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脉沉数者,邪气实也,宜泄之。肿痛,增寒发热,或拘急者,邪在表也,宜发散。

因怒

弱者,补气为主。肿硬不溃者,补气血为主。抑郁所致者,解郁结调气血。溃后不敛者,属气血俱虚,宜大补。虚劳所致者,补之。因有核而不敛者,腐而补之。脉实而不敛,或不消者,下之。

一男子患此,肿痛发寒热,大便秘,以射干连翘散,六剂热退大半;以仙方活命饮,四剂而消。

一妇人耳下肿痛,发寒热,与荆防败毒散,四剂表证悉退;以散肿溃坚汤,数剂肿消大半,再以神效栝蒌散,四剂而平。

一男子肝经风热,耳下肿痛发热,脉浮数,以薄荷丹治之而消。

一男子每怒,耳下肿,或胁作痛,以小柴胡汤,加青皮、木香、红花、桃仁,四剂而愈一男子肿硬不作脓,脉弦而数,以小柴胡汤兼神效栝蒌散,各数剂;及隔蒜灸数次,月余而消。

一妇人颈肿不消,与神效栝蒌散,六剂稍退;更以小柴胡汤,加青皮、枳壳、贝母,数剂消大半;再以四物对小柴胡,数剂而平。

一男子因暴怒,项下肿痛结核,滞闷兼发热,用方脉流气饮二剂,胸膈利;以荆防败毒散,

将平,唯一核不消,乃服遇仙无比丸二两而瘳。

一妇人久郁,患而不溃,既溃不敛,发热口干,月水短少,饮食无味,日晡尤倦,以益气养毒药,去而复结,以致不能收敛,出水不止,遂致不救。然此证,属虚劳气郁所致,宜补形气,调经脉,未成者自消,已成自溃,若投 悍之剂,则气血愈虚,多变为瘵证。然坚而不溃,溃而不合,气血不足明矣,况二经之血,原自不足,不可不察。

一男子久而不敛,神思困倦,脉虚,余欲投以托里,彼以为迂,乃服散肿溃坚汤,半月余,

初觉,宜内消之;如经久不除,气血渐衰,肌寒肉冷,或脓汁清稀,毒瓦斯不出,疮口不合,聚肿不赤,结核无脓,外证不明者,并宜托里;脓未成者,使脓早成;脓已溃者,使疮无变坏之证,所以宜用也。

一男子久不敛,脓出更清,面黄羸瘦,每侵晨作泻,与二神丸,数服泻止;更以六君子汤,加芎归,月余肌体渐复;灸以豆豉饼,及用补剂作膏药贴之,三月余而愈。

一妇溃后核不腐,以益气养荣汤三十余剂,更敷针头散腐之,再与前汤三十余剂而敛。

一男子未溃,倦怠发热,以补中益气汤,治之稍愈;以益气养荣汤,月余而溃,又月而瘥。

一妇人肝经积热,患而作痛,脉沉数,以射干连翘汤,四剂稍愈;更用散肿溃坚丸,月余而

毒、曰风、曰热,皆此二端,拓引变换,须分虚实。实者易治,虚者可虑。此经主决断,有相火,且气多血少,妇人见此,若月水不调,寒热变生,稍久转为潮热,自非断欲食淡,神医不能疗也。

一男子患面肿硬,久不消,亦不作脓,服散坚败毒药,不应。令灸肘尖、肩尖二穴,更服益

,月经每过期且少,用逍遥散兼前汤,两月余气血复而疮亦愈,但一口不收,敷针头散,更灸前穴而痊。常治二三年不愈者,连灸三次,兼用托里药,即愈。一妇人因怒,结核肿痛,察其气血俱实,先以神效散下之,更以益气养荣汤,三十余剂而消。常治此证,虚者先用益气养荣汤,待其气血稍充,乃用神效散,取去其毒,仍进前药,无不效者。

一 妇咽间如一核所鲠,咽吐不出,倦怠发热,先以四七汤治之,而咽利,更以逍遥散。一妇所患同前,兼胸膈不利,肚腹膨胀,饮食少思,睡卧不安,用分心气饮,并愈。

一室女年十七,项下时或作痛,乍寒乍热,如疟状,肝脉弦长,此血盛之证也。先以小柴胡

仓公传与褚澄,略而论及,言寡者,孟子正谓无夫曰寡是也。如师尼丧夫之妇,独阴无阳,欲男子而不可得,是以郁悒而成病也。《易》曰∶天地 ,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孤阴独阳可乎?夫既处闺门,欲心萌而不遂,致阴阳交争,乍寒乍热,有类疟疾,久而为痨。又有经闭白淫,痰逆头风,膈气痞闷,面 瘦瘠等证,皆寡妇之病。诊其脉,独肝脉弦,出寸口而上鱼际,宽其脉,原其疾,皆血盛而得。经云∶男子精盛则思室,女人血盛则怀胎。观其精血,思过半矣。

