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第十六篇

粘膝

病证名。指关节因脱位而呈现屈曲,内收,内旋畸形者。见《证治准绳·外科》卷六。即髋关节后脱位证候之一。详参胯骨出条。

粘汗

即油汗。详该条。

①病名。指一种类似结核的传染性疾病。《证治要诀·虚损门》:“传尸劳,骨肉相传,甚至灭门。此其五脏中皆有劳虫,古名曰瘵疾,难以医之。”详见传尸条。

②指虚劳重证。《杂病源流犀烛·虚损痨瘵源流》:“五脏之气,有一损伤,积久成痨,甚而为瘵。”详见虚劳条。

翟良

明末清初医家。字玉华,山东益都人。幼习儒,随父宦游。尝患疾数月,由医调治而愈,遂留心攻读医药,后竟成名医,颇有治验。后于顺治年间应召入京,不得志而归。撰有《脉诀汇辨说统》、《痘科类编释意》、《经络汇编》等行世。另有《药性对答》等数种,未见行世。

《摘星楼治痘全书》

痘疹专着。又名《治痘大成》、《痘科大成》。十八卷。明·朱一麟撰。刊于1619年。本书采集古今痘疹著作。加以综合归纳。首列痘症总论,然后对痘疹各阶段及其症状、治疗等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收载了作者治痘验案、古方、药性释义以及痘症杂论、种人痘法等。书中并附“灯火攻痘法”一文及穴位图,是为本书的特色。现存几种清刻本。

摘星换斗

导引功法名。出《易筋经》。方法为:一手握空拳置于腰后;另一手高举过顶,掌面下覆,曲肘钩掌,目注掌心,舌舐上腭,鼻息调匀,用力收回上手。左右换做。

痄腮

病证名。见《幼科金针》。又名炸腮、腮肿、含腮疮、蛤蟆瘟。即流行性腮腺炎。冬、春季两季常见流行,以学龄儿童发病较多。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先后在两侧腮腺部位肿胀,边缘不清,按之有柔韧感,并且疼痛和压痛,或伴恶寒发热,轻度全身不适及咀嚼不便等症。因感受温毒病邪后,肠胃积热与肝胆郁火壅遏少阳经脉所致。治宜清热解毒,用普济消毒饮加减。外敷金黄散,或生大黄研末,米醋调敷。如感邪较重及较大患儿,可并发睾丸红肿疼痛。治加金铃子、橘核、荔枝核。如温毒内窜心肝,症见壮热、头痛、嗜睡、呕吐、惊厥、昏迷等(并发脑膜炎)。治用羚角钩藤汤。

炸腮

出《普济方》。即痄腮。详该条。

乍热

病证名。《麻症全书》。“乍热有二,一则热数日热止,过数日又作者;一则一日之间,有早发热而午凉,午发热而夜止者。此二者,皆谓之乍热也。”

扎西达杰

清代藏医学家。为早清时期藏医北方学派中之名医。着有《论说医典释难及本草》一书。

皶瘤

病名。系指严重的酒皶鼻已进入鼻赘阶段的病证。见《本草纲目》卷三九露蜂房。详见该条。

渣瘤

病名。以粉渣物为内容之肌肤瘤肿。见《外科问答》。多因饮食生冷,痰凝气阻而致。证见背、脊、手臂等处生瘤如豆,渐大如桃,病程中多无痛痒,并发感染则见局部红肿热痛。内有腐渣样物。即粉瘤。宜手术摘除治疗。

①怕,畏恶。《素问·脏气法时论》:“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

②嫌,厌恶。《素问·风论》:“嗌干善怒,时憎女子。”

增水行舟

治疗学术语。属润下法。用于温病热结液枯的便秘症,尤以偏于阴亏液涸之半虚半实证为宜。代表方为增液汤。方中以大剂量的玄参、生地、麦冬增益津液,使热结液枯的粪便得以自下,犹如水涨则船行通畅,故名。

