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论治

麻木,营卫滞而不行之症。《灵枢》云∶卫气不行,则为麻木。《素问》云∶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如人坐久,压着一边,亦为麻木。东垣以为气不行,当补肺气。丹溪以麻为气虚,木为湿痰败血,于不仁中,确分为二。盖麻虽不关痛痒,只气虚而风痰凑之,如风翔浪沸,木则肌肉顽痹,湿痰挟败血,阻滞阳气,不能遍运,为病较甚,俱分久暂治之。治麻以气虚为本,风痰为标。用生姜为响导,枳壳开气,半夏逐痰,羌活、防风散风,木通、威灵仙、白僵蚕行经络。手臂用桑枝,足股用牛膝,病减用补中益气汤,重加参、 以固本。治本以桂附为响导,乌药、木香行气,当归、杞子、桃仁、红花和血,穿山甲、牙皂通经络,病减,用八珍汤以培虚。此外如浑身麻木,卫气不行者,神效黄 汤。皮肤麻木,肺气不行者,芍药补气汤加防风。肌肉麻木,营气不行者,八仙汤。暑月麻木,热伤元气者,人参益气汤。冷风麻痹,足屈不伸者,独活寄生汤。腿足麻木,忽如火灼,属湿热下注。二妙丸加牛膝,不应,加肉桂。手臂麻,属气虚。

补中益气汤加桑枝、姜黄。立斋治何孟春,臂麻目泪,为气虚有痰,用补中益气汤,兼服六味丸而愈。十指麻木,属胃中湿痰败血。二术二陈汤加桃仁、红花,少加附子行经。指尖麻,属经气虚。沈氏桑尖汤。面麻木,属阳气虚。牛皮胶煨化,和肉桂末浓涂之。口舌麻木,吐痰涎。止麻消痰汤。气虚加人参,血虚加当归身。

合目则浑身麻木,开眼则止,东垣以为阳衰,湿伏阴分。用三痹汤去乌头,加黄柏、苍术。腹皮麻痹,多煮葱白食之即愈。一块不知痛痒,遇阴寒益甚,属痰挟死血,宜活血行气。二陈汤加川芎、当归、怀牛膝、韭汁,白芥子研末,葱姜汁调敷外。专因血瘀,四物汤加韭汁、桃仁、红花。专因气滞,开结舒筋汤。有自头麻至心窝而死,或自足心麻至膝盖而死。麻骨方。妇人因悒郁气结,致发麻痹者,当舒郁。逍遥散加香附、川芎。

《沈氏尊生书》曰∶治麻木,须补助气血,不可专用消散。方书有谓大指次指,忽然麻木不仁者,三年内须防中风。宜服地黄饮子,或十全大补汤加羌活、秦艽。若古法服愈风汤、天麻丸,开其元腑,漏其真液,适以招风取中,预防云乎哉。

麻木脉候

脉浮而濡,属气虚。关前得之,麻在上体;关后得之,麻在下体。浮而缓属湿,为麻痹;紧属寒,为痛痹。涩而芤,属死血,为木,不知痛痒。

附方

〔治麻〕补中益气汤 见一卷中风。

〔治木〕八珍汤 见一卷中风。

〔卫气〕神效黄 汤 参 陈 芍 草 蔓荆子

〔肺气〕芍药补气汤 芍 陈 草

〔营气〕八仙汤 八珍汤加 陈 夏 羌 防 柴胡 桂枝 秦艽 牛膝

〔清暑〕人参益气汤 (二钱) 参 草(各钱半) 白芍(七分) 柴胡(六分) 升麻(五分) 五味子(三十粒)

日二服。第二曰∶ (四钱) 红花(三分半) 陈皮(五分) 泽泻(三分) 亦日二服。第三曰∶ (三钱)

黄柏(六分) 陈皮(钱半) 升麻(一钱) 泽泻(钱二分) 白芍(二钱半) 炙草(五分) 五味子(三十五粒)

亦日二服。

〔冷风〕独活寄生汤 见一卷湿。

〔湿热〕二妙丸 见一卷湿。

〔臂麻〕六味丸 见一卷中风。

〔指麻〕二术二陈汤 见二卷痰饮。

〔指尖〕桑尖汤 嫩桑尖(五钱) 汉防己(三钱) 当归(二钱) 黄 茯苓(各一钱半) 威灵仙 秦艽(各一钱) 川芎 升麻(各五分) 加人参亦可。

〔口舌〕止麻消痰汤 芩 连 苓 夏 蒌 桔 陈 枳 草 天麻 南星 细辛

〔合目〕三痹汤 见本卷痹。

〔行气〕二陈汤 见一卷中风。

〔血瘀〕四物汤 见一卷中风。

〔气滞〕开结舒筋汤 紫苏 陈皮 香附 乌药 归 芎 羌 夏 星 苍术(各八分) 桂枝 甘草(各四分)

〔头足〕麻骨汤 人粪烧灰,豆腐浆调服,即止。又方,川楝子烧灰为末,每服二五钱,酒下。

〔舒郁〕逍遥散 见一卷火。

〔中风〕地黄饮子 见一卷中风。

〔补虚〕十全大补汤 见一卷中风。

〔通治〕愈风汤 见一卷中风。

〔诸风〕天麻丸 天麻 牛膝 萆 元参(各六两) 当归 羌活(各十两) 杜仲(七两) 熟地(一斤)

附子(三两) 炼蜜为丸。

麻木脉案

眭氏 年近六旬,肢麻头晕屡发。今春头右畔麻至舌尖,言蹇目红,龈浮齿痛,厥阳升逆,鼓煽痰火,入窍入络,轻为麻瞀,甚则口眼 僻,手足不随,偏枯类中,由来者渐矣。用滋阴镇阳以熄风,缓效为宜。熟地(四钱)、钩藤(三钱)、石斛、杞子、茯神、白芍、牡蛎、磁石(各二钱)、羚羊角(七分)、山栀、甘菊(俱炒。各一钱)。十数服症减,去磁石,加冬桑叶、黑芝麻,再去钩藤、栀、菊、羚角等,加潞参,以桑甚熬膏,及阿胶和丸。渐安。

《类证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