一男子耳下患五枚如贯珠,年许尚硬,面色痿黄,饮食不甘,劳而发热,脉数软而涩。

以益气养荣汤,六十余剂,元气已复,患处已消,一核尚存,以必效散,二服而平。

一妇人久不作脓,脉浮而涩,余以气血俱虚,欲补之,使自溃。彼欲内消,专服斑蝥,及散坚之药,气血愈虚而死。

一男子因劳,而患怠惰发热,脉洪大,按之无力,余谓须服补中益气汤。彼不信,辄服攻伐

治先以调经解郁,更以隔蒜灸之,多自消。如不消,即以琥珀膏贴之,俟有脓,即针之,否则变生他处。设若兼痰兼阴虚等证,只宜加兼证之剂,不可干扰余经。若气血已复而核不消,却服散坚之剂,至月许不应,气血亦不觉损,方进必效散,或遇仙无比丸,其毒一下,即止二药,更服益气养荣汤数剂以调理。若疮口不敛,宜用豆豉饼灸之,用琥珀膏贴之。气血俱虚,或不慎饮食起居七情者,俱不治。然而此证以气血为主,气血壮实,不用追蚀之剂,彼亦能自腐,但取去,便易于收敛;若气血虚,不先用补剂,而数用追蚀之药,不惟徒治,适足以败矣;若发寒热,眼内有赤脉贯瞳人者,亦不治。一脉者,一年死;二脉者,二年死一男子素弱,溃后核不腐,此气血皆虚,用托里养荣汤,气血将复,核尚在,以簪梃拨去,又服前药,月余而痊。

一男子气血已复,核尚不腐,用针头散,及必效散,各三次,不旬日而愈。

一男子患之,痰盛胸膈痞闷,脾胃脉弦,此脾土虚肝木乘之也,当以实脾土伐肝木为主。彼

,饮食少思;以补中益气汤,倍加白术,月余中气少健;又以益养荣汤,两月肿消,而血气亦复矣。夫右关脉弦,弦属木,乃木盛而克脾土,为贼邪也,虚而用苦寒之剂,是虚虚也,况痰之为病,其因不一,主治之法不同。凡治痰,用利药过多,则脾气愈虚,虚则痰愈易生,如中气不足,必用参术之类为主,佐以痰药。

一妇人因怒项肿,后月经不通,四肢浮肿,小便如淋,此血分证也。先以椒仁丸数服,经行经水不通,名曰水分,宜葶苈丸治之。《妇人良方》云∶妇人肿满,若先因经水断绝,后至四肢浮肿,小便不通,名曰血分。水化为血,血不通,则复化为水矣,宜服椒仁丸。若先因小便不利,后身浮肿,致经水不通,名曰水分,宜服葶苈丸。

一室女年十九,颈肿一块,硬而色不变,肌肉日削,筋挛急痛,此七情所伤,气血所损之证

伤于忧愁则肢废,魂伤于悲哀则筋挛,魄伤于喜乐则皮槁,志伤于盛怒则腰脊难以俯仰也。

柯侍郎有女适人,夫早逝,女患十指挛拳,掌垂莫举,肤体疮疡粟粟然,汤剂杂进,饮食顿减,几于半载。适与诊之,则非风也,此乃忧愁悲哀所致尔。病属内因,于是内因药,仍以鹿角胶辈,多用麝香熬膏贴痿处,挛能举,指能伸,病渐安。

一 妇四肢倦怠类痿证,以养血气健脾胃药而愈。

一室女性急好怒,耳下常肿痛,发寒热,肝脉弦急。投以小柴胡汤,加青皮、牛蒡子、荆芥

余谓∶肝内主藏血,外主荣筋,若恚怒气逆则伤肝。肝主筋,故筋蓄结而肿,须病者自能调摄,庶可免患,否则肝逆受伤,则不能藏血,血虚则为难瘥之证矣。后不戒,果结三核,屡用追蚀药,不敛而殁。

