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例(下)\ 外科附方

十宣散 治疮疡脉缓涩,身倦怠,恶寒,或脉弦紧细,皆宜用之,散风寒,助阳气也。

人参 当归(酒洗。各八分) 黄 (盐水拌炒,一钱) 甘草 白芷(各五分) 川芎 桔梗(炒。各一钱) 浓朴(姜炒,六分) 防风 肉桂(各三分)

水二盏,煎八分服。

防风通圣散 治一切风热积毒疮,发热便秘,表里俱实者。

防风 芍药 滑石 川芎 当归(酒洗) 桔梗 石膏 荆芥 麻黄(各四分) 薄荷 大黄 芒硝 白术(炒) 连翘 山栀 甘草(炙) 黄芩(炒。各五分)

上咀,水二盏煎八分服。

荆防败毒散 治一切疮疡时毒,肿痛发热,左手脉浮数。

荆芥 防风 人参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桔梗 枳壳 茯苓 川芎 甘草(各一钱)

即人参败毒散加荆芥、防风。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服。

黄连解毒汤 治积热疮疡, 肿作痛,烦躁饮冷,脉洪数,或口舌生疮,或疫毒发狂。

黄芩 黄柏 黄连(炒) 山栀(各钱半)

上水二盏,煎八分,稍热服。

内疏黄连汤 (一名黄连内疏汤) 治疮疡肿硬,发热作呕,大便秘涩,烦躁饮冷,呕逆心烦,脉沉实,此邪在脏也,急服此,以内疏之,使邪不得犯经络。

黄连 栀子 当归(酒洗) 芍药 木香 槟榔 黄芩 薄荷 桔梗 连翘 大黄甘草(各钱)

上水一盏煎八分,食前服。

散肿溃坚丸

知母(酒炒) 黄柏(酒炒) 昆布 桔梗(各半两) 天花粉(酒洗) 广术 三棱(酒炒)连翘(各三钱) 升麻(六分) 白芍药 黄连 葛根(各一钱) 草龙胆(四钱,酒浸炒) 黄芩梢(钱半,一半生)

上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

神效栝蒌散 治乳痈毒已成,化脓为水,未成即消。治乳之方虽多,独此神效。瘰 尤妙。

栝蒌(大者,二个,连壳杵) 当归 甘草(各半两) 没药(另研) 乳香(另研。各一钱)

上作二服。用酒三碗煎二碗,分三次服,更以渣罨患处。一切痈疽肿毒便毒并效。如数服不消,不痛,兼服补气血之药。

蜡矾丸 治一切痈疽,托里止痛,护脏腑,神效,不问老幼皆可服。

明矾(一两,为末) 真黄蜡(七钱,溶化,离火入矾末)

众手急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渐加至二十丸,热水或温酒下,日二服。一法,以蜡水煮,用匙挑浮水上者,和矾末,软则易丸。

人参败毒散 治一切疮疡, 痛发寒热,或拘急头疼,脉数有力。

人参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桔梗 枳壳 茯苓 川芎 甘草(各等分)

上水二盏煎八分,食远服。

五香连翘汤 治诸疮,初觉一二日便厥逆,咽喉塞,发寒热。

沉香 木香 麝香 连翘 射干 升麻 丁香 独活 甘草(炙) 桑寄生(各一钱)大黄(便秘者加之) 黄 木通 乳香(各钱半)

每服五钱,水一盏煎八分,取利。

黄连败毒散 治痈疽肿盛,外感 痛,或麻木,服此,更宜蒜灸。

黄连(酒拌) 羌活 独活 黄柏(酒炒) 生地黄(酒洗) 知母(酒拌炒) 黄芩(酒炒)防风 当归尾(酒洗) 连翘(各一钱) 苏木 本 防己(酒拌) 桔梗 陈皮 泽泻 黄(蜜水拌炒。各一钱) 人参 甘草(炙。各五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

当归黄 汤 治疮疡,脏腑已行,如痛不能忍者,宜和荣卫。

当归 黄 生地黄 川芎 地骨皮 芍药(各五分)

水盏半煎服。发热加黄芩,热躁不能睡卧者加栀子。如呕,则是湿气侵胃,倍加白术。

飞龙夺命丹 (一名蟾酥丸。)

治疔疮发背,及恶证。不痛,或麻木,或呕吐,重者昏愦,服此即苏。不起发者即发,不痛者即痛,痛甚者即止,呕吐者即解,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有回生之功,乃恶证中至宝也。

真蟾酥(干者,酒化) 轻粉(各五分) 明矾(枯) 铜绿 寒水石(炒) 乳香 没药 麝香(各钱) 朱砂(三钱,细研) 蜗牛(二十个,另研,无亦效。即螺蛳负壳而行者)

上各研末,将蜗牛研烂,入药末捣匀,少加酒,糊丸,如小豆大。每服一二丸,用生葱白三五寸,病者自嚼烂,吐于手心,男左女右,包药在内,热酒连葱送下,取汗,如人行五七里,汗出为效。

重者再服青囊方,加雄黄(二钱)、蜈蚣(一条)、血竭、胆矾、冰片(各三分)。

(海藏)夺命丹 治恶疮、脑疽、发背。

大黄 牡蛎(各一两) 生姜 没药 乳香(各半两)

上为粗未,分作二服。每服用好酒一升,炭火熬数沸,用碗盛之,露一宿,次早空心温服之。不可乱传。

内托复煎散 治肿 于外,根盘不深,形证在表,其脉浮,痛在皮肉。邪气盛则必侵于内,急须内托,以救其里也。

地骨皮 黄 防风(各二钱) 芍药 黄芩 白术 茯苓 人参 甘草 当归 防己(各二两)桂(半两)

上咀,先将苍术一升,用水五升煎至三升,去苍术渣,入前药十二味,煎至三四盏,滤绞清汁,作三四服,终日服之。又煎苍术渣,复煎汤去渣,再煎前十二味药渣服之。此除湿散郁热,使胃气和平,如或未已,再行半料服之,若大便秘及烦热,少服黄连汤。如微利,烦热已退,却服复煎散半料,如此,使荣卫俱行,邪气不能内侵也。

(《精要》)内托散(一名护心散)一日至二日之内,宜连进数服。

真绿豆粉(一两) 明乳香(半两,慢火于银石器中炒,手指搅使干,急倾出,扇冷研细)

上研令匀,每服二三钱,浓煎甘草汤调下,时时细呷,要药常在胸膈间。若毒冲心,有呕逆之证,大宜服此。(如有寒而呕者,当用辛热之药。)

托里消毒散 治疽已攻发,不消者服此,未成即消,已成即溃,腐肉易去,新肉易生。

有疮口宜贴膏药,敛则不用。切忌早用生肌。又治时毒,表里俱解,肿肉不消,欲其作脓。

人参 黄 (盐水拌炒) 当归(酒洗) 川芎 芍药 白术 茯苓(各一钱) 白芷 金银花 甘草(五分)

上水二盏煎八分,疮在下或在上,分食前、食后服。

(东垣)内托荣卫汤 治风湿郁热其手足少阳,致血脉凝逆,使荣卫周身。若元气稍弱,其风热滞于下,其面色必赤,而肿硬黯色。风木之性上行,颜必变色,其人多怒,其疮之色亦赤,肿硬,微带暗黑,其疮之情势亦奋然高起,结硬而作痛,其脉洪缓而弦。宜发其汗,通其荣卫,则邪气去矣。

黄 (半两) 防风(二钱) 连翘(二钱) 羌活 炙甘草 人参(各一钱) 黄芩 当归(二钱半)苍术(三钱) 红花(三分) 桂枝(五分) 柴胡(二钱)

