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部(味果类五种)

蜀椒

得盐良。杏仁为之使。畏款冬花、防风、附子、雄黄、冷水、麻仁浆。

辛,热,有毒。入手足太阴经,兼入命门气分。通上焦君火之阳,达下焦命门之气。开腠理,行血脉,散寒湿,化症癖,止泄泻,杀蛔虫,疗温疟,去痰饮;得醋煎熟,入白矾稍许服,治伤寒呕衄。得生地自然汁煎稠和丸,治元脏伤惫。配乌梅,伐肝气。配益智仁,缩小便。配茯苓,蜜丸,补益心肾。配茴香,枣肉丸,治久泻。配苍术,醋丸,治飧泄不化。炒热,布裹椒,包阴囊肿大,疼闷欲死。炒热,熨冷湿诸痛。

服药呕吐,加川椒。(蛔见此自服。)

去核,微炒出汗,捣去里面黄壳,取红用。酒蒸,或盐水炒,随症制之。多用伤气失明。

肺脾有热,阴火虚盛者,禁用。闭口者杀人。

名椒目

苦,寒。专行水道。治水蛊,定痰喘。

得猪上唇,治盗汗。

或生用,或微炒用。

和葱、艾、醋捣,罨内外肾吊,及霍乱转筋。

胡椒

辛,热。有毒。入足阳明经气分。除寒湿,下膈气。治一切风冷、积滞、痰饮、泻痢诸痛,杀一切鱼肉鳖蕈诸毒。得木香、蝎梢,治背膜寒癖。配绿豆,为末,治冷热下痢。(一岁各一粒。)使芒硝,治大小便秘。入麝香,治伤寒呃逆。多用动血伤气,发疮昏目。因热致病者

毕澄茄

辛,微温。入足太阳经气分。散膀胱冷气,祛脾胃寒邪。得豆蔻仁,治噎食。(寒气去也。)配荆芥、薄荷,治鼻塞。

(风寒在肺。)佐良姜,治寒呃。

去柄及皱皮用。酒浸蒸晒干,或酒拌炒用。虚热者禁用。

吴茱萸

蓼实为之使。畏紫石英。恶丹参、硝石、白垩。

辛、苦、热。有毒。入足厥阴经血分,兼足太阴、少阴经气分。疏肝燥脾,温中下气,开郁化滞。除阴湿,逐风寒。

治一切厥气上逆,厥阴头痛,呕逆吞酸,痞满咽塞,喉舌生疮,肠风泻痢,香港脚水肿,疝气阴毒,心腹诸痛,虫 疰忤,及产后余血。得硫黄、大蒜,研匀涂腹,治小儿肾缩。(初生受寒所致,仍以蛇床子烧烟熏之。)得茯苓,治痰饮。得盐水,暖膀胱,治脾泄。(他药虽热不能分解清浊。)得干姜,治干呕及吞酸。(因火而酸勿用。)

配橘皮、附子,治肾气上哕。配川连,治下痢水泄。醋调贴足心,治喉舌生疮。(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

陈久者良。闭口者有毒。拣净,并去梗,泡去苦汁,晒干炒用。止呕,以黄连水炒。治疝,盐水炒。治血,醋炒。

散寒,酒炒。生嚼数粒,擦痘疮口噤。多用伤神损元气,动火昏目,发疮咽痛。病非寒滞有湿者勿用。即有寒湿者,亦宜酌量少用。下气最速,阳虚者禁用。

怪症∶寒热不止,数日,四肢坚如石,击之似钟磬声,而形体日渐瘦削,此肝气结也。

合木香等分,疏其肝气自愈。

吴茱萸得东方震气,直入厥阴,招其垂绝不升之阳,以达上焦。仲景于少阴症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用吴茱萸汤重固元阳于厥阴之中,良有以也。王又原曰∶少阴厥阴,俱有烦躁。

少阴之躁在水,由龙火不归,姜、附得以回阳。厥阴之躁在木,乃雷火上逆,用姜、附则重其震烈矣。吴萸、姜、附,性俱大热,而主治不同。错用之,反伤元气,元阳即旋消散,更何药之可救。

一名茶

甘、苦、寒。入手足厥阴经。降火消痰,除烦止渴。去油腻,清头目。解酒食毒。得甘菊,治头痛。配干姜,疗霍乱。配白矾研,冷水下,解诸毒。入紫沙糖,通经秘。合生姜,治赤白痢。调葱涎为丸,治产后秘塞。(如用大黄利药利者,百无一生。)房中烧烟熏,解痘疮作痒。

嫩芽。味甘者良。苦者浓煎恣饮取吐,治痰厥头痛。虚寒血弱,酒后不寐,皆忌之。空腹者尤忌。服威灵仙、土茯苓者,忌饮茶。

怪症∶脑中声响,状如虫蛀,名曰大白蚁。用茗子研末吹入鼻中,至愈而止。

《得配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