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面侧部深区

此区位于颅底下方,口腔及咽的外侧,其上部为颞下窝。区内的结构,有咀嚼肌、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和上颌动脉等。

一、咀嚼肌

咀嚼肌(图10-13、14)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配布于下颌关节周围,主要参与咀嚼运动。

1.咬肌:masseter

浅部纤维起自颧弓前2/3,深部纤维起于颧弓后1/3及其内面,为强厚的方形肌肉,纤维行向下后方,覆盖于下颌支外面,止于下颌支外面及咬肌粗隆。

2.颞肌temporalis

起于颞窝,为扇形扁肌。肌束向下汇聚,通过颧弓深面,以强大的肌腱止于颌骨冠突。

3.翼内肌:medialpterygoid

以强大肌腱起于翼突窝及上颌结节。纤维向外上方,止于下颌角内面的翼肌粗隆。

咬肌和颈肌

图10-13 咬肌和颈肌

4.翼外肌 lateral pterygoid

起于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及翼突外侧板的外侧面,有两个头,纤维行向后外,止于下颌颈、关节盘和关节囊。咬肌、颞肌和翼内肌收缩能上提下颌骨(闭口);两侧翼外肌同时收缩,使下颌骨向前,并参与张口;一侧翼外肌收缩,则使下颌骨转向对侧;颞肌后部纤维收缩,可拉下颌骨向后。咀嚼肌由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运动支配。一侧下颌神经损伤,患者张口时,下颌歪向患侧,咬合时,患侧咬肌、颞肌无力。

二、面部深层的血管

1.上颌动脉maxillaryartery

又名颌内动脉,为颈外动脉终支之一(图10-15),在下颌颈处由颈外动脉发出后,经下颌颈深面入颞下窝横向前内,经翼外肌浅面或深面入翼腭窝,沿途分支布于鼻腔、腭部、颊部、上颌和下颌齿、牙龈和咀嚼肌等。

上颌动脉颞下窝时,以翼外肌为标志,分为三段。

第一段 自起点至翼外肌下缘,此段的主要分支有:

①脑膜中动脉 middle meningeal artery

在下颌颈的深面由颌动脉向上发出,空耳颞神经两根之间,经棘孔入颅中窝,在颅内分前、后两支,前支较粗,向前上行于翼点内面的骨沟内,布于顶骨内面前部的硬脑膜。颈区颅骨骨折,此处骨质较薄,易伤该支形成硬膜外血肿。后支沿颞鳞内面弯曲向后,分布于顶骨内面的后部及相邻的枕鳞区的硬脑膜。

咀嚼肌

图10-14 咀嚼肌

②下牙槽动脉inferior alveolar(dental) artery

向下与同名静脉、神经伴行入下颌孔,经下颌管,分支分布于下颌牙齿及牙龈,最后出颏孔,易名为颏动脉。

第二段 位于翼外肌的浅面,主要分支为分布于咀嚼肌和颊肌的肌支。

第三段 为入翼腭窝的一段,其主要分支有:

①上牙槽后动脉分布于上颌磨牙及其附近牙龈。

②眶下动脉 该动脉出眶下孔前发出上牙槽前、中动脉,布于上颌的牙齿及附近牙龈,眶下动脉与同名神经、静脉伴行,出眶下孔后布于面部。

③腭降动脉 沿翼腭管下降,分布于腭及腭扁桃体。

④蝶腭动脉 经蝶腭孔下至鼻腔。

2.翼丛pterygoidplexus 和上颌静脉maxillaryvein

(图10-16)

翼丛位于颞下窝内,颞肌与翼内、外肌之间,为面深部较大的静脉丛,收纳上颌动脉分布区的静脉血,最后形成上颌静脉。该丛以面深静脉与面前静脉交通,并通过卵圆孔及破裂孔附近的导血管与海绵窦交通,故面部的感染可以通过此渠道引起颅内感染。

三、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trigeminalnerve(图10-17)

面侧深区的血管及神经

图10-15 面侧深区的血管及神经

含有躯体感觉纤维和躯体运动纤维,由较粗大的感觉根和细小的运动组成。感觉根上的感觉神经节位于颞骨岩部尖端前面的三叉神经压迹处,叫做三叉神经半月节。自节发出三大支,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运动根紧贴三叉神经半月节的深面,进入下颌神经。故眼神经和上颌神经属感觉性,而下颌神经则为混合性。三支神经的感觉纤维分布于面部皮肤,运动纤维则主要支配咀嚼肌。

1.眼神经:ophthalmicnerve

(图10-17)