《增删喉科心法》

喉科著作。一卷。清·刘序鹓撰,潘诚增订。刊于1853年。本书共记述32种咽喉、舌牙病证的辨证及治法。内容简要。

《增辑伤寒类方》

医方著作。四卷。清·徐大椿编释,潘蔚增辑。刊于1865年。本书既有方论,又有方歌,而且是每方一论,相应一歌。其方论乃潘氏据徐大椿《伤寒类方》予以增订重辑。在此书所论各方的上栏载有相应的经潘霨、肖庭滋二氏增辑的《长沙方歌括》(陈修园撰)作为参照,便于读者进一步学习理解《伤寒论》方。现有清刻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增广和剂局方用药总论》

药学著作。三卷。北宋·陈师文等编。后经多次修订。约刊于12世纪初(北宋末)。本书原为《和剂局方》(后改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的附录部分,后抽出印单行本。内容系选录《证类本草》中的常用药(也是《和剂局方》中的常用药物)432种,删去序例,分类法不变,内容作了适当删节。是《证类本草》的一种节要著作。现有《学津讨源》本。

《增订本草附方》

医方著作。二卷。清·撰人不详。本书以全身各种病证为纲,又以与该病相关若干证候为子目,然后将历代本草文献中的单方验方按照证治原则引述于后,全书共约万余方。由于取材较广,分类较细,便于查索资料与参考之用。

曾懿(1853-?年)

清代女医家。字伯渊,号华阳女士。四川华阳(今双流)人。父早卒,承母训,熟读经史,兼治诗词,工图画,针黹烹饪之术。因樱疾五年,乃深研《内经》、讲求医学之理和卫生之法。同治(1862-1874年)间大疫,乡民都有染病而亡者,懿触目感伤,遂出而治之,数年而有成。后游东南各首,学识经验更为丰富。治学推崇仲景与金元诸家。能化裁古方以治今病。经三十余年经验,在辨析伤寒、温病证治方面颇有心得。曾摘录《温病条辨》、《温热经纬》各方,分门别类,并个人心得,撰成《医学篇》二卷(1906年)。另就教育子女、勤持家政、医学卫生、中馈烹饪等术,撰成《女学篇》、《中馈录》各一卷,三书合刊为《古欢室医书三种》。另有《曾女士医学全书六种》(包括《诊病要诀》、《杂病秘笈》、《幼科指迷》、《寒温指迷》、《妇科良方》、《外科纂要》)刊行于世。

曾世荣(1253-1332?年)

元代医家。字显德,号育溪,又号演山翁。衡阳(今属湖南)人。幼习举业,及长,从世医刘思道学医,以幼科知名于时。曾将其师所遗方论、诗诀等详加编次,又集平时论证和方剂,合成《活幼心书》三卷(1294年),《活幼口论》二十卷传世。

曾若虚

宋代医家。道士。陇州(治今陕西陇县)人。生活于11世纪。通医,长于针灸。一寡妇患病昏厥,人以为已死。若虚诊视之,针其“八邪穴”而苏。治皆类此。门人姚可久继其术,官至尚药奉御。

曾青

古代炼制外丹常用的矿物原料,即硫酸铜(CuSO4)。八石之一。

曾孚先

宋代人,贯履不详。撰有《保生护命集》一卷,已佚。

贼邪

四时不正之气。《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

贼风入腹

病名。疝之俗称。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详见疝条。

贼风

①病证名。《圣济总录》卷七:“贼风……其证痛而不热,痛则不能按抑转动,不热则身内素冷,欲得热熨,即小宽也。加以风冷,则骨解深痛,按之彻骨;或遇冷气相搏,则结瘰疬或偏枯;风热相搏,则变附骨疽”。“治贼风口噤,角弓反张,当归饮方。”

②又指病因。四时不正之气。《灵枢》第五十八篇有“贼风”专篇,专谈贼风中人所造成的损害等内容。《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王冰注:“窍害中和,谓之贼风”。《灵枢·贼风》:“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

泽夭

相气十法之一。指诊察患者面部颜色的润泽与枯槁,作为预测疾病转归的依据。《望诊遵经》:“泽者主生,夭者主死。将夭而渐泽者,精神复盛;先泽而渐夭者,血气益衰。”

