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十八)

中风涎壅,口目 斜,语言謇涩。热甚生风,血虚有痰。

中府者 面加五色有表证着四肢,脉浮,恶风寒,拘急不仁,先以小续命汤加减,发其表,调以通圣散辛凉之剂。

中藏者 唇吻不收,舌不转而失音,耳聋而眼盲,鼻不闻香臭,便秘,宜三化汤通其滞,调以十全四物。

血虚有痰半身不遂,涎潮昏塞,宜以四物四君子随气虚血虚加二陈汤用之,调以凉剂导痰行气也,或权宜吐之。

中经者 内无便溺之阻,外无留结之患,宜大秦艽调之。

手足拳挛,筋脉抽掣,中于风冷者也,脉应弦急,治宜缓风之药。

手足弹曳,四肢痈缓,中于风热者也,脉应浮缓,治宜凉热消风之剂。

口目 斜,乃风贼阳明胃土者也,有寒则急引颊移,有热则筋缓不收,偏于左则左寒而右热,偏于右则右寒而左热也。

小续命汤 治表。

麻黄 桂枝 芍药 甘草 人参 黄芩 防己 川芎 杏仁(一两) 防风(半两) 附子(半两)

无汗恶寒加麻黄、杏仁、防风。

无汗身热加白虎。

无汗身凉加姜附。

有汗恶风加桂枝、杏仁、芍药。

有汗身热加葛根、黄芩、桂。

有汗无热加桂附。

三化汤

朴硝(浓朴是) 大黄 枳实

大秦艽汤 养血荣筋。

四物汤 秦艽(三两) 独活 羌活 白茯苓(一两) 防风 甘草 白芷 白术(一两)石膏(二两) 细辛(半两)

独圣散 吐痰潮。

瓜蒂(一两炒黄为末) 茶末(三钱) 齑汁调下则吐。

如风痫加全蝎,有虫加狗油、雄黄、芫花,立吐,后须降火安神。

泻青丸 治风热,泻肝安神。

川芎 川归 防风 羌活 栀子 龙胆 大黄 蜜丸竹叶汤下。

通圣散

泻青丸去羌活、龙胆,加麻黄、薄荷、荆芥、芍药、芒硝、连翘、白术(半两)桔梗、黄芩、石膏(各一两) 甘草(二两) 滑石(二两) 姜煎服。

二陈汤加竹沥姜汁治痰,气虚加四君子,血虚加四物汤。

中风有急中不省 口角流涎,喉中作声,脉浮缓者,先去其痰,后治风热,又次养血益阳,其证有不同者,皆风热涎潮,随其何藏有虚而袭之。

如肝虚中风 脉应左关,面色青,诊在目,左胁偏痛,筋急,头目 。

如心虚中风 脉应左寸,面色赤,诊在舌,不能言,不可转侧,呼怒叫。

如脾虚中风 脉应右关,面色黄,诊在唇,怠惰不能饮食,嗜卧如醉。

如肺虚中风 脉应右寸,面色白,诊在鼻,喘逆面肿。

如肾虚中风 脉应左尺,面色黑,诊在耳,面庞然浮肿,腰脊痛。

胃虚中风 脉应人迎两关,并浮而大。饮食不下,腹胀,食寒则泄, 斜不随。

邪中心肺,涎潮逼塞。

四肢纵缓 以风散涎注于关节,气不能行,故四肢不遂。

舌强不能言 风入心脾涎中之,口噤不能言,以风冷客滞心肺,涎塞也。

四肢拘挛 以风冷邪气中肝藏,使筋挛也。

风柔 以风热中肝藏,使筋缓也。

不治证

脉急数而大数者死。

鼻下赤黑相兼,吐沫身直者死。

汗出不流如珠与汗出不止,呼吸有声者死。

口如鱼口,气粗面红者死。

口开目开,手撒,声如鼾者死。

发直口吐沫,鬲满,咽如锯,喘急摇头者死。

昼恶寒,夜烦躁者死。

中风寒 一如中风证,止牙车紧不动为异。

中风湿 一如中风证,止兼腹满身重,便利不禁。

中寒 手足挛急疼痛,四肢冷,口噤失音吐沫,挟风则晕眩,兼湿则肿疼也。

中湿 胀满,四肢关节疼痛,久则浮肿,挟风眩晕呕吐,兼寒则挛拳掣痛、脉沉而细微缓。

中风暑 如一中风证,止四肢缓弱。

中寒湿 湿寒二证相兼。

中暑湿 一如中风手足 曳,入浴晕倒骨解。

中气 一如中风于七情中发,宜顺其气,脉沉伏,大法风浮而气沉也。

中痰 素有蓄痰,随气上厥。

中尸 口开目直、手撒形脱者死,脉紧而急者死,坚而细者死,弦而数者死。

中恶 如醉如狂,乃心气虚有恐,治宜镇心神以降火。

唇青身冷脉小者死。

筋急者 肝中虚、肝中寒、筋实热、筋虚。

转筋者 筋虚、关节痛、筋寒、肝寒。

脚心痛 筋实、十指甲痛、筋虚。

曲蜷不伸 肝中虚、舌卷囊缩、肝中寒、筋虚。

喑不言 心中虚、中风湿、脾 。

头目 动 肝中虚、皮肉 动、脾中虚。

四肢关节痛 有中风、中寒、中湿、肝虚、有留饮、历节。

《丹溪手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