自半月节发出后经眶上裂入眶,分为额神经、泪腺神经及鼻睫状神经等三支。

(一)额神经frontal nerve

最粗,在上睑提肌的上方向前行,在眶中部分为二支,较大的外侧支为眶上神经;较小的内侧支为滑车上神经。滑车上神经经眶上孔内侧的额切迹,眶上神经经眶上孔(切迹)出眶,布于额部的皮肤。

(二)泪腺神经Lacrimalnerve

较细小,沿外直肌的上缘向前至泪腺

(三)鼻睫状神经nasociliarynerve

在上直肌的下面斜越视神经上方至眶内侧,分出睫状节长根和2-3支睫状长神经等。分布于眼球、眼睑、泪囊、鼻腔前部的粘膜和鼻下部的皮肤。

面侧深区的翼丛

图10-16 面侧深区的翼丛

2.上颌神经:maxillarynerve

(图10-17)

经园孔出颅至翼腭窝,再经眶下裂入眶区,经眶下沟、管,出眶下孔称眶下神经。

上颌神经分布于眼裂和口裂之间的皮肤、上颌牙齿以及鼻腔和口腔的粘膜。

上颌神经主要分支有:

(一)上牙槽神经superioralveolar nerve

该神经分为前、中、后三支。上牙槽后支在翼腭窝内自上颌神经主干发出,在上颌骨体后方入骨质;上牙槽中支和前支分别在眶下沟和眶下管内由眶下神经发出。上述神经分布于上颌牙齿及牙龈。

(二)蝶腭神经

为两根短小的神经,在翼腭窝内分出,向下连于翼腭神经节,由节发出的分支布于鼻腔和腭部粘膜。

(三)眶下神经infraorbitalnerve

为上颌神经本干的延续,眶下裂入眶,行经眶下沟、眶下管,再经眶下孔出眶,分布于眼睑鼻外侧部,上唇和颊部皮肤,在沿途发出上牙槽中支和前支。

(四)颧神经

较细小,在翼腭窝发出,经眶下裂入眶,在眶内分为两小支,分布于颧颞部皮肤,颧神经发出小支加入泪腺神经,主管泪腺的感觉和分泌(泪腺分泌为岩大神经在翼腭神经节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随颧神经分布至泪腺)。

三叉神经

图10-17 三叉神经

3.下颌神经mandibularnerve

(图10-17、18)

是混合性神经,经卵圆孔出颅在颞下窝内即分出许多分支。感觉纤维分布于下颌牙齿及牙龈、口腔底、颊部的粘膜、舌的粘膜及口裂以下的面部皮肤。运动纤维主要分布于咀嚼肌。下颌神经的主要分支有:

(一)耳颞神经auriculo-temporalnerve

以两个根起始,挟持着硬脑膜中动脉,然后合成一干,在下颌关节后方转向上行,自腮腺上缘穿出,与颞浅动、静脉伴行,分布于颞部皮肤、下颌关节、外耳道的皮肤、鼓膜及耳前面的皮肤。

在腮腺内发出一小支分布于腮腺,此支含有副交感纤维,来自舌咽神经的岩小神经,经耳神经节换神经元后发出的节后纤维。

下颌神经

图10-18 下颌神经

自翼外肌两头间穿出,沿颊肌外面前行贯穿此肌,分布于颊部的皮肤和颊粘膜。

(三)下牙槽神经inferioralveolar (dental) nerve(图10-17、18、19)

为混合性神经,在舌神经的后方,沿翼内肌外侧面下行,经下颌孔进入下颌管,在管内分成许多小支,分布于下颌牙齿、牙龈、终支从颏孔穿出称颏神经,布于颏部及唇的皮肤和粘膜。

在未进入下颌孔以前,下牙槽神经发出一小支走向前下方支配下颌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

(四)舌神经lingualnerve

在下牙槽神经的前方,行向前下方,在舌骨舌肌外侧越过下颌下腺上方至舌尖。支配口腔底和舌前2/3粘膜的躯体感觉。

舌神经在行程中有来自面神经的鼓索加入(图10-17、19),故鼓索内的味觉纤维随着舌神经分布到舌前2/3司味觉,故鼓索内的副交感纤维随舌神经到下颌下神经节,换神经元后发出的节后纤维分布于下颌下腺及舌下腺,支想腺体的分泌。

(五)咀嚼肌支为数支,支配咀嚼肌。

一侧三叉神经完全性损伤后,损伤侧的面部皮肤、角膜、结合膜、鼻腔、口腔粘膜和舌前2/3一般感觉均消失,由于角膜感受消失故角膜反射不能引出。损伤侧咬合无力,张口时下颌歪向患侧。

