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第四十四)

肝火盛,木气实,有痰流注,有死血。若肝急木气实,用川芎、苍术、青皮,水煎,下龙荟丸。肝火盛,用生姜汁下当归龙荟丸,此泻火要药也。当归龙荟丸方,蜜丸,治胁痛行痰,曲丸,降肝火,行迟治杂证∶当归 草龙胆 山栀仁 黄柏 黄芩 黄连(各一两) 大黄 芦荟(各半两) 木香(一钱半) 麝香(五分)。一有柴胡、青皮各半两;一方有青黛者,又治湿热,两胁痛尤妙,先以琥珀膏贴痛处,又以生姜汁吞此丸,痛甚者,须炒令热服之;一方入青黛,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又方,小龙会丸∶当归 草龙胆 山栀 黄连 黄芩 柴胡 川芎(各半两),芦荟(三钱)。死血用桃仁、红花、川芎;痰流注者,用二陈汤加南星、川芎、苍术,实,用控涎丹下痰;肝苦急(已见《医要》),急食辛以散之,抚芎、苍术;胁痛甚者,用生姜汁下龙荟丸,肝火盛故也;咳嗽胁痛者(已见《医要》),二陈加南星、香附、青皮、青黛、姜汁。左金丸治肝火∶黄芩(六两) 茱萸(五钱)。

又方推气散,治右胁痛甚不可忍∶片姜黄 炒枳壳 炒桂心(各半两) 炙甘草(三钱) 上末,每服二钱,酒服下。控涎丹治一身气痛,及胁走痛,痰挟死血加桃仁泥丸。

治心胁痛∶干姜(微炒) 芫花(醋炒,各等分)

蜜丸,每服十二丸,大效。

气弱人,胁下痛、脉细紧或弦,多从劳役怒气得之,八物汤∶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药,加木香、官桂、青皮。

胁痛、大便秘实,脉实者,木香槟榔丸∶木香(五钱) 青皮(二钱) 陈皮(二钱) 枳壳(一钱) 槟榔(二钱) 川连(二钱) 黄柏(四钱) 大黄(四钱) 香附(一钱) 牵牛头末(八钱)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空心姜汤下。

湿热腰腿疼痛,两胁搐急,露卧湿地,不能转侧,苍术汤,(方见腰痛条下)。

一人胁下痰气攻痛,以控涎丹下;如面之状,用白芥子下痰,辛以散痛。

一人胸右一点刺痛虚肿,自觉内热攻外,口觉流涎不止,怨成肺痈,贝母、栝蒌、南星去涎,紫苏梗泻肺气,芩、连姜炒、陈皮、茯苓,导而下行,香附、枳壳宽膈痛,皂角刺解结痛,桔梗浮上,不食加白术,凡吐水饮不用栝蒌,恐泥用苍术之类。

一人左胁应胸气痛∶栝蒌(一两) 贝母(一两) 南星(一两) 当归(五钱) 桃仁(五钱) 川芎(五钱) 柴胡(五钱) 黄连(炒五钱) 黄芩(炒五钱) 山栀(炒五钱) 香附(五钱炒) 姜黄(五钱炒) 芦荟(三钱)青皮(三钱) 陈皮(三钱) 青黛(一钱五分) 草龙胆(炒五钱)。

心胸腹胁疼痛,二陈汤加人参、白术、并诸香药治效;有瘀血,当用破血行气药,留尖桃仁、香附之类;火盛当伐肝,肝苦急,宜食辛以散之,或小柴胡汤亦可治。木走土中,胁痛呕吐乃风邪羁绊于脾胃之间也。用二陈汤加天麻、白芍药、炒曲、枳壳、香附、白术、砂仁。

多怒之人,腹胁时常作痛者,小柴胡加川芎、芍药、青皮之类;痛甚者,就以煎药送下当归龙荟丸,其效甚速。

一人脾疼带胁痛,口微干,问已多年,时尚秋热,以二陈加甘葛、川芎、青皮、木通,煎下龙荟丸。

一人元气虚乏,两胁微痛,补中益气加白芍、龙胆、青皮、枳壳、香附、川芎。

一人胁疼,每日至晚发热,乃阴虚也,用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加龙胆、青皮、甘葛;阴虚甚加黄柏、知母。

《丹溪治法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