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连环

①此篇目萧本原无,今据仁和寺本补。

平按:此篇自“余则”二字以上残脱,篇目亦不可考,故自“盛有”二字上,从《灵枢》卷三第十《经脉篇》及《甲乙经》卷二第一上篇补入。自“余则”二字以下至末,见《灵枢·经脉篇》,又见《甲乙经》卷二第一上篇。

编者按:萧氏注《黄帝内经太素》未见仁和寺本,故谓:“自‘余则’二字以上残脱,篇目亦不可考。②”今自篇首至杨上善注“腑脉必”以上,据仁和寺本补齐。“腑脉必”以下至“余则肩背痛”之上,仁和寺本亦残缺,故仍依萧本。

②考萧氏原本,自篇首至“脉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之前,萧氏似尚见到部分残文,所以曾加数段语,并以《灵枢》校之。为避免混乱,此次据仁和寺本重校,凡新增补之处,萧氏“平按”皆删去。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服》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别其六腑。愿尽闻其道。

雷公先口吟此《九针》六十篇之道,勤服日久,编绝简垢,恐弛子孙,请问其约。黄帝乃令设盟诚之,详授针灸经脉脏腑之道,故今问之。

编者按:“于黄帝”三字,《甲乙经》无。“禁服”《灵枢》、《甲乙经》均作“禁脉”。“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别其六腑”十六字,《甲乙经》无。“别其六腑”《灵枢》作“外别六腑”。注“编绝”、“恐”、“孙”、“灸”五字,仁和寺本虫蚀不完,观其剩形,似此五字,待考。又按:萧本此处加按语曰:“《灵枢》……‘其道’下有‘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五十七字。”考仁和寺本,此五十七字不缺,故本次点校补齐。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

人生成形,凡有八种,谓先遗体,阴阳二精,一也。

精成而脑髓生,

阴阳精变成脑髓,脑、髓同是骨中脂也,在头为脑,在四肢为髓,二也。枢》校之。为避免混乱,此次据仁和寺本重校,凡新增补之处,萧氏“平按”皆删去,请骨为干,干,本也。脑、髓之骨成,与皮肉筋脉为本,三也。

编者按:“骨“字,仁和寺本上部略残,观其剩形,当为“骨“字。

脉为营,

经脉成,通行血气,以营其身,四也。

编者按:注“也“字,仁和寺本脱,据前后段体例补。

筋为纲,

筋脉成,纲维四肢,约束百体,五也。

编者按:“纲”《灵枢》作“刚”。

肉为穡

其肉成已,盛裹筋骨,壅罗脏腑,六也。

编者按:“穡”《灵枢》作“墙”。

皮肤坚,

皮肤成已,腠理坚实,七也。

编者按:“坚”字之后,《灵枢》有“而”字。

毛发长,

毛发成已,润泽滋长,八也。

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八体成美,经脉血气遂得通行。

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

人之死生,血气先见经脉,故欲知死生,必先候经脉也。

编者按:“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及“能”字,《甲乙经》无。

处百病,

百病所生,经脉由之,欲处分百病,须候经脉也。

编者按:注“也”字后衍一“之”字,今删,仁和寺本多衍“之”字,皆径删,不再举。

调虚实,不可不通也。

人之虚实之气,欲行补泻,须通经脉也。

编者按:《灵枢》无“也”字。

肺手太阴之脉,

手太阴乃是五脏六腑经脉通行气之要道也。尺阴阳者,变化无方,随物施名,名有多种。肺在西方金位,阴气始生,名为少阴。居腰已上,脏腑之盖,居高而尊,因名太阴,即□□所主也。经脉与别,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故名曰脉也。

编者按:注“名有多种”,“多”字,仁和寺本原作“歹”,盖传写之误,今改正。“令”,原钞残缺,仅存上半部“人”字,今据《灵枢·决气》改。

起于中焦,

十一经脉生处,皆称为“起”;所经之处名“出”,亦称“至”、称“泾”,此为例也。膈下脐上为中焦也。

编者按:注“泾”字,疑为“经”字之误。

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鬲属肺,

鬲,佳麦反。五脏六腑气相通者,脏脉必络腑属脏,腑脉必□……□。

编者按:自篇首至此,从仁和寺本补入,以下仍从萧本。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然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①,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

肺气盛,故上冲肩背痛也。

①“渴”,人卫本注曰:今本《灵枢》作渴,当据《甲乙》作喝,与《脉经》、《千金》及《铜人》均合。

本书卷六《五脏命分》“肺小则少饮,不病喘喝。”杨注:喝,喘声。

风寒汗出,中风不浃,数欠。

肺脉盛者则大肠脉盛,天有风寒之时,犹汗出脏中,身外汗少,故曰不浃。祖夹反,谓润洽也。有本作“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阴阳之气上下相引,故多欠也。

