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门(伤寒 感冒 中暑)

百解散

治伤寒头痛,肢体沉重,恶寒发热,痰逆咳嗽,困倦少力及偏正头疼。此药专解截伤寒,常服清神爽气,瘟疫瘴疠不生,龚子治方。

防风(去芦) 麻黄(去根节,各三两半) 白芷 白芍药(各二两) 川乌(半两,炮,去皮脐)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葱茶或腊茶点服,不拘时候,煎服亦可(原版“荆芥”下有“六两”二字)。

顺解散

治伤寒,凡初受疾,未分阴阳表里,皆可服之,史仲华传。

苍术(半斤) 本(水浸) 桔梗 甘草 防风 独活(各四两) 浓朴 陈皮(各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生姜七片,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

祭酒林谦之说,韶州医人刘从周云,盛夏发热,有伤寒冒暑二证,若热有进退,则为冒暑;

冲和散

治寒温不节,将摄失宜,或乍暖脱衣,盛热饮冷,或坐卧当风,居处暴露,或风雨冲冒霜冷,凌晨早出,呼吸冷气,或久晴暴暖,忽变阴寒,或久雨积寒,致生阴湿。

候,皆为邪疠侵伤肌肤,入于腠理,使人身体沉重,肢节酸疼,项背拘急,头目不清声重,伸欠泪出,气壅上盛,咽咳不利,胸膈凝滞,饮食不入,凡此之证,若不便行伏留经络,传变不已,此药治之。姜侍郎方,其子数度宰清流,传与赵学谕货之,其苍术(六十两) 荆芥穗(三十两) 甘草(十二两半)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热服,不计时候,并滓再煎。才觉伤风,及觉劳倦,即须服之,不问虚实,老幼,悉皆主治。

截伤寒

不问阴阳,决有神效。蒋签名盖传。

干姜 干葛 白芷 甘草

上等分,末之,干姜减少不妨,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八分,入姜枣同煎,不以时候,服了不出风,被覆睡少时,汗出即愈!

圣僧散

治疫气及一切伤寒,不拘轻重圣僧散。

吴白芷(半斤,洗了,阴干,细切) 甘草(四两,生切)

上并为细末,每服二钱,生姜三片,枣子一枚擘破,葱白三寸,水一大盏,煎至六分,热服,衣被以盖之,汗出即瘥,如人行五里久,又进一服,以正邪气。

破证夺命丹

治伤寒阴阳二证不明,或投药错误,致患人困重垂死,七日以后皆可服,传者一.好人参一两,去芦,薄切,水一大升,银石器内煎至一盏,新水沉之,取冷,一服而尽,汗不自它出,只在鼻梁尖上涓涓如水,是其应也,妙甚。苏韬光云∶侍郎方丈尝以救数十人,余宰清流日 车申屠行父之子妇,产后病时疫二十余日,已成坏证,偶见闻,因劝其一

保真汤

治伤寒疫气,不拘阴阳证,但初觉不快,连进三服立愈。葛丞相镂板印施甚妙。

苍术(切作骰子块,米泔水浸一宿,控干,用麦麸和炒,候麸赤色为度,次用新粗布袋筒,去麸皮,取净,一斤 本(净洗,日干) 川芎(不见火,各四两) 甘草(二两,炙)

上四味切为粗末,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热服。

治伤寒感冒

不问阴阳证,初觉即服甚效。赵从简方。

苍术(米泔浸一宿,焙干称,一两) 大菖蒲(半两,切) 甘草(二钱半,炙)

上 咀,每服五大钱,葱白三寸,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微汗即愈!

