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结肠测压

适应症

·鉴别儿童肌源性及神经源性便秘

·结肠切除术前(假性肠梗阻患儿,若结肠动力正常则不应行全结肠切除术)。

·术前判断是否需接一段逆行肠襻(已行回肠造口术的结肠假性梗阻患儿)。

仪器

·导管:水灌注导管、固态导管或内脏刺激器/电子气压泵测压导管(SVS导管)

·导管结构:测压通道间距5~15cm不等,如能将导管插至肛门上方60cm以上,则可使用间距为15cm测压导管,但测压通道间距太大,会漏检测压通道间肠管收缩。用传统的动力导管(灌注式或固态导管测压),只有当肠管收缩强烈,引起肠管闭塞才能被压力通道感知,而轻微的肠管收缩则常常检测不到

· SVS导管,即电子气压泵。测压导管顶端带有气囊,可测出空腔脏器所有收缩运动。但其不能区分肠壁牵张或粪块移动引起的误差。目前SVS导管主要用于研究工作

· Polygraf测压仪或SVS内脏刺激器/电子气压泵

· 计算机

· 分析软件

· 润滑剂

· 4×4纱布

· 手套

· 治疗巾

· 三通阀。

术前准备

· 饮食:术前48小时进流质饮食,术前一天进电解质平衡的标准液体

·禁止术前灌肠,否则会影响结肠动力

·镇静:儿童插管时需服用镇静剂,术前可用短效安定镇静,以便插管。禁用麻醉剂,因其会减少胃肠活动。

·如使用较多镇静剂且患儿已入睡,则将导管置于结肠内次日再行检测。

检查步骤

插管

1结肠镜引导下插管,先将结肠镜插至结肠脾曲以上,经活检孔插入直径为0.052cm顶端柔软的导丝(以防穿孔),之后退出结肠镜,经导丝插入测压导管,然后退出导丝,固定测压导管。

2退出结肠镜前必须吸出结肠内气体,否则气体牵张刺激可致动力异常。

3上述插管方法不适于用SVS测压导管插管,因SVS测压导管中央通道顶端已封闭(以便向气囊内注气)。所以,只能将导丝插入导管内,增加导管硬度,经结肠镜插管(力图8.85)。

4可用透视或放射性核素确定导管位置(经测压通道注入少量有核素标记物的液体)。

5 X线确定导管位置后再抽取导丝。

术中注意事项

1患儿镇静作用消失后,即可进行结肠测压。

2由同一人向患儿说明检查过程,并在检查过程中一直陪伴患儿,以减轻焦虑。

3检查时最好患儿家长能陪同。检查过程中患儿可观看录像片及玩玩具以分散注意力,因为活动及哭闹会于记录中产生干扰。术中亦允许交谈、笑和进食(但需在禁食1小时之后)。

压力测定

1 检测空腹结肠动力1小时。

2 使用水灌注导管时,注水速度维持10ml/h即可防止粪便阻塞测压通道。

3 餐后仍持续检测3小时,观察有无胃结肠反射存在(动力增加)。

4 患儿入睡时,观察醒后结肠动力有无增加。

激发试验

比沙可啶(bisacodyl)刺激试验:按0.2mg/kg将比沙可啶溶于5ml 0.9% NaCl盐水中,经测压通道注入横结肠,正常儿童即可诱发出高幅度传导性收缩(HAPC)。

资料分析

· 肌源性疾病:结肠收缩消失

· 神经性疾病:结肠收缩存在,但不协调

·正常结肠动力:高幅传导性收缩,胃结肠反射,无动力异常(图9.8)。

结肠的巨大移行性收缩

图9.8结肠的巨大移行性收缩。图示在横结肠内传导的一巨大收缩波。

注意事项

·测压导管在结肠内部分卷曲时,测到的收缩波既象顺行性传导又象逆行传导

·测压导管在扩张的直肠内完全盘绕时,仅能测到同步性的低幅度收缩波

·如患儿餐后很快入睡,可能测不出胃结肠反射,必要时保持患儿清醒

· 进食量不足时,可能测不出胃结肠反射

·结肠炎症亦可致动力异常,因此,测压前必需除外结肠炎症。一旦存在有结肠炎症,则无法分析测压结果,因为所纪录到的动力异常结果,也可能是炎症所造成的。

《胃肠动力检查手册》