。

中鬾

出《太平圣惠方》。即继病。详该条。

中期引产

指妊娠14-24周,因母儿情况不适于继续怀孕,或适应计划生育的要求,须中止妊娠而用人工的方法使胎儿产出。亦名打胎。可参见中药流产条。目前有天花粉提纯注射液,或芫花萜针剂,或甘遂醇制剂等,做羊腹腔内注射法,行中期引立,有效率97%以上。均有一定的副作用,要选好适应证,并注意过敏反应。

中平

经外穴名。见《经外奇穴治疗诀》。在中指指掌横纹的中央。主治口腔炎。直刺0.2-0.3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中品

中药学名词。系《神农本草经》药物分类法中之一类。详三品条。

中痞

证名。中焦闭塞不通所致的痞症。见《中藏经·辨三痞证并方第四十六》。证见肠满,四肢倦,行立艰难,食已呕吐,冒昧,减食或渴。宜用大黄、槟榔、木香等药。

中脾积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脾中积。详该条。

中年

养生用语。汉·王充《论衡·论死》:“若中年夭亡,以亿万数。”中年的年龄起止,世界各国尚无统一标准。依我国国情,以35岁-59岁作为中年阶段较为符合实际。

中满者泻之于内

治疗学名词语。一种治疗原则。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中焦积滞、胸腹胀满者,用消导理气等法治疗。

中满

证名。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①脘腹胀满,甚则可见有块坚硬疼痛之证。《医林绳墨·臌胀》:“中满之症,中气满闷,当胸之下,胃口之上,一掌之横,按之坚石,有形作痛,此名中满者也。由其忿怒太甚,不能发越,郁结中州,痰涎停住,乃成满也。”

②肿胀症状之一。见《景岳全书·肿胀》:“肿胀之病,原有内外之分,盖中满者,谓之胀;而肌肤之胀者,亦谓之胀。”

中络

中风类型之一。见《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为中风证情最轻者。证见口眼?斜,肌肤不仁。

中膂俞

经穴名。亦称中膂内俞,出《针灸甲乙经》。《灵枢·刺节真邪》名中膂。《千金要方》作中(月吕)俞。别名脊内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三骶后孔。布有第三、四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臀下动、静脉分支。主治腹泻,痢疾,疝气,腰骶痛,坐骨神经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中膂内俞

经穴别名。即中膂俞。见该条。

中膂

经穴别名。出《灵枢·刺节真邪》。即中膂俞。见该条。

中流砥柱

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以腋部夹紧患肢的腕部向后牵拉,一手托住患肘鹰嘴部,另一手挟置患肩并缓稳柔和地向前推。适用于肘部疾患。

中髎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骶部,当次髎下内方,适对第3骶后孔处。布有第三骶神经后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滞产,便秘,腰骶疼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中冷声嘶

病证名。即音嘶。指声嘶因于风冷所伤。见《诸病源候论》卷二。“中冷声嘶者,风冷伤于肺之所为也。肺主气,五脏同受气于肺,而五脏有五声,皆禀气而通之。气为阳,若温暖则阳气和宣,其声通畅。风冷为阴,阴邪搏于阳气,使气道不调流,所以声嘶也。”参见音嘶条。

中魁

①经外穴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在手中指背侧近侧指关节的中点处。一说在手中指背侧远侧指关节的中点处(《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主治呕吐,噎膈,鼻衄,牙痛,白癜风等。艾炷灸3-7壮。

②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阳溪。见该条。

中空

经穴别名。即中髎穴。《针灸大成·胜玉歌》:“腰痛中空穴最奇”。注:“‘中空’穴,以肾俞穴量下三寸,各开三寸是穴。灸十四壮;向外针一寸半。此即膀胱经之中髎也。”所说分寸有误。

中客杵

出《诸病源候论》。即客忤。详该条。

中客

出《诸病源候论》。即客忤。详该条。

中矩

经外穴名。别名垂矩。《医心方》:“中矩,一名垂矩。在颐下骨里曲骨中,此一穴,出华佗传也。主中风舌强不能语,及舌干燥。”《经外奇穴图谱》定位于口腔下颌骨内侧,口底与齿龈粘膜移行部之中线处。

中酒头痛

病证名。伤酒头痛的别称。见《证治要诀·诸痛门》。详伤酒头痛条。

中精之腑

人体器官名。出《灵枢·本输》。即胆。六腑除胆以外,都是贮藏或转输浊物,只有胆是贮藏精汁,故名。

中经络

中风中经、中络的总称。见《寿世保元·中风》。证见口眼歪斜,肌肤麻木,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症,一般无神志改变。病情较中脏腑略轻。