平按:“不浃数欠”《灵枢》作“小便数而欠”,《甲乙》同。又:“欠”,袁刻误作“次”。注“有本”,袁刻作“本有”。

气虚则肩背痛寒,

盛气冲满,肩背痛也,肩背元气虚而痛也。阳虚阴并,故肩背寒也。

平按:“肩背”下,原钞重一“背”字,《灵枢》、《甲乙经》均不重,疑衍。

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肺以主气,故肺虚少气,不足以息也。大肠脉虚,令膀胱虚热,故溺色黄赤也。溺,音尿。

为此诸病,

手太阴脉气为前诸病也。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八十一难》曰:“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木也②,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者肝也,肝实则知肺虚。泻南方,补北方。南方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者,木之母也。水以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去不得干木也。”

平按:注“欲令金去不得干木也”句,《难经》无“去”字;“干”作“平”。滑注云:“金不得平木,不字疑衍。”复云:“经曰一脏不平,所胜平之。东方肝也,西方肺也,东方实则知西方虚。若西方不虚,则东方安得过实或泻或补,要亦抑其甚而济其不足,损过就中之道。越人之意,盖谓东方过于实,而西方之气不足,故泻火以抑其木,补水以济其金,是乃使金得与木相停,故曰欲令金得平木也。若曰欲令金不得平木,则前后文义窒碍,竟说不通。使肝不过肺不虚,复泻火补水,不几于实实虚虚耶!”据此,则本注“去”字、“不”字疑衍。原钞“于”字,当系“平”字传写之误。

②“东方木也”,仁和寺本作“东方者,木也”。

热则疾之,

热盛冲肤,闭而不通者,刺之摇大其穴,泻也。

寒则留之,

有寒痹等在分肉间者,留针经久,热气当集,此为补也。

陷下则灸之,

经络之中,血气减少,故脉陷下也。火气壮火,宣补经络,故宜灸也。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八十一难》云: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是谓正经自病,不中他邪,当自取其经。前盛虚者,阴阳虚实,相移相倾,而他经为病。有当经自受邪气为病,不因他经作盛虚。若尔,当经盛虚,即补泻自经,故曰以经取之。

盛者则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

厥阴少阳,其气最少,故寸口阴气一盛,病在手足厥阴;人迎阳气一盛,病在手足少阳。少阴太阳,其气次多,故寸口阴气二盛,病在手足少阴;人迎阳气二盛,病在手足太阳。太阴阳明,其气最多,故寸口阴气三盛,病在手足太阴;人迎阳气三盛,病在手足阳明。所以厥阴少阳,气盛一倍为病;少阴太阳,二倍为病;太阴阳明,三倍为病。是以寸口人迎,随阴阳气而有倍数,候此二脉,知于阴阳气之盛也。其阴阳虚衰,寸口人迎反小,准此可知也。

大肠手阳明之脉,

手阳明脉,起手之指端上行,下属大肠,通行大肠血气,故曰大肠手阳明脉也。

起于大指次指之端,

手阳明与手太阴合。手太阴从中焦至手大指次指之端,阴极即变为阳。如此阴极阳起,阳极阴起,行手头及足,如环无端也。

平按:《甲乙经》“端”下有“外侧”二字。

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

掌骨及大指本节,表两骨之间也。

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

手三阴行臑内,手三阳行臑外,阳明行臑外前楞也。

平按:“上臑外前廉”《甲乙经》作“上臑循外廉”。

上肩,出髃前廉,

髃,音隅,角也,两肩端高骨即肩角也,又五口反。

平按:“出髃前廉”《灵枢》、《甲乙经》作“出髃骨之前廉”。

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

柱骨,谓缺盆骨上极高处也。与诸脉会入缺盆处,名曰会也。手阳明脉上至柱骨之上,复出柱骨之下入缺盆也。

络肺,下鬲属大肠;

腑气通脏,故络脏属腑也。

平按:“鬲”《灵枢》作膈,下同。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侠鼻孔。

颈,项前也。交,谓相交,不相会入也。

平按:“上颈”《甲乙经》作“直上至颈”。

“侠”《灵枢》均作“挟”,下同。

是动则病齿痛□肿。

齿痛,谓下齿痛也。□,谓面颧秀高骨也,专劣反。

平按:“□”《灵枢》作“颈”,今本《甲乙经》作“颊”,正统本《甲乙经》作“颈”。

是主津所生病者,

《八十一难》云:邪在血,血为所生病,血主濡之也。是为血及津液皆为濡也。津,汗也。以下所生之病,皆是血之津汗所生病也。

平按:《难经》云:“经言脉有是动有所生病,是以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响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为所生也。”滑注谓:“此脉字,非尺寸之脉,乃十二经隧之脉。每脉中辄有二病者,盖以有在气在血之分也。”平又按:《灵枢》、《甲乙》“津”下有“液”字。注“津汗”,袁刻作“津液”。