一少妇耳下患肿,素勤苦,发热口干,月水每过期而至,且少。一老媪以为经闭,用水蛭之

上为乳汁,下为月水,为经络之余气。苟外无六淫所侵,内无七情所伤,脾胃之气壮,则冲任

一放出宫女,年逾三十,两胯作痛,不肿,色不变,大小便作痛如淋,登厕尤痛,此瘀血渍为商,常在外,可见此妇在内久怀幽郁,及在外又不能如愿,是以致生此疾。愈见流注瘰,乃七情气血,皆已损伤,不可用攻伐之剂皎然矣。故《精血篇》云∶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阴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则精不出而内败,小便道涩而为淋。精已耗而复竭之,则大小便道牵疼,愈疼则愈欲大小便,愈便则愈疼。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无男子合,则不调;未逾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调。不调则旧血不出,新血误行,或渍而入骨,或变而为肿,或虽合而难于合。男子多则沥枯虚人,产乳众则血枯杀人。观其精血,思过半矣。

一室女年十七,患瘰 久不愈,月水尚未通,发热咳嗽,饮食少思。有老媪欲用巴豆、肉桂

养气血,益津液,其经自行。彼惑于速效之说,仍用之。余曰∶“非其治也,比类乃剽悍之剂,大助阳火,阴血得之则妄行,脾胃得之则愈虚。”经果通而不止,饮食愈少,更加潮热,遂致不救。经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然过期而不至,是为失常,必有所因。夫人之生,以血气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妇女得之,多患于七情。寇宗 曰∶夫人之生,以血气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世有室女童男,积想在心,思虑过当,多致劳损,男子则神色先散,女子则月水先闭,何以致然?盖愁忧思虑则伤心,心伤则血逆竭,血逆竭则神色先散,而月水先闭也。火既受病,不能荣养其子,故不嗜食。脾既虚则金气亏,故发嗽;嗽既作,水气绝,故四肢干;木气不充,故多怒;鬓发焦,筋骨痿。俟五脏传遍,故卒不能死者,然终死矣!此一种于劳中最难治。盖病起于五脏之中,无有已期,药力不可及也。若或自能改易心志,用药扶接,如此则可得九死一生。举此为例,其余诸方,可按脉与证而治之。 张氏云∶室女月水

冷则凝。养生必用方,言之甚详,此说大有理,不可不知。若经候微少,渐渐不通,手足骨肉烦疼,日渐羸瘦,渐生潮热,其脉微数,此由阴虚血弱,阳往乘之,小水不能灭盛火,火逼水涸,亡津液。当养血益阴,慎毋以毒药通之,宜柏子仁丸、泽兰丸。

一男子先于耳前耳下患之,将愈,次年延及项侧缺盆,三年遂延胸腋,不愈。诊之肝脉弦数

诊如前,以清肝养血及前丸而愈。

一 妇溃后发热,烦躁作渴,脉大无力,此血虚而然也。以当归补血汤,六剂顿退;又以圣

,烦躁肌热,不欲近衣,其脉洪大,按之无力,或目痛鼻干者,非白虎汤证也。此血虚发躁,当以当归补血汤主之。又有火郁而热者,如不能食而热,自汗气短者,虚也。以甘寒之剂,泻热补气。如能食而热,口舌干燥,大便难者,以辛苦大寒之剂下之,以泻火补水。

附方

射干连翘散 治寒热瘰 。

射干 连翘 玄参 赤芍药 木香 升麻 前胡 山栀仁 当归 甘草(炙,各七分)大黄(炒,二钱)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服。

荆防败毒散(方见溃疡发热门)

仙方活命饮(方见发背门)

小柴胡汤 治瘰 乳痈,便毒下疳,及肝胆经分,一切疮疡,发热潮热,或饮食少思。

半夏(姜制,一钱) 柴胡(二钱) 黄芩(炒,二钱) 人参(一钱) 甘草(炙,五分) 作一剂,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薄荷丹 治风热瘰 ,久服其毒自小便宣出。若未作脓者,自消。

薄荷 皂角(去内核) 连翘 三棱(煨) 何首乌(米泔水浸) 蔓荆子(各净,一两) 豆

日二服。病虽愈,须常服之。

益气养荣汤 治抑郁,或劳伤气血,或四肢颈项患肿,或软或硬,或赤不赤,或痛不痛,或日晡发热,或溃而不敛。

人参 茯苓 陈皮 贝母 香附 当归(酒拌) 川芎 黄 (盐水拌炒) 熟地黄(酒拌)