上咀,作二服。每服水、酒各一盏,煎八分,温服。

定痛托里散 治疮疡,血虚疼痛圣药也。

当归(酒洗) 白芍药(炒) 川芎(各五分) 乳香 没药 肉桂(各一钱) 粟壳(去筋蒂炒,二钱)

上水二盏煎八分,温服。

内托黄 汤 治溃疡作痛,倦怠少食,少睡自汗,口干发热不愈。

黄 麦门冬 熟地黄 人参 白术(炒) 茯苓(各一钱) 川芎 远志 当归(各七分)官桂 炙甘草(各三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神效托里散 治疮为寒变而内陷者,脓出消解,皮凉,心痞满,肠鸣切痛,大便微溏,食则呕,气短,呃逆不绝,不得安卧,时发昏愦。

丁香 沉香 茴香 益智仁 陈皮 木香 羌活 干姜(炮。各一钱) 甘草 附子(炮去皮脐。

各二钱)

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无时服。

六君子汤 治一切脾胃不健,或胸膈不利,饮食少思,或作呕,或食不化,或膨胀,大便不实,面色痿黄,四肢倦怠。

人参 白术(炒) 茯苓 半夏(姜制) 陈皮(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无时服。

防风通气汤

羌活 独活 防风 甘草(炙) 本(各一钱) 川芎(五分) 蔓荆子(三分)

水二盏,煎八分服。

千金托里散 治一切发背疔疮。

黄 (一两半) 川芎(一两) 浓朴 防风 桔梗(各二两) 白芷(一两) 连翘(二两二钱)芍药 官桂 甘草 人参(各一两) 木香 没药(各二钱) 乳香(一钱) 当归(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酒一大盏,煎二三沸,和渣温服。

流气饮 治流注,一切恚怒气结,肿硬作痛,或胸膈痞闷,风寒温毒搏乎经络,致气血不和,结成肿块,肉色不变,或漫肿无头。

桔梗 人参 当归(酒拌) 官桂 甘草(炙) 黄 (盐汤炒) 浓朴(姜炒) 防风 紫苏 芍药 乌药 枳壳(各七分) 槟榔 木香 川芎 白芷(各五分)

水二盏煎八分,食远服。

仙方活命饮 治诸疮。未溃者内消,已成者即溃。排脓、止痛、消肿之圣也。

穿山甲(蛤粉炒黄色) 甘草节 防风 没药 赤芍药 白芷 当归尾 乳香(各一钱)天花粉 贝母(各八分)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 皂角刺(炒黄,一钱)

上用酒一大碗,同入瓶内,纸封瓶口,勿令泄气,慢火煎数沸,去渣。分病上下、食前食后服。能饮酒者,再饮二三杯尤妙。

清咽消毒散 治咽喉生疮肿痛,痰涎壅盛,或口舌生疮,大便秘结。即荆防败毒散加芩、连、硝、黄。

龙胆泻肝汤

柴胡 泽泻(各一钱) 车前子 木通(各五分) 生地黄 当归尾(酒洗) 龙胆草(酒浸,炒黄色。各三钱)

加灯心水煎,食前服。

大连翘散 治丹毒瘢疹,瘙痒或作痛,及大人风邪热毒, 肿痒,或小便涩。

连翘 瞿麦 荆芥 木通 蝉蜕 当归(酒洗) 甘草 防风 柴胡 滑石 山栀(炒)黄芩(各一钱)

上水盏半煎七分。小儿宜为末。每服一二钱,滚汤调下。

独活寄生汤

白茯苓 杜仲 当归(酒洗) 防风 牛膝 芍药 人参 细辛 桂心 秦艽 熟地黄芎 甘草 桑寄生(各二两) 独活(三两)

每服一两,用水加姜煎。

当归拈痛汤 治湿热下注,脚膝生疮,或脓水不绝,或赤肿,或痒痛,或四肢遍身肿痛。

防风 当归身 知母(酒炒) 泽泻 猪苓(各三钱) 白术(钱半) 羌活(五分) 人参 苦参(酒制) 升麻 葛根 苍术(各二钱) 甘草(炙) 黄芩(酒炒) 茵陈(酒炒。各半两)

上分四剂,水二盏煎一盏,空心并临卧服。

槐花酒 治一切疮毒,不问已成未成及 痛者,并治之。

槐花(四两)

微炒黄,乘热入酒二盏,煎十余沸,去渣热服。未成者三服,已成者二服。又治湿热疮疥、肠风痔漏、诸疮作痛尤效。

玉真散 治破伤风重者,牙关紧闭,腰背反张,并蛇犬所伤。又名定风散。

天南星 防风(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更搽患处。若牙关急紧、腰背反张者,每服三钱,童便调服,虽内有瘀血亦愈。至于昏死、心腹尚温者,连进二服亦可保全。若治疯犬咬,以漱口水洗净搽之神效。

黄 人参汤 治溃疡,虚热,无睡少食,或秽气所触作痛。

人参 白术(炒) 当归(酒洗) 麦门冬 苍术 甘草(炙) 陈皮 升麻 神曲(炒。各五分)黄(盐水炒,二钱) 黄柏 五味子(九粒)

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玉烛散 治便痈初起,肿痛发热,大小便秘,用此行散。

川芎 当归(酒洗) 芍药 生地黄 芒硝 大黄(各二钱) 甘草(炙,五分)

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前服。

雄黄解毒散 治一切痈疽肿毒,势甚者须用此药,二三次后,用猪蹄汤。

雄黄(一两) 明矾(四两) 寒水石(一两, )

用滚水二三碗,乘热入前药末五钱,洗患处,以太乙膏贴之。

神效活络丹

官桂 羌活 麻黄 芎 白花蛇(酒浸) 甘草(炙) 草豆蔻 天麻 白芷 两头尖(去皮,油浸,微炒) 零陵香 黄连 熟地黄 黄芩 何首乌(酒浸) 大黄 木香(各二两)赤芍药 细辛 淡竹叶 没药(另研) 朱砂(另研,水飞) 乳香(另研) 丁香 白僵蚕(炒)虎骨(酒炙 玄参 龟板 人参 黑附子(炮去皮脐) 乌药 青皮 香附子 茯苓 安息香(另研。各一两) 松脂(半两) 白豆蔻 白术 骨碎补 沉香(各一两) 威灵仙(酒浸 全蝎(新者)葛根 当归(各两半) 麝香 乌梢蛇(去皮骨,浸酒中) 乌犀角 地龙(去土)血竭(七钱半,另研) 防风 牛黄(二钱半,另研) 金箔(为衣用) 冰片(一钱半,另研)

上为末,炼蜜和捣极 ,每药两半,分作十丸,金箔为衣。临卧空心各服一丸,细嚼,温酒茶清任下,随证上下、食前食后服之。头痛,研茶下。男妇卒暴中风,不省人事, 斜口噤,失音涎盛,拘挛,临卧好酒化下一丸,便睡,觉有汗浆,病患手背随即舒拳,天明用人扶行,早饭日西再服一丸可痊。产后暗风,及破伤风、内外一切伤寒,人年四十以上,间二三日服一丸,永无风疾。

一方无白花蛇、零陵香、黄连、黄芩、熟地黄、虎骨、龟板、乌药、安息香、青皮、白豆蔻、骨碎补、茯苓、白术、松脂,多藿香。

乌金膏解一切疮毒,及腐化瘀肉,最能推陈致新。用巴豆去壳炒焦,研如膏,点肿处则解毒,涂瘀肉则自化。加乳香少许亦可。如 疮肉,能搜脓化毒。加香油少许,调稀可用,若余毒深伏,不能收敛者宜此, 之不致成疮。

