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促

经义

《至真要大论》曰∶诸气 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脉解篇》曰∶阳明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脏腑间,故为水也。少阴所谓呕咳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根据从,故呕咳上气喘也。

《阴阳别论》曰∶二阳之病发心脾,其传为息贲者,不治。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大奇论》曰∶肺之雍,喘而两 满。

《太阴阳明论》曰∶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

《痹论》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肺痹者,烦满喘而呕。淫气喘息,痹聚在肺。肠痹者,数饮而不得出,中气喘争。

《阳明脉解篇》曰∶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连脏则死,连经则生。

《脉要精微论》曰∶肝脉,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

《逆调论》曰∶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精液而流也。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

《示从容论》曰∶喘咳者,是水气并阳明也。

《玉机真藏论》曰∶秋脉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举痛论》曰∶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

《刺禁论》曰∶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

《五邪篇》曰∶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咳动肩背。

《缪刺论》曰∶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而支 ,胸中热。

《经脉别论》曰∶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

《平人气象论》曰∶颈脉动喘疾咳,曰水。

《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也,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肾足少阴也,是动则病饥不欲食,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

《藏气法时论》曰∶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

《调经论》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水热穴论》曰∶故水病下为 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

《热病篇》曰∶热病已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喘甚者死。

论证

气喘之病,最为危候,治失其要,鲜不误人,欲辩之者,亦惟二证而已。所谓二证者,一曰实喘,一曰虚喘也。此二证相反,不可混也。然则何以辩之?盖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实喘者气长而有余,虚喘者气短而不续。实喘者胸胀气粗,声高息涌,膨膨然若不能容,惟呼出为快也;虚喘者慌张气怯,声低息短,惶惶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惟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也。此其一为真喘,一为似喘,真喘者其责在肺,似喘者其责在肾。何也?盖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皮毛而居上焦,故邪气犯之,则上焦气壅而为喘,气之壅滞者,宜清宜破也。肾主精髓而在下焦,若真阴亏损,精不化气,则下不上交而为促,促者断之基也,气既短促,而再加消散,如压卵矣。且气盛有邪之脉,必滑数有力,而气虚无邪之脉,必微弱无神,此脉候之有不同也。其有外见浮洪,或芤大至极,而稍按即无者,此正无根之脉也。或往来弦甚而极大极数,全无和缓者,此正胃气之败也,俱为大虚之候。但脉之微弱者,其真虚易知,而脉之浮空弦搏者,其假实难辩,然而轻重之分,亦惟于此而可察矣。盖其微弱者,犹顺而易医,浮空者,最险而多变,若弦强之甚,则为真藏,真藏已见,不可为也。

虚喘证治(共七条)

凡虚喘之证,无非由气虚耳。气虚之喘,十居七八,但察其外无风邪,内无实热而喘者,即皆虚喘之证。若脾肺气虚者,不过在中上二焦,化源未亏,其病犹浅。若肝肾气虚,则病出下焦而本末俱病,其病则深,此当速救其根以接助真气,庶可回生也。其有病久而加以喘者,或久服消痰散气等剂而反加喘者,或上为喘咳而下为泄泻者,或妇人产后亡血过多,则营气暴竭,孤阳无根据而为喘者,此名孤阳绝阴,剥极之候,已为难治,更毋蹈剥庐之戒也。

虚喘证,其人别无风寒咳嗽等疾,而忽见气短似喘,或但经微劳,或饥时即见喘促,或于精泄之后,或于大汗之后,或于大小便之后,或大病之后,或妇人月期之后而喘促愈甚,或气道噎塞,上下若不相续,势剧垂危者,但察其表里无邪,脉息微弱无力,而诸病若此,悉宜以贞元饮主之,加减如本方,其效如神。此外如小营煎、大营煎、大补元煎之类,俱可择用。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即此之类。若大便溏泄兼下寒者,宜右归饮、右归丸、圣术煎之类主之。

脾肺气虚,上焦微热微渴而作喘者,宜生脉散主之。或但以气虚而无热者,惟独参汤为宜。若火烁肺金,上焦热甚,烦渴多汗,气虚作喘者,宜人参白虎汤主之。若火在阴分,宜玉女煎主之,然惟夏月或有此证。若阴虚,自小腹火气上冲而喘者,宜补阴降火,以六味地黄汤加黄柏、知母之类主之。

水病为喘者,以肾邪干肺也。然水不能化而子病及母,使非精气之败,何以至此,此其虚者十九,而间乎虚中挟实,则或有之耳。故凡治水喘者,不宜妄用攻击之药,当求肿胀门诸法治之,肿退而喘自定矣。古法治心下有水气上乘于肺,喘而不得卧者,以《直指》神秘汤主之。但此汤性用多主气分,若水因气滞者用之则可,若水因气虚者,必当以加减金匮肾气汤之类主之。

老弱人久病气虚发喘者,但当以养肺为主。凡阴胜者宜温养之,如人参、当归、姜、桂、甘草,或加以 、术之属。阳胜者宜滋养之,如人参、熟地、麦冬、阿胶、五味子、梨浆、牛乳之属。

关格之证为喘者,如《六节藏象论》曰∶人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此关格之证以脉言,不以病言也。今人之患此者颇多,而人多不知,且近时察脉者不论人迎,惟在寸口,但其两手之脉浮弦至极,大至四倍已上者,便是此证,其病必虚里跳动而气喘不已。此之喘状,多无咳嗽,但觉胸膈舂舂,似胀非胀,似短非短,微劳则喘甚,多言亦喘甚,甚至通身振振,慌张不宁。此必情欲伤阴,以致元气无根,孤阳离剧之候也,多不可治。方论详关格门。