,煎八分,食远服。如胸膈痞,加枳壳,香附各一钱,人参、熟地黄各减二分,饮食不甘,暂加浓朴、苍术。往来寒热,加柴胡、地骨皮。脓溃作渴,加参、 、归、术。脓多或清,加当归、川芎。胁下痛或痞,加青皮、木香。肌肉生迟,加白蔹、官桂。痰多,加橘红、半夏。口干,加五味子、麦门冬。发热,加柴胡、黄芩。渴不止,加知母、赤小豆(俱酒拌炒。)脓不止,倍加人参、黄 、当归。

豆豉饼(方见臂痈门)

二神丸(方见作呕门)

隔蒜灸法(方见发背门)

针头散 治一切顽疮瘀肉不尽,及 核不化,疮口不合,宜用此药腐之。

赤石脂(五钱) 乳香 白丁香(各二钱) 砒(生) 黄丹(各一钱) 轻粉 麝香(各五分)蜈

之。凡疮久不合者,内有脓管,须用此药腐之,兼服托里之剂。

如神散 治瘰 已溃,瘀肉不去,疮口不合。

松香末(一两) 白矾(三钱) 为末,香油调搽,干搽亦可。

神效栝蒌散(方见乳痈门)

六君子汤(方见作呕门)

散肿溃坚汤 治马刀疮,坚硬如石,或在耳下,或至缺盆,或在肩上,或至胁下,皆

柴胡(四分) 升麻(二分) 龙胆草(酒炒,五分) 连翘(三分) 黄芩(酒炒,八分半)甘草

,五分) 知母(酒炒,五分) 葛根 黄连 三棱(酒拌微炒) 广木香(各三分) 栝蒌根(五分)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服。

散肿溃坚丸 即散肿溃坚汤,料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后

四物汤 治血虚,或发热,及一切血虚之证。

当归(酒拌) 川芎(各一钱五分) 芍药(炒) 生地黄(各一钱)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当归龙荟丸 治瘰 肿痛,或胁下作痛,似有积块,及下疳便痈,小便涩,大便秘,或瘀血凝滞,小腹作痛。

当归(酒拌) 龙胆草(酒拌炒) 栀子仁(炒) 黄连 青皮 黄芩(各一两) 大黄(酒拌炒)

服二三十丸,姜汤下。

分心气饮 治七情郁结,胸膈不利,或胁肋虚胀,噎塞不通,或噫气吞酸,呕秽恶心,

虚痞。

木通 赤芍药 赤茯苓 官桂 半夏(姜制) 桑白皮(炒) 大腹皮 陈皮(去白) 青皮(去

茎,煎八分,食远服。

四七汤(方见流注门)

生地黄丸 许白云学士云∶有一师尼,患恶风体倦,乍寒乍热,面赤心烦,或时是时疫气大行,医见寒热,作伤寒治之,大、小柴胡汤杂进,数日病剧。余诊视之曰∶三部无寒邪脉,但厥阴肝脉,弦长而上鱼际,宜用抑阴之药。遂用此方,治之而愈。

生地黄(一两,酒拌捣膏) 秦艽 黄芩 硬柴胡(各五钱) 赤芍药(一两) 为细末,入地黄膏,加炼蜜少许,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乌梅煎汤下,日二三服。

方脉流气饮(方见流注门)

遇仙无比丸 治瘰 未成脓,其人气体如常,宜服此丸。形气觉衰者,宜先服益气养荣

亦宜服此丸。敛后,再服前汤。

白术(炒) 槟榔 防风 黑牵牛(半生半炒) 密陀僧 郁李仁(汤泡去皮) 斑蝥(去翅足,

甘草槟榔汤下。服至月许,觉腹中微痛,自小便中,取下 毒,如鱼目状,已破者自合,未脓者自消。

必效散 治瘰 ,未成脓自消,已溃者自敛,如核未去更以针头散腐之。若气血虚

)。

南鹏砂(二钱五分) 轻粉(一钱) 斑蝥(四十个,糯米同炒熟,去头翅) 麝香(五分) 巴豆(五粒,去壳心膜) 白槟榔(一个)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壮实者钱半,五更用滚汤调下。