小柴胡汤 治瘰 、乳痛、便毒、下疳,及肝经分一切疮疡,发热潮热,或饮食少思。

半夏(制,一钱) 柴胡 黄芩(炒,二钱) 人参(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食远服。

八珍汤调和荣卫,顺理阴阳,滋养血气,进饮食,补虚退热。此气血虚之大药也。

当归(酒洗) 川芎 芍药(炒) 熟地黄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补中益气汤 治疮疡,元气不足,四肢倦怠,口干发热,饮食无味,或饮食失节,或劳倦身热,脉洪大无力,头痛或恶寒自汗,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

黄 (蜜炙,一钱半) 甘草(炙) 人参 当归(酒洗) 白术(炒。各一钱) 升麻 柴胡 陈皮(各三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一盏,空心服。

圣愈汤 治疮疡脓水出多,或金疮出血,心烦,睡卧不宁,或五心烦热。

熟地黄(酒拌,蒸半日) 生地黄(酒洗) 川芎 人参(各半两) 当归(酒洗)黄(盐水炒。各一钱)

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服。

人参养荣汤 治溃疡,发热或恶寒,或四肢倦怠,或肌肉消瘦,面色痿黄,呼吸短气,饮食无味,或气血原不足,不能收敛。若大疮愈后服之,不变他病。

芍药(钱半) 人参 陈皮 黄 (蜜炙) 桂心 当归 白术 甘草(炙) 熟地黄五味子 茯苓(各一钱) 远志(去心炒,五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归脾汤 治思虑伤脾,不能统摄心血,以致妄行,或吐血下血,或健忘怔忡,惊悸少寐,或心脾作痛。

茯神 白术 人参 黄 (蜜炙) 龙眼肉 酸枣仁(炒。各一钱) 木香(各三分)甘草(炙,二分半)

上水一盏,姜一片、枣一枚,煎七分,食远临卧服。

理中汤 治脾胃不健,饮食少思,或作呕,伤寒及肚腹作痛。

人参 白术 干姜(炮) 甘草(炙。各钱半)

上水一盏煎五分,食远服。

二神汤 治脾胃俱虚,清晨作泻,或饮食少思,或食而不化,或作呕,或久泻不止。如脾经有湿,大便不实者,神效。

破故纸(四两,炒) 肉豆蔻(二两,生用)

上为末,用大红枣四十九枚、生姜四两切碎,同枣用水煮熟,去姜,取枣肉和药,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送下。

一人年四十,遍身发肿,腹胀如鼓,甚危,诸药不效。用此数服,饮食顿进,其肿自消,兼以除湿健脾之剂而愈。

黄 六一汤 治溃后作渴,必发疮痕,宜常服此,可愈。

绵黄 (六两,一半生焙,一半盐水润,瓷器盛,饮上蒸三次,焙干) 甘草(一两,半生半炙)

上咀,每用一两,水二盏,煎八分,食远服。或为末,每服二钱,早晨、日午白汤调服更妙。加人参尤效。

猪蹄汤消肿毒,去恶肉,润疮口,止痛。

白芷 黄芩 当归 羌活 赤芍药 露蜂房 生甘草(各半两)

用猪蹄一只,水四五碗煮熟,去油渣,取清汤入前药,煎数沸,去渣。温洗,以膏药贴之。

远志酒 治一切痈疽发背,节毒恶候,侵有死血,阴毒在中则不痛,敷之则痛;有忧怒等气积而内攻,则痛不可忍,敷之则不痛;或蕴热在内,热逼人,手不可近,敷之则清凉;或气虚血冷,溃而不敛,敷之则敛。若七情内郁,治之必愈。

远志(不以多少,甘草汤浸,捶去心,干为末)

上以酒一盏,调末三钱,澄清饮之,以渣敷患处。

忍冬酒凡痈疽初发,盒饭服此。或贫乏之人,乡僻田夫患此,服此百发百中。

忍冬藤(五两,木杵捶碎,忌铁器)

上一味入砂罐内,用水二碗,文武火煎至一碗,入好酒一大碗,煎十数沸,去渣。分为三服,一日夜连进尽。病势重者,一日夜可二剂。更生取忍冬叶一大把,入木石臼内烂捣,入钵子,酒少许调和得所,敷疮上,留口以出毒。

国老膏 治一切痈疽肿毒如神,其功不可尽述。

甘草(大者,二斤)

捶碎,以河水浸一宿,令浆汁浓,出筋渣,再用绢滤过,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瓷罐收之。

每服一二匙,无灰酒浸过,或煎汤亦可。曾服燥热丹剂者亦解之。

复元活血汤 治坠跌或打扑,瘀血流于胁下作痛,或小腹作痛,或痞闷,及便毒初起肿痛。

柴胡(钱半) 天花粉 当归(酒洗。各一钱) 红花 甘草(各三分) 穿山甲(炙,一钱)熟大黄(三钱)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酒炒)

上水二盏煎一盏,食前服。

桃仁承气汤 治伤损,瘀血停滞,腹痛发热,或发狂,或便毒痈肿疼痛,便秘发热,用此通之。

桃仁(五十粒,去皮尖) 桂枝 芒硝 甘草(炙。各一钱) 大黄(二钱)

上水二盏煎一盏,空心服。

当归地黄汤 治破伤风,气血俱虚,发热头疼,服此养血气,祛风邪,不拘新旧并治之。

当归(酒洗) 地黄(酒洗) 芍药 川芎 本 防风 白芷(各一钱)细辛(五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清胃散 治胃经湿热,牙龈肿痛,或牵引头脑,或面发热。

当归身(酒洗,一钱) 黄连 生地黄(酒浸。各一钱) 牡丹皮(钱半) 升麻

上水一盏煎七分,食远服。

地骨皮散 治骨蒸潮热自汗,咳吐腥秽,痰唾稠粘。

人参 地骨皮 生地黄(各钱半) 白茯苓 柴胡 黄 (炙) 知母(炒) 石膏(煨。各一钱)

上水二盏,煎八分,食远服。

密钥匙 治喉痹、缠喉风,痰涎壅塞,甚者,水浆不下。

焰 (两半) 硼砂(半两) 冰片(二分半) 雄黄(五分) 白僵蚕(一钱)

上各别研为末,和匀,以竹管吹患处,痰涎即出。如痰出,喉仍不消,急宜针患处,去恶血,自愈。

五香饼 治瘰 、流注、肿块,或风寒袭于经络,结肿或痛。用香附为末,酒和,量疮大小作饼,覆患处,以熨斗熨之,未成者内消,已成者自溃。若风寒湿毒,宜用姜汁作饼。

内塞散 治阴虚,阳气凑袭患肿,或溃而不敛,或风寒袭于患处,致气血不能运用,久而不愈,遂成漏证。

附子(一个,童便浸,三日一换,切作四块,再浸数日,炮一两) 肉桂 赤小豆 甘草(炙)黄(炙) 当归(酒洗) 茯苓 白芷 桔梗 川芎 人参 远志(去心) 浓朴(姜汁炒。各一两)防风(四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调下。或酒糊丸,盐汤下亦可。

当归散 治妇人阴中突出一物,长五六寸,名阴挺。

当归 黄芩(各二两) 牡蛎(两半) 皮(一两) 芍药(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前温酒或滚汤调下。如不应,更以补中益气汤,倍加升麻、柴胡兼服之。

栝蒌仁汤 治产后恶露不尽,或经后瘀血作痛,或肠胃间停滞瘀血作痛,或作痈,并可治之。

薏苡仁(四钱) 桃仁(去皮尖,研) 牡丹皮 栝蒌仁(各钱半)