普救散

治伤寒,不问阴阳表里,但三日以前皆可服。王叔咸方。

甘草(四两) 生姜(二斤,切作片子) 苍术(一斤,切削术尤佳)

上三味淹拌罨一宿,次日焙干,碾为粗末,每服半两,葱白二、三寸,水一碗半,煎至八分一碗,去滓,热服,不拘时候。如头痛,加香白芷;腹痛,加香附子,汗出即愈。

大交泰丹

治阴阳二毒,伤寒,或因下早亡阳,或致结伏胸膈,四肢厥冷,脉息俱无,心或因冷物伤脾,夹脐注痛,生硬入胃,中满痞塞,及发潮热,并治翻胃哕逆,霍乱吐泻,小肠癖,胁肋气痛,但是阴阳不顺,恶候伤寒,并皆治之。每服一粒,炭火内 通赤,良久取出,放冷,细研如粉,米饮一盏,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隔半时辰,再进一服甚效如神。兼治小儿疮疹倒压,根据法服半粒即愈。

金星石 银星石 代赭石 太阴玄精石 云母石(白色成片子者) 禹余粮石 桂府滑石(以

上同入瓮瓶子内,炭火半秤 ,火耗一半,取出放冷,研为细末,糯米粥为丸,如弹子大,候干,根据前法服。寒水石南人谓之软石膏。一方加麦饭石一两。

神术散

治四时温疫,头痛项强,发热憎寒,身体疼痛,及伤风鼻塞声重,咳嗽发昏,并皆治之。

苍术(五两,米泔浸一宿) 本(去土) 白芷 羌活(去芦) 细辛(去叶、土) 甘草(炙) 川芎(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葱白三寸,同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

或作粗末煎服尤快。微觉伤风鼻塞,只用葱茶调下。一方苍术半斤去皮,川芎三两, 本去苗、土,洗,三两,甘草炙二两,细辛去苗一两。

治身热头痛昏重

未辨阴阳、夹食、伤寒,伤暑等疾。

陈橘皮(水洗,不去白,二两) 生姜(捶碎,不去皮,四两)

上以水四碗,煎至一碗半,每服一盏,通口并服。吕侍讲希哲居和州,岁疫,服者多安。

吴内翰家用之数,效!

神授太乙散

治四时气令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此药不问阴阳两感,风寒湿痹,并皆川升麻 白芍药 紫苏叶 香附子 干葛 香白芷 陈皮 川芎 青皮 甘草

上等分为粗末,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通口服,不以时候,连进二服。如发热头痛,加连须葱白三寸同煎;如中满气噎,加枳壳数片,产妇、婴儿、老

治坏证伤寒

病十余日之后,过经,已下已汗,而未愈者。庐州郭医名羽云,渠义父李助教善方脉,尝合以治四、五人皆安。其方得于天台一僧,用药甚异,或谓其效在兜红娘子二七枚,去头翅足,细研大枣二枚,剥取肉,同研令烂,丸如理中丸大,以白水煎服,先头目,次遍身,觉微微有汗,然后服小建中汤加黄 者,病瘥即能记此说,未尝敢用,不可不录,以俟名医问之。

沃雪汤

解利,四时伤寒,时行瘟疫,风湿,阴阳两感,表证未解,身体壮热疼痛,恶风声鼻塞头痛,四肢项颈烦倦,又治雾湿瘴气,触冒寒邪。此药温和表里,适顺阴阳,老幼皆可服,才觉吹着,连进二服立瘥。章滁州茂深方。

苍术(八两,去皮) 浓朴(四两,去皮) 当归(洗) 川芎 白芍药 防风 橘皮(去白) 葛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香芎散

治伤风感寒,发散表邪。胡氏方,庐州郭医云,屡用得效。

香附子(去毛,炒,六两) 本(去芦,四两) 川芎(切) 橘皮(去白,各二两)

甘草(一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七分,温服无时。

救疫神方

《夷坚庚志》十四卷,靖康二年春太学事。

黑豆(二合,炒令香熟) 甘草(二寸,炒黄)

上以水二盏,煎至一半,时时呷之,是时因疫发肿者,服之无不效。

神术煮散

治感寒,凡人寒则伤荣,血为荣,风则伤卫,气为卫,故治伤寒,当用当归之类苍术(六两) 当归 浓朴(姜制,各二两) 人参(一两) 白芍药 川芎 陈皮(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二枚,煎至八分,去滓食前热服。

二姓不传散

苍术(七两,以竹篮水中洗净,不须去皮) 干葛(三两半) 甘草(一两七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八分服。若细切葱头与茶同点,见效尤速,酒调亦得。

伤寒鼻塞,出清涕不已

香白芷(一两) 荆芥(一钱重)