中经

中风类型之一。见《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病情较中络略重。《医学正传·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膈,但手足不遂,语言蹇涩者,此邪中于经也。”亦指风邪袭于经络而见瘾疹者。见《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

中节

人体部位名。手足指(趾)的第二节。手足大指(趾)无此节。

中焦主化

生理学名词。中焦的主要功能是消化腐熟水谷,吸收精华,化生营血,故称。《难经·三十一难》:“中焦者……主腐熟水谷。”

中焦吐

病证名。见《活法机要·吐证》。由于食气互结为积,脘腹疼痛,或先痛后吐,或先吐后痛。治宜消积导滞,用紫沉丸,或木香、槟榔等分为末调服。

中焦如沤

生理学名词。出《灵枢·营卫生会》。中焦的主要功能是沤渍食物,只有胆是贮藏精汁,故名。

中焦

①人体部位名。三焦之一。三焦的中部,指上腹部分。它的主要功用是助脾胃,主腐熟水谷,泌糟粕,蒸津液,化精微,是血液营养生化的来源。《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

②诊断学名词,为温病三焦辨证之一。指持续高热阶段,邪在胃肠或脾。《温病条辨》:“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转至中焦,阳明温病也。”

中肩井

经穴别名。《针灸资生经》注肩髎曰:“肩头正中两骨间一名中肩井、名台名扁骨。”后《针灸聚英》等作肩髎穴别名。见该条。

中极

经穴名。出《素问·骨空论》。别名玉泉、气原。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遗精,阳痿,遗尿,小腹痛,月经不调,带下,崩漏,痛经,胎衣不下,产后恶露不止,外阴瘙痒,以及子宫脱垂,盆腔炎,尿潴留,尿失禁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中火

类中风之一。见《万病回春·类中风》又名火中。详该条。

中和养身

养生名词。谓奉中庸之道为养生基本原则。见《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养生以中和为贵,即不论养形与养神,都勿过与不及,实际上儒、道、佛、医等各家养生学说几乎都有这样的共识,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养生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而又以儒家之论最为典型、集中、深刻,故亦可说这是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养生学所作的一个贡献。

中寒泻

病证名。出《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症见面色淡白,四肢厥冷,饮食懒进,时腹疼痛,大便清澈清冷,小便清长色白。因中焦脾胃虚寒所致。治宜温中止泻,用理中汤。

中寒便血

病证名。脾虚中寒,统摄失权而致大便下血。因冷饮中寒,或杂食生冷,血为寒凝而下。证见腹痛,血色晦淡,怯寒神疲,舌质淡红,脉象沉细等。宜附子理中汤倍炮姜加酒连,或黄土汤、黑神散、胶艾汤、熟附子丸等方。

中寒

①类中风之一。又名寒中。见《证治要诀·诸中门》。为寒毒所中,证见身体强直,口噤不语,或四肢战抖,或洒洒恶寒,或翕翕发热,或卒然眩晕,身无汗。详见寒中条。

②寒邪直中三阴,见《症因脉治》卷一。其人真阳素虚,阴寒内盛,一得外寒,则直中三阴,而为中寒之症。证见恶寒身蜷,手足厥冷,遍身疼痛,面如刀刮,口吐冷涎,下利,无热,不渴,小便清白等。治以散寒、温阳为主,可用麻黄附子甘草汤、附子汤、白通汤、四逆汤等方。

《中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医方著作。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等编。本书根据全国25个大中城市具有代表性或通用的中成药配本整理汇编而成。共收集成药配方二千余种。首为总论,略述中药炮制;次为各论,分内、外、妇、儿、五官、杂症六门,每门又根据不同药性分为补益、风痰、时感等类。每类分别记述有关成药配方,包括方名、生产地区、功能、主治、处方、制法、禁忌等。大体反映了我国中成药生产和临床应用的基本情况。196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中国制药学》

炮制学著作。二卷。杨叔澄编。上编为制药学总论及丸、散、膏、丹、酒、露、胶、锭的制法和成药贮藏等;下编为生药制法,包括火制、水制、水火合制、酒制、药制、自然制等各法。书中除举例说明外,还附入作者的一些按语。1938年北京中药讲习所印行。

《中国针灸学

针灸著作。承淡安编。分针科学、灸科学、经穴及治疗四篇。对针灸疗法的理论和应用以及现代研究成果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书中病名均用中西医对照方式。195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医学约编十种》

医学丛书。周禹锡编。刊于1938年。包括《生理约编》、《病理约编》、《诊断约编》、《妇科约编》、《儿科约编》、《瘟疫约编》、《医剩约编》共10种,书中以中医理、法、方、药为主,吸取西医的有关知识,作较系统、通俗的叙述,内容简要而切于实用,类似教学讲义。现存初刻本。