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手阳明经是腑阳脉,多为热痛,故循经所生七种病也。鼻孔引气,故为鼽也,鼻形为鼽也。有说鼽是鼻病者,非也。

气盛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

是动所生之病,有盛有虚。盛者,此脉所过之处热及肿也。

虚则寒栗不复。

阳虚阴并,故寒栗也。不复,不得复于平和也。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则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则人迎反小于寸口。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平按:“頞中”下,《灵枢》有“旁纳太阳之脉”六字。《甲乙经》“纳”作“约”。]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足阳明脉起于鼻,下行属胃,通行胃之血气,故曰胃足阳明脉也。手阳明经从手上侠

鼻孔,到此而起,下行至于足指,名足阳明经。十二经脉行处及穴名,备在《明堂经》,具释之也。客主人,即上开穴也。頞,阿葛反,鼻茎也。颅,音卢。胃腑通气入脏,故属胃络脾也。

平按:①“頞颅”,《灵枢》、《甲乙经》“頞”作“额”。注“上开穴”,本书《气府篇》:客主人各一。杨注云:一名上关穴。《甲乙经》卷三第十一谓:上关,一名客主人,在耳前上廉,开口有孔,手少阳足阳明之会。《素问·气穴论篇》及《气府论》王注均同。则“开”字当系“关”字传写之误。

①人卫本注曰:平按全句,疑有误。因本书及日抄本均作“额”,何以按语出此“頞”字?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侠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胃口下②,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抵伏菟,

胃传食入小肠处,名胃下口。此脉一道,从缺盆下乳内廉肤肉之中,下侠脐至气街中。前者一道,从缺盆属胃。今从胃口下下行,与气街中者合为一脉而下。抵,至也,丁礼反。

平按:“侠脐”《灵枢》作“挟脐”。《灵枢》、《甲乙经》“髀”下均有“关”字;“菟”均作“兔”。

②“口下”,人卫本注曰:杨注:“胃传食入小肠处,名胃下口。”疑此“口下”及杨注后文“口下”,均是“下口”之误。《脉经·卷第六》、《千金·卷十六·第一》、《素问·厥论》等篇王注、《铜人·卷二》及《发挥·卷中》均作“下口”。

下膝入膑中,

膝,胫头也。膑,膝之端骨也,频忍反。

下循胻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胻③,故④孟反。

平按:“下循胻外廉”,袁刻脱此五字。“胻”《灵枢》作“胫”。

③“胻”,萧本误作“跗”。今据仁和寺本改。

④“故”,萧本作“古”。今据仁和寺本改。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脉从气街下行至足指间,凡有三道。

平按:“下膝三寸”,“膝”字《灵枢》作“廉”。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

洒洒,恶寒貌,音洗,谓如水洒洗寒也。

平按:“洒洒”《甲乙经》作“凄凄然”三字。

善伸数欠颜黑,

凡欠及多伸,或为阳上阴下,人之将卧,阴阳上下相引,故数欠。颜额,阳也。黑,阴也。阴气见额阳,病也。

平按:“伸”《灵枢》作“呻”。

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心欲动,

至,甚也。阳明,土也。土恶木,故病甚恶木音也。阳明主肉,血盛,故恶火也。阳明厥喘闷,闷故恶人也。

平按:“音”《灵枢》作“声”。

独闭户牖而处,

阴静而闇,阳动而明,今阴气加阳,故欲闭户独处也。

平按:“牖”上,《灵枢》、《甲乙经》有“塞”字。

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

阳盛故也。

贲向腹胀,是为□厥。

响,音乡。谓阳气贲聚虚满为腹胀也。以阳盛于脚,故欲登高弃衣而走,名为□厥也。

平按:“向”《灵枢》、《甲乙经》均作“响”。“□”《灵枢》作“骭”,今本《甲乙经》作“臂”,正统本《甲乙经》作“骭”。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