上为末,腊茶清调服,如不用荆芥,薄荷一钱亦佳。

治腠理不密,易致感冒

只当先服此药,感冒自退。石叔访监丞云∶得之于一相识,亲服取效,后以治数人,其病皆愈。

附子(炮,去皮脐) 苁蓉(酒浸一宿,焙干) 细辛 五味子

上等分为粗末,以四味黄 建中汤相对,合和令匀,如本方煎服,不过三、四服即安。

大黄龙丸

治中暑,身热头疼,状如脾寒,或半热半寒,或寒热往来,或烦渴呕泄,昏闷不省,或不能饮食,此方曾合治暑甚妙。尝有中 已昏欲死者,灌之立苏,李子英传。

舶上硫黄 硝石(各一两) 白矾 雄黄 滑石(各半两) 白面(四两,飞罗者)

上五味研为极细末,入面在内,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三十丸,新汲水下,小几黍米大。如无硝石,以盆硝代之。

治中暑

不拘老少,皆可服,朱子新传。

不蛀皂荚,不计多少,刮去黑皮烧,烟欲尽,用盆合于地上,周回用土遮缝,勿令透烟,每一两皂角灰,用甘草末六钱,每服一钱,新汲水调下。如气虚人温浆水调下;昏迷不省者,不

水瓢丸

治冒暑毒,解烦渴。中书何舍人希深方。

乌梅肉(四两) 甘草 青盐(各二两) 干木瓜 檀香 白茯苓(各一两) 麝香(三钱半,蜜

上除麝香别研,余并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三十丸,每服一丸,含化或新汲水温汤嚼下,不拘时候(“汤”原版作“水”,恐非)。

黄龙丸

半夏(半斤,酽醋一斗,浸三日,入银器中慢火熬,醋尽取出,新汲水洗,晒干) 甘草一两

上二味为末,生姜自然汁和丸,梧桐子大,食后新汲水下三十丸至五十丸。

冷香汤

治夏秋暑湿,恣食生冷,遂成霍乱,阴阳相干,脐腹刺痛,胁肋胀满,烦躁引饮无王元礼传。

良姜 檀香 甘草(炒,令赤)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二两) 丁香(二钱) 川姜(三分,炮) 草豆蔻(五个,去皮,面裹煨)

上为细末,每用药末五钱,水二升,煎十数沸,贮瓶内,沉井底,作熟水服,大能消暑止

十叶香薷饮

治脾胃不和,乘冒暑气,心腹膨闷,饮食无味,呕哕恶心,五心潮热,力乏体服之,常服消暑健脾进饮食。傅公实方。

香薷叶(一两) 人参(去芦) 白术 陈皮(温汤浸少时,去白) 白茯苓 黄 (去芦) 浓朴(去粗皮,切碎,生姜自然汁拌和,炒至黑色) 干木香 白扁豆(炒,去壳) 甘草(炙,以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枣一枚,同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服

龙须散

治冒暑伏热,心膈燥闷,饮食过度。

甘草(一两半,炙) 五倍子 飞罗面(各二两) 白矾(枯,一两) 乌梅(二两,去仁,不去核)

上为细末,每服二大钱,新汲水调下。此方即吕显谟家濯热散。

玉壶丸

治中暑玉壶丸。

舶上硫黄 焰硝 滑石 白矾(各一两)

上四味捣罗为细末,入上等白面六两,拌和令匀,用新汲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新汲水吞下。如闷乱欲死者,以水调灌之立苏,其效如神。

治暑逡巡、闷绝不救者

石林《避暑录》云,亲治一御马之仆立苏,且云沈存中尝着其说道上热土 大蒜上略等多少,烂研,冷水和,去滓脚,饮之即瘥。此方在徐州沛县城门上板书揭之,不知何人所施也。

水葫芦丸

川百药(煎三两) 人参(三钱重) 甘草 麦门冬 乌梅肉 白梅肉 干葛(以上各半两)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含化,夏月出行,一丸可度一日。

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欲死者地榆散,并治血痢,华宫使传。

地榆 赤芍药 黄连(去须) 青皮(去白)

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三钱,浆水调下,如无则以新汲水调亦得。血痢,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是斋百一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