鼓索、翼腭神经节与耳神经节

图10-19 鼓索、翼腭神经节与耳神经节

(六)附于三叉神经的副交感神经节

颅部经动眼、面和舌咽神经走行的副交感节前纤维,到达周围4对副交感节换神经元,再发出节后纤维抵达效应器官,这4对副交感节均位于三叉神经干或其分支附近。它们是:

(1)睫状神经节ciliaryganglion(图10-17)

位于视神经的外侧与外直肌之间。有三个根进入此节。①副交感根即睫状神经节短根,来自动眼神经内的副交感纤维,在节内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加入睫状短神经;②交感根来自海绵窦部的颈内动脉丛;③感觉根来自鼻睫状神经。

由节发出6-10条睫状短神经,向前进入眼球。其副交感纤维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交感纤维支配瞳孔开大肌和眼球内血管,感觉纤维接受眼球的一般感觉。

(2)翼腭神经节pterygopalatineganglion(图10-17、19)

位于翼腭窝内,上颌神经的下方,接受三个根。①副交感根来自面神经的岩大神经,该神经出破裂孔经翼管至翼腭窝,在节内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一部分随上颌神经的分支颧神经至眶内,再随泪腺神经至泪腺;另一部分经腭大、小神经和鼻后支布于腭和鼻腔的粘膜腺体;②交感根自颈内动脉的交感神经丛发出,叫做岩深神经,在破裂孔处与岩大神经合并形成翼管神经,经翼管至翼腭窝内;③感觉根来自上颌神经的蝶腭神经。翼腭神经节的分支为鼻后支和腭神经布于鼻腔和腭的粘膜。

(3)耳神经节 otic ganglion(图10-19)

在卵圆孔下方,贴于下颌神经内侧面,接受4个根来的纤维。

①副交感神经 来自舌咽神经的岩小神经,在节内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随耳颞神经至腮腺司该腺分泌;②交感根来自脑膜中动脉交感丛;③感觉根 来自耳颞神经,分布于腮腺。④运动根来自下颌神经,分布于鼓膜张肌和腭帆张肌。

(4)下颌下神经节submandibularganglion(图10-17、19)

①副交感根来自面神经鼓索内的副交感纤维,经舌神经到下颌下神经节,换神经元后,发出的节后纤维分布于下颌下腺、舌下腺,司该二腺的分泌;②交感根来自面动脉的交感丛;③感觉根 来自舌神经。

四、舌咽神经(图10-20、21)

舌咽神经glossopharyngealnerve为第Ⅸ对脑神经,它含有四种纤维成分。①躯体运动纤维支配茎突咽肌;②内脏运动(副交感)纤维,在耳神经节内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司腮腺的分泌;③内脏感觉纤维(包括味觉)分布到舌后1/3、咽鼓管、鼓室等处粘膜及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司一般感觉及舌后1/3的味觉;④躯体感觉纤维分布至耳后皮肤。

舌咽神经经颈静脉孔出颅,在孔内神经干上有膨大的上神经节(含一般感觉的假单极神经元),出颈静脉孔后,又形成一稍大的下神经节(含内脏感觉的假单极神经元),主干走行于颈内动、静脉之间,绕过茎突咽肌后外侧,向前经舌骨肌深面到舌根。其主要分支有:

1.颈动脉窦支carotidsinus branch

在颈静脉孔下方发出,沿颈内动脉下降,分布于颈动脉窦及颈动脉体。传导颈动脉窦内的压力感受器和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感觉,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其冲动入脑后,反射性地调节血压和呼吸。

2.舌支

为舌咽神经的终支分数支分布于舌后1/3的粘膜和味蕾,司一般内脏感觉和味觉。

3.鼓室神经

发自下神经节,进入鼓室后,在鼓室内壁与交感神经共同形成鼓室丛,由丛发出数支分布于鼓室、乳突小房和咽鼓管的粘膜。鼓室神经的终支形成岩小神经,出鼓室后,经卵圆孔至颞下室,在耳神经节内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随耳颞神经至腮腺,司腮腺的分泌。

4.茎突咽肌支

由舌咽神经分出,支配茎突咽肌。

5.扁桃体支

至腭扁桃体和咽腭弓、舌腭弓的粘膜,司一般内脏感觉。

6.咽支

在咽侧壁上与迷走神经的咽支以及交感神经共同组成咽丛。舌咽神经的咽支司咽粘膜一般内脏感觉。舌咽神经损伤后,咽和舌后1/3感觉障碍,咽反射消失,舌后1/3味觉丧失。

舌咽神经

图10-20 舌咽神经

《人体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