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解

平按:此篇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六《病能论篇》。

所谓深之细者,其中手如针,聚者坚也,愽者大也。《上经》者,气之通天也。《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也。

诊脉所知,中手如针,此细之状也。切,按也。《上经》言上通天之气,《下经》言下病之变化也。又自腰以上,随是何经之气,以为上经;自腰以下,以为下经。上经通于天气,下经言其变化也。

平按:《素问》“针”下有“也”字;“气”上有“言”字。

《金匮》者,决死生也。

《金匮》之章,作决死生之论也。

《揆度》者,切度之。《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者也。恒者,得以四时死者也。所谓揆者,方切求也。度者,得其病处也,以四时度之也。

得病传之,至于胜时而死,此为恒也。中生喜怒,令病次传死者,此为奇也。揆者,方将求病所在,揆量之也。度者,得其病处,更于四时度其得失也。

平按:“方切求也”下,《素问》有“言切求其脉理也”七字。注“令病次传死者”,《素问》新校正引杨注作“令病次传者”,无“死”字。又按《素问》王注云:“凡言所谓者,皆释未了义。今此所谓,寻前后经文,悉不与此篇义相接。似今数处少成文义者,终是别释经文,世本既阙第七二篇,应彼阙经错简文也。古文断裂,缪续于此。”

《黄帝内经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