泽前

经外穴名。见《中国针灸学》。在尺泽前下一寸,直对中指处。主治甲状腺肿大,上肢麻痹,前臂痉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泽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自然界之物质现象命名的廓名。又名兑廓、兑泽廓、关泉廓。见《银海精微》。泽廓的脏腑隶属有多种学说:

①属三焦说。《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认为:泽廓位附血轮,属三焦,从属于心。近代陈达夫《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也认为此廓属三焦。

②属膀胱说。《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兑泽廓,属膀胱……”《张氏医通》卷八:“膀胱之府为泽廓。”

③属肾脏说。《证治准绳·杂病》认为:“兑正西方……藏配肾络。”《目经大成》也认为:“兑为锐眦,经走膻中,络及肾脏。”这些学说各持己见,可供参考。

①聚水的洼地。《灵枢·淫邪发梦》:“客于脾,则梦丘陵大泽。”

②色泽。《素问·脉要精微论》:“青欲如苍壁之泽,不欲如蓝。”

③光润,光采。《灵枢·经脉》:“血不流则髦色不泽。”

④滋养,濡润。《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⑤湿润。与“干燥”相对。《素问·气交变大论》:“有泽有燥。”王冰注:“泽,湿润也。”

⑥恩惠。《素问·天元纪大论》:“德泽下流,子孙无忧。”

择食

病证名。指怀孕早期,孕妇出现嗜酸、厌油、或嗜食某种食物的现象,称为择食。无其他不适,可以任她选择她喜爱的食物。一般到孕四五月后自安。为恶阻症状之一,参见恶阻条。

躁烦

证名。指先躁后烦的证候。《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之胜,……呕逆躁烦……。”《伤寒明理论》卷二:“所谓躁烦者,谓先发躁,而迤逦复烦者也。”胸中热郁不安为烦,手足扰动不宁为躁。内热多烦,外热多躁。内热为有根之火,外热为无根之火。烦属阳,躁属阴。但躁不烦,及先躁后烦者,多属阴虚危重之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躁亦可由火热所致。伤寒躁烦,有属热属实者,多系太阳病误下,邪热壅于胸膈所致。参见躁、烦躁、阴躁条。

①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静阳躁。”

②烦躁。《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③躁动。《素问·刺热篇》:“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

④脉躁,指脉搏急疾。《素问·奇病论》:“人迎躁盛,喘息气逆。”

⑤为热证表现之一。《卫生宝鉴·补遗》:“躁为躁愦,皆为热证。”

燥者润之

治法之一。指津液缺少的病证应以滋润药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者润之,急者缓之。”

燥者濡(rú,音儒)之

治疗法则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燥证要用滋润的方药治疗。燥证有内燥、外燥之分。内燥是属于内脏津液亏损的病证,治宜滋阴润燥;外燥为秋天燥气所伤,又分温燥、凉燥两种,温燥宜清宣凉润或清燥润肺,凉燥宜轻宣温润。

燥痰

痰证之一。《医学入门》卷五:“升于肺,多毛焦,面白如枯骨,咽干口燥,咳嗽喘促,名曰燥痰。”多由肺燥津伤所致。《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在肺曰燥痰,其色白,咳出如米粒,多喘促,寒热,悲愁,脉必涩,宜利金丸。”《症因脉治》卷二引张三锡曰:“如连咳数声,痰不出者,名燥痰,属肺燥,宜门冬、知母、杏仁之类为润之,香燥之药亦当忌也。”《症因脉治》卷二又称之为火痰。《医宗必读·痰饮》称之为气痰。参见痰证、火痰、气痰诸条。

燥嗽

病名。指秋燥伤肺的咳嗽。《外台秘要》卷九:“深师疗五嗽,一曰上气嗽,二曰饮嗽,三曰燥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类证治裁》卷二:“燥嗽。秋燥嗽渴,气促,宜甘润,玉竹、沙参、麦门冬、梨、蜜、杏仁、蔗汁之属,或复脉汤去姜、桂。”亦可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施治。参见五嗽、伤燥咳嗽条。