阳明主肉,血为肉液,故亦主血也。淫,过也,谓伤寒热病,温热过甚而热汗出也。

平按:“疟”《甲乙经》作“瘈”。

鼽衄,口□唇胗,颈肿喉痹,

衄,出血也。不言鼻衄而言鼽衄者,然鼻以引气也,鼽鼻形也,鼻形之中出血也。胗,唇痒疮,音紧。

平按:“胗”《甲乙经》作“紧”。

腹外肿,膝膑肿痛,

阳明,一道行于腹外,一道行于腹内。腹内水谷行通,故少为肿;腹外卫气数壅,故腹外多肿也。

平按:“腹外肿”《灵枢》、《甲乙经》作“大腹水肿”。

循膺、乳、街、股、伏菟、□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上七处并是足阳明脉所过,故循上七处痛者,是阳明脉病也。股,髀内阴股也。足中指内外间,阳明脉支所至,故脉病中指不用也。

平按:“街”上,《灵枢》有“气”字,《甲乙经》同。注“七处痛”,“处”字袁刻误作“虚”;“足中指”,“指”字袁刻脱。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

足阳明脉唯行身前,故脉盛身前皆热也。

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变。

脉气有余身前,故身前皆热;若有余胃中,故善饥溺变也。

平按:“变”《灵枢》、《甲乙经》均作“黄”。

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有余,身前胃中有热有饥;不足,身前胃中寒栗胀满。阳气有余,阴气不足;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今但举一边为例耳。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则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则人迎反小于寸口。

脾足太阴之脉,

足太阴脉,起于足大指端,上行属脾,通行脾之血气,故曰脾足太阴脉者也。

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覈骨后,

覈,胡革反。人足大指本节后骨,名为覈骨也。

平按:“覈”《灵枢》、《甲乙经》作“核”。

上内踝前廉,

十二经脉,皆行筋肉骨间;惟此足太阴经,上于内踝薄肉之处,脉得见者也。

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

内踝直上名为内,外踝直上为外,胫后腓肠名为腨。太阴从内踝上行八寸,当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行之。

平按:“腨”《灵枢》作“踹”。“胫”《甲乙经》作“胻”。

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股属脾络胃,

膝内之股近膝名膝股,近阴处为阴股也。

平按:《灵枢》无“循”字。“入股”,“股”字作“腹”,《甲乙经》同。

上鬲侠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鬲,注心中。

舌下散脉,是脾脉也。

是动则病舌强,食则欧,胃脘痛,

脘,胃腑也。脘,音管也。

平按:《灵枢》、《甲乙经》“舌”下均有“本”字;“欧”作“呕”。

腹胀善噫,得后出余气则快然如衰,

寒气客胃,厥逆从下上散,散已复上出胃,故为噫也。谷入胃已,其气上为营卫及膻中气,后有下行与糟粕俱下者,名曰余气。余气不与糟粕俱下,壅而为胀,今得之泄之,故快然腹减也。

平按:“出余”二字《灵枢》、《甲乙经》均作“与”。《甲乙经》“如衰”作“而衰”。

身体皆重。

身及四肢,皆是足太阴脉行胃气营之。若脾病,脉即不营,故皆重也。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

脾所生病,太阴脉行至舌下,故舌本痛也。

体不能动摇,

脾不营也。

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

脾脉注心中,故脾生病,烦心、心急痛也。

平按:“痛”《甲乙经》作“寒疟”。

溏,瘕、泄,

溏,食消,利也。瘕,食不消,瘕而为积病也。泄,食不消,飧泄也。

水闭,

脾所生病,不营膀胱,故小便不利也。

黄瘅,不能卧,强欠,

内热身黄病也。脾胃中热,故不得卧也。将欠不得欠,名曰强欠。

平按:《灵枢》、《甲乙经》“瘅”均作“疸”;“欠”均作“立”。“不能卧”《甲乙经》作“不能食,唇青”。

股膝内肿厥,大指不用。

或痹不仁,不能用也。

平按:“内肿厥”《甲乙经》作“内肿痛厥”。“大指”上,《灵枢》、《甲乙经》均有“足”字。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则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鬲络小肠;

十二经脉之中,余十一经脉及手太阳经,皆起于别处,来入脏腑。此少阴经起自心中,何以然者?以其心神是五神之主,能自生脉,不因余处生脉来入,故自出经也。肺下悬心之系,名曰心系。余经起于余处,来属脏腑。此经起自心中,还属心系,由是心神最为长也。问曰:《九卷》心有二经:谓手少阴,心主。手少阴经不得有输。手少阴外经受病,亦有疗处。其内心脏不得受邪,受邪即死。又《九卷·本输》之中,手少阴经及输并皆不言。今此《十二经脉》及《明堂流注》少阴经脉及输皆有,若为通精?答曰:经言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舍,其脏坚固,邪不能客。客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即死。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心之包络,包络,心主脉也,故有脉不得有输也。手少阴外经有病者,可疗之于手掌兑骨之端。又恐经脉受邪伤脏,故《本输》之中,输并手少阴经亦复去之。今此《十二经脉》手少阴经是动所生皆有诸病,俱言盛衰并行补泻及《明堂流注》具有五输者,以其心脏不得多受外邪,其于饮食汤药,内资心脏,有损有益,不可无也。故好食好药资心,心即调适;若恶食恶药资心,心即为病。是以心不受邪者,不可受邪也。言少阴是动所生致病及《明堂》有五输疗者,据受内资受外邪也。言手少阴是受邪,故有病也。