如小水涩滞,或微痛,此 毒欲下也,进益元散一服,其毒即下。此方斑蝥、巴豆似为峻利,然用巴豆,乃解斑蝥之毒,用者勿畏。余京师遇一富商,项有瘰痕一片颇大,询其由,彼云∶因怒而致,困苦二年,百法不应。忽有方士与药一服,即退二三,再服烦退,四服而平,旬日而痊。以重礼求之,乃是必效散,修合济人,无有不效。又有一老媪,亦治此症,索重价,始肯医治。其方法∶乃是中品锭子, 疮内,以膏药贴之,其根自腐,未尽再用,去尽更搽生肌药,数日即愈,人多异之。余见其治气血不虚者果验,若气血虚者,虽溃去,亦不愈。丹溪亦云∶必效散与神效栝蒌散,相兼服之,有神效。常以二药兼补剂用之效,故录之。按锭子虽峻利,亦是一法,盖结核坚硬,非此未见易腐。必效散内有斑蝥,虽亦峻利,然 毒之深者,非此药莫能易解,又有巴豆解其毒,所以 毒之深者,宜用之。但气血虚者,用之恐有误。又一道人治此证,用鸡子七个,每个入斑蝥一枚,饭上蒸熟,每日空心食一枚。求者甚多,考之各书瘰 门及本草亦云。然气血虚者,恐不能治也。

三品锭子

上品∶去十八种痔。

白明矾(二两) 白砒(一两零五分) 乳香(三钱五分) 没药(三钱五分) 牛黄(三钱)

中品∶去五漏,及翻花瘤,气核。

白明矾(二两) 白砒(一两五钱) 乳香 没药(各三钱) 牛黄(二钱)

下品∶治瘰 、气核、疔疮、发背、脑疽诸恶证。

白明矾(二两) 白砒(一两五钱) 乳香(二钱五分) 没药(二钱五分) 牛黄(三分)

先将砒末入紫泥罐内,次用矾末盖之,以炭灰 令烟尽,取出研极细末,用糯米糊和为梃子

调搽,干上亦可。

益元散

滑石( ,六两) 甘草(炙,二两) 上各另为末,和蜜,每服二钱,热汤、冷水任下。

逍遥散 治妇人血虚,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

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当归(酒拌) 芍药 茯苓 白术(炒) 柴胡(各一钱) 甘草(七分)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补中益气汤(方见溃疡发热门)

治血分椒仁丸

椒仁 甘遂 续随子(去皮,研) 附子 郁李仁 黑牵牛 当归 五灵脂(碎研) 吴茱萸 用) 斑蝥(十个,糯米炒黄,去米不用) 胆矾(一钱) 人言(一钱) 为末,面糊为丸,如豌豆大。每服一丸,橘皮汤下。

此方药虽峻利,所用不多,若畏而不服,有养病害身之患,常治虚弱之人,用之亦未见其有

用心精密,药岂轻用者,慎勿疑畏。

治水分葶苈丸

葶苈(炒,另研) 续随子(去壳,各半两,研) 干笋末(一两) 为末,枣肉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煎匾竹汤下。如大便利者,减续随子、葶苈各一钱,加白术五钱。

又方∶治经脉不利即为水,水流走四肢,悉皆肿满,名曰血分。其候与水相类,医作水治之非也,宜用此方。

人参 当归 大黄(湿纸裹,三斗米下,蒸米熟,去纸,切炒) 桂心 瞿麦穗 赤芍药白

二三十丸,见《养生必用方》。

柏子仁丸 治月经短少,渐至不通,手足骨肉烦疼,日渐羸瘦,渐生潮热,其脉微数。

通之,宜柏子仁丸、泽兰汤主之。

柏子仁(炒、研) 牛膝(酒拌) 卷柏(各半两) 泽兰叶 续断(各二两) 熟地黄(用生者,

心米饮下。

泽兰汤 治证同前。

泽兰叶(三两) 当归(酒拌) 芍药(炒,各一两) 甘草(五钱) 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温服。

托里养荣汤 治瘰 流注,及一切不足之证。不作脓,或不溃,或溃后发热,或恶寒,肌肉消瘦,饮食少思,睡眠不宁,盗汗不止。

人参 黄 (炙) 当归(酒拌) 川芎 芍药(炒) 白术(炒,各一钱) 五味子(炒、研)

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琥珀膏 治颈项瘰 ,及腋下初如梅子,肿结硬强,渐若连珠,不消不溃,或溃而脓水不绝,经久不瘥,渐成漏证。

琥珀(一两) 木通 桂心 当归 白芷 防风 松脂 朱砂(研) 木鳖子(肉,各五钱)

以油二斤四两浸七日,入铛中,慢火煎,白芷焦黄漉出,徐下黄丹一斤,以柳条不住手搅,煎

,贴之。

《立斋外科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