燥矢

证名。矢通屎。即燥屎。指燥结的粪便。多因胃肠实热壅盛,津液耗损,燥结肠道所致。《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治宜峻下热结、急下存阴等法。方用承气汤类。

燥湿痔

病名。指肛门周围所生之赘生物,出《千金翼方》卷二四。有:“燥湿痔,痔有雌雄者。”相当于外痔,证治详见该条。

燥湿化痰

治疗学术语。系祛痰法之一。治疗湿痰的方法。症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胀满、恶心呕吐、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或腻,脉滑。方如二陈汤等。

燥湿

治疗学术语。指用苦燥药祛除湿邪的方法。适用于中焦湿证。据临证寒湿与湿热的不同,有苦温燥湿、苦寒燥湿等。各详该条。

燥胜则干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燥气偏胜而导致干燥少津的病理过程。如出现口鼻干燥,皮肤皲裂,小便短少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热胜则肿,燥胜则干。”

燥热痿

痿证之一。见《症因脉治》卷三。由于燥热伤津耗血,宗筋失于营养所致。症见手足痿软,不能行动,伴有皮毛干枯,口燥唇焦等症。治宜清热润燥、滋阴养血。方用知母石膏汤、滋燥养荣汤加减。《血证论·痿废》:“肺气热,则津痿不能灌溉于足,疲乏不行,清燥救肺汤治之。”参见痿条。

燥热伤肺

病因病理学术语。又称温燥伤肺。燥热之邪,伤耗肺津,使肺气不得宣降而发病。症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缠喉难出、鼻燥咽干、心烦口渴、或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脉浮细而数等。治宜轻宣润燥。方如桑杏汤、清燥救肺汤。

燥热痢

病证名。指感受燥热火邪而致的痢疾。又称燥火痢。《症因脉治》卷四:“燥热痢之症,内热烦躁,口燥舌干,腹痛频并,脓血稠粘,枯涸难下,肛门热痛,小便全无,夜卧不宁。”临床表现为燥伤气分、血分和气血两伤之别。《痢证汇参》卷二:“燥火伤气则白,燥火伤血则赤,赤白兼下,气血俱伤。”治宜清热止痢,养血润燥。燥伤血分者,宜用当归大黄丸、当归银花汤等方;燥伤气分者,用枳壳大黄汤合益元散等方;燥热伤及气血者,下痢红积,腹中痛甚,可用乌药黄连汤等方。参见痢疾条。

燥热咳嗽

病证名。指燥热伤肺,肺津受灼,肺气失宣而致的咳嗽。症见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咯出不爽,鼻燥咽干,咳甚则胸痛,或恶寒发热,或痰中有血丝,舌尖红少津,苔薄黄而干,脉略细数。治宜清肺润燥止咳。方用桑杏汤、清金润燥天门冬丸等。参见咳嗽、伤燥咳嗽、肺燥咳嗽等条。

燥热

又称燥火。指感受燥气、津液耗伤,以致化热化火。《时病论》:“若热有汗,咽喉作痛,是燥之凉气,已化为火。”治以清热生津为主。

燥气伤肺

指秋燥的邪气伤于肺经的病变。临床上有凉燥、温燥之剂。凉燥伤肺多是深秋感受风寒燥邪,肺气不宣所致,常见咳嗽头痛、咽干嗌塞,苔白,脉弦。方如杏苏散。温燥伤肺多是初秋天气燥热或久晴无雨,气候干燥,感受温热燥邪,燥伤肺津所致,常见头痛身热、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喉干燥、心烦口渴,舌干少苔,脉数等,方如清燥救肺汤。

燥气

①运气术语。指五运六气中的阳明燥金之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之上,燥气主之。”《素问·气交变大论》:“岁金太过,燥气流行。”

②病因名。指六淫之一。即“燥”。

燥凉

病证名。见《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即凉燥。详见该条。

燥可去湿

治疗法则之一。用燥湿的药物,以治疗湿浊内盛的病证。如湿困脾土,气机阻滞所致的脘腹胀满、舌苔厚腻等,可用平胃散燥湿运脾。《汤液本草》卷上:“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