平按:注“若为通精”,“精”字原校作“释”。又注“是动所生”,“生”字袁刻误作“致”。“及明堂”,“及”字袁刻作“又”。

其支者,从心系上侠咽,系目系;

筋骨血气四种之精与脉合为目系,心脉系于目系,故心病闭目也。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上出掖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兑骨之端,

其小指掌后尖骨,谓之兑骨也。

平按:“上出掖下”《灵枢》作“下出腋下”。“掖”

《灵枢》、《甲乙经》均作“腋”,下同,不再举。“下肘内”《甲乙经》作“下肘中内廉”。“兑”《灵枢》作“锐”,下同。

入掌内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掌外将侧,名曰外廉;次掌内将侧,名内廉也。

平按:《灵枢》、《甲乙经》“廉”上有“后”字。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为臂厥。

心经病,心而多热,故渴而欲饮。其脉循臂,故是动为臂厥之病也。

平按:《灵枢》、《甲乙经》“为”上有“是”字。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也。

其脉上掖近胁,故胁痛也。臑臂内后廉,脉行之处,痛及厥也。厥,气失逆也。

平按:“胁痛”《甲乙经》作“胁满痛”。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则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小肠手太阳之脉,

手太阳脉起于手指,上行入缺盆,下属小肠,通小肠血气,故曰小肠手太阳脉也。

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捥,出踝中,

人之垂手,大指著身之侧,名手内侧;小指之后,名手外侧。足胫骨与足捥骨相属之处,著胫骨端内外高骨,名曰内外踝;手之臂骨之端,内外高骨,亦名为踝也。手太阳脉贯踝也。

平按:“捥”《灵枢》、《甲乙经》作“腕”,考“腕”与“捥”通。

直上循臂下骨下廉,

臂有二骨:垂手之时,内箱前骨名为上骨,外箱后骨名为下骨。手太阳脉行下骨下将侧之际,故曰下廉也。

平按:《灵枢》“骨”上无“下”字,《甲乙经》同。

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

手阳明上臑外前廉,手少阳循臑外,此手太阳循臑外后廉。手三阴脉行于臑内,手三阳脉行于臑外,此为异也。

平按:《灵枢》“两骨”作“两筋”。

出肩解,

肩臂二骨相接之处,名为肩解。

绕肩甲,交肩上,入缺盆,

肩,两肩也。两箱之脉,各于两箱绕肩甲已,会于大椎,还入缺盆,此为正也。有说两箱脉来交大椎上,会大椎穴以为交者,经不言交,不可用也。

平按:“甲”《灵枢》作“胛”,《甲乙经》同。“缺盆”下,《甲乙经》有“向腋下”三字。

络心,循咽下鬲抵胃,属小肠;其肢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兑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

脉络心,循咽而下,抵著胃下,属于小肠。上至颧□,傍抵鼻孔,至目内眦。目眦有三:目之内角为内眦,外角为兑眦,崖上为上眦也。

平按:“兑”《灵枢》、《甲乙经》均作“锐”。下“其支者”,“支”字正统《甲乙经》作“直”。“内眦”下,《灵枢》、《甲乙经》均有“斜络于颧”四字。注“有三”,“三”字袁刻误作“二”。

是动则病嗌痛颌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

臂臑痛若折者。

平按:“颌”《灵枢》、《甲乙经》均作“颔”。

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两大骨相接之处,有谷精汁,补益脑髓,皮肤润泽,谓之为液,手太阳主之。邪气病液,遂循脉生诸病也。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则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则人迎反小于寸口。膀胱足太阳之脉,

足太阳脉,起目内眦,上头下项侠脊属膀胱,通膀胱血气,故曰膀胱足太阳脉也。

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上;其支者,从颠至耳上角;其直者,从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贯臀,入腘中;

颠,顶也。顶上有骨空,太阳入骨空络脑还出也。髆,音博。臀,音屯,尻之厚肉也。

平按:《灵枢》、《甲乙经》“颠”均作“巅”。“贯臀”上,《灵枢》有“挟脊”二字,《甲乙

经》有“会于后阴”四字。

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胂,过髀枢,

胂,侠脊肉也,似真反。髀枢,谓髀骨尻骨相入转动处也。

平按:“支”正统本《甲乙经》作“直”。“髀”《甲乙经》作“膊”。“胂”《灵枢》、《甲乙经》均作“胛”,《甲乙经》注云:一作“髋”。“胂”下,《灵枢》、《甲乙经》均有“挟脊内”三字。又注“髀骨”,“髀”字;“相抵”,“相”字,袁刻均脱。