《中国医学源流论

医史著作。谢观编。刊于1935年。作者对中国医学的分期、变迁、医书、医方、学派、医学各科、疗法、疾病,以及有关中西医汇通等都作了专题论述,对于历代各家学说均有较严谨的考证和客观的评价。本书能由博返约地阐述医学源流,可供医史研究参考。现存初刻本。

《中国医学入门丛书》

中医丛书。陈景岐编,刊于1934年。本书摘录《内经》和历代各家学说,分门别类汇辑而成。计有《诊脉入门》、《辨舌入门》、《药性入门》、《汤头入门》、《内经入门》、《金匮入门》、《伤寒入门》、《温病入门》、《女科入门》、《产科入门》、《幼科入门》、《痘科入门》、《外科入门》(附《疔科入门》)、《伤科入门》、《眼科入门》、《喉科入门》共十六种,内容浅近易懂。堪为初学者之津梁。现存初刻本。

《中国医学人名志》

医史著作。陈邦贤、严菱舟合编。本书以姓氏笔划为序,收录并简介民国以前历代医家约2600余人。其中有些资料注明了出处,便于读者检索。为1949年以来较有影响的医学人物工具书。其中对医家的介绍或引述的资料存在一些错误。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中国医学大成》

中医丛书。曹炳章辑。刊于1936年。原计划收辑365种医着,后实际出版128种。辑录魏、晋至明、清历代重要医着及少数日本医家著作。分医经、药物、诊断、方剂、通治、外感、内科、妇科、儿科、针灸、医案、杂着共13类。每种均经校阅圈点,列有内容提要,便于学习,其中不少医着有历代医家评注。本书对保存祖国医学遗产和维护祖国医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现存初刻本。

中国医籍考

中医目录学著作。又名《医籍考》。八十卷。日本、丹波元胤撰。成书于1819年。本书根据各种有关文献广泛收录中国历代医籍三千几百种,全部著作分为医经、本草等九类,书名之下记有出处,并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注明卷数、存佚,列述序跋、有关考证提要敷陈大意并附评论以及作者所加的按语。这对了解中国古代医学文献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人民卫生出版社有排印本。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

药物图谱类著作。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生药学教研组编。本书收录全国常用药用植物947种,包括1958年以来各地发现的部分新品种,按植物学分类的科属排列,每种除绘有原植物线条图外,并对其别名、产地、形态、药用部分、采收、成分及应用等作了简要的叙述。196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国伤科学》

伤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主编。本书原为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之一,后经修订印行。书中首述伤科总论,其次介绍各种类型的骨折、脱臼、伤筋、创伤和内伤等病,比较系统规范,可供临床参考。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管

经穴别名。出《脉经》。即中脘。见该条。

中关

诊察小儿指纹的部位。见《奇效良方》。即气关。详该条。

中宫药长

古代医官名。系指管理后妃宫中医药事务的官员。见《后汉书·百官千志第27》。

中工

古代医生称谓。指具有中等医疗技术水平者,最早出自《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工十全七”,意指中工治病,其治愈率一般应达70%。

中附上

脉学名词,指诊脉部位。即两手关部脉。《素问·脉要精微论》:“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类经》卷五:“中附上,言附尺之上,而居乎中者,即关脉也。”

中腑

中风类型之一。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称“邪入于腑”。亦称风中腑。病情较中脏略轻。证见猝然昏倒,苏醒后半身不遂,或伴有大小便不通等症。

中府

①人体器官名,即胃。出《素问·离合真邪论》。

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膺俞、膺中俞、府中俞。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募穴。手、足太阴之会。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布有锁骨上神经中支,胸前神经分支,第一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上外侧有腋动、静脉,胸、肩峰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咳吐脓血,胸膺痛,肩背痛,以及肺炎,肺结核等。直刺0.3-0.5寸;或向外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中封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悬泉。属足厥阴肝经。经(金)穴。在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一说“内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灵枢·本输》)。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的分支及隐神经,足背静脉网及内踝前动脉。主治黄疸,疝气,遗精,小便淋沥,绕脐痛,阴茎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中风脱证

中风重危证型之一。见《医宗必读》。凡中风昏倒,若见口开心绝,手撒脾绝,眼合肝绝,遗尿肾绝,声如鼾肺绝者,即是脱证。更有吐沫、直视、肉脱、筋骨痛、发直、摇头上窜、面赤如妆、汗出如珠,皆为脱绝之证。脱者宜固,急固其元气也,用参附汤。

中风失音

病证名。系指由中风,邪中经络脏腑,经络瘀滞痹阻所致之失音者。《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故卒然无音,皆由风邪所伤。”治宜补益气血,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参见舌瘖条。