燥痉

病证名。出《温病条辨·解儿难》。小儿痉病之一。燥气炽盛,消烁津液而致痉证。症见高热,痉挛,四肢抽搐,口燥咽干,大便干燥,皮肤不润。多因热邪炽盛,津液干枯,化燥动风,经脉失养所致。治宜辛凉甘润,用白虎汤合增液汤。

燥结

病证名。指因津液亏损,胃肠干燥而致大便秘结。症见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干燥,脉数等。治宜滋阴增液,通便泄热。方如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中焦篇》:“燥结甚者,间服增液承气。”

燥瘕

病名。属八瘕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八。多因女子暑月行经期间,劳累过度,或大怒气结,以致经脉挛急内结不舒所致。症见如有半杯下覆,在腹中游移不定,痛连两胁,上下引心而烦,不得太息,两足酸软枯瘦,久立则痛,遗尿失精,便艰盗汗,妨碍饮食,食则欲吐。治宜舒肝理气,活血化瘀。方用川大黄、干姜、黄连、鸡内金、桂心、(庶^虫)虫、厚朴、郁李仁,共为细末,每服三钱。《类证治裁》用加味四物汤治疗。

燥剂

方剂学名词。系十剂之一。指具有燥湿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方剂》:“徐之才曰: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又“张从正曰:大寒之病,宜姜附、胡椒辈以燥之;若病湿气,则陈皮、木香、白术、苍术之属除之,亦燥剂也;而黄连、黄柏、栀子、大黄,其味皆苦,苦属火化,皆能燥湿。”

燥火眼

病名。见《抄本眼科》。即风火眼,详见该条。

燥火眩晕

病证名。眩晕之一,因岁运加临或时邪感冒所致。《症因脉治·外感眩晕》:“燥火眩晕之症,身热烦躁,口渴引饮,夜卧不宁,头旋眼黑,小便赤涩,脉多躁疾。治宜清火润燥。用柴胡清肝饮、清肺汤、竹叶石膏汤等方。参见眩晕条。

燥火身肿

病证名。《症因脉治》卷三:“燥火身肿之症,喘促气急,两胁刺痛,身面浮肿,烦躁不得卧,唇口干燥,小便赤涩,即河间燥伤肺气、节斋先喘后肿之症也。燥火身肿之因,时值燥令,燥火刑金,绝水之源,肺气焦满,清化不行,小水不利,气道闭塞,而燥火肿症作矣。”脉浮数或沉数。治用竹叶白虎汤、清凉饮子、石膏泻白散等方。参身肿、水肿条。

燥火三消

病证名。又名风消。《症因脉治》卷三:“燥火三消之症,即风消也。”指由于燥火所伤而成的三消症。上消为燥火伤肺,症见口渴多饮不止,唇口开裂,烦躁不宁,治用石膏知母汤加干葛。中消为燥火伤胃,症见多食易饥,形体消瘦,治用人参白虎汤。下消为燥火伤于小肠、膀胱,症见小便频数,淋沥如膏油,治用益元散、导赤各半汤。参见消渴、风消等条。

燥火呕吐

病证名。指肺胃有热,复伤燥邪所致的呕吐。《症因脉治》卷二:“燥火呕吐之症,喘逆呕吐,吐则气急,呕少难出,口唇干燥,烦渴引饮。”脉多浮数或数大。治宜清燥汤、葛根石膏汤、门冬知母汤等方。

燥火痢

病名。痢疾之一。见吴本立《痢证汇参》卷二。即燥热痢。详见该条。

燥火腹痛

证名。指燥热袭人,耗伤津液,气机不利所致的腹痛。《症因脉治·腹痛论》:“燥火腹痛之症,满腹刺痛,攻注胁肋,口渴身热,烦躁不寐,小便黄赤,不吐不泻,此燥火腹痛之证也。”治宜清热润燥为主。方用芍药黄连汤、葛根石膏汤等。若兼胁肋刺痛者,宜柴胡清肝饮;目黄溺者,痛连小腹者,宜龙胆泻肝汤;小便赤涩不畅者,木通汤调益元散;大便秘结者,四顺饮合《本事》凉膈散。参见腹痛条。