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腨,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京骨,谓外踝下近前高骨也。京,高大也。

平按:“后廉”上,《灵枢》有“从”字;“腨”作“踹”,《甲乙经》同。

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回,腘如结,腨如裂,是为踝厥。

腘、腨之病者,皆是太阳行踝之后,为厥失逆病也。结,谓束缚也。

平按:《甲乙经》“脊”下无“痛”字;“折”下无“髀”字。“回”《灵枢》作“曲”,《甲乙经》同。注

“为”上,别本有“所”字。

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颠疾,头亚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腨脚皆痛,小指不用。

足太阳水,生木筋也,故足太阳脉主筋者也。所以邪伤于筋,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也。

平按:“颠”《灵枢》作“巅”。“亚”《灵枢》作“囟”,注:“音信,顶门也。”

《甲乙经》作“囟”,音同,疑是古“囟”字之误。“项痛”《甲乙经》作“项颈间痛”。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则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则人迎反小于寸口。肾足少阴之脉,

足少阴脉,上行属肾,通行肾之血气,故曰肾足少阴脉也。

起于小指之下,邪趣足心,出于然骨之下,

足太阳腑脉至足小指而穷,足少阴脏脉从小指而起,是相接也。然骨,在内踝下近前起骨是也。

平按:“趣”《灵枢》作“走”。

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

少阴脉行至内踝之后,别分一道入足跟中也。

平按:注“足跟”二字,袁刻误作“骨陷”二字。

以上腨内,出腘内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贯脊,谓两箱二脉,皆贯脊骨而上,各属一肾,共络膀胱。

平按:《甲乙经》“腘”下有“中”字。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

直贯肝鬲而过称贯,即舌下两傍脉是也。

平按:“舌本”下,《甲乙经》注云:“一本云:从横骨,中挟脐,循腹里上行而入肺。”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从肺下行,循心系络于心,注胸中也。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黑如地色,

少阴脉病,阴气有余,不能消食,故饥不能食也。以阴气盛,面黑如地色也。

平按:“面黑如地色”《灵枢》作“面如漆柴”,《甲乙经》作“面黑如炭色”。

欬唾则有血,喝喝如喘,

唾为肾液,少阴入肺,故少阴病热,咳而唾血。虽唾喉中不尽,故呼吸有声,又如喘也。喝,呼葛反。

平按:“欬”《甲乙经》作“咳”;“如喘”作“而喘”。

坐而欲起,起目□□,如无所见,

少阴贯肝,肝脉系目,今少阴病,从坐而起,上引于目,目精气散,故□□无所见也。莫郎反。

平按:“起”字,《灵枢》、《甲乙经》不重;“□□”作“□□”。

心如悬病饥状,

足少阴病,则手少阴之气不足,故心如悬饥状也。

平按:“病”《灵枢》、《甲乙经》作“若”。

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肾主恐惧,足少阴脉气不足,故喜恐,心怵惕。前之病,是骨厥所为,厥谓骨精失逆。惕,耻激反,谓惧也。

平按:“气不足”至“捕之”,《甲乙经》无此十四字。

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瘅肠澼,

热成为瘅,谓肾脏内热发黄,故曰黄瘅也。肾主下焦,少阴为病,下焦大肠不和,故为肠澼也。

平按:“瘅”《灵枢》、《甲乙经》作“疸”。

脊股内后廉痛,委厥嗜卧,

津液不通,则筋弛好卧也。

平按:“委”《灵枢》、《甲乙经》均作“痿”。

足下热而痛。

少阴虚则热并,故足下热痛也。

平按:“而痛”下,《甲乙经》有“灸则强食生肉,缓带被发,大杖重履而步”十六字,本书及《灵枢》均在后。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灸则强食生食,

不盛不虚以经取者,亦以经取灸也。故疗肾所生之病亦有五法:自火化以降,并食熟肉,生肉令人热中,人多不欲食之,肾有虚风冷病,故强令人生食豕肉,温肾补虚,脚腰轻健,人有患脚风气,食生猪肉得愈者众,故灸肾病,须食助之,一也。