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前服。

四君子汤 治脾胃虚弱,便血不止。(方见脾胃门。)

神异膏 治痈疽疡毒甚效,此疮中第一药也。

露蜂房(子多者,一两) 蛇蜕(盐水洗,焙,半两) 黄丹(十二两) 真麻油(二斤)

先用黄 、玄参、杏仁入油,煎至黑色,方入蜂房、蛇蜕、男发,再煎至黑色,滤去渣,徐徐入黄丹,慢火煎,以柳枝不住手搅,滴水捻,软硬得中,则成膏矣。

冲和膏 治一切疮肿不甚热,积日不消。

紫荆皮(炒,半两) 赤芍药(炒,二两) 独活(去节炒,三两) 白芷(一两) 菖蒲(一两)

上为末,葱汤调搽。

神功散(即四生散)治 腿生疮,经久不愈,类风癣,名肾藏风疮,如上攻,则眼目昏花。并治一切风癣疥癞。

生白附子 黄 (炙) 独活 蒺藜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用猪腰子一个,批作片,勿断,入末药,湿纸裹煨熟。空心连腰细嚼,盐汤下。风癣酒下。

通圣散 治时毒 肿,咽喉不利。取嚏,以泄其毒。

玄明粉(一钱半) 牙皂角 川芎(各一钱) 藜芦(五分) 踯躅花(二分半)

上为细末,用纸捻蘸少许, 鼻内,取嚏为效。

人参荆芥汤 治妇人血风发热,或疮毒瘙痒,肢体疼痛,头目眩昏,烦渴盗汗,或月水不调,脐腹疼痛, 癖积块。

人参 桂心 柴胡 鳖甲(醋炙) 荆芥 枳壳 生地黄(酒洗) 酸枣仁(炒)羚羊角(镑) 白术(各一钱) 川芎 当归(酒洗) 防风 炙甘草(各五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入羚羊末,食后服。

消风散 治风热瘾疹瘙痒,及妇人血风,或头皮肿痒,或诸风上攻,头目昏眩,项背拘急,鼻流清水,嚏喷声重,耳作蝉鸣。

陈皮(半两) 甘草(炙) 人参 茯苓 荆芥穗 防风 川芎 白僵蚕(炒) 蝉蜕(各二两)浓朴(半两,姜汁炒) 藿香 羌活(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茶清调下。疮癣温酒下。

五积散 治风寒湿毒客于经铬,致筋挛骨痛,或腰脚酸疼,或身体拘重痛。

苍术(二钱半) 桔梗(钱半) 陈皮(去白,六分) 白芷(三分) 甘草 当归(酒浸)川芎 白芍药(炒) 半夏(制) 茯苓(各三分) 麻黄(六分) 干姜(炮,四分) 枳壳(六分) 桂心(五分)浓朴(姜炒,四分)

四生丸 治血风,骨节疼痛,不能举动,或行步不前,浑身瘙痒,或麻痹不知痛痒。

地龙 僵蚕(炒去丝) 白附子(生) 五灵脂 草乌(去皮尖。各等分)

上为末,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茶酒任下。或为细末,酒调服。

大防风汤 治三阴之气不足,风邪乘之,两膝作痛,久则膝大腿细,名曰鹤膝风,乃败证也,非此不治。又治痢后脚痛缓弱,不能行步,或腿肿痛。

附子(炮,一钱) 白术(炒) 羌活 人参(各一钱) 川芎(钱半) 防风(二钱)甘草(炙,一钱) 牛膝(酒浸,一钱) 当归(酒洗,二钱) 黄 (炙,二钱) 芍药(一钱)杜仲(姜制,二钱) 生地黄(忌铁器,酒浸蒸半日。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空心服。愈后尤宜调摄,更服还少丹,或加桂,以行地黄之滞。

若脾胃虚寒之人,宜服八味丸。

芦荟丸 治下疳,溃烂作痛,及小儿疳积发热,口鼻生疮,或牙龈肿痛。

胡黄连 黄连 芦荟 木香 白芜荑(炒) 白雷丸 青皮 鹤虱草(各一两)

麝香(三钱)

上为末,蒸饼丸麻子大。每服空心米汤下。

黄连丸 治大肠有热下血黄连 吴茱萸(各等分)

上热汤拌湿,罨二日,同炒,拣出,各另研为末,亦各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钱。粪前红,服茱萸丸;粪后红,服黄连丸,俱酒下。

塌肿汤 治妇人阴户生疮,或肿或痛,或脓水淋漓。

甘草 干漆(各三两) 黄芩 当归 生地黄 川芎(各二两) 龟板(五两)

用水数碗煎良久,去渣,塌洗患处。

菖蒲散 治妇人阴户肿痛,月水涩滞。

菖蒲 当归(各二钱) 秦艽(七钱半) 吴茱萸(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空心葱汤送下。更以枳实炒热,频熨患处。若阴内脓水淋漓,或痒痛,以升麻、白芷、黄连、木通、当归、川芎、白术、茯苓煎服,更用塌肿汤洗。

清心莲子饮 心经蕴热,小便赤涩,或茎痛窍痛,及上下虚,心火上炎,口苦咽干,烦躁作渴,发热,小便白浊,夜安静,昼发热。

黄芩(炒) 黄 人参 赤茯苓 麦门冬(去心) 石莲子(去心。各一钱) 地骨皮 车前子(微炒。各五分) 甘草(炙三分)

上水二盏煎八分,空心食前服。

滋肾丸 治下焦阴虚,小便涩滞,或膝无力,阴汗阴痿,或足热不履地,不渴而小便秘。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各一两) 肉桂(二钱)

上为末,滴水为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百沸汤送下。

木香饼 治一切气滞结肿,或痛或闷,及风寒所伤作痛并效。

木香(一钱,为末) 生地黄(一两,杵膏)

上和匀,量患处大小作饼,置肿上,以热熨斗熨之。

乳香定痛散 治疮痛不可忍。

乳香 没药(各二钱) 寒水石( ) 滑石(各四钱) 冰片(一分)

上为细末,搽敷患处,痛即止,甚妙。此方乳、没性温,佐以寒剂制之,故寒热之痛皆有效也。

解毒散 治一切蛇虫恶兽所伤,重者毒瓦斯入腹,则眼黑口噤,手足强直。此药平易,不伤气血,大有神效,不可以易而忽也。

明矾 甘草(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冷水调下,更敷患处。

当归饮子

治血燥作痒,及风热疮疥、瘙痒作痛。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药 防风 地黄(酒洗) 白蒺藜 荆芥(各钱半) 黄 何首乌 甘草(各五分)

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服。

六味地黄丸(即肾气丸)治肾气素虚,不交于心,津液不降,痰逆白浊。

干山药(炒) 山茱萸肉(酒拌) 熟地黄(酒蒸,捣。各四两) 白茯苓 泽泻 牡丹皮(各三两)

除地黄捣膏,其余为末,加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滚汤或盐汤、温酒任下。

炙甘草汤 治悬痈肿痛,或发热,不问肿溃,神效。

大甘草(一两,切作三节)

用涧流水一盏浸透,慢火炙干,仍投前水浸透,又炙又浸,水尽为度。细锉,以无灰酒一碗,煎七分,去渣,空心服。

回阳玉龙膏 治痈肿,坚硬不痛,肉色不变,久而不溃,或溃而不敛,或筋挛骨痛,及一切冷证。

草乌(三两,炒) 南星(炮) 均姜(炮) 白芷 赤芍药(炒。各一两) 肉桂(半两)