燥火喘逆

病证名。《症因脉治·喘症论》:“燥火喘逆之因,万物者,莫燥乎火,故喘症燥火居多。原病式叙喘于热淫条下,盖燥火烁人,则诸逆冲上,诸痿喘呕,诸气膹郁,肺家不宁,喘症作矣。”症见喘咳气逆,痰少难咯,口渴身热,小便赤涩,大便干燥,面赤唇焦,脉多数大或滑数。治宜清肺润燥,泻火平逆为主。方用栝蒌根汤、知母甘桔汤。脉大口渴者,用人参白虎汤调益元散。大便秘结者,用凉膈散等方。参见火喘、热喘等条。

燥化阳明

运气学说术语。三阴三阳分司六气,其中阳属燥金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明司天,其化以燥。”

燥瘑疮

证名。指瘑疮皮损干燥,肥厚,有裂口而无糜烂、渗液,病程缓慢者。出《诸病源候论》卷三五。详瘑疮条。

燥毒

暴烈的燥气。《素问·五常政大论》:“太阴在泉,燥毒不生。”王冰注:“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

①干焦。《素问·至真要大论》:“大热将至,枯燥燔(艹^热)。”

②自然界六气之一,亦指外界致病因素之一。《素问·五运行大论》:“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夫百病之所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

③指津液缺乏的病证。见“燥者润之”。

④指阳明燥金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明司天,其化以燥。”

蚤嗽

病名。“蚤”通“早”。指咳嗽以早晨为甚者。《不居集》卷十五:“蚤嗽,蚤起嗽甚,胃中有食积,至此火流入肺中,宜知母、地骨皮以降肺火。”参见咳嗽、早晨嗽条。

蚤甲

蚤通爪。蚤甲即指甲。详该条。

枣花翳内障

病名。系指瞳人中生障翳,参差如锯齿,形如枣花的病证。见《秘传眼科龙木论》。亦名枣花内障,属圆翳内障范围。详见该条。

枣花翳

病证名。

①多指枣花翳内障。详见该条。见《证治准绳·杂病》。

②指黑睛生翳,形似枣花。也属花翳白陷,详见该条。

枣花内障

病名。见《眼科捷径》。即枣花翳内障。详见该条。

枣花白陷

病名。见《银海精微》,即花翳白陷。详见该条。

早泄

病证名。性交时泄精过早,甚至未交精液即出。由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心肾两虚等因所致。肾阴不足,相火亢盛者,伴见阴茎易举,或举而不坚,心烦口干,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八味丸、大补阴丸、三才封髓丹等方。阴阳两虚者,兼见畏寒肢冷、舌淡脉沉,宜兼温肾阳,前方加狗脊、菟丝子、巴戟天之类。心肾两虚者,兼见腰腿酸软,心悸失眠,宜补益心肾,用济火延嗣丹、补天育麟丹等方。

早衰

与正常人相比提前衰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早衰之节也。”

早食

早于“食时”的时辰,即卯正之时。相当于上午六至七时。食时,即辰时,相当于上午七至九时。《素问·标本病传论》:“肝病……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王冰注:“早食,谓早于食时,则卯正之时也。”

早起眩晕

病证名。晨起时发生头目眩晕。见《丹溪心法·头眩》。又称晨晕、晨运。多因阳虚及痰浊上逆所致。宜分别治以补阳益气、化痰降逆之法。详见阳虚眩晕、湿痰眩晕等条。

早晨嗽

病证名。指晨起作咳,或晨间咳嗽加剧者。一名清晨嗽。多因气动宿痰、食积所致。《增补万病回春·咳嗽》:“早晨嗽者,胃中有食积也。”治宜消食化积,降逆止嗽。《类证治裁》:“清晨嗽,为气动宿痰,二陈汤加贝母、枳壳、桑白皮、枇杷叶、橘红。”《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日夜不咳,但朝晨咳几声,火空则发也,宜二陈加黄芩、桔梗、桑皮。日夜亦嗽,惟早晨嗽更甚,胃中有食积,至此时火气流入肺中也,宜泻白散加知母,或二母散。”参见咳嗽条。