缓带,

带若急则肾气不适,故须缓带,令腰肾通畅,火气宣行,二也。

被发,

足太阳脉,从顶下腰至脚,今灸肾病,须开顶被发,阳气上通,火气宣流,三也。

平按:注“从顶”,“顶”字袁刻作“项”;“开顶”,“顶”字袁刻脱。

大杖,

足太阳脉,循于肩髆,下络于肾,今疗肾病,可策大杖而行,牵引肩髆,火气通流,四也。

重履而步。

燃磁石疗肾气,重履引腰脚,故为履重者,可用磁石分著履中,上弛其带令重,履之而行,以为轻者,可渐加之令重,用助火气,若得病愈,宜渐去之,此为古之疗肾要法,五也。

盛者则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

心主手厥阴心包之脉,心神为五脏六腑之主,故曰心主。厥阴之脉,行至于足,名足厥阴;行至于手,名手

厥阴。以阴气交尽,故曰厥阴。心外有脂,包裹其心,名曰心包。脉起胸中,入此包中,名手厥阴。故心有两经也:心中起者,名手少阴;属于心包,名手厥阴。有脉别行,无别脏形,三焦有气有脉,亦无别形,故手厥阴与手少阳以为表里也。

平按:“心包”下,《灵枢》有“络”字。《甲乙经》无“心包”二字。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鬲,历络三焦;

自有经历而不络著,手厥阴既是心脏之腑,三焦腑合,故属心包,经历三焦,仍络著也。三焦虽复无形,有气故得络也。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掖三寸,上抵掖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循胸出胁之处,当掖下三寸,然后上行,抵掖下方,下循臂也。太阴、少阴既在前后,故心主厥阴行中间也。

平按:“循中指”上,《甲乙经》无“入掌中”三字。

是动则病手热肘挛急掖肿,甚则胸中满,心澹澹大动,面赤目黄。

澹,徒滥反,水摇;又,动也。

平按:《灵枢》、《甲乙经》“手热”均作“手心热”;“肘挛”均作“臂肘挛急”;“胸中满”均作“胸胁支满”;“心澹澹”均作“心中澹澹”;“目黄”下均有“喜笑不休”四字。“大动”,赵府本《灵枢》作“火动”。

是心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心包既病,故令烦心心痛。

平按:“心主”,“心”字《灵枢》、《甲乙经》无。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则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三焦手少阳之脉,

上焦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其理在膻中。中焦在胃中口,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其理在脐傍。下焦在脐下,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其理在脐下一寸。上焦之气如云雾在天,中焦之气如沤雨在空,下焦之气如沟渎流地也。手少阳脉是三焦经隧,通行三焦之血气,故曰三焦手少阳脉也。

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

上肩交足少阳,行出足少阳之后,方入缺盆也。

平按:“手表”下,《灵枢》、《甲乙经》均有“腕”字。

布膻中,散络心包,下鬲遍属三焦;

遍,甫见反。散布膻中也。有本“布”作“交”者,检非也。三焦是气,血脉是形,而言属者,谓脉气相入也。

平按:《灵枢》“络”作“落”;“遍”作“循”。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係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兑眦。

系,古帝反,有本作侠也。

平按:“係”《灵枢》作“繫”,《甲乙经》作“侠”。“下颊”,“颊”字,《甲乙经》作“额”。“兑”,《灵枢》作“锐”,下同,不再举。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淳淳,嗌肿喉痹。

浑浑淳淳,耳聋声也。

平按:“淳淳”《灵枢》、《甲乙经》作“焞焞”。

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兑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气,谓三焦气液。

平按:“颊痛”,“痛”字《甲乙经》无。“不用”《甲乙经》作“不为用”。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则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则人迎反小于寸口。胆足少阳之脉,

足少阳脉,起目兑眦,下行络肝属胆,下行至足大指三毛,通行胆之血气,故曰胆足少阳脉也。

平按:注“属胆”二字,袁刻脱。

起于目兑眦,上抵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角,谓额角也。项前曰颈。足少阳脉,从耳后下颈,向前至缺盆,屈回向肩,至肩屈向后,复回向颈,至颈始入缺盆。是则手少阳上肩向入缺盆,肩上自然交足少阳也。足少阳从颈前下至缺盆向肩,即是行手少阳前也;至肩交手少阳已向后,回入缺盆,即是行手少阳之后也。

平按:《灵枢》、《甲乙经》“角”上有“头”字。注“至肩交手少阳已”,“已”字袁刻误作“也”。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兑眦后;其支者,别目兑眦,下大迎,合手少阳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鬲络肝属胆,

大迎,在曲颔前一寸二分骨陷者中。足少阳至大迎已,向□,与手少阳合已,却邪下向颊车,加颊车已,然后下颈至缺盆,与前直者合。颊车,在大迎上,曲颊端。有本云:别目兑眦,迎手少阳于□。无大合二字。以义置①之,二脉双下,不得称迎也。