为末,葱汤调搽。

人参平肺散 治心火克肺为肺痿,咳嗽喘呕,痰涎壅盛,胸膈痞满,咽嗌不利。

人参 陈皮(去白) 甘草(炙) 地骨皮(各五分) 茯苓 知母(炒。各七分)青皮 天门冬 五味子(各四分) 桑白皮(炒,一钱)

水二盏,姜三片,煎七分,食后服。

如圣柘黄丸 治肺痈,咳而腥臭,或吐脓瘀,并效。肺家诸方,唯此为第一,极妙。

柘黄(一两,为末) 百齿霜(即头垢。二钱)

以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丸,米饮下。柘黄即柘树所生,色黄,状如灵芝,江南最多,北方鲜有。

万金散 治痈疽、恶核、肿痛、发背等疮,不论已溃未溃者。

栝蒌(一个,全) 没药 乳香(各一钱,研) 甘草节(二钱)

先以栝蒌、甘草用无灰酒二碗,煎一碗,去渣,入乳没,不拘时服。

苦参丸 治一切疮毒, 痛作渴或烦躁。

苦参(不拘多少,为末)

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二钱,温酒下。

秦艽苍术汤 治肠风痔漏,大便秘涩。

黄柏(酒炒) 泽泻 归尾(酒洗) 防风(各一钱) 皂角仁(烧存性) 秦艽 苍术(制)桃仁(各钱半) 槟榔(五分) 大黄(炒,量入)

水二盏煎八分,空心服。

卷柏散 治脏毒便血。

卷柏(生石上,高四五寸,根黄如丝,上有黄点。焙干用) 黄 (蜜炙。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空心米饮调下。

寒水石散 治痔发热作痛。

寒水石 朴硝(各等分)

为末,空心温水调下二钱。

白芷升麻汤 治臀痈肿痛,右手脉大,未成脓者。

白芷(钱半) 升麻 桔梗(各一钱) 生黄芩(三钱) 红花 炙甘草(各五分) 酒黄芩(四钱)

上作一服。水一盏,酒半盏,煎八分,食后服。

内托升麻汤 治妇人乳痈,结核或肿痛并效。久而不消者,宜以托里药为主,间服此药。

栝蒌仁(三钱) 升麻 连翘 青皮 甘草节(各二钱)

上水煎服。若数剂不消,宜用托里。

升麻牛蒡子散 治时毒,疮发于头面或胸膈,及一切疮毒,并效。

升麻 桔梗 葛根 玄参 牛蒡子 麻黄 甘草(各钱半) 连翘(二钱)

上水一盏,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

玉粉散 治一切疳疮。

轻粉 银朱 滑石 寒水石 孩儿茶(各二钱) 冰片(二分)

上为极细末,香油调搽,湿者干搽。若肿硬不消,用防风、荆芥、牛膝、甘草、滑石各半两,用水三碗煎二碗,乘热薰洗。

千两金丸 治喉风喉痹及一切急证肿塞立效,真可以起死回生也。

蚵 草 铜青 大黄 牙硝(各半两)

上为末,以白梅肉烂捣,一处和匀,每一两作五丸。以一丸用新绵裹,噙化津涎,吐出。

破关丹 治乳蛾、喉痹、缠喉风等证。

硼砂(半两,为末) 霜梅肉(一两)

捣烂和匀为丸,如芡实大,噙化咽下。内服荆防败毒散,重者服防风通圣散。

如圣黑丸子 治风寒袭于经络,肿痛,或打扑跌坠,筋骨疼痛,瘀血不散,遂成肿毒,及风湿,四肢疼痛,或手足缓弱,行步不能前,并妇人血风劳损。

白芨 当归(各四钱) 白敛(一两六钱) 南星(三钱) 百草霜 芍药(各一两) 牛膝(焙,六钱)川乌(炮,二钱) 赤小豆(一两六钱) 骨碎补(焙,八钱)

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或酒下。风疾更煨葱一茎,酒下。孕妇勿用。

如圣丸 治癞风。(即大麻风。)

全蝎(酒洗) 连翘 天麻 防风(各两半) 荆芥 川芎 当归(酒洗) 黄柏 羌活 桔梗 大黄(炮) 滑石 石膏( ) 白术 麻黄 苦参 僵蚕(炒) 蝉蜕 芍药 山栀子 枳壳 细辛 皂角刺 大风子肉(各一两) 独活 人参 郁金 芒硝 黄连(各半两)白芷(一两)

上共为细末,用红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六安茶煎汤送下,日进三服,半年愈。

小便尿如靛色,此痛之深者,只用此药两料。如眉发脱落,日渐生者,切不可食羊肉、鹅、鸡、猪头蹄、鲤鱼、生冷,如肯食淡,百日全愈。如疮破裂,只用大风子壳煎洗。春夏滑石、石膏根据方用,秋冬二味减半,遇春分、秋分,服防风通圣散一帖,空心服,利三四次,以粥补之。

当归补血汤 治疮溃后气血俱虚,肌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昼夜不息,脉虚洪大,重按全无,此气血虚也。若误服白虎汤,必死。

黄 (炙,六钱) 当归(酒洗,一钱)

水盏半煎七分服。

玉露散 治产后乳脉不通,身热头痛,大便涩滞。

人参 白茯苓 甘草(各五分) 桔梗 川芎 白芷(各一钱) 当归(五分) 芍药(七分)

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服。热甚大便秘,加大黄三分煎服。

加味小柴胡汤 治妇人热入血室,致寒热如疟,昼静夜热,妄语。

柴胡(钱半) 黄芩 人参 生地黄 甘草(各一钱) 半夏(六分)

清心汤 治疮疡肿痛,发热饮冷,脉沉实,睡语不宁。

防风通圣散(每帖加黄连一钱)

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服。

破棺丹 治疮热极,汗多大渴,便秘谵语,或发狂结阳之证。

大黄(二两五钱,半生半熟) 芒硝 甘草(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童便酒下,白汤亦可。

托里温经汤 治寒伏皮毛,郁遏经络,不得伸越,热伏荣中,聚结,赤肿作痛,恶寒发热,或痛引肢体。若头肿痛 甚,更宜砭之。方俱见头面赤肿门。

五利大黄汤 治时毒, 肿赤痛,烦渴便秘,脉数。

大黄(煨) 黄芩 升麻(各二钱) 芒硝 栀子(各一钱)

上水盏半煎七分,空心热服。

栀子仁汤 治时毒肿痛便涩,脉沉数。

山栀仁(炒) 枳壳 升麻 大黄 郁金 牛蒡子(炒)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蜜水调下。

葛根牛蒡子汤 治时毒肿痛,脉数少力。

葛根 管仲 甘草 豆豉 牛蒡子(半生炒。各二钱)

上水盏半煎八分,食后服。

大黄左经汤 治四气流注足阳明经,致腰脚肿痛,不能大小便,便闭,或恶闻食气,喘满自汗。

细辛 茯苓 羌活 大黄(煨) 甘草(炙) 前胡 枳壳 浓朴(姜汁炒)

黄芩 杏仁(各一钱)

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加味败毒散 治足三阳经受热毒,流于脚踝,赤 肿痛,寒热如疟,自汗短气,小便不利,手足或无汗,恶寒。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枳壳 桔梗 甘草 人参 茯苓 川芎 大黄 苍术(各一钱)

上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服。

导滞通经汤 治脾经湿热,壅遏不通,面目手足作痛。

五苓散(减猪苓、官桂,加木香、陈皮)