早晨发搐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早晨潮热所致抽搐,其特点是每逢寅、卯时身体壮热,目上视,手足动摇,口内生热涎,颈项拘急。由肝旺所致。治宜补肾治肝,用地黄丸补肾,用泻青丸治肝。

早晡

早于“晡时”的时辰,即未正之时。相当于下午二至三时。晡时,即申时,相当于下午三至五时,是古人第二次进食的时间。《灵枢·病传》:“病先发于肾……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早晡。”

糟指

病名。指指甲内急性化脓性感染者。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即代指。见该条。

糟蒸法

急性腿膝疼痛的外治方法。《保赤存真》卷五:“风腿膝患风寒湿气,可于夏伏天用糟坊内酒糟,下锅烧热,将布包两包,在患处热炙,冷即更换,寒湿气出尽,即愈。”

糟粕

食物经消化吸收后所余的废物。《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

糟疮

出《麻证新书》。即麻疹。详该条。

糟鼻子

病名。系指鼻准红赤,经久不愈之病证。《医林改错》:“糟鼻子,色红,是瘀血。”详见酒齄鼻条。

遭指

病名。指发生于指甲内之急性化脓性感染者。出《外台秘要》卷二十四。即代指。详见该条。

脏主冬

针灸学术语。谓脏病应主刺与冬相应的井穴。《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又:“何谓脏主冬,时主夏,音主长夏,味主秋,色主春?愿闻其故。岐伯曰: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

脏之长

人体器官名。指肺,肺在其它四脏之上,位置最高,故谓“长”。《素问·痿论》:“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王冰注:“位高而布叶于胸中,是故为脏之长,心之盖。”

脏真

五脏真气。《素问·平人气象论》:“春胃微弦曰平……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春胃微钩曰平……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

脏俞五十穴

经络俞穴。出《素问·气穴论》。指五脏的井、荥、俞、经、合五输穴,共二十五穴,左右合计为五十穴。

脏俞

每脏各有井、荥、俞、经、合五穴,共二十五穴,左右相加为五十穴,合称脏俞。《素问·气穴论》:“脏俞五十穴,府俞七十二穴。”

脏痈痔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有:“肛门肿如馒头,两边合紧,外坚而内溃,脓水常流。”其症状描述相当于直肠癌,证治可参见锁肛痔条。

脏行气于腑

脏腑相合的一种理论。脏与腑之间通过经络和营卫气血的正常运行而保持生理活动的协调。六腑受纳、腐熟、消化、吸忟、传导、排泄水谷的功能,就是受五脏之气的配合完成的。如胃的纳谷需脾气的运化;大肠的传导需肺气的肃降;膀胱的排尿需赖肾的气化作用等。

脏腧

亦作“脏输”。指五脏六腑在背部的俞穴。《灵枢·官针》:“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脏腧也。”

脏气

①指五脏的机能活动及其病理变化。参“脏气法时论”。

②指五脏之五行属性。《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脏独主其病者,是必以脏气之所不胜时者甚,以其所胜时者起也。”

脏脉

①五脏之经脉。《素问·热论》:“治之各通其藏脉。”一说指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张志聪曰:“脏脉谓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

②真脏之脉。详真脏脉条。

脏厥

古病名。指因内脏阳气衰微而引起的四肢厥冷。《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此为脏厥。”属寒厥重证,治宜四逆汤、附子理中汤及灸法等急救回阳。

脏结

古病名。

①状似结胸的一种病症。多因太阳病误下,邪气乘虚入里,与阴寒互结所致。治宜温脏散结。《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

②胁下素有痞块,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的一种难治病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病引少腑,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

脏会

经穴名。指内脏精气聚会之所。八会穴之一。《素问·长刺节论》:“治寒热深专者,刺大脏,迫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脏,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难经·四十五难》:“脏会季胁。”季胁指章门穴。因章门为脾之募穴,脾为生化之源,五脏皆取禀于脾,故名脏会。凡五脏疾患,皆可酌情取用。参见八会穴条。

脏寒泻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脐寒泻。详该条。

《《中医词典》z~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