平按:“于□,下”,《灵枢》、《甲乙经》作“抵于□下”。

①“置”,人卫本注曰:疑“量”之误。

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街,衢道也。足阳明脉及足少阳脉气所行之道,故曰气街。股外髀枢,名曰髀厌也。

其直者,从缺盆下掖,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

胁有前后,最近下后者为季胁。有本作肋。

平按:“□”《灵枢》、《甲乙经》均作“厌”。

以下循髀太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膀胱足太阳脉,从髀外下足,因名髀太阳。辅骨绝骨穷也,外踝上阳辅穴也。

平按:“太阳”,“太”字《灵枢》、《甲乙经》无。

其肢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其足少阳脉,出大指端,还出回贯甲,复出三毛。一名丛毛,在上节后毛中也。

平按:“岐”下,《灵枢》、《甲乙经》有“骨”字。“爪”上,《甲乙经》有“入”字。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

胆热,苦汁循脉入颊,故口苦,名曰胆痹。脉循胸胁,喜太息及心胁皆痛也。

平按:“反侧”《灵枢》作“转侧”。

甚则面尘,体无膏泽,足少阳反热,是为阳厥。

甚,谓阳厥热甚也。足少阳起面,热甚则头颅前热,故面尘色也。阳厥,少阳厥也。

平按:“面尘”《灵枢》作“面微有尘”,《甲乙经》作“面微尘”。“足少阳反热”《灵枢》、《甲乙经》作“足外反热”。

是主骨所生病者,头角□痛,目兑眦痛,

水以主骨,骨生足少阳,故足少阳痛病还主骨也。额角,在发际也。头角,谓顶两箱,额角后高骨角也。□,谓牙车骨,上抵颅以下者,名为□骨。

平按:“角”《灵枢》作“痛”,《甲乙经》作“面”。“□”《灵枢》作“颔”,《甲乙经》同。注“牙车骨”,“牙”字袁刻作“口”。

缺盆中肿痛,掖下肿,马刀侠婴,汗出振寒疟,

脉从缺盆下掖,故掖下肿;复从颊车下颈,故病马刀侠婴也。马刀,谓痈而无脓者是也。汗出、振寒、疟等,皆寒热病,是骨之血气所生病也。

平按:“马”字上,《甲乙经》有“痛”字。“婴”《灵枢》、《甲乙经》均作“瘿”。

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足少阳脉主骨,络于诸节,故病诸节痛也。

平按:“胸”下,《甲乙经》有“中”字。“至胫”,袁刻误作“至经”。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则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则人迎反小于寸口。肝足厥阴之脉,

足厥阴脉,从足指上行,环阴器,络胆属肝,通行肝之血气,故曰肝足厥阴脉也。

起于大指藂毛之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阴股,入毛中,环阴器,抵少腹,侠胃,属肝络胆,上贯鬲,布胁肋,

髀内近阴之股,名曰阴股。循阴器一周,名环也。

平按:《灵枢》、《甲乙经》“藂”作“丛”;“上循”上,均有“际”字;“上踝”《甲乙经》作“外踝”。“阴股”《灵枢》、《甲乙经》作“股阴”。《灵枢》“环”作“过”;“少腹”作“小腹”。“络胆”下,正统本《甲乙经》有“其直者从肝”五字。

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

喉咙上孔名颃颡。督脉出两目上颠,故与厥阴相会也。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鬲,上注肺。

肺脉手太阴从中焦起,以次四脏六腑之脉皆相接而起,唯足厥阴脉还回从肝注于肺中,不接手太阴脉何也?但脉之所生,禀于血气,血气所生,起中焦仓廪,故手太阴脉从于中焦,受血气已,注诸经脉。中焦乃是手太阴受血气处,非是脉次相接之处,故脉环周,至足厥阴,注入脉中,与手太阴脉相接而行,不入中焦也。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颓疝,妇人少腹肿腰痛,甚则嗌干面尘。

肝合足少阳,阳盛并阴,故面尘色也。

平按:“颓”《灵枢》作“□”,《甲乙经》作“□”。“尘”下,《灵枢》、《甲乙经》均有“脱色”二字。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欧逆,飧泄狐疝遣溺闭。脉抵少腹侠胃,故生飧泄也。狐夜不得尿,至明始得,人病与狐相似,因曰狐疝。有本作颓疝,谓偏颓病也。□,篆文麻②字,此经淋病也,音隆。

平按:《甲乙经》“飧泄”作“洞泄”;“遣溺”作“遗精”;“闭□”作“癃闭”。

②“麻”,据文义,当为“痳”字之误。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则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

《黄帝内经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