为细末,每服二钱,滚汤调下。

附子六物汤 治四气流注于足太阴经,骨节烦疼,四肢拘急,自汗短气,小便不利,手足或时浮肿。

附子 防风(各四钱) 炙甘草(二钱) 白术(炒) 茯苓(各三钱) 桂枝(一钱)

上作二服。每服水盏半,姜三片,煎七分,食远服。

八味丸 治命门火衰,不能上生脾土,致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食不化,日渐消瘦,及虚烦渴欲饮水,腰痛小腹不利,及肾气虚寒,脐腹作痛,夜多漩溺,脚膝无力,肢体倦怠。

六味地黄丸(加附子、肉桂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酒下。

交加散 治风寒湿毒所伤,遍身头足疼痛,恶寒拘急,并效。

五积散同人参败毒散煎服。

槟榔散 治风寒湿流注,脚胫酸疼,或呕吐不食。

槟榔 木瓜(各二钱) 香附子 紫苏(各三分) 陈皮 甘草(炙。各一钱)

上水盏半,姜三片、葱白三茎,煎一盏,空心服。

麻黄左经汤 治四气流注足太阳经,腰足挛痹,关节重痛,憎寒发热,无汗恶寒,或自汗恶风头痛。

麻黄(去节) 干葛 茯苓 苍术(制) 防己(酒拌) 桂心 羌活 防风 细辛 甘草(炙。各一钱二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加味四斤丸 治肝肾气血不足,足胫酸疼,步履不随,如受风寒湿毒以致香港脚者,宜此。

虎胫骨(炙,一两) 没药(另研) 乳香(另研。各半两) 川乌(炮去皮) 肉苁蓉 牛膝(各一两) 木瓜(一斤,去穣蒸) 天麻(一两)

木瓜、肉苁蓉捣膏,余为末,加酒糊粘匀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或盐汤任下。

神应养真丸 治厥阴经为四气所袭,足膝无力,或左瘫右痪,半身不遂,手足顽麻,语言謇涩,气血凝滞,遍身疼痛。

当归(酒洗) 川芎 芍药 熟地黄(酒蒸,捣为膏) 羌活 天麻 木瓜菟丝子(酒制。各等分)

上为末,入地黄膏,加炼蜜捣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酒下,盐汤亦可。

开结导引丸 治饮食不消,心下痞闷,腿膝肿痛。

白术(炒) 陈皮 泽泻 茯苓 神曲(炒) 麦芽(炒) 半夏(姜制。各一两)青皮 干姜(炮。各半两) 巴豆霜 枳实(各钱半)

上为末,汤浸蒸饼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温水下。此内伤脾胃,饮食营运不能升降,注而为香港脚,用此导引,行化脾气也。

青龙汤 治肺受寒邪,咳嗽而喘。

干姜(炮) 细辛 麻黄 肉桂(各二两) 半夏(制,二两半) 芍药 甘草(炙。各二两)五味子(二两,炒,捣碎)

上咀,每服半两,水盏半,姜三片,煎七分,食后服。

葶苈大枣泻肺汤 治喘咳肺痈,胸膈胀闷,身面浮肿,鼻塞声重。

葶苈(微炒,研末)

每服三钱,水盏半,枣二枚,煎一盏,去枣入药,煎至七分,食后服。

升麻汤 治肺痈,胸乳间皆痛,唾痰腥臭。

升麻 桔梗 薏苡仁 地榆 黄芩 赤芍药 生甘草 牡丹皮(各一钱)

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服。

参苏饮 治感风咳嗽,吐唾稠粘,或发热头疼,目不清,胸膈不利。

木香 紫苏叶 葛根 前胡 半夏(制) 人参 茯苓(各七分) 枳壳 桔梗 甘草 陈皮(去白。各五分)

上水二盏,姜一片、葱一茎,煎八分,食远服。

桔梗汤 治咳,胸膈引痛,两脚肿,咽干烦渴,时出浊涕腥臭。

桔梗 贝母 当归(酒洗) 栝蒌仁 枳壳 薏苡仁 桑白皮(炒) 甘草节 防己(各一钱)黄 百合(蒸。各钱半) 五味子(炒,捣) 甜葶苈(炒) 地骨皮 知母(炒) 杏仁(各五分)

上水盏半,姜三片,煎七分,不拘时温服。咳甚,加百药煎。热加黄芩。大便秘,加煨大黄少许。小便涩,加木通、车前子。烦躁加白茅根。咳而痛甚,加人参、白芷。

排脓散 治肺痈,吐脓后服此,排脓补肺。

黄 白芷 五味子(捣炒) 人参(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食后蜜汤调下。

四顺散 治肺痈吐脓,五心烦热,壅闷咳嗽。

贝母 紫菀茸 桔梗(各钱半) 甘草(六分)

上水二盏煎八分,食远服。咳嗽加杏仁。亦可为末,白汤调服。

葶苈散 治过食煎爆,过饮酒浆,致肺喘不卧,及肺痈,浊唾腥臭。

甜葶苈 桔梗 栝蒌仁 川椒 薏苡仁 桑白皮 葛根(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水盏半,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

钟乳粉散 治肺虚久咳,皮毛枯槁,唾血腥臭,或喘不已。

钟乳粉( 炼熟,研极细) 桑白皮(蜜炙) 麦门冬 紫苏(各五分)

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六分,食后服。

紫菀茸汤 治食炙爆伤肺,咳嗽吐痰,唾血喘急,胸膈痛不得卧。

紫菀茸 犀角(镑) 甘草(炙) 人参(各五分) 款冬花 桑白皮 百合(蒸焙)杏仁(炮去皮尖) 阿胶(蛤粉炒成珠) 贝母 半夏(制) 蒲黄(炒。各一钱)

上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入犀角末调,食后服。

人参五味子汤 治劳复咳脓或咳血,寒热往来,盗汗羸瘦。一切虚损并治。

人参 五味子(微炒) 前胡 桔梗 白术 茯苓 陈皮(去白) 甘草(炙) 熟地黄(酒洗浸)当归(酒洗。各一钱) 地骨皮 黄 桑白皮(炒) 枳壳 柴胡(各七分)

上水盏半,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

宁肺汤 治荣卫俱虚,发热自汗,或喘急,咳嗽唾脓。

人参 当归 白术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五味子(炒,捣) 麦门冬 桑白皮 炙甘草白茯苓 阿胶(蛤粉炒)

上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

知母茯苓汤 治肺痿,喘咳不已,往来寒热,自汗。

茯苓 黄芩(炒。各一钱) 炙甘草 知母(炒) 人参 五味子(炒,捣) 桔梗 薄荷 半夏(制) 柴胡 白术 麦门冬 款冬花(各七分) 川芎 阿胶(炒。各一钱)

上水二盏,姜三片,煎一盏,食后服。

人参养肺汤 治肺痿,咳嗽有痰,午后热并身飒者。

人参 五味子 贝母 柴胡(各四分) 桔梗 茯苓 杏仁 桑白皮(炒) 枳实 阿胶(各一钱)甘草(五分)

上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后服。

栀子仁汤 治肺痿发热,潮热烦躁,面赤咽痛。

栀子仁 赤芍药 大青叶 知母(炒。各七分) 黄芩 石膏 杏仁(去皮尖炒) 升麻 柴胡(各一钱) 甘草(五分) 豆豉(一百粒)

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服。

加味理中汤 治肺胃俱寒,发热不已。

炙甘草 半夏(制) 茯苓 干姜 白术(炒) 橘红 细辛 人参 五味子(炒捣。各五分)