凡病喘促,但察其脉息微弱细涩者,必阴中之阳虚也;或浮大弦芤按之空虚者,必阳中之阴虚也。大凡喘急不得卧而脉见如此者,皆元气大虚,去死不远之候,若妄加消伐,必增剧而危,若用苦寒或攻下之,无不即死。

实喘证治(共七条)

一、实喘之证,以邪实在肺也,肺之实邪,非风寒则火邪耳。盖风寒之邪,必受自皮毛,所以入肺而为喘,火之炽盛,金必受伤,故亦以病肺而为喘。治风寒之实喘,宜以温散;治火热之实喘,治以寒凉。又有痰喘之说,前人皆曰治痰,不知痰岂能喘,而必有所以生痰者,此当求其本而治之。

凡风寒外感,邪实于肺而咳喘并行者,宜六安煎加细辛或苏叶主之。若冬月风寒感甚者,于本方加麻黄亦可,或用小青龙汤、华盖散、三拗汤之类主之。

外有风寒,内兼微火而喘者,宜黄芩半夏汤主之。若兼阳明火盛而以寒包热者,宜凉而兼散,以大青龙汤,或五虎汤、越婢加半夏汤之类主之。

外无风寒而惟火盛作喘,或虽有微寒而所重在火者,宜桑白皮汤,或抽薪饮之类主之。

痰盛作喘者,虽宜治痰,如二陈汤、六安煎、导痰汤、千缗汤、滚痰丸、抱龙丸之类,皆可治实痰之喘也;六君子汤、金水六君煎之类,皆可治虚痰之喘也。然痰之为病,亦惟为病之标耳,犹必有生痰之本,故凡痰因火动者,必须先治其火;痰因寒生者,必须先治其寒。至于或因气逆,或因风邪,或因湿滞,或因脾肾虚弱,有一于此,皆能生痰,使欲治痰而不治其所以痰,则痰终不能治,而喘何以愈哉。

气分受邪,上焦气实作喘,或怒气郁结伤肝,而人壮力强,胀满脉实者,但破其气而喘自愈,宜廓清饮、四磨饮、四七汤、萝卜子汤、苏子降气汤之类主之;或阳明气秘不通而胀满者,可微利之。

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未发时以扶正气为主,既发时以攻邪气为主。扶正气者,须辩阴阳,阴虚者补其阴,阳虚者补其阳。攻邪气者,须分微甚,或散其风,或温其寒,或清其痰火。然发久者气无不虚,故于消散中宜酌加温补,或于温补中宜量加消散。此等证候,当KT KT 以元气为念,必使元气渐充,庶可望其渐愈,若攻之太过,未有不致日甚而危者。

述古(共二条)

东垣曰∶华佗云盛而为喘,减而为枯;故《活人》亦云∶发喘者气有余也。凡看文本,须要会得本意,盛而为喘者,非肺气盛也,喘为肺气有余者,亦非气有余也;气盛当认作气衰,有余当认作不足。肺气果盛,又为有余,则当清肃下行而不喘,以其火入于肺,衰与不足而为喘焉。故言盛者,非言肺气盛也,言肺中之火盛也;言有余者,非言肺气有余也,言肺中之火有余也。故泻肺以苦寒之剂,非泻肺也,泻肺中之火,实补肺气也,用者不可不知。

丹溪曰∶喘急者,气为火所郁而为,痰在肺胃间也。有痰者,有火炎者,有阴虚自小腹下起而上逆者,有气虚而致气短者,有水气乘肺者,有肺虚挟寒而喘者,有肺实挟热而喘者,有惊忧气郁肺胀而喘者,有胃络不和而喘者,有肾气虚损而喘者。虽然,未有不由痰火内郁,风寒外束而致之者也。

灸法

璇玑、气海、膻中、期门。

背中骨节第七椎下穴,灸三壮,喘气立已,神效。

喘促论列方

贞元饮(新补十九) 六安煎(新和二) 大补元煎(新补一) 大营煎(新补十四) 小营煎(新补十五) 六君子汤(补五) 右归饮(新补三) 右归丸(新补五) 大青龙汤(散七) 独参汤(补三五) 神秘汤(和一三八) 小青龙汤(散八) 圣术煎(新热二五) 生脉散(补五六)玉女煎(新寒十二) 萝卜子汤(和一三九) 二陈汤(和一) 千缗汤(和九五) 桑白皮汤(寒五二) 六味地黄汤(补百二十) 抱龙丸(小八五) 导痰汤(和九一) 廓清饮(新和十三)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四七汤(和九七) 四磨饮(和五二) 《金匮》肾气丸(补一二四) 五虎汤(和一三六) 三拗汤(散七八) 人参白虎汤(寒三) 华盖散(散七九) 滚痰丸(攻七七)苏子降气汤(和四一) 黄芩半夏汤(散五十) 越婢加半夏汤(散九十)

论外备用方

参附汤(补三七) 五味子汤(补五七 喘渴)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虚喘) 蜜酥煎(补六五) 百合汤(和一三五 浮肿作喘) 人参胡桃汤(补五九 喘不得卧) 苏子煎(和一四一润肺喘) 定喘汤(和一三三 风寒喘) 人参定喘汤(和一三四 寒邪咳喘) 黄栝蒌丸(和百十八 痰喘) 神秘汤(和一三八 水气喘) 苏陈九宝汤(散八五 哮喘) 泻白散(寒四二肺火) 双玉散(寒七一 火喘) 安眠散(固七 喘不止) 葶苈大枣泻肺汤(和百四十 浮肿喘)

《景岳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