中风七穴

治疗中风的七个经验效穴。《太平圣惠方》:“凡人……或饮食不节,酒色过度,忽中此风,言语蹇涩,半身不遂,于七处一齐下火,灸三壮。如风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一、百会,二、耳前发际,三、肩井穴,四、风市穴,五、三里穴,六、绝骨穴,七、曲池穴。”另说为风池、大椎、肩井、间使、曲池、足三里、百会等七穴(《针灸资生经》)。

《中风论》

内科理论著作。

①清·熊芴撰于1821年。一卷。本书将中风病的病理、诊法及治疗等有关问题分为18论进行讨论,反映了上自《内》《难》,下迄清代的重要学术论点。并附医案数则。现有《三三医书》本。

②吴锡璜撰。一册。阐述了吴氏对中风病病因和症候的认识,并介绍了各种病型的治疗。现有1922年上海文瑞楼本。

中风绝证

即中风恶证。见《世医得效方》。中风病情危重,以眼合为肝绝,口开为心绝,手撒为脾绝,鼻鼾为肺绝,遗尿为肾绝。绝者,谓脏气绝。均属脱证。中风五绝俱见,预后不良。

中风恶证

证名。中风病出现口开、遗尿、手撒、眼合、鼻鼾等五脏气绝证者。属于脱证。见《世医得效方·风科》“中风恶证,口开者,心气闭绝也;遗尿者,肾气闭绝也;手撒者,脾气闭绝;眼合者,肝气闭绝;鼻鼾者,肺气闭绝。备此五证,尤不可治。五证中才见一证,犹当审余证以救疗。盖以初中则眼合者多,痰上则鼻鼾者亦多。惟遗尿口开俱见为恶,心为五脏主君,肾为一身根本,诚不可闭绝也。”

中风不语穴

经外穴名。《肘后备急方》:“治卒中急风,闷乱欲死方……不能语者,灸第二槌或第五槌上五十壮。”近代《经穴治疗学》列作经外穴,名中风不语穴。在后正中线,第二胸椎及第五胸椎棘突高点处。主治中风不语。艾炷灸3-5壮;或温灸5-10分钟。

中风不随

病证名。小儿感受风邪而引起四肢运动障碍。《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夫小儿中风不随者,因风邪中于肢节,客于筋脉。若风挟寒气者,即拘急挛痛;若挟于热,则缓纵不随也。”多见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治宜疏风清热,用小续命汤加减。

中风闭证

中风重危证型之一。见《金匮要略·中风统证》。证见卒然口噤目张,两手握固,痰壅气塞。闭证宜开,用苏合香丸、牛黄丸、至宝丹、活命丹之类。

中风

①病名。出《灵枢·邪气脏府病形》。又名卒中,卒暴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口眼?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的病证。中风病因,历代医书论述不同。北宋前大多宗《灵枢》、《素问》作外风论治。金元时期刘河间谓中风非外中于风,乃因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李东垣以中风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朱丹溪谓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王安道则谓刘、李、朱三说是以类中风之病视为中风立论,不知因于风者,为真中风;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为类中风而非中风。中风辨证,分中络、中经、中腑与中脏。《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在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猝然昏仆,不省人事者,又闭证和脱证之分。本病可见于脑血管意外及中毒性脑病等。参见真中风、类中风等条。

②指太阳中风,为外感风邪的病证。为太阳表证之一。《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曰中风。”

中发背

病名。系痈疽之生于背部中心之筋缩穴部位者。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又名对心疽。多因心火盛而热毒聚会于背之中部而致。证治参见有头疽条。

中恶心痛

病证名。中邪毒秽恶之气而致心痛。见《外台秘要》卷七。《圣济总录》卷五十六:“若心气不足,精神衰弱,邪恶之气,因得干止,连滞心络,令人气不升降,卒然心痛如刺,闷乱欲绝者,中恶心痛也。”《张氏医通·诸痛门》治卒中恶心痛,用苦参一两,酢煮顿服。老弱者,分二三服。若脉微欲绝,手足逆冷,肉桂一两,水煮分三服。亦可用赤芍药散、大黄散、沉香散、犀角汤等方。

中恶似痫

病证名。小儿急惊风类证之一。病情危重,病发有内、外两种。中恶毒之气,病自外至,可见眩仆,四肢厥冷,两手握拳,不能喘息。治宜先用霹雳散吹鼻中取嚏以开窍促醒,继用苏合香丸。中恶毒之物,病自内生,症见心腹刺痛,腹皮青黑,闷乱欲死。宜急攻之,用雄黄解毒丸。

《《中医词典》z~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