上水盏半煎七分,食远服。

大黄汤 治肠痈,小肠坚肿如掌而热,按之则痛,肉色如故,或 赤微肿,小便频数,汗出憎寒,其脉迟紧,未成脓宜服。

大黄 朴硝 牡丹皮 栝蒌仁(研) 桃仁(去皮尖。各一钱)

水二盏煎八分,食煎或空心温服。

牡丹皮散散治肠痈,腹濡而痛,时时下脓。

牡丹皮 白茯苓 薏苡仁 人参 天麻 黄 桃仁 白芷 当归(酒洗) 川芎(各一钱)官桂 炙甘草(各五分) 木香(二分半)

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服。

梅仁汤 治肠风痈隐痛,大痛秘涩。

梅仁(九个,去皮尖) 牡丹皮 大黄 芒硝(各一钱) 犀角(末,一钱,煎药熟加入)冬瓜仁(研,二钱)

水二盏煎八分,入犀角,空心服。

薏苡仁汤 治肠痈,腹中 痛,或腹胀满不食,小便涩。妇人产后多有此病,纵非脓,服之亦妙。

薏苡仁 栝蒌仁(各三钱) 牡丹皮 桃仁(去皮尖。各二钱)

上水二盏煎八分,空心服。

排脓散 治肠痈,小腹痛,脉滑数,或里急后重,时便下脓。

黄 当归 金银花 白芷 穿山甲(蛤粉炒) 防风 连翘 栝蒌仁(各一钱)

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前服。或为末,服三钱,食后蜜汤调下。

射干连翘汤 治瘰 ,寒热往来。(方见本门。)

薄荷汤 治寒热瘰 。此药久服,毒自小便出,未成者自消。

薄荷 皂角(去皮弦) 三棱 连翘 何首乌(米泔浸) 蔓荆子(各一钱) 荆芥穗(一两)豆豉末(二两半)

上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白汤下,日二服。

益气养荣汤 治抑郁,或劳伤气血,或四肢肿痛,或颈项肿硬,或赤或痛,或日晡发热,或溃而不敛。

人参 茯苓 陈皮 贝母 香附 当归(酒洗) 川芎 黄 熟地黄(酒洗) 芍药(炒。各一钱) 炙甘草 桔梗(五分) 白术(炒二钱)

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后服。

胸膈痞满,加枳实、香附(各一钱),人参、熟地黄(各八分)

饮食不甘,暂加浓朴、枳实。

痰多,加橘红、半夏。

往来寒热,加柴胡、黄芩。

脓溃作渴,加参、 、归、术。

痰多或清,加当归、川芎。

胁下痛或痞,加青皮、木香。

肌肉生迟,加白敛、官桂。

口干加麦门冬、五味子。

渴不止,加知母炒赤小豆。

脓不止,加参、 、当归。

针头散 治一切顽疮。瘀肉不尽及 根不化,疮口不合宜此腐之。

赤石脂(半两) 白丁香 沉香(各二钱) 黄丹(一钱) 人言(一钱) 轻粉 麝香(各五分)蜈蚣(一条,炙)

上末,搽瘀肉上,其肉自化。若疮口小或痔疮,用糊和作条,阴干 之。凡疮久不合者,内有脓管,须用此药腐之,兼服托里之剂。

如神散 治瘰 已溃,瘀肉不去,疮口不合。

松香末(一两) 白矾(三钱)

上为细末和匀,以香油调搽,湿疮干搽亦可。

芎归汤 治便血过多,凡失血多眩运者。

芎 当归(酒洗。各半两)

水盏半煎六分,食后服。

当归龙荟丸 治瘰 肿痛,或胁痛,似有积块及下疳,便痈,小便涩大便秘,或瘀血凝滞,小腹作痛。

当归(酒洗) 栀子 黄连 青皮 龙胆草(酒洗) 黄芩(各一钱) 大黄(酒炒) 芦荟 青黛 柴胡(各半两) 木香(二钱半) 麝香(五分,另研)

上为细末,神曲糊丸。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分心气饮 治七情郁结,胸膈不利,或胁肋虚胀,噎塞不通,或噫气吞酸,恶心呕哕,或头目昏眩,四肢倦怠,面色痿黄,口苦舌干,饮食减少,日渐羸瘦,或大肠虚痞。

木通 赤芍药 官桂 半夏(制) 赤茯苓 桑白皮 大腹皮 陈皮(去白) 青皮 炙甘草 羌活(各五分) 紫苏(二钱)

生地黄丸许白云∶一师尼患恶风体倦,乍寒乍热,面赤心烦,或自汗。时疫气大行,医见寒热,作伤寒治以大小柴胡汤杂进,数日病剧。予诊三部,无寒邪,但肝脉弦长,上鱼际,宜用抑阴之药,遂用此。

秦艽 黄 柴胡(各半两) 赤芍药 生地黄(一两,酒蒸,捣膏)

为末,入地黄膏,加炼蜜少许,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乌梅汤下,日进二服。

三品锭子

上品 去十八种痔。

白矾(二两) 乳香(三钱半) 没药(三钱半) 牛黄(三钱) 白砒(一两零五分)

中品 去五痔、五漏,及翻花瘤、气饮。

白矾(二两) 白砒(一两三钱) 乳香 没药(各三钱)

下品 治瘰 、气核、疔疮、发背、脑疽,谓之恶证。

白矾(二两) 白砒(一两半) 乳香 没药(各二钱半) 牛黄(二分)

先将砒末入紫泥罐内,次用矾末盖之,炭火 ,令烟尽,取出,研极细,糯米糊为锭子如线香,阴干。 疮内,三四次,年深五次,其根自溃。如疮露在外,更用蜜水调搽,干上亦可。

托里养荣汤 治瘰 、流注及一切不足之证。不作脓,或不溃,或溃后发热恶寒,肌肉消瘦,饮食少思,睡卧不宁,盗汗不止。

人参 黄 当归(酒洗) 川芎 芍药 白术(各一钱) 五味子(炒研) 麦门冬 甘草(各五分) 生地黄(酒洗,蒸半日)

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

方脉流气饮 治瘰 、流注及郁结肿块,或走注疼痛,或心胸痞闷,咽塞不通,胁腹膨胀,呕吐不食,上气喘急咳嗽痰,或面目四肢俘肿,大小便秘。

紫苏 青皮 当归(酒洗) 芍药(炒) 乌药 茯苓 枳实 桔梗 半夏 川芎 黄(炙) 防风 陈皮(去白。各一钱) 炙甘草 木香 大腹皮 槟榔 枳壳(炒。各五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后服。

加减八味丸 治诸疮愈后,口干渴,甚则舌黄,及未患先渴。此肾水枯竭,不能上润,以致心火上炎,水火不能既济,故心烦躁渴,小便频数。或白浊阴痿,饮食不多,肌肤渐削,或腿肿膝瘦,服此以升肾水降心火,诸证顿止。

五味子(二两) 山茱萸肉 牡丹皮 山药(各一两) 茯苓 泽泻(切片蒸,焙) 桂心(各半两)生地(二两,酒拌蒸,捣膏)

上为末,入地黄膏,加炼蜜少许,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五更初未语前或空心淡盐汤下。

香砂六君子汤 治脾胃不健,食少作呕,或过服凉药致伤脾胃。

六君子汤(加藿香、砂仁)

水盏半,姜二片、枣一枚,煎七分,食远服。

不换金正气散 治疮疡,脾气虚弱,寒邪相搏,痰停胸膈,以致发寒热,服此,正脾气则痰自消,寒热不作。

苍术(制) 浓朴(炒) 陈皮(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藿香 半夏(制。各七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食后服。

消咽利膈汤 治积热,咽喉肿痛,痰涎壅盛,胸膈不利,烦躁饮冷,大便秘结。

金银花 防风 荆芥 薄荷 桔梗 黄芩 黄连(炒。各钱半) 连翘(各一钱) 玄参 大黄 朴硝 牛蒡子(炒) 甘草(各七钱)

水二盏煎七分,食后服。

刺少商穴法

少商穴(在手大指内侧,去爪甲如韭叶,刺入三分许,以手自臂勒至刺处,血出则消。

若重者及成脓者,须灸刺患处。)

承气汤 治肠胃积热,口舌生疮,或牙龈肿痛。

大黄 朴硝 甘草(各一钱)

水盏半煎七分,食前服。

人参固本丸 治肺气燥热作渴,或小便短赤如淋。此治虚而有火之圣药也。

生地黄(酒洗) 熟地黄(酒煮烂) 天门冬(去心,酒浸烂)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人参(半两)

上除人参、生地黄为末,其余捣烂成膏,入炼蜜少许,丸如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或温酒送下。

消毒犀角饮子 治斑或瘾疹瘙痒作痛,及风热疮毒。

犀角(磨水) 防风 荆芥(各钱半) 牛蒡子(二钱) 甘草(五分)

水盏半煎七分,入犀角水,徐徐服。

砭法

治小儿丹毒,色赤游走不定。用细瓷器击碎,取有锋芒者一块,以竹箸一根劈开头寸许,夹住锋针,以腺扎定,以两指轻撮箸梢,将锋 对患处悬寸许,再用筋一根击之,芒刺其毒,血出自愈。甚者必如是而得痊,不然,毒入腹者,多不能救。

萆 汤 治杨梅疮不拘新旧,溃烂,筋骨作痛并效。

萆 (俗名土茯苓,即土萆 。产于川者,名川萆 ,鲜者佳)

每用木石捶碎白者二两,煎水三盏至二盏,去渣,不拘时徐徐温服。或久服败毒寒凉攻击之药,以致脾胃气血虚者,只以此一味为主,而加兼证之药无妨,日常以此汤作茶服之尤妙。

双解散 治便痈,内蕴热毒,外挟寒邪,或交感强忍,以致精气郁结疼痛,大小便涩,宜用通解,更随证调治之。

杏仁 芍药 甘草 车前子(微炒) 泽泻 大黄 干姜(炮) 滑石(二钱)

上水二盏煎八分,空心服。

八正散 治积热,小便不通,淋证,脉实。

大黄(酒炒) 山栀(炒) 甘草 桂皮 瞿麦 蓄 甘草(各一钱) 滑石(二钱)

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前服。

导水丸 治便痈初起肿痛,及下疳,大小便秘。又治梅疮初起,湿胜之时,宜先用此数服,以导其邪气。

大黄(炒) 黄芩(各二钱) 黑丑(炒) 滑石(虾。各四钱)

上为细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卧时温水下。

托里当归汤 治溃疡气血俱虚,发热,及瘰 ,诸痈。不问肿渍,皆宜服之。久服能收疮口。

当归 黄 人参 熟地黄(酒洗) 川芎 芍药(各一钱) 柴胡 炙甘草(各五分)

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服。

加减龙胆泻肝汤 治肝经湿热,玉茎患疮,或便毒悬痈,小便赤涩,或阴囊肿痛,或溃烂作痛,睾丸悬挂,痔漏胀痛,并治。

龙胆草(酒洗,炒) 泽泻(各一钱) 车前子(微炒) 木通 黄芩 生地黄(酒洗)归尾(酒洗) 山栀(炒) 炙甘草(各五分)

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前服。湿盛加黄连,大便秘加大黄。

当归郁李仁汤 治痔漏,大便结硬,肛门下坠,苦痛难忍。

归尾(酒洗) 郁李仁 泽泻 生地黄 大黄(酒炒) 枳实 苍术 秦艽(各二钱)大麻仁(钱半) 皂角(一钱,研末)

上水二盏煎八分,入皂角末,空心服。

秦艽防风汤 治痔漏结燥,大便作痛。

秦艽 防风 当归(酒洗) 白茯苓 白术(各钱半) 黄柏 陈皮 柴胡 大黄(煨)泽泻(各一钱) 红花 桃仁(去皮尖,研) 升麻 甘草(炙。各五分)

水二盏煎八分,空心服。

加味四君子汤 治痔漏下血,面色痿黄,脾胃虚弱,四肢乏力,饮食无味,中气下陷不能摄血,致便血不禁。

人参 白术 茯苓 黄 白扁豆(炒) 甘草(炙。各五分)

为末,每服三钱,滚白汤调下。

除湿和血汤 治阳明经湿热,便血肠痛。

生地黄 牡丹皮 生甘草(各五分) 炙甘草 黄 (各一钱) 芍药(钱半) 升麻(七分)当归身(酒洗) 苍术 秦艽 陈皮 肉桂 熟地黄(酒浸。各三分)

水二盏煎八分,空心稍热服。

槐花散 治肠风脏毒下血。

槐花 生地黄(酒洗,蒸) 青皮 白术 荆芥穗(各六分) 川芎(四分) 当归(酒洗)升麻(各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米饮调下。

参苓白术散大病疮疡愈后,脾胃不和,饮食少,或吐呕泄泻。

人参 茯苓 白术 莲子(去皮尖) 白 豆(姜炒) 砂仁 桔梗 山药(炒) 炙甘草 薏苡仁(炒。各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石菖蒲煎汤调下。

小乌沉汤 治气不调和,便血不止。

乌药(一两) 炙甘草(二钱) 香附米(四两,醋制)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盐汤下。

枳壳散 治便血,及妇人经候不调,手足烦热,夜多盗汗,胸膈痞。

枳壳(二钱) 半夏曲 赤芍药 柴胡 黄芩(各钱半)

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后服。

连翘饮子 治结核不散,初起宜服,数剂之后不消,兼服八珍汤。

连翘 川芎 栝蒌仁(研) 皂角刺(炒) 甘草节 橘叶 青皮(去白) 桃仁(各一钱)

上水二盏煎一盏,食后服。

复元通气散 治乳痈、便毒、肿痛,及一切气滞肿毒,如打扑伤损,闪肭作痛及疝气,尤效。

木香 茴香 青皮 陈皮 穿山甲(炒) 白芷 甘草 漏芦 贝母(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

(《秘传》)围药铁井栏 敷一切恶毒,即收敛消肿神效。

牛粪灰(晒干烧灰,用新瓷罐盛之干处) 铁线草 草乌 五倍子 白芨 白敛 贝母心陈小粉(炒极黄色,各等分,惟牛粪灰加倍用)

上为末,看疽大小,用酽醋煎热调药如糊,敷疮四围,中流钱孔,以出毒瓦斯,干则易之。

疮势甚者,如恶寒发热,随用飞龙活命等汤出汗,无不平安。

铁箍散 治一切痈疽肿毒,围之不开,走而自消。

霜后芙蓉叶 苍耳草 山慈姑 白芷梢 川大黄 川黄柏(醋炙) 白芨面(各等分)

上用水调,敷四围,中留一孔,如干,以水润之。

护心托里散 治诸肿毒疔发,曾经汗下,毒瓦斯入心,迷闷呕吐,服此护心。一服不消,再服之效。

滴乳香(一两) 真绿豆粉(四两)

上研匀,每服三钱,不拘时甘草汤调服。

秘验白芨散 治大小疮疽,敷之即散。(无锡叶尚书传。)

白芨(八两) 乌骨鸡(焙干) 红药子(四两) 雄黄 轻粉 红芽大 戟(各半两)

上为末,醋调敷